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時候讀莊子 二:人情

中文書
人文社科
9折$ 387
4 /5
4位讀者評分
5
0%
4
75%
3
25%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0
|
2021/01/21
劇透警告
讀過(正是時候讀莊子),現在讀這本,有點無法吸收,才讀2篇,似乎是論語,大概是自己孥鈍,比較喜第一本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2/16
讀蔡壁名教授之《正是時候讀莊子2:人情》

不讀不知道,仔細一探究才發現,此系列書籍乃蔡教授嘔心瀝血之作。一方面是蔡教授身體狀況,脊椎側彎、過去癌症治療後的身體後遺症。另一方面是,在大學繁忙的研究與教學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身為讀者還是能感受到蔡教授如此用心的將莊子的思想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以饗讀者。也許誠如蔡教授書中所說:「災厄有時是人生加映的免費電影、是上蒼賜予的中場休息,生命因此有機會停下來調整自己、重新出發」(頁20)。

『讀人情而後懂人情』

對莊子的印象仍停留在《中國文化教材》上。在那個年代,幾乎大家都是為考試而孔孟老莊,一方面可能也是人生歷練不夠,還無法讀懂這些先人話語中的滋味。

打破了傳統四書五經都是「文字」的印象,蔡教授與她的團隊,使用以圖輔文的方式,讓讀者更容易抓到莊子思維的梗概,這樣的創作模式想必十分辛苦、工程浩大。但對讀者來說,卻是非常棒的閱讀體驗。

本書聚焦的是「人情」。「先秦至今,都說人心不古」,但為難的是,人活著,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許多困擾都因「人」而起。這難免會讓我們有股想逃離人的念頭。但這本書裡,蔡教授要用莊子的思想,來教我們如何入世、見人之真心。

除了教我們見他人之真心外,蔡老師筆下的莊子也教我們見己之真心。我們的盲點、自以為是的正義,乃至社會之共犯結構。要活在這世上,就不能不知道這些「真」。有道是:「無理,是這世界、有人的地方,再正常不過的事」(頁19),真是一記當頭棒喝。

『東西方思維的互通有無』

閱讀過程,一直感覺莊子的思維,與現在許多「東方」氣息濃厚的西方心理治療觀點有所呼應,像是:

- 在這花花世界,「莊子不要我們涉險,卻不教我們逃離,反而鼓勵我們熱情擁抱」(頁19)。頗有接受與承諾治療(ACT,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的幾分味道在。

- 「回頭,將習慣看照外在世界的探照燈,返回投照自身」(頁20),這邊與覺察有很類似的意思。在諮商的過程裡面,我們常會誤以為事情的關鍵在外、不在自己手上,但如何從自己手中找到力量與關鍵,其實是一件更有意義的事,而這個步驟的起點,便是覺察。

- 「將眼耳等感官的注意力從外界收回,向內去關照自己的心」(頁94),這不就是正念(mindfulness)。「你是否覺得孝順父母、愛國愛人,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那你是否用一樣的心意、一樣的熱情,愛養過一己心、身?」(頁140),這又有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的味道在。

- 「心情、工作、財富、名位、家庭和諧,在過去的日子裡,你為何者付出最多?」讀完莊子後,「何者是你而今最在意的事?」(頁296),這邊是價值觀的澄清。

- 在愛情部分,莊子也給了幾帖良藥:「與其望向茫茫人海尋尋覓覓那個所謂對的人,不如回過頭來陶養自己成為理想中那個對的胸襟與氣度、身形與靈魂」(頁24)、「無情,指的是不要因為過度的喜愛眷戀或討厭憎恨的情緒傷害到自己的心身」(頁345)。

本書頁14到27是全書精華,一開始讀這可能會有些辛苦,但在後面篇幅,聽老師娓娓道來。讀完書後,在回過頭來咀嚼這幾頁,相信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期盼這本書,能陪伴很多讀者一起增加「用心感受世界的能力」,十分推薦!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1/19
第一次接觸到蔡老師是在臺大開放式課程OCW推出〈正是時候讀莊子〉. 雖然從未在實體上過老師的課.但藉由開放課程,聽老師講授莊子, 真的是一大享受.
莊子的論說, 適合現代人,推薦大家閱讀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1/15
《人情:正是時候讀莊子2》是以文言文和漫畫型式做莊子學說的講解,本書以《莊子》內篇第四篇〈人間世〉與第五篇《德充符》為主,談論到人心如何在挫折不斷的人世間,找到心可以靜下來的方法。

處世之道,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有時候會遇上一些人覺得自己的個性很直、說話不經大腦的行為是一種純真,代表他們覺得是什麼就說什麼,也許對於他們的家人來說,忍耐、寬容這種行為是親情,但是一旦進入社會,這樣的行為會在不自覺中,成為言語霸淩和情緒化的表現,像書中的「顏回請行」,顏回告訴老師孔子想到衛國去用個人的能力來改變那時衛國國君行為專橫獨斷、奴役百姓、輕率地決策國政的行為,結果被孔子說,去了也是遭受刑罰罷了,顏回不解又與孔子進行幾次的問答,才從孔子口中得知,顏回認為的「仁義」理論對於衛國國君來說就是炫耀顏回的德性來襯托出衛國國君本身的暴行,最後他們的問答導引出「心的齋戒」,一個人要學會讓心神安定於己身,而不要一直受到外在的干擾和影響,才會找到心靈的平靜。

書中的幾篇言論,談著德行、談著一個人的智慧,但更多的是說著一個人要如何在亂世裡得到自己的平靜,不讓外在的風雨干擾自己的思維,在得到平靜的方式裡,比較特別的是,要一個人隱於世,將自己的優點盡可能地隱藏起來,然後去做張揚自己缺點的事,像書中「匠石之齊」就是說著一名木匠對於一棵大樹視而不見的原因,木匠覺得這棵大樹能夠存活下來,就是因為它是一棵無用的樹,拿它造船,船會沉沒;拿它做棺材,放進土堆快速腐壞;拿它做窗框,木頭的汁液會一直滲出來;拿它做器具,沒多久就壞了,可以說在這名木匠眼中,這完全就是無用之樹,結果那晚櫟社樹來到木匠夢中,質問他拿什麼來和它相比?它是努力追求做無用於世間之物,才能夠成為大樹,最後向木匠說:「其實你這個人和我這棵樹都被世俗之人當作物來對待,用觀看器物的眼光來衡量,我們何苦還要把彼此當成器物來看待、一味地追求世俗所謂的用處呢?」

每個人想要追求的夢都不一樣,就像事物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是「吾之蜜糖,彼之砒霜」,或是舉例說:「我不見得喜歡線上遊戲,你也不見得喜歡閱讀小說」,可是這樣會影響到每個人和其他人相處嗎?最多也不過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說不上幾句話罷了,但人與人間的相處之道,很多時候存在著隱晦互動,你可以選擇厭惡人事物,也可以為了融入團體內偽裝自己與大家都是同意某些事,這點跟書中談到的「身處其間而免於患害」很像,因為過於特立獨行會讓人顯得特殊到孤立,還不如在圓融的處世下,學著合適地放下身段,融入他人的行為中。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