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與馬戲團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288
4.5 /5
15位讀者評分
5
60%
4
4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5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9/12/27
劇透警告
我根本從未理解過——
採訪他人的意義,或是傳達訊息給他人的意義。《王與馬戲團》

主角,太刀洗萬智,自由記者,
為了編寫旅行特集前往尼泊爾,
儘管不在其中心,卻被王宮暗殺事件的風暴狠狠挫傷了他的信念。

劇情途中,他好像領悟了些什麼,
或許記者應該做的,
不僅只是抱著同情心把自以為的真相傳真到閱聽者眼前。
但是啟發他的人們,
本身卻諷刺地陷入更沉重的道德漩渦之中。

作者米澤穗信,我從冰菓開始接觸他的作品,
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也能成為通往真相的導盲索。
而本書《王與馬戲團》,正是作者將這種寫作風格,
串成一整個完整的長編故事,
而他所要訴說的,卻又遠比推理真相更加沉重。

回到現實,
大眾媒體給我們的,究竟是真相?
還是看不見的黑手所要我們以為的?
又或者是我們自己內心想要這樣以為的?
在香港反送中事件,在台灣的選舉議題,更或是其他的世界新聞—

《王與馬戲團》
到頭來我們只是馬戲團裡令人發噱的丑角,
卻自以為是王。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4/28
故事場景設定在美麗的尼泊爾,劇情峰迴路轉,值得細細品味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9/29
  看完王與馬戲團,結局震撼著我,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結局完全是個超級大反轉啊!作者的文字細膩地描述著尼泊爾的各種氣味及當地的人事物,對於人性更是用讓人想像不到的筆觸來書寫,看似平淡的對話與動作,沒想到卻組合成讓人驚訝不已的結局。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4/12
如何在真實事件中推理,這是只看書介之前的疑問,因為總「覺得」真實事件應該就是「水落石出」的,怎麼還會有推理想像的空間呢?尤其是「王儲獵殺案」( 發生於2001年的尼泊爾王室槍擊事件)這樣震驚世人的事件,似乎不可能存在未知狀態的空間,查詢了相關資訊後發現,原來事件本身在當地甚至引起了政體的變化(廢除君主制),某種程度而言,也是一樁「羅生門」歷史。

因此,作者米澤穗信以此為引,藉著書中主角的記者身份,鋪陳在第一現場追尋真相應該真實的不真實,讓讀著在文字間思考其間的諸多行為的表面意義與內在意義,有點像是「眼見為憑」的反思,看見的真實常常讓人忘了背後的更多導因,而忽略瞬間的真實也可能只是正好錯誤的爆點,全書真正精彩的不是這真實事件的真實與否,而是在書中追尋真實時的態度與角度觸動讀著看見「所見」的前因後果與思索的主客觀。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3/14
剛開始看書籍簡介時,以為這是一本政治色彩很重,內容文字讀起來可能會很艱澀,對於很多推理小說在一開始便會將謎題呈上讀者的眼前,在閱讀之時才慢慢抽絲剝繭,而且這又是跟王室有關的題材,所以一直覺得可能讀起來會很沉悶。
讀了第一頁,發現自己人好像被抽離了,置換到作者所敘述的時空地點-尼泊爾,作者以第一人稱開始敘述她所接觸到的人,事,物。
我從未到過尼泊爾,甚至不知道這個國家的所在位置,請原諒我對世界地理的認識那麼少,對於這裡的文化及人種的認識也是一無所知,但或許就是因為如此,對從未到過的環境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還有隨著故事內容的陳述,一但開始閱讀之後,完全沒有辦法克制想知道劇情接下來將如何發展的慾望。
內容前些部分就好像是旅遊報導般帶著我們去認識尼泊爾的食物,認識故事主人翁太刀洗所住的旅社,小小的旅社住著哪些成員,個性以及職業,外出散步穿過許大街小巷,將觀察到的生活環境與人們的眼神都一一的收入她的敘述與想法中。
有時候人們會藉由旅行或是轉換到不同國家生活來為自己曾經受過的傷找出口,會想跳脫到另一個陌生的環境去重新整理自己,面對自己,認識自己,找回自己。
帕舒帕蒂納特廟是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寺院,是人氣觀光景點,同時也是火葬場,這一段的場景是撒卡爾帶太刀洗來的地方,撒卡爾述說了自己哥哥曾經發生的不幸,這就好像是太刀洗來到尼泊爾找尋自我的一個起點,火葬場像是焚燒了太刀洗過去的自我,故事的主軸也在此埋下了伏筆。
媒體記者從一開始最中心的信念想要傳達給民眾的是真相,太刀洗身為記者,獨家新聞對於她來說除了可以傳達給大眾『知』的權利,若報導的好,名聲大漲前途不可限量,還可以
為自己賺進大筆豐厚的報酬。
每個人對於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或是夢想都是帶有著某種強而有力的信念。
對於記者媒體單純想要讓大眾有『知』的權利的這種信念,有時候是好的,但有時候這種信念卻是害人不淺,完全取決於每個人對於這件事的認知。

