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

中文書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9折$ 360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03/05
一窺金門面貌的絕妙著作!

金門長期以來因為戰地政務而與台灣隔絕,直到1992年終止後,台灣的民眾才有機會以觀光的名義踏上金門的土地。金門因為地理位置與中國廈門僅有一水之隔,最窄處不過4、5公里,因此過去人民的活動範圍大多是橫跨兩地的。1949年之後,國共分裂,金門、廈門一夕之間分屬兩個不同的國家,有的人早上去廈門買個東西就回不來了。

也因為這樣的地理與政治,金門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了台灣的軍事前線,在最接近中國之處建立一個固若金湯的堡壘。不過,金門的軍事化除了軍事的意義之外,更多的是政治的意義。蔣介石一方面試圖將金門鑲嵌進冷戰的框架,藉此提升台灣的戰略地位,使台灣能在風雨飄搖之中站穩腳步。另一方面,這更是蔣介石藉以鞏固威權政權的工具,用來強化中共的威脅,合理化其極權統治。

以上,都是用台灣、第三者的角度來看金門。而真正身處於暴風中心的金門人,究竟是怎麼想的呢?金門人究竟是用怎樣的態度在這樣的軍事化環境下來生活?這便是這本書想要提供讀者的。

這本書一個有趣的點是作者為加拿大人,目前是中國歷史學教授,同時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所長。他因為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返國航班停飛而滯留金門,因而對金門產生興趣,進而開始去瞭解金門、研究金門。一個外國人能從更為超然的角度來看待金門的特殊地位,也能更客觀地評價金門的歷史。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書名,中文書名《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剛好與英文書名《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相反。英文書名直譯的話應為「冷戰島嶼:前線上的金門」,相較之下,中文書名更為傳神地表達出了金門的地位,不過這究竟是作者的意思還是中文版編輯的巧思,就不得而知了。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