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職業小說家(限量硬殼精裝版)

中文書
文學小說
75折$ 337
5 /5
9位讀者評分
5
78%
4
22%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9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劇透警告
在印象中,從國小開始,學校圖書館總會有一區村上春樹的書,時報出版的藍小說系列。想到村上春樹,第一個想到的是《挪威的森林》,當時衝著名氣讀了這套書,然而連他是個怎樣的人都不太清楚。《挪威的森林》如今已出版34年,現在藉著《身為職業小說家》才算是有一點了解村上春樹,實在遺憾。

《身為職業小說家》與其說是村上春樹講述他的小說家生涯,更在講述他面對人生的態度。他寫道,因為大學遇到學運的關係,學校幾乎是停課的狀態,再加上22歲便結婚,在29歲之前都是為了生計經營爵士咖啡館。
而29歲那年,到神宮棒球場看球賽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他寫道:「我那時候,不知怎麼毫無脈絡可循,沒有任何根據,『忽然』起了這樣的念頭『對了,說不定我也可以寫小說。』」就這樣他開始他的第一部小說《聽風的歌》,並且很幸運地得到了群像新人獎。他也說,這個獎、這張入場券,成為他接下來小說生涯的契機 (他在書中說道,在公布之前救了一隻鴿子,冥冥之中就在那時相信自己會是得主)。

其中一章,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章,講到文學獎一事。
他兩次被提名芥川獎,卻兩次都落選。他寫道在公布之前,周遭的人都比他緊張,在他落選之後,很多人到咖啡廳安慰他,甚至在書店出現《村上春樹為什麼沒得芥川獎?》這類的書,令他感到非常奇怪。他寫道,沒有得獎對他來說反而是件輕鬆之事,並且懷疑世界各種文學獎的價值(他並非否定文學獎,他認為文學獎確實能帶給新作家肯定),他寫道文學獎除了少數可評斷的數值外,其餘都無客觀根據。文學獎雖然能為作品引入注目,卻無法味作品注入生命。寫作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有一群忠實的讀者,那是比甚麼都來的重要的。

另外一章提到寫長篇小說這事。在書中寫道,他將自己視為長篇小說家,並且他對於寫作有一些原則: 他需要無拘無束的空間、不為了目的而寫作、不為了時間限制而寫作等,這也是後來的作品他都在國外完成的原因(他說在日本有太多事情會干擾他)。
在寫作期間,他每天花五到六小時,固定寫10頁。他說如果靈感驟降就一直寫,沒靈感就不寫,這樣失去規律性。如果想長期投身於寫小說,固定規律的習慣相當重要,無論是否有靈感,他都固定只寫10頁。

所謂從一部書,能看出一個人。閱讀完《身為職業小說家》,我不敢說我認識村上春樹,更不可能就此能成為一個小說家。這本書講述的無疑的是他的人生態度。《身為職業小說家》讓我更加深信一個概念:「堅持地做一件事,不為了他人,不為了得獎,不為了作而作,就只是因為喜歡這件事。」
村上春樹這一寫就是40年。
展開
user-img
4.5
|
2021/07/27
看完這本後,更理解小說家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
尤其是在小說界裡成為佼佼者的機率根本微乎其微...
而有別於以往讀村上的小說,這次這本自傳式的作品
更能具體地帶我們認識村上這個人
讀起來十分新穎,推推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5/20
閱讀這種重磅級作者的作品,總是帶著一絲畏懼。

大部份人的志向,不會是「身為職業小說家」。而我對這本書的期盼,是它能揭露作家自己的寫作歷程。

於是帶著敬畏的心開始翻閱。在關於「原創」這一段,作者用Beach Boy及披頭4來舉例,很簡單地幾句「從來沒聽過」、「和其他(樂團)不一樣」,就定義出原創。

從這個標準來看,最近被爆出抄襲的一些設計案例,就顯得太隨便了,連抄都不好好的抄,很快就被人抓包。

書中另一個部份讓人印象深刻的,則是「究竟是為誰而寫」。作者再度用「舉輕明重」的手法,簡單說出「如果不能讓全部人快樂,就只好自己快樂吧」這個原則。

當然我想這是一種小說家的特權。如果是設計者,或代人撰稿者,必須以客戶的需求為先。但知名的小說家,尤其是重要性已到了「由他定義世界」的階段,那真的就可以為自己創作了。