【擁有信念的人的確是美麗的。為了信念而殉道的人,其生活態度總是能夠震欇人心。
但是小偷有小偷的信念,詐欺犯有詐欺犯的信念,擁有信念並不代表就是正確的。】

人們常常會為了維護自己的信念,總也會不經意說出ㄧ些謊言,但那些說謊的人難道就能說是不對的嗎?或是說難道我維護我所堅守的信念是錯的嗎?
每個人心靈深處的性格有許多的面向,有善便有惡,更多的是讓人感覺矛盾且是非模糊的地方。

軍人也會成為走私者,走私者也能擁有自尊。口中說著高貴的話,雙手卻可以做出完全相反的事情。ㄧ直做壞事的男人,也可能在無法讓步的某一點上清廉到驚人的地步。

尊貴是脆弱的,地獄則在近處。

而所謂『知』的權利就在於表彰出『真相』,但單由一個人所表彰出的真相就真的能代表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嗎? 難道完全不會帶有任何個人偏頗的價值觀嗎?
媒體往往為了生存而報導了許多人們不堪的私事,報導所下的標題聳動嚇人,看似是真相,但真相的背後是否也全面顧慮到了?
每個人眼睛所看到的真相,會隨著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而演變成不同的解讀,以至於成為報導人所謂想傳達給人們知的真相。
書中的ㄧ些話讓人很有震撼力卻也是血淋淋殘酷的事實。

『沒有比真相更容易被扭曲的東西』

『沒有比真相更具有多面性的東西』

【對於已經大篇幅報導卻是錯的, 要再更動那既有的印象, 刊登的更正啟示板面通常都很小】


【報導傳達的人就好像是馬戲團團長,而所有悲劇發生都像是馬戲團團長所推出表演的重頭戲,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慘劇,都是至高無上的刺激娛樂。】

文字報導中所穿插的照片,記者已經加上了文字,解說當時所看到的場景以及心情,但特別的是人們還是會以自己雙眼所看到,心理所想的定見去解讀這ㄧ些照片。
因此一篇好的報導除了文字內容的摘選用字要非常謹慎,就連照片的撿選也非常重要。

這整個故事帶給我的震撼力就像原子彈投入我的心湖一般,帶給我看待媒體記者全新的觀點,點出了現在國家社會動盪不安有很多部分都是出自於某些人自我偏頗的觀點,媒體記者的責任應該回歸到更正面且全面性的報導,而不是就如書中撒卡爾所說的:
【記者這種生物就是不好好調查,隨便擾亂別人生活的垃圾。】

很久沒有看到一本書是如此優質,故事編排懸疑緊湊,人物性格鮮明立體,異國風情描述栩栩如生,彷彿VR實境,故事傳達意念非常清晰且強而有力,不到最後絕對猜不出原來真正的陰謀與真相都藏在每一句曾經不經意說出的話,藏在每一個不起眼的裝扮,甚至藏在以為真正良善的背後。
故事精采程度除了五顆星,還想再爆給五顆星。 ★ ★ ★ ★ ★
喜歡推理小說,異國風情,甚至想要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得到人生新觀點,增加看待這個世界不同角度的書友,這本王與馬戲團,真摯的推薦您來閱讀,優質好書值得收藏。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3/10
面對這本榮獲2016年日本推理小說排行榜三冠王的《王與馬戲團》,試讀之前內心其實是有些許忐忑。然而我知道日本推理界的這類榜單的傑出作品,絕不是傳統的本格派推理所能輕易打發,果然沒錯。
儘管閱讀本書之前,先上網搜尋2001年震驚全球的尼泊爾王室慘案及BBC的紀錄片,大致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以方便順利進入狀況。然而,完全派不上用場,(讀者大可不需做功課,以初心進入本書即可。)讀到70頁左右仍未提到。米澤穗信對於主角心境的刻畫及尼泊爾加德滿都周遭場景的細膩描述,彷彿跟著主角來一趟尼泊爾自助旅行,直到第5章「國王之死」才略為提到事件。
《王與馬戲團》主角-太刀洗萬智,剛辭去報社工作,轉換跑道成為自由撰稿人,正巧在尼泊爾旅行途中遇到王室血案。熱愛新聞報導的太刀洗,秉持著身為記者的專業及新聞工作者的敏銳度,她在血案發生的第一時間,希望能採訪到當地人民對此事件的看法,將這件慘案寫成報導,並傳真回日本雜誌社發表。
米澤穗信的作品,常揉合日常謎團與年輕人的生活描寫,而在《王與馬戲團》這個角色就落在主角-太刀洗萬智,她隻身一人來到異國-尼泊爾。她以身為一名外國人的身分,在圍繞著不安與動盪的氛圍,帶著某種的無力感、恐懼,產生的衝擊與懸疑感。乍看並沒有太多懸念的皇室命案,卻背負著沉重的社會道德議題,外國人又怎能如尼泊爾人般感同身受?這件在外人眼中難以理解的事件,卻對尼泊爾人民有著難以抹滅的傷痛,現在身處如此安和樂利社會的我們,真的能夠想像太刀洗的「日常」嗎?體會沒有報社為後盾下的不安嗎?
米澤穗信藉著《王與馬戲團》一書,除了巧妙地讓主角捲入拉傑斯瓦准尉命案,也讓太刀洗萬智對自己身為「記者」這工作,對新聞報導產生質疑。透過與軍官拉傑斯瓦准尉與小男孩撒卡爾的對話,內心掙扎著該如何完成這一篇報導,她又該如何秉持給讀者「知的權利」,中立、客觀、忠實地傳遞正確的訊息?與其說本書的中心圍繞在一件(無關緊要的)殺人案,不如說這是一本「新聞小說」,企圖深入探究「記者」的內心世界,在世人眼中的記者是否操弄媒體,甚至無形中影響閱聽者的想法與價值觀。身為記者該有的好奇心,卻也因著某種權力、各自表述的立場而帶著某種自私與傲慢。如同書中提到,透過記者的報導,改善了尼泊爾當地孩童死亡率,無形中卻因人口增加而減少就業機會……,所有的報導端看記者的下筆角度與判斷,自以為是的同情與幫助,是很危險的;也讓太刀洗思考自己的報導觀點,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真實的尼泊爾王室槍擊事件,就算記者公正、如實地為一般民眾帶來第一手的報導,滿足了知的權利;然而純樸的尼泊爾人民又是如何來看待他們所愛戴的皇室所發生的悲劇及它讓新聞娛樂化,使一件嚴重的事情成為他國人茶餘飯後的消遣,變成滑稽的「馬戲團」。隨著太刀洗與事件、當地人的接觸,她的價值觀也開始有所改變,她更加堅信當記者的信念-傳遞真相與探究真實的世界。

