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人類學(上下冊)

中文書
人文社科
9折$ 1080
4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8/06/27
如果妳/你飽讀各派育兒書、各派教養理論,說得一口好教育,也帶得一手好小孩與好學生,同時,你又隱約知道這些理論學科的基礎假設,如果被質疑,即使在「現場有用」,也不代表因果關係建立得起來。觀察現象裡,某些做法「有用」,不代表背後道理是我們假設的那回事(這在量子物理學很常見)。

如果妳/你喜歡《背離親緣》與《自閉群像》挑戰20世某些教育學、心理學對人類的化約論,努力建立另外多種系譜,從中又各畫出光譜,那麼,《童年人類學》是你不可錯過的教育理論對話參照系。

生命有其出路,或此或彼。沒有100%照書養不會死,但焦慮會壓死父母與小孩。《童年人類學》讓你知道這世界有很多小孩,是以全然不同於我們的價值觀與教養方式,長成他自己的樣子。


看到宥勝撕女兒玩具受公審,我聯想到我讀《童年人類學》,以下分享一點點心得:

《童年人類學》認為:

一、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有文化缺陷,而自以為放諸四海皆準:
人類學裡有一項源遠流長的傳統,至少可追溯到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一書,這項傳統提醒了我們心理學存在著受限於特定文化的缺陷。米德的著作削弱了心理學家霍爾聲稱壓力是青少年期無可避免的一部分說法。另一個比較不為人知的例子,則是馬凌諾斯在更早之前根據自己在特羅布里恩群島從事的田野調查,以批判弗洛伊德的伊底帕斯理論。而放諸四海皆準的認知發展階段論(例如皮亞傑的理論),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原因是跨文化比較研究,揭露了文化與學校教育的經驗具有深遠而且出人意料的影響。歐克絲與席埃芙琳對於成人與兒童間的語言互動所進行的分析,也顯示了在非西方社會所得到的民族誌研究,可以用來「打破」對主流發展心理學文獻當中的看似「放諸四海皆準」的主張。

二、挑戰母嬰依附理論
羅伯‧勒文挑戰心理學當中最神聖不可侵犯的教條:母嬰依附關係。勒文從觀察非洲務農的古西人發現,母嬰之間有可能只存在「弱依附」關係(即不是普世皆是「強依附」)。……古西族的母親雖然對嬰兒發出的求救訊號回應迅速,對於嬰兒的其他口語發聲,例如牙牙學語,卻是置之不理。……等到他們開始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她們使用的語言也都是命令與威脅,而不是讚美或問句。儘管古西族的母親具有這些明顯可見的「病理」徵象,勒文和他的同僚(他們研究古西族已有數十年之久)卻未發現廣泛情感缺陷的跡證。

三、西方發展心理學的學科「問題」
他因此提出,過度宣稱四海皆準定律的問題來自於兒童發展領域的雙重身份:一方面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倡議運動,宣揚以人道的方式對待兒童;另一方面,又是一種科學研究活動,致力於尋求知識與理解。

我的心得:
為什麼你(我)會將傅柯「知識考古」、「生命政治」、「國家權力」的觀點,拿來觀察與批判社會各面向的議題,保持敏銳的洞察與自主,而獨獨沒有檢視「發展心理學」?

你(我)要問你自己,對於小孩,對於成長,你到底在焦慮什麼?為什麼會要那麼追求所謂的「好」?為什麼要在社群媒體上演出「好」爸媽?教養出「好」子女?

為什麼會比較?為什麼要學法國媽媽,芬蘭爸爸?為什麼你會因為不夠「好」而自責?而內疚?不夠快樂、正向又高工時不在家,把親職外包的父母,再加上自責與內疚?這其實是一種教育產業心理遊戲吧?讓父母掏錢買贖罪券—只要讓父母以為「有用」,不管是否真的「有用」,也不管這個「用」是什麼樣的「用」。

為什麼那些所謂的「好」的主流,是那麼的政治正確?而同時,「兒童」的領域,卻又是一個「學科」,被納入國家衛生與發展的科層體制的一環—在此體系中挹注資源,「致力於尋求知識與理解」?

你與孩子,到底被整個體系擺在哪裡?你們又將往何處去?你知道嗎?

啊,你怎可以只讀「發展心理學」,不讀《童年人類學》?

在現代社會,無可避免得用一門學科的論述,對話與對抗另一門學科的霸權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