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

中文書
商業理財
9折$ 405
4 /5
3位讀者評分
5
33%
4
33%
3
34%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3/05/14
作者 Kevin Kelly 是來自美國的作家、前《連線》雜誌的主編,此書曾以英語於 2016 年出版,繁體中譯版則中有很好的導讀。書分為十二章,提出主導未來科技 30 年驟變的 12 股力量,內容包羅大量作者的科技工作經驗、與行內名人對話和作者原創的分析和概念。

首先,作者指出他自己「一開始就扮演先鋒的角色,後來則幫著建造這塊新大陸,科技變遷的深度讓我相信必然性」。比如電話的出現是個必然,但蘋果手機卻卻不是,而互聯網也是種必然,但 Twitter 則不是。而且從名詞到動詞,由有形到無形,以服務取代產品,又將過程超越實體。

其次,書中的另一個重點在於網際網路仍在形成中,這是個愈來愈好的「進托邦」改善過程,因此形成、認知、過濾、重新混合、追蹤和開始是「無法停下腳步」的趨勢,比如更好的處理器、更厲害的大數據和演算法將能推進人工智慧。作者又認為要「讓機器人接手我們的工作,讓它們幫我們構想出真正重要的新工作」。

再者,其他的趨勢就如流動、屏讀、使用、共享、互動,這幾年來大家都感受得到,比如書頁的流動性、版本的流動性、容器的流動性、成長的流動性,正在由科技所推動。而使用與共享便反映了:去物質化、即時即選、去中心化、平台協力、雲端。

此外,作者認為懂得提問將是非常重要的,而「產生答案的技術依然重要,重要到答案無所不在、即時出現、可靠、幾乎不用錢。但能協助產生問題的技術就更有價值了」。這一點似乎就預言了近幾個月以來,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一問一答,似乎我們日後仍要學懂問更好的問題。
展開
user-img
4.0
|
2023/02/11
|
電子書
覺得有趣的章節是「屏讀」(泛指各種螢幕,如手機螢幕、平板螢幕)對比於紙本書的閱讀,不過應該更深入探討,不只是閱讀的形式改變,還有書籍的形式會有什麼變化?假設書籍的形式將有變化的話,作者寫這本書是否洽當的回應了書籍形式的變化呢?感覺上作者並未考慮到這一點,而仍以傳統的書籍形式呈現這本書。

這點也反應這本書帶來的感受,那就是推想的不夠深遠,如果可以推想得更遠,或許讀者較能從反差感、違和感得到啟發。

然而作者的推論方式,或者他所謂的必然性,讀到後來覺得是一種熵值的增加,也就是順著熱力學第二定律發展的情況,資訊變得廉價、無差異。這種必然性不需要想像力也可以預見。如果可以的話,讀者期待看到需要想像力才看得到的未來。
展開
user-img
3.0
|
2019/05/25
個人覺得介紹跟評論對此書評價有點太高
譯者雖然是台灣人但書中有許多翻譯很明顯不是台灣用語
不知道是否真的是原文翻譯的還是簡體中文翻譯來的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