拉傑斯瓦准尉:「擁有信念的人的確是美麗的。為了信念而殉道的人,其生活態度總是能夠震懾人心。但是小偷有小偷的信念,詐欺犯有詐欺犯的信念。擁有信念並不代表就是正確的。」 (p.154)

米澤穗信筆下的主角,正因得面臨未知的壓力,對抗某些勢力與價值觀,往往不再是無憂無慮,在歷經事件之後有所轉變,或信念動搖,或價值觀崩毀,或捨棄些什麼,最後脫胎換骨、重生。在書中,太刀洗萬智就曾想過用她偶然間拍到的拉傑斯瓦准尉死亡的照片搭配王室血案做報導,然而二起不相干的殺人事件,其實複雜的真相和親眼所見有著極大出入。太刀洗在面對該如何報導的糾結,秉持著心中那一把尺,彙整蒐集的資料,持續的懷疑與調查,最終完搞交差,避免自己陷入危機之中,寫出譁眾取寵的錯誤報導,也使自己原本徬徨、迷失、不知所措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轉變,找到明確的未來目標。
《王與馬戲團》讓人驚艷不已,無疑是米澤穗信目前為止創作生涯的巔峰代表作,將發生於2001年的真實題材,搭配一件巧妙鋪陳的軍官命案,完成了本作,非得要讀到結局才能真相大白,體會主角心境的苦澀與震撼。不同於以往「冰菓」系列的清新可口,也非如一般犯罪題材的血腥驚悚;而是引領讀者來到異地尼泊爾加德滿都,感受看似真實、沉重,卻有深刻體驗的成長歷程兼具刺激及緊張的過程。
米澤穗信以精彩的文筆、戲劇化的張力和流暢的情節鋪陳,結合耐人尋味的主題、栩栩如生的場景,鮮活的人物個性、糾葛的心理感受,氣氛掌握恰如其分,讓人忍不住一路追讀下去。我想,這是一本適合在紛嚷的社會當下,慢慢體會不一樣感受的故事,拋卻擾人不順遂的雜事,沉醉在一則感動人心的故事裡,細細品味。推薦這本今年開春就帶來驚喜的傑作,絕對不容錯過。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3/10
雖然是很棒的作品,但沉重得令人喘不過氣。
全書探討關於「悲劇」及「真相」。

「沒有比真相更容易被扭曲的東西,或者應該說,沒有比真相更具有多面性的東西。我告訴妳、傳達給妳的消息,就會直接成為日本人對尼泊爾的印象。」

有多少人看見就會有多少種理解,「真相」真的存在嗎?
我們想要知道真相,理由意義又為何?只是單純的好奇心?

這就牽扯到了本書的另一個要素「悲劇」了。
悲劇的背後往往是一個令人難過、心酸的真相,但為甚麼大眾還是想知道這個真相呢?
因為人類愛看別人的悲劇。我們把世界當作馬戲團,看到從鋼索上掉落的表演者嘴上說著好可憐、好難過,但下一秒卻尋求更刺激的東西。

而身處這個世界的大家,都是馬戲團的表演者。
為了不要掉下去,拚死拚活的掙扎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3/09
 這是我第三次閱讀米澤穗信的作品,第一本是莫名有點心理陰影的《再見,妖精》,第二本是我有點抗拒但卻意外好看的本格作《算計》,改編成動畫的《冰菓》倒是沒看過也沒興趣,而這本《王與馬戲團》則是被真實事件給拐到,再加上主角是記者和舞台背景是尼泊爾,就咚的一聲自己摔坑了(喂)



  主角太刀洗萬智因故離開報社,接受雜誌社的委託遠赴尼泊爾編寫海外旅行特刊,沒想到發生皇室槍擊事件導致國內陷入了動盪,記者的本能與職責讓她立刻著手調查報導,此時一具背上刻有「告密者」的屍體卻意外出現在她眼前…



