數位口碑經濟時代:從大數據到大分析的時代,我們如何經營數位足跡,累積未來優勢

中文書
商業理財
9折$ 324
3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0%
3
10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0
|
2017/12/17
本書作者用了很多案例和比喻,我看來來有「恐嚇」的成分在裡面,包含很多看似乎難以想像的情節(也不知其真實性)。案例部分或許因文化國別不同看起來都比較無感。若是可用更精鍊的案例與舉證,或許本書的整體個人評價會提高許多。作者的概念很棒,但過多的案例導致閱讀起來有點冗長。

「數位足跡>大數據>大分析>力量」或許是本書的核心,大量的提到我們所在網路上做的任何事情,都會被相關公司拿來「跨公司」的運用與評價,不管是求學、就業、訂房、社群等相關紀錄,來做為對於你的評價依據。不過資料如果真的那麼容易能夠被交換與運用,近年來個資的議題崛起,我們這群已將被教育的「數位公民」,也已對於個資的使用都會嚴加的去保護隱私與避免可能的洩漏管道。公開資料,無法預防被拿來使用;但私密資料作者描述的情況個人覺得不太可能發生。

「口碑」這件事情上,口碑有分「正評」與「負評」,本書極力負評對於口碑影響的嚴重性,尤其對於只透過網路認識你的人。而在「行銷4.0」菲利浦‧科特勒提到對於品牌負評口碑我們可以不要那麼害怕,有支持者一定會有反對者,反對者如果意見偏頗,支持者一定會跳出來進行發聲。

這讓我思考「個人」與「品牌」是不是可以用相同的平衡點來看待「正評」與「負評」,數位口碑只會持續累積無法抹滅,透過大量的正評來蓋過負評是個方式外,或許應該是我們要專注與謹慎的「經營自己能被找到的東西且有利自己」,讓上面的資訊是我們希望其他人看到的,這或許比陷在正評或負評中更有意義。再者透過數據分析「預先」主動創造出資訊被人看到進一步卡位,取得發話權或能見度,或是引導到自己有利的地方。除了負評外,我們也要提防「假冒」的言論,發生時要盡快處理與反應,避免發酵後一發不可收拾。

口碑的另一個議題,是我們的「朋友圈」,也變成認識「我是誰」的參考其中對象。例如透過社群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習性與貼文,間接判斷我是誰,消費能力或生活習慣。這是一個數據無處不在分析的時代,我們所遺留的任何數位足跡,包含刻意刪除或是不經營社群足跡,都會被無所不用極其的成為參考一環。

本書提到的專有名詞「決策幾乎都是機器做的」,DAMM,Decision almost made by machine,很有趣的一個用法,我想非常適用於目前已經被Google統治的我們:)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