再度向作者致敬。
展開
user-img
4.0
|
2019/06/26
 近期出版的《身為職業小說家》一書,正是村上文壇磨劍與實戰數十年的現身說法,讀後感覺即便是在高度重視文學的日本,要成為專職的作家也非易事。而村上的小說能在全球蔚為風潮,除了因他擅長以筆剖析現代人惘然的失落與疏離感,自然還有其本身過人的毅力與客觀的環境。書中多處提及身為資深小說家的心得,也頗能引發創作者共鳴。
 「能留到後世的不是獎,而是作品。」這是村上回應自己與芥川獎無緣,卻經常被提問的答話,還說文學獎雖然能讓作家暫時引人注目,卻不能為文章注入生命——儘管是至理名言,想必村上春樹的粉絲們還是由衷期盼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早日戴到這位傑出小說家的頭頂上。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5/24
這一本真的是for鐵粉村上迷,
如果你不是,而且想要追求愉悅的閱讀快感,
可以跳過去無妨。

不過對村上迷來說,
可以看到他的創作如何從心中孕育而生,
這件事就值回票價了。

儘管自己沒有打算當職業小說家,
成為村上迷本身,就代表了自己和村上春樹這個人,
在靈魂的深處,向下至意識無法探測之境,
有著細細的根相連(引用書中村上所喻)。

每一篇讀來,都有直面自我靈魂的爽感。

很喜歡,但關於這本書好不好看,絕對是很個人的一件事。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03
作為一個村上春樹迷,不得不說,這本有點自傳式味道的新書值得反覆推敲、再三咀嚼!

如果你正處在夢想卡關的路上,或是人生遭遇挫折的過程,看看村上這本自傳式的書寫,想必能讓你好好地重新看待自己,審視翻轉自己的處境,能有所啟發與獲得堅持下去的力量!

依舊充滿強烈經過思考後的自我風格,本書讓我們得以窺見村上春樹成為小說家的成長經歷。首先,他透過大量閱讀累積今日的寫作實力,成為今日有資格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之一,在一開始的時候,是完全沒有「成為一個職業小說家」這樣的打算的!也就是說,在他的人生規劃裡,與其說當小說家是刻意栽培,不如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結果,就像是當麻醉科醫師的侯文詠,應該也是沒想過自己最後會靠振筆疾書來吃飯一樣!

其次,作為新生代的日本作家,村上那強烈西化的風格也同樣在本書裡展露無疑,他特別強調自己並沒以排斥或討厭閱讀日本大部頭作家的經典著作(但卻幾乎不讀),只是在一開始選擇時,就以美國或西方文學(例如希臘神話)作為大量閱讀的起點,直接導致他那洋化的寫作風格,卻被日本文壇強烈批評與質疑說「啊!像這樣白話的作品也能賣錢啊?那我也寫得出來啊!」的嘲諷!村上本身倒是不以為意地持續堅持如此書寫!

最後,村上整本書依舊是脈絡清晰,條理分明,我認為他清楚地要告知讀者,很多時候,自己的堅持(例如他成為作家後鮮少應酬、早睡早起的習慣被日本文學界視為怪咖)比起別人給的評價與看法重要太多,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內在價值,才是人生值得持續追尋的目標!