  雖然對尼泊爾完全不熟也沒看過《奇異博士》,但聽去年年底去尼泊爾登山健行的友人分享過程和照片,大概可以勾勒描繪出那個充滿異域風情的極樂淨土,聽說很像來到《奇異博士》的拍攝片場,且對地名也不會太陌生,讓我得以迅速的進入劇情,而作為開場、以真實事件為背景的尼泊爾皇室槍擊事件算是科普了我匱乏到不行的亞洲史地,從尼國的文化、地理到政治和鄰國衝突,透過角色代入能粗估瞭解個入門,然而在理解的同時卻和太刀洗一樣,正一步步踏進作者架好的陷阱裡。



  報導真相陳述事實乃記者的天職,我和太刀洗都將其奉為信仰與真理,但這樣的信念卻被幾句話給輕易粉碎:你是為了什麼理由傳達真相?知道真相有何意義?真相真的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嗎?還是說只是自我滿足的正義和消費悲劇呢?



  藉由太刀洗的自問自答,讀者能夠輕易感受到她內心的動搖和對採訪報導的批判;中立陳述打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因為記者在下筆的那刻就已篩選決定了立場,而他/她所選擇的照片與文字將會決定閱聽眾對事物的最初印象,而這是否為真相?可能又會是另外一回事想到現在很多速食新聞都沒經歷最基本的求證就噁心,而反方所舉例期盼走鋼索的人失足墜落的馬戲團比喻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慘劇,是至高無上的刺激娛樂。或許當下你會感慨同情和悲傷難過,然後呢?沒有然後,悲傷的情緒彷若只是看了部悲劇片得到發洩,人們繼續過自己的日子並等著下一場能夠帶來震撼刺激的新聞,不可否認,這確實是當前社會的寫照。



  《王與馬戲團》以挑戰新聞的理念和價值演出一場符合閱聽眾期待的本格大戲,第一人稱視角的侷限將臨場感發揮到極致,並以其主觀立場讓看似簡單有只推進劇情作用的角色顯得生動複雜,雖然最後有猜到主謀,但那支沒料到的回馬槍卻殺的我措手不及,沒有塵埃落幕的安心,只有對現實無盡的感慨和悲涼。



  記者所傳達的真相,究竟是為了什麼?

  而真相又真的是真相嗎?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3/09
「我持續懷疑、調查,並寫作。」

本書一開始以「自由記者─太刀洗 萬智」為視角,從「居住的旅舍風格」作切入點,延伸到「旅舍外的景象」來帶領讀者一起欣賞眼中的尼泊爾,看似一篇即將紀錄豐富旅行回憶的遊記性質內容,卻在親臨尼泊爾當地發生王宮殺人事件簿後,透過與周遭人物逐漸熟絡的互動「對話」關係,展開一場「探索自我」及價值定位的推理懸疑之旅。

「……在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中,從某處傳來弦樂器寂寥的音色。」

作者以「旅舍」為中心點,由內部裝潢、設備及住戶的觀察,向外延展到門外的神祠、街景、人民、食物、生活習慣及周遭氛圍的刻畫描寫,細膩地呈現濃濃的「異國風情」,表現出有別於日本甚至是其他國家的「文化差異」及「經濟落差」,著實使人感到新奇和感嘆。

「他在笑。他的嘴角扭曲,眼神陰沉。」

「人物角色間互動」亦為值得關注的重點所在,在太刀洗與居住於旅舍旅客和尼泊爾小孩間逐漸熟稔的同時,卻諷刺地反而將她推向另個超乎她想像的危險境遇。這些看似美好又單純的互動過程,待真相大白後,驀然回首,總令人覺得毛骨悚然及心酸。

「相信知是尊貴的,而讓眾人知道真相也是高貴的。」

「……而我寫出的報導又能對決定尼泊爾命運的影響力有何幫助?」
「因為記者是傳遞真相的人,那麼我為什麼會成為記者?為什麼要傳達資訊?」

對太刀洗而言,促使她「發現盲點」、「看清問題」到「突破難關」的轉捩點在於王宮殺人事件後「與准尉的訪談過程」及「殺人刻字案件」的發生。採訪過程中,准尉一句句地戳破太刀洗所認知的「尋求真相」和「公諸於世」的理由,逼迫太刀洗不得不「檢視」、「釐清」及「確定」自己「真正的理念及需求」。在面對素材採用與否及未來生計考量,正值猶豫迷惘之際,一次與日本編輯的跨海討論中,找到了自己所認同的解決之道─「求證」。

「……切割自己的責任就不是誠實的做法」
「我想要……了解這裡,了解我所在的是什麼樣的地方。」

「人生道路不只一條」

以記者的「倫理道德」為核心主軸探討主角太刀洗面對「倫理道德兩難」時的抉擇過程。身為記者,應遵循美國職業記者協會所公布「倫理道德原則」,主張記者應以可靠負責的態度,獨立運作的方式,進行真相尋求及報導時的最小傷害。針對新聞報導,不僅需拿捏好切入點和面向,而且需考量觀眾及讀者對事件的解讀,更需深入地研討和評估對其他國家所造成的短中長期的影響。面對「倫理道德兩難」時,當下或許認為僅有唯一選項─「從眾」,即跟隨「前人腳步」或「習慣」選擇「同樣的道路」,踏上相同的後塵。試著停下來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時間去思索,說不定眼前的選擇比自己所預期的還要多。

