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一個「圈內數學家」對演算法霸權的警告與揭發

中文書
人文社科
79折$ 252
3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0%
3
10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0
|
2020/01/20
一名熱愛數學的資料科學家,在行內打滾多年後,對於演算法與大數據造成的危害憂心忡忡,在這個大資料時代提出反論。本書爬梳了各種演算法在各大領域的應用,如學校評比、應試徵選、犯罪預測、信用評比、個人化廣告等等,大多數演算法起初都是立意良善,但卻常常造成意外的負面後果,例如大學的評比造成學校的軍備競賽,為了提升排名大舉投入資金,卻也使得學費高漲。具有惡意的演算法如某些個人化廣告,瞄準貧窮族群發送高利貸廣告,使其更有可能債務纏身。更慘的是,這些演算法躲在數學的黑盒子裡頭,許多人不加以質疑便接受,忘了這些演算法也是人建立的,可能帶有偏見,私人企業的演算法又常常被視為商業機密不予公開,對於命運深受這些演算法影響的人們相當不公。作者對於演算法與大數據造成的危害相當警惕,然而也矯枉過正了。對於私人企業採用性格量表篩選應徵者,作者也認為是一種歧視,這點我是挺不以為然的,注重公平性可不能無限上綱,不然乾脆都隨機分派好了?又或者,犯罪模型使得更多人接受盤查,黑人受到的盤查率更高,這種歧視也不能怪到演算法上,而是社會結構的問題。作者把可能造成危害的演算法稱作「數學毀滅武器」,這種浮誇的形容有種煽動恐懼訴求的意味。本書論點的最大問題便是只看演算法壞的一面,要衡量演算法的功與過,當然是要把優缺點並列,且若不採用演算法 (如人類主觀判斷),也是會系統性給予某些族群偏見。其實重點不是演算法和大數據本身,而是使用它們的「人」。

其實濫用演算法與大數據的最好例子,就是劍橋分析醜聞了,可惜本書寫成時間較早,關於劍橋分析的內幕可以參閱近期出版的《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祕】》。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