當然,你若跟我一樣是標準的村上迷,這本書不買個精裝版好好收藏,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展開
user-img
4.0
|
2016/03/08
每個致力於創作的人,應該都會被這本書吸引到,並且期待著受到什麼啟發,並讓創作人生從此改觀。事實上,全新的啟發有限,更多的感受是,你我曾經在創作上體驗過的喜怒哀樂,即使是村上春樹也沒有例外,讀來反而有種心有戚戚的安心感。自己一開始甚至被村上這種老僧入定般的語氣弄得有些惱火,因為唯有被幸運之神眷顧的作家才有餘裕說「只寫自己喜歡的東西」、「文思泉湧時才動筆」,對於大多數筆耕者而言,這是頗為任性的話語。但若說第六回以前都是一種才氣低調的揮霍,那第六回以後則開始展現了村上身為職業小說家的器度、毅力、視野及野心,這時我終於有種被撞擊的感覺了。他說:「所謂幸運,說起來只是像入場券一般的東西。」入場後能不能一路晉升待到終場,端靠自己的努力與取捨。這張入場券令人羨慕,但更教我抬頭仰望的,是村上對小說家的「職業級」貫徹,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職人」精神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2/11
看著名文學家村上春樹反思個人生命歷程與其文學創作的相互關係,此書確實讀來極有意思。摘引村上春樹記錄他就讀早稻田大學期間,經歷了1960年代日本國內學生運動所做成的一段反省:「(我)當時基本上是支持學生運動的,在個人所能辦到的範圍之內也盡量參與行動。不過在反體制的派系之間,對立加深,在所謂的「內鬥」中居然任意閙出人命(在我們經常使用的文學院教室裏,一個不問政治的學生竟然被殺害)。之後,我和許多學生一樣,開始對運動的方式感到幻滅。其中一定有什麼地方錯了、有不對的地方。我發現(學生)他們已經失去健全的想像力了。而且,當激烈的狂風掃過之後,留在我們心中的只有餘味惡劣的失望而已。無論當時有多麼正確的標語,有多麼美麗的訊息,如果沒有能夠徹底支持正確和美麗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話,一切不過是空虛語言的羅列而已。這是我當時親身體驗所學到的教訓,而且直到現在依然如此確信。語言擁有確實的力量,但那力量必須是正確的才行。至少必須是公正的才行。語言無法獨自行走。」(第二回,頁34-35)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1/30
對於村上春樹的讀者來說,有什麼比「身為職業小說家」這本熱呼呼,剛出爐的書更適合拿來在冷天中取暖呢?
「身為職業小說家」共分十二回,從「小說家是寬容的人種嗎?」到「有故事的地方.回憶河合隼雄」,村上先生談自己的創作過程,成長經驗,將讀者常問的問題做詳盡的解答。最後回憶這輩子到目前為止,唯一能與他共鳴的朋友,河合先生。
想像在一處飄著茶香的鄉村小館,讀者們圍著村上先生,坐在榻榻米上,不遠不近的距離,你見他時而低頭沉思,時而專注的看著讀者的眼神,對每一個問題仔細聆聽。你看著他慎重地將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道出,你會想,喔,原來是這樣的人才能不間斷地寫出亮眼的作品啊。
每一個讀者都有不同的某一部分聽到村上先生。聽到的部分有可能明白,也有可能不明白,然而它們都觸動了心底的某一處。是以不分年齡或國籍,村上先生總有辦法讓他獨特的文字連結到讀者的深層意識,讓人無法不面對被攪動的那一塊冰層。這不僅是長期筆耕造就出的功力,也是認真過日子才能做到的。
然而村上先生說:「我的想法是,寫小說這個工作,似乎不太適合頭腦好的人。當然寫小說是需要某種程度的知性、教養和知識。我想我這個人恐怕,或者說大概,也具備了最低限度的知性和知識。雖然說如果被正面詢問,真的沒錯是這樣嗎?我也算不上有自信。」是不是因為不算有自信,所以不斷有添加的空間?
身為職業小說家,他說:「寫小說時最重要的寶藏,就是這種具體細節的豐富收藏。」他看,他聽,他想,他不斷地跨過表面,去探訪內在的可能性。他說人都具有驚人的力量,可以將微小的經驗化成藝術的世界,只要你願意。
村上先生在書中說到自己也會遇到挫折,批評,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他強調「不要失去健全的野心」,他不斷地鼓勵有心創作的讀者要保持身體健康,才能有強韌的心來面對漫長且孤獨的創作過程,也才能好好的在世間生活與思考。
讀了這本非常詳盡的村上<自我介紹>加上<常見問題>,我更加佩服他。不是因為他寫了多少暢銷著作,而是他所具備的驚人毅力,還有隨年歲增長,越來越幽默可親和自然而然的謙虛。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