「現在祈禱還太早……」

故事前半部份的篇幅著眼於太刀洗的「迷惘無助」、「自我對話」及採訪,或許可能略顯平淡,隨著劇情不斷地開展和明朗化,太刀洗的「堅定思緒」及「邏輯推理」使得案件發展越來越精彩,甚至有「出乎意料」的爆點情節,頓時心情久久沉溺於震撼又複雜,反而顯得其他事件的後續結局已不再重要而省略。

「……與其祈禱」
「我還是會繼續觀察這個世界。」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3/09
《王與馬戲團》試讀

其實在還沒有看到文案之前,我就決定要讀米澤穗幸《王與馬戲團》這本書。因為王室高高在上的存在令人望而生畏,而馬戲團卻是下階層的普羅雜耍技藝,所以能夠將這種衝突合而為一,讓讀者有種期待感、驚喜感。然而,在閱讀文案之後得知這是從真實事件改編,而且牽涉到皇家的詭秘情事,因此讓我更想拜讀其中的敘述。整個世界的背景位於尼泊爾,而且由日本記者來展開敘述,從異國中的異國風情帶出了貧民的生活、神秘的軍政、奇異的宗教氛圍,實在是讓人愛不釋手的佳作。



我喜歡的港劇和電影《導火新聞線》是以記者為題材的戲劇,所以我從中了解有關新聞自由與職業倫理的衝突。而在當今的新聞媒體上,層出不窮的愚蠢問話與誇大其辭的標題殺人,都讓人覺得媒體素質的低落。然而,雞鳴不已於風雨,松柏後凋於歲寒,在一個蒼茫華機的時代中,還是有一些人秉持著良知,沒有被點擊率及爆料文化擊垮。在引君入甕的危局中,即使身陷險地,仍能化險為夷,逼出真相。





主角太刀洗萬智接受熟識的雜誌編輯委託,準備編寫海外旅行特集。以記者的身分來說,單純幫尼泊爾的旅遊景點介紹或許是一種書寫的方式,可是在當地居民的生活中穿梭,卻更是貼近真相發現。或許只有在地人知道地盤的劃分,只有地頭蛇理解如何快速穿越兩個區,也只有跟著當地人的腳步才能感受那些灰暗或隱微的小秘境。她請了在當地認識的男孩擔任導遊,正準備享受平靜的時光,
卻遇到了王室兇殺案件──包括國王在內的眾多王室成員遭到殺害。有人死亡,有很多人死亡,有很多「身分尊貴」的人死亡。雖然都是生命,卻因為這樣特殊的慘劇讓整個事件呈現不單單只是刑事能夠處理的狀態,真相是不堪的,隱藏真相也是不堪的,該相信雙眼所見?還是於不疑處有疑挖掘內幕?



在這本小說中,如果只讀到了人性的醜陋和詭譎,或許是下半場的感受。在故事的開端,那些有點悠閒又旅行的步調並不顯得突兀,也不會讓讀者失望。因為那些故事中出現的人物,直到最後都展現了存在的意義。也許這就是生活的迷人之處,看似平淡的每日,都有著決定性的變化。王如此,平民如此,螻蟻如此,樹猶如此!



有些事發生了!有些人被發現了!有些是改變了!只是當時已惘然,只是感傷已經淡淡的,只留下那些永不止息的水紋……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3/08
在這個媒體爆炸的時代,各種訊息混雜,同一件事,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報導,不知道大家是用什麼心情來看待這些報導,又是怎麼樣篩選訊息呢?
除了記者的報導態度,另一個值得反思的是關於旅遊的態度。隨著經濟條件較寬裕,大家喜歡四處旅遊,無論是在國內或是出國,我們會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風俗民情,除了好奇與打擾,大家似乎不會去想像在地人到底如何過生活,有時也不太尊重人家。當我們在看別人的生活,是不是有點像到動物園看動物的感覺呢?反過來想,如果別人在我們的周圍觀察我們,我們是不是也會感到不自在呢?
作者在不知不覺中布局,細節很自然的出現,不容易被注意,當最後謎底揭曉,我才發現被誤導了,都沒猜對,不過給人很多的省思,書中記者面對報導時謹慎的態度,值得推崇。每個人的人生,不就像馬戲團,何必等著看別人的馬戲團呢!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3/08
從這本書開始,我決定一部一部把米澤穗信的作品找出來看,日本與我們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傳遞快速。在翻譯小說當道的這段期間,許多優秀的作品都能快速的輸出到台灣來,特別是影像化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從許多影視作品開始認識日本大眾文學的作者。近年來佔據日劇或者日影改編的作家,東野圭吾、宮部美幸、伊坂幸太郎、湊加苗等作家,紛紛從大小螢幕走到實體書上,而這也是我閱讀日本大眾文學的入口。

