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宮修文物

中文書
藝術設計
9折$ 324
5 /5
4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1/11/21
2016年,由蕭寒導演歷時5年拍攝的紀錄片分三集於央視放映(150分鐘),一片好評下又推出電影版(2016年,86分鐘),2017年又以書本的出版補充新面貌,我比較喜歡繁體版書封,閱讀過程雖無畫面輔助,但將匠人的想法陳述得更為具體,只是比較屬於片段截取的感覺;電影版精緻,海報很美、還重新搭配了詞曲創作;紀錄片樸實,能看到更多工作上的畫面。總之,三者各有優勢,喜歡就全部都看過一遍吧!

國寶對我而言,一直都是比較遙遠的古老器具意義,到博物館去,也不曾仔細去端詳這些歷經數百千年的文物,但在看過這系列的影片/書之後,也產生了些不同的感覺,沒想到許多文物在修復前後的狀況差距這麼大,各修補的器具、材料及技術都如此的講究,這些手藝人肩負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任務如此之大,薪水卻出乎意外地平常。然而,中國修復文物的原則是修舊如舊,雖能還原該文物的采風,但是否已是再創造的藝術品了呢?不是所有的修復均為可逆,這個原則實在仍具爭議。

影片紀錄了201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大展前後(算是獻禮片?),各修復組進行各樣修復任務,這般紀錄對照展覽現場,應該相當有感觸,原來這些看似完美的作品,是如此這樣被細心呵護完成的。最驚艷的是鐘錶修復,不是因為故宮男神,而是這是所有文物中唯一會"動"的文物,機關與外觀相較下更是核心價值,因這才是讓文物顯得獨特、最具可看的重點;最驚奇的是織綉修復,連宮燈穗這麼細微的文物,實在很難想像需經過這般細心的清洗;最佩服的是書畫裱畫,必須找到與原物相近的材料,才得以讓文物延續下一個百年千年。手藝是科技化所無法替代的,因為蘊含了許多感情在其中,這是一個非普通的行業,傳承的是數百千年來的無形資產,接觸的是數百年前藝術家的結晶,真是與世隔絕的特殊行業。

至於故宮的環境,如同修復師所說,入職前原想像這應該是高科技的工作環境,沒想到是如此樸實簡單,甚至是不利文物保存的環境,故宮雖有搬遷計畫,但這維持原樣的工作環境,可能才是吸引人的關鍵,猶仍有與古人共存、生活在不同年代之感。


很喜歡以下的句子
▶手工藝是時間的藝術,修復師的世界安靜而誠實,雙手與心的創造,流露出的不只是高超技巧,還有人手的溫度,心的高潔。
▶文物是過去式,但修復文物,是現在進行式。
▶以前的師徒制,其實就是改人的習慣,把你最後改成一個適合做這個的人。
▶利器美材,是工匠底氣,他(指修復師)用心和身體共同理解它們。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2/04
劇透警告
器物的世界,安靜而誠實。

因為看了北師美術館展出的「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放映找尋這些畫作及修復的過程,讓我更想多瞭解文物修復這個領域。

2016年中國拍攝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並訪問了在中國故宮六大科室、共十二位的修復師。本書是這部紀錄片的採訪整理,收錄更多鏡頭外的故事。

詩人木心寫《從前慢》:「從前的日子過得慢,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一個修復師,不管在哪個領域,皆是師承制,從學徒做起,頭三年只練基本功。

「一個年輕男孩一直在搓一張唐卡的褙紙。我採訪了兩個半小時,他搓了兩個半小時,身形不變,不疾不徐,旁若無人,彷彿入定,自我消融於這平靜的無限重複之中。」

基本功練的不只是藝,更是心,必須要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否則一下手毀壞的淨是百年起跳的文物,「不遇良工寧存故物」,沒有遇到好的修復師,寧可不修,修就是一種破壞,古代就有這種論述。可想是多麼的重要。

在故宮的修復師,每一個人皆是投入一生在同一個領域,同一件事上。在現代這個十年便結束一個世代循環,一生的時光只做一件事,簡直無法想像。

「手工藝是時間的藝術,修復師的世界安靜而誠實,雙手與心的創造,流露出的不只是高超技巧,還有人手的溫度,心的高潔。

正心誠意才能做出正確工藝,格物致知深入物的本質,當匠人的本真與物的本質相遇,物我兩忘,日復一日,修繕文物,擦亮器具的過程中,他們自己的面貌氣質也發生改變,彷彿有什麼在他們身體內部也被日復一日地擦亮。

