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徹夜未眠:當代歐美文學的閱讀進行式

中文書
人文社科
9折$ 315
4.5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0/02/09
這一兩年我變得很喜歡讀文學評論(書評、影評、樂評),特別是<紐約書評>或<倫敦書評>刊登的評論,非常有啟發性。每種文體都有它的魅力,書信體反映書寫者最真實的情感流動,小說是天馬行空的具象化,新詩簡潔卻意象繽紛。評論呢? 透過評論者的視角欣賞一本書,往往能帶給讀者截然不同的感受,另外書評的優點就是用一篇文章的長度捕捉一本書的精華,在這種意義上,看一百篇書評,就像讀了一百本書,儘管是概略性的認識,有時候也足夠了。

因此這種將書評集結成冊的書,具有很高的可讀性。真的要向作者鄧教授說聲感謝啊! 他的選題完全命中我的興趣,透過這樣一本好書,替我梳理了英美文學的”當代”脈絡,指引更多未來閱讀的方向。作者是倫敦大學英語文學的博士,目前也在大學教授相關的課程,文學方面的深厚底蘊,加上流暢又優美的文字,寫就了51篇精彩的書籍或閱讀相關的評論。

如果你喜歡讀書,本書能讓你重新思考閱讀的本質。我的閱讀興趣比較小眾,言情小說不太能勾起我的注意,純文學反而比較吸引我。以往我在純文學作家的著作中探索文學的世界,總有一股懸念,因為大部分關於文學的探究都集中在一兩百年前的經典作品,像是德國的歌德、法國的左拉、英國狄更斯、俄羅斯伏爾泰…等等,你一定懂我的意思,這些作品經歷了時光的汰換,流傳至今自有其深邃的哲理,不過文學是苦悶的象徵,這些大部頭的小說,坦白講沒那麼有趣,悲劇的色彩過於強烈,文學的意境和手法也常常令人眩目,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年輕讀者,我崇拜高山仰止,但就只可遠觀不褻玩了,我的文學涵養還沒高到可以優游在尤里西斯或斯萬家那邊的意識流中,我怕還沒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前就已溺死了。

在我個人的認知裡,師長和推廣閱讀的有志之士,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古人”身上了,現代人十年為一代,臉書是大眾閱讀的平台,圖片也早已取代文字,時空背景也迥異,誰在乎沙皇時代的普希金;大英帝國的雪萊、華茲華斯、科悌茲;連民初的徐志摩都看不見朱自清的背影了。文學閱讀當然是為了應付考試,實用主義主宰了社會,國文老師希望保留古文的比例,唐宋八大家的吟詠賦頌,媲美竹林七賢的空談奇想。希望學生閱讀,課外書卻被禁止,我們人類最討厭被束縛了,既然如此,閱讀夾雜痛苦的記憶,乾脆拂袖而去,不帶走一片雲彩去IG。

龍應台女士不斷感嘆,今天的寫作是否還有意義呢? 文以載道? 立功立言立德?文學退居邊緣,文學院甚至被人質疑存在的意義。真的好可惜,閱讀這件事挺好玩的,完全不跟其他興趣衝突。我們打發時間的方法大概也就看影片、聽音樂、出門走走、打電動、發呆…如果多一項閱讀活動,生活就能增添許多樂趣。當然這種感受只有”讀者”才懂,沒有閱讀習慣的人甚至會對此種說法嗤之以鼻吧。[閱讀是一種離群的連結。]本書封面有這樣一句話,好有溫度呀^^

我應該也能算讀過一點書,卻從來沒有認識英美”當代”文學的樣貌,很開心在博客來上隨意瀏覽時巧遇本書。它填補了我對於當代英美文學的知識空缺。英語的書評人很愛用一個詞”contemporary”,翻譯成”當代的”或”同代人”,造個句子: The author of this book is unlike his contemporaries. 本書作者與他的當代人不同,沒有拘泥在喬治王和維多莉亞時代的文學,而是聚焦於二十一世紀前後的文壇近況。或許我對”當代”有種執迷,彷彿愛情外遇,current affairs,反映當下的文學作品,更貼近我的生活體驗,才有共鳴呀。

這本書討論的主題太有趣了,它不只是知識大補帖,讓我系統性地認識了當今英美文壇的重要作家,書中探討閱讀的文章,更讓我深思熟慮。英美文學是當今世界文學的主流,如果你有興趣認識,你會愛上本書的~
展開
這本書有出現不少會讓人看著發呆的句子,
雖然大部分都是原小說中的精句,
可是可以把這些好句子挑出來也很厲害!
看完後有一種獲得甚麼的感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