講這麼多,最主要的是要說明自己在閱讀上的挑食,導致我時至今日才得以認識米澤穗信這位1978年生,早在2001年就開始自己的得獎之路,同時分別於2014與2016年入選直木賞。這本2015年的作品,主要背景以2001年尼泊爾王室槍擊事件為雛形,直到現在仍然被許多尼泊爾視為無解的真實事件,作者細膩的筆觸鑲嵌這樣一個巨大政治議題,故事的走向卻出乎我的閱讀意料,讓我忍不住扼腕太晚知道米澤穗信這位作家。

故事從太刀洗萬智這位在「深層月刊」的自由撰稿者,從原本的旅遊採訪到遇上殺人事件,同時該國政治動盪下,一步步走向事實的真相,同時確認自己從事記者這份職業的目的。仔細想想,這樣多重的意涵要如何怎麼可能在一本書中去完整表達,米澤穗信卻做到了。不是很想特別描述大綱,所以請容許我直接使用出版社提供的資料如下:

我根本從未理解過──採訪他人的意義,或是傳達訊息給他人的意義。

二〇〇一年,剛辭去報社工作的太刀洗萬智接受熟識的雜誌編輯委託,準備編寫海外旅行特集。她為了進行事前採訪而遠赴尼泊爾,請了在當地認識的男孩擔任導遊,正準備享受平靜的時光,卻遇到了王宮兇殺事件──包括國王在內的眾多王室成員遭到殺害。身為新聞工作者的太刀洗立刻開始進行採訪。但彷彿在嘲弄她一般,在她面前出現一具屍體……「這個男人是不是因為我而被殺?或者……」來到異國,太刀洗面對足以左右自己人生的重大事件。在疑問與苦惱當中,她將得到什麼樣的冷酷真相?

之所以會極度推薦這本書,有幾個地方跟大家分享。首先是主人公太刀洗萬智從剛到尼泊爾時對自己工作感到理所當然,而後經過採訪對象對其目的作嚴正的批評,但是她在困惑之餘仍盡可能把自己可以做的工作完成,最後總算釐清記者這份工作對她的意義。如此隱晦的藏在一本推理小說中,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也可以隨著主人公一同疑問、一同釋疑,最終一同走出烏雲,彷彿自己也遇到了徬徨,而後一同成長,這樣的快感在本書裡,完全適合和自己的影子相互結合,給人莫大的認同感。

再者,作者對四周情境的描述太過真實,書本是考驗閱讀者想像力的發揮,而作為素材的來源,作者與譯者的水準決定了一切。在本書中,許多對環境、情緒、空間的描述十分到位,特別是氣息,在佛教國家裡頭,薰香的描述給了人十足的元素。撒卡爾帶領太刀洗萬智經過的小徑,道路上的垃圾、空氣中的陰暗給了人相當的既視感,彷若把讀者帶到尼泊爾走了一遭。

第三,社會意義的責任,以現實社會裡存在的國家與事件作為小說基底,作者於故事的中後段把一些社會議題的理念置入,如記者工作的本質意義、報導眼前的事件還是探索背後的真相等等,太多值得思考的議題不只是發生在這個國家、這個城市,而是可以放諸四海皆準的哲學思考。

別忘了本書還是一本推理小說,在太刀洗萬智後面陸陸續續說明事實的經過,在我思考以外的故事真相徹底讓人折服,回到初衷,這確實是一本娛樂味十足的推理小說。上述這些額外的調劑,讓一本原本就水準以上的故事,可以拿到更多的加值,這樣豐富的作品能不推薦嗎?

最後,「王與馬戲團」這個書名饒富趣味,按圖索驥這句成語恰巧可以詮釋這本書名,我們看著許多片段,然後用自己的邏輯加以拼湊,最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但是這是真相嗎?所有未經查證的片段,當自己說出去那一刻起,就是馬戲團中的角色,隨著他人撒下的餅乾屑而起舞,而王是誰?一點也不重要了。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3/08
拉傑斯瓦:「太刀洗,妳是馬戲團的團長。妳寫的東西是馬戲團的表演節目。我們國王的死,就是妳推出的重頭戲。」
太刀洗萬智:『准尉,我並沒有這種想法。』
拉傑斯瓦:「這不是妳如何想的問題。我只是要告訴妳,悲劇的宿命是成為娛樂。觀眾為什麼喜歡看走繩索?妳有沒有想過,他們是在期待表演者有一天會掉下來?尼泊爾是個不安定的國家。而昨天,表演者掉下來了。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是發生在其他國家,或許我也很樂意觀賞。但是我不打算讓這個國家成為馬戲團。再也不會。」
(摘自內文)

自由記者太刀洗萬智,受到《深層月刊》主編的邀約,預計展開一系列的旅遊專欄,為此而來到了尼泊爾。在這裡原先一切美好,有個小嚮導撒卡爾帶她認識加德滿都、定居在此已九年的原日本僧侶八津田跟她分享對於異國文化的心得、其他還有跟她搭訕的美國大學生羅柏、從印度來的商人舒庫瑪,以及眾人住宿的東京旅舍老闆娘查梅莉,一切都是那麼新奇、那麼讓太刀洗感到興味盎然,直到BBC報導了尼泊爾國王之死。

國王被殺害了,繼任者是殺了八人的王儲,而他不久後也自殺,由國王的弟弟接位,而他跟他兒子很湊巧地在這場宮廷悲劇中全身而退,這其間的曲折似乎存在著某種陰謀,而引起人民的激憤。而這起事件也讓太刀洗的記者魂醒了過來,想要以此作為她記者生涯一個新的里程碑。

在採訪軍人拉傑斯瓦未果後,隔天卻令太刀洗驚訝地發現拉傑斯瓦死於大街上,其背上並刻著「INFORMER」(告密者),而她也受到警方的約談,當天不久即實施宵禁。隨著截稿日期的迫近,太刀洗該如何完成這篇紀實報導?而與拉傑斯瓦的密會、她所拍下屍體的照片,對她的記者生涯是加分,還是減分?