他們沉入工匠無名無我的廣闊時空中,面目變得沉靜,在此時空中,個人變得渺小,但以另一種方式接近永恆。」

看完每位修復師的故事,每個人都那麼謙遜,個個最終只說,是修復文物帶給他們人生的目標與價值。沉浸於此,超然物外,每天都有成長感,餘事皆是打擾。

比對起絢爛紛擾的數位時代,在世界上一個安靜的角落,有著一群修復師,擇一事,終一生。

匠人本心,是多麼深刻的人生哲學。

註:台灣有一部紀錄片《擬音》,記錄台灣資深電影音效師胡定一師傅的職涯,也是令人感動的故事,推薦大家觀賞。
展開
user-img
4.5
|
2020/03/05
劇透警告
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甚麼「匠人」、甚麼又是「匠人的精神」。
在故宮修文物,我覺得就是"傳承"。這感覺只能用「我的英雄學院」裡的One for All來形容。王津師傅提到,修文物,是與前任工匠的對話(p.28)。而徒弟在師傅幾十年手把手,品行和技藝的陶冶下,從師傅手中傳承到這門修文物的手藝。而這些師傅又在修文物的同時,跟以前的工匠們對話。這不就像是工匠的個性與手藝,在一代代修復文物的師傅中,持續地被繼承下去,就像One for All一樣。
"文物"是一種不動、靜態的存在(靜),是一門技藝存在的證明;"修復文物"卻是不斷調整、動態的過程(動),是一門依存於技藝的技藝活。動靜之間的交融,使技藝的存在與修復的技藝產生融合,無法分辨。所以裡面常常提到,修復文物的過程,就像是與以前的工匠對話。
要達到匠人的水準,即使在不同的部門,也都是類似的法門-當徒弟的前幾年,藉由基本功夫的重複練習,先磨自己的性子。修復文物不能急躁,當下急了寧願放著幾天不修,這是師傅傳承下來的智慧,因為一急就會出亂子。待修復的文物沒有再被破壞的本錢,尤其是由修復的師傅動手,更是對文物的一種褻瀆。磨完性子與功夫後,開始當師傅的幫手,一個眼神無須說話,就必須將工具拿給師傅,是學習技藝也是練心力。
匠人等級的師傅從不說嘴自己修復了甚麼大物,頂多輕描淡寫地帶過,甚至必須從其他師傅口中才能得知其豐功偉業。這就是另一種讓人佩服的匠人精神,對文物的尊敬與喜愛,甚於自己的虛名。用盡自己的技藝去修,修完隊得起自己也對得起文物,就放下了。好奇匠人為何如此大氣,背後原因或許是,匠人的技藝已經在修復的過程存在於文物中,等待與幾百年後的匠人對話。當你能存活在文物中幾百年,又何須為了當今的虛名而沾沾自喜呢?
這裡面我特喜歡p.246的屈峰師傅,和p.268的閔俊嶸師傅。他們是這本書介紹的最後兩位師傅,也處於傳承裡中生代的位置。他們與以前的師傅不同除了是他們還年輕外,還有他們都是學院出身擁有底子後才進入故宮。他們既走了師徒制的傳承,也經過了學校的洗禮。與他們師傅不同的是,他們從自己年輕的角度、學院派的經歷去看待故宮傳承這件事。他們的想法讓我覺得很貼近,很特別的視角。
這本書文筆順暢,師匠們的想法簡樸又有深刻的智慧。中華文化能源遠流長,或許可以用簡單又不簡單的一個詞-"傳承"來一語括之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18/04/06
一開始是在B站上看《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1-3集),
深深被修復文物的題材吸引 。
再去翻閱書時, 發現紀錄片如同將書中的一部分直接以影像呈現,
書中用文字描述而難以想像的修復技術、工序、文物躍然在眼前,
然而紀錄片中沒說的部分卻又詳實地寫在書裡。
所以2者一起看會更有樂趣、更完整。

這本書的文字寫來如行雲流水非常好讀。
讓讀者能透過樸實的文字記述一窺修復師的技藝與日常,
以及他們的思想。另外,有些書中提到却沒照片的古文物,
可以去網上搜尋照片/影片會別有樂趣,比如鐘錶室王津提到的寫字人鐘。
看完影片會被古代工匠人的手藝震撼並為之折服。

最後,我非常喜歡作者形容修復師的一句話:
「他們的面貌沉靜安祥,是在世上找到了安身立命所在的臉。我羡慕這樣的面容。」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