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大銀幕裡外的中國野心與崛起

中文書
人文社科
9折$ 378
4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9/02/27
這本書探討了中國電影進入21世紀後的發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電影類型討論文化脈絡,為何特定種類的電影會在中國大紅大紫。作者討論的方式同時溯及歷史,從源頭往下,審視每個類型如何在中國的語境下成長,甚至成為代表中國特色的一環。

第二部分就是產業分析了,從中共建國開始,電影一直與政治緊密相關,例如唯一擁有發行電影權力的公司只有一間"中影",片廠也是政府機構的一部分。可想而知,電影最初作為政治宣傳、革命展示的命運。但隨著改革開放,後續加入WTO,中國電影也在框架下蓬勃發展,產生了所謂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等等知名電影人。過往主旋律電影都是歌功頌德,漸漸的電影納入了市井小民的視角,電影成為一種揭示社會不公的媒介。過去這幾年最熱門的議題就是中國與好萊塢的交流 vs 較勁,中國資本收購了美國一些製片公司,中國元素也越來越常見。這對雙方有什麼利與弊呢? 你都能從本書中學到。

我覺得挺愛第一部分,每一個章節都很有趣,畢竟母語中文,看中文電影還是親切許多,香港電影也是台灣觀眾觀影經驗的重要組成,透過本書,我第一次系統性地把兩岸三地,以及個人從小到大的回憶整合在一起。

舉個例子,功夫電影。 很多老外到現在都還以為亞洲人拳腳功夫了得XD~ 每隔幾年就會有類似的電影不斷的上映,例如葉問系列。葉問一下子住在佛山,一下子跑到香港,每一部電影他的生平好像閃爍的跑馬燈,一閃而過不著痕跡,在第一集一個打十個,另一部又狼狽不堪,上網查資料,稗官野史更理不清了。看完這本書終於解答心中的疑惑,功夫電影的發展歸功於香港,製片商有時跟台灣、美國、中國,甚至日本的公司合作,有點像冷飯熱炒,每一次電影都愛用不同的新瓶裝舊酒,魚目混珠,反正電影娛樂為導向,歷史的準確度也不那麼重要了。

另一個關注的焦點是新一代中國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國原先是鄉村社會,經濟成長後,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尋找機會,有些人成功築夢,更多的成了蝸居在城市中的流離者,擱淺在暗影迷離,燈影闌珊的時代陰影裡。你可以想像這類主題熱衷的設定,傳統鄉村的習俗與西方自由開放的對撞,新一代中國人看似擺脫了禮教的束縛,電影的最後依然得面對傳統的殘留。煩悶的時代文本,最吸引人,最輕易賺取票房的電影作品,便是謳歌青春的書寫(例如:小時代)。詩意盎然,青春無敵,觀眾沉浸在電影營造的無憂歲月,致青春,不再復返的純春年華。

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電影往往反映了每個世代,每個社會的浮光掠影,透過電影的稜鏡審視中國文化的反射、折射、散射,五光十色,耀眼奪目!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