對於尼泊爾的印象,最深刻的還是2016年的電影【聖母峰:眾神的山嶺】,那般熱情的國度,而不分大人與小孩,無所不用其極地在推銷,彷彿隨時隨地都在拚經濟的場景,在米澤穗信《王與馬戲團》中也都有著墨。

而島田莊司《御手洗潔與進進堂咖啡》中,也有一篇故事,描述著御手洗潔在尼泊爾遇見的老人,以及在二戰後的一段諜報與各種政治角力的故事。這當更讓人好奇,作為山之國的尼泊爾及其人民,究竟如何看待這些來客?

初次看此書時,很難想像這是米澤穗信的作品。「古籍研究社」系列讓人為折木奉太郎等人的年輕感到青春無敵、《算計》的詭譎氣氛讓人誰都無法信任、《追想五斷章》中的未完結著作似乎內有文章、《虛幻羊群的舞會》中對於怪奇事件的特異描述則使人想一探虛實。然而這一切終究只是虛構的故事,足以讓人懷念逝去已久的青春,或沉浸在有著無限可能的年輕歲月。故事之所以美好,在於它閱讀起來沒有負擔,因為我們知道它是假的,就無須乘載過多的心理壓力。

而《王與馬戲團》則藉由2001年的尼泊爾王室槍擊事件,讓我們去思考記者與報導的本質,其中最讓我感觸良深的,是太刀洗與拉傑斯瓦的對話、作者對於撒卡爾這個角色的設定、以及人這種生物多元而矛盾的面向。

我們可以對面前所看到的災害感到椎心刺骨,卻只把遙遠國度的悲劇當作一個故事,甚至是一個茶餘飯後的話題。撒卡爾的哥哥為了讓年幼的撒卡爾恢復健康,辛勤而努力的工作,而隨著外媒的報導,許多跟撒卡爾一樣年紀的小孩子得以存活,然而人數增加卻沒有相對應的工作需求,唯利是圖的商人在被環保團體抨擊之後,可以輕易地把高汙染的工廠斷尾,所遺留下來的卻是病痛纏身或陷於經濟困境的當地居民。而這一切成敗都取決於記者的報導。

作為一個單純的局外人,我們可以嘲笑某個國家不民主、缺乏自主思想、甘願為奴,就好像西方文明隨著大航海時代而成為眾多文明的先進主流之後,西方世界以外的國家,遂成為次等、落後、骯髒、民智未開的區域,而一切「善意」的舉動固然改善了某些生活樣態,卻也讓這些地方的人們面對許多過去所未曾遭遇的困境。

報導意味著有些事實不被看見,正如太刀洗在思索如何呈現王室槍擊事件的面貌時,就有好幾種不同面向的取捨。然而我們終究只能從我們有限的時間、受侷限的角度,以及可能偏頗的價值觀去觀看面前的報導,而這一切對於被報導的人們,卻(只)是真實人生的一個解讀,我們看完可能感動、難過、悲傷,甚至有股衝動想要付出一些什麼,但那之後呢?

米澤穗信很殘忍地讓我們去發現,這世界不是只有折木奉太郎那種奉「節能主義」為圭臬的幸福年輕人,還有許多為謀生不得不努力的小孩子,縱使他們距離自己好遠好遠,卻仍真實地在地球上的某個角落存在著。

於是,當我們下次面對報導、以及不同文化脈絡的族群時,或許可以不要那麼快下結論,這可能是讓我們不再把別人的悲劇當馬戲團表演的第一步,雖然接下來的路還遙遠著。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3/08
  本書討論到一個很大的重點,記者為了報導而執筆的真正意義究竟為何,觸發寫新聞的動機是為了報導真相?為了公布事實?為了記錄某個決策造就的風起雲湧?或只是追求混口飯吃而加油添醋撰寫一部可以獲得高收視率的肥皂劇劇本?劣根性似乎是人類永遠無法甩開的原罪,觀眾買票進馬戲團看秀,身為團主你有沒有準確地抓住觀眾們的口味呢?就像某個知名女主持人最愛看節目嘉賓唱歌走音或卸妝後判若兩人的橋段,觀眾們一邊責怪主持人講話太犀利、太壞心;但另一方面又準時鎖定頻道、看得捧腹大笑。

  踩在別人的傷口上灑鹽似乎總能得到一絲快感,扭曲的觀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竟開始蔓延到世界上。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安海瑟威在2013年因飾演《悲慘世界》裡的Fantine而獲獎無數,獨攬紅毯光環。但她表示其實她領獎領得非常不開心,一則是情緒尚未自低潮的角色中完全抽離,一則是她真心不懂大家怎麼會對於一個集痛苦於一身的角色而感到讚嘆,如此複雜凌亂的情況著實令她感到迷惘困惑。

  演員和記者同樣都擁有站在螢光幕前宣導的巨大影響力,差別僅在於演員以肢體演技來表達,而記者則運用文字和照片互相配合做為傳遞工具,精準地統整眼前正在上演的時代激情戲碼,將人與人來往之間所迸發出的璀璨火花一一收進歷史的某頁,不消說這些古老印記的正確性肯定會大大影響後世。一則新聞的價值就建立在記者下筆的瞬間,只要一個念頭便足以牽引後續所撞擊出的效應是往利益或正義的方向而去。

  身為記者的女主角太刀洗萬智為了搜索求證四處奔波,過程中曾被警方逮捕、查察進度一度陷入死胡同後又釐清思緒重新振作,一氣呵成帶動偵查氛圍;同時花了很多氣力在描繪主角內心的起伏轉折。整體來說情感波動洶湧但劇情節奏過慢且平淡,兩者相互對峙推擠出一股非常壓抑的反作用力,讀來有種莫名的沉悶感,但字裡行間所潛藏的涵義確實挺發人省思的。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2/24
提到日本推理作家米澤穗信,大部分人較為深刻的應該都是以《冰菓》為出道作的〈古籍研究社〉系列,以青春校園為背景、融入日常推理的小說主題,除此之外個人也看過幾部獨立於系列作品之外,諸如《算計》、《虛幻羊群的宴會》和《追想五斷章》等本格推理更濃厚、還帶有黑暗聳動氛圍的創作,然而在沒有看過本書簡介並先入為主下,《王與馬戲團》著實打破舊有觀點、讓人驚艷不已!近幾年作者米澤穗信的小說風格蛻變不少,更可見其為類型廣度與創新可能性所做的嘗試與努力,如果你的印象還停留在日常青春本格推理,不妨試著重新認識這位作家所帶來的不一樣感受。

小說一開始可能就讓不少人感覺到新鮮,原因在於以往就算是高中校園或虛構場景不少都還是侷限在日本境內,但本書卻是以尼泊爾的首都、也是最大城市-加德滿都為舞台背景,字裡行間處處都可感受到流瀉出的濃烈異國風情,隨著主角在祈禱歌聲、焚香氣味的異鄉旅館醒來,走進不知名神祠膜拜象頭神像,漫步穿梭在這座進入雨季卻乾燥的城市裡,《王與馬戲團》描景狀物生動細緻、人文風情深刻寫實,頗有旅情的味道!情節不但深入加德滿都的人氣觀光景點,也走訪了特色各異的街區,這座擁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雖有著「山中天堂」美譽,米澤穗信卻能以獨特的角度觀察異地文化,透過不同的生活面相,帶我們看見另一種人文關懷。

在前幾個章節除了故事舞台的特別,老實說還看不太出來作者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隱約可以瞧見往昔日常之謎的敘述筆調,像是藉由生活瑣事的敏銳觀察和推敲思索中,捕捉出週遭環境的變化或人物的心思等,卻少了主要事件的元素,直到第五篇章〈國王之死〉才揭示王宮凶殺悲劇的發生,這就是這本小說第二點與眾不同之處,根據真實發生於二〇〇一年尼泊爾王室槍擊事件為改編素材,故事中不僅帶出這起舉世震懾滅門血案的事件過程,也寫實描繪了當時質疑紛亂的社會氛圍與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的影響,其後再融入虛構的殺人事件做為延伸布局和解謎的主幹,然而情節雖然運用了巧妙的誤導手法和反轉設置,在本書中推理的呈現卻很容易被忽略,原因在於隱藏在這些觸發事件背後更深層的底蘊呈現,作者以此為伏筆核心,反而同時漂亮展現了詭計運用和小說要旨兩個層次。

《王與馬戲團》書名乍聽之下像是米澤穗信以往作品中較為輕鬆的輕小說風題材,實則為帶點沉重嚴肅探討媒體本質議題的作品,以自由記者擔綱事件的解說員以及偵探角色,除了符合形象特徵的敏銳度和觀察力,利用職業的特殊性更一針見血直指出當前新聞媒體的各項問題,從事件報導者傳達的目的到消息接收者識讀的能力,公眾有「知的權利」卻要避免以此為藉口來正當化自己的行為,小說裡舉了兩個發人深省的例子,當部隊車列自懸崖墜落的意外接續於馬戲團老虎逃脫噬人之後,觀眾更有興趣的卻是後起更具震撼性的影像,如何不讓新聞飢餓的蘇丹成為馬戲團的表演節目、消費悲劇的刺激娛樂?其二是曾獲選新聞攝影最高榮譽普利茲獎的「禿鷹與少女」,照片可以引發聯想,卻不能傳遞事實,然而卻沒有比真相更容易扭曲、更具多面性的東西,如何從數十人、數百人寫出的各自觀點中,完成對於自己生活世界的認知?《王與馬戲團》情節看似易讀筆鋒卻銳利富穿透力,留給讀者無數的思考空間。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