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乩:送肉粽畸譚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225
1.5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0%
3
0%
2
10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1.5
|
2020/06/14
劇透警告
《縛乩》是一本混合了民間信仰與推理元素的小說,但總的來說,推理的部分跟民俗的部分寫得都不算好,民俗的部分甚至有汙名與輕慢之嫌。作品所傳遞的信念與作者不能等同視之,但既已成書,不論書中散發的思想是否為作者的認知,作者都應為自己的作品負起責任。
我不是推理迷,對推理的要求也不高,但整本書的推理是建立在「臆測」之上,而最後主角的臆測也通通成真。故事中的虛構神明是主角家族的祖先,該為神明應是以媽祖作為參考,是保佑漁村的神靈。為了換取神明的庇護,主角家族便成了定海夫人欽選的乩身,然而被選為乩身的家族成員卻紛紛上吊自殺,故事便圍繞著這個謎團展開。
這是一本宗教與民俗氛圍濃厚的小說,乩童是否為思覺失調也是作者試圖探討的問題。確實,乩童與思覺失調間存在著模糊地帶,是個頗有趣的議題,而本作主角是個科學論派(我個人其實覺得主角的思維不太科學,只是套了個科學的皮),認為乩童就是思覺失調。
其實這也不打緊,比較打緊的是,書中多次透露出「乩童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嚴重精神病患,比起在社會上遭人笑話,不如放棄原本的人生,在宮廟中過一輩子好。」這論述有兩個根本上的錯誤:第一,就算乩童真是思覺失調,也不會嚴重到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第二,乩童不需要放棄原本的人生,起乩比較像是一種特殊技能,乩童不論在古代或現代,都是有正當行業的。
再來,思覺失調這個詞是在2014年獲得正名,所以故事時間軸少說在2014之後,雖然無法確保社會上每個人都能諒解思覺失調患者,但我也不認為現在社會有那麼保守,會讓乩童只能一輩子棲居於宮廟內。
定海夫人的原型應是媽祖,是以保佑漁民為職責的神明,但故事中的乩童卻是武乩,也就是會用法器在身上砸出傷口,請神降駕的類型。乩童分為文乩跟武乩,會附身在武乩上的神明,是太子、王爺、帝君那類能幫忙斬妖除魔的神明,而武乩的工作也是負責除煞驅邪。依照神明的分類來看,定海夫人的乩身會是文乩,我不確定定海夫人配武乩是否出自作者的創意,若真是作者的創意,我個人並不欣賞。
男主角的推定是:姑姑不想當乩童→廟公強擄→乩童訓練過失致死→廟公用法器鯊魚劍殺人→送肉粽的時候會順便湮滅證據。為了避免證據在送肉粽時一起燒掉,男主決定闖陣揭發證據。在推理的過程中,甚至出現將法器拿去香爐燒掉的臆測。
這段劇情有著幾個根本上的問題,第一是對鯊魚劍的考據不全,文中對鯊魚劍的描寫是,用鯊魚的角做成的一種法器。先不論鯊魚有沒有角,鯊魚劍也不會是用鯊魚牙齒做的,因為材料是來自於一種跟鯊魚有親戚關係的魟魚,而且還是鼻子的部分。
再來闖陣這個想法其實非常禁忌,送肉粽本身已經是個送煞的習俗,雖然我不知道闖送肉粽的陣會怎樣,但同樣是闖陣,闖官將首跟八家將的陣會被直接丟出去。
然後,我不知道文中描寫的香爐是否為天公爐,如果是天公爐的話,除了香之外是不燒其他東西的,而且天公爐連結的對象是玉皇大帝,我覺得玉皇大帝也不會喜歡鯊魚劍。
男主角去闖陣時,被幾個地方混混逮個正著,文中對那幾個混混的描寫是「陣頭少年」。這樣的描寫也透露出了對陣頭的不瞭解與偏見,陣頭是表演團體,與黑勢力沒有直接關聯,如果有也純屬個人問題,或是環境導致。但整體來說,陣頭不能直接等於不良分子。
故事的後段發展是男主被廟公擄走,關在宮廟裡要當下一代乩童。這個劇情發展其實也蠻神秘的,因為現實中乩童是可以向其他廟借的,雖然這還是得看宮廟規矩,但確實是可以借的,所以也沒必要搞綁架。
故事的最後,男主拿鯊魚劍與廟公和親戚搏鬥,造成一死一傷,吃上法律官司,男主的父母決定將精神鑑定當成最後的手段。文中透露出的訊息即是,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承認男主有思覺失調症。
鯊魚劍確實能傷人,能不能殺人我先保留,但我確定不管是傷人、殺人或是燒毀,都是種大不敬。而且法器其實是很貴的,就算屏除掉神聖性的問題,拿來當凶器或燒掉,都是在跟錢過不去。
將流行文化與傳統文化作融合,已在近年成為一種趨勢,要如何在傳統與流行中取得平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太遵守傳統會伸展不開手腳,創新又容易犯了禁忌。本書在傳統與流行文化的融合上做得並不成功,甚至帶有嚴重的不諒解與偏見,我無意打擊作者,但為了避免其他讀者接受到錯誤資訊,還是將勘誤寫在這裡。
最後,無論信不信鬼神,都請尊重傳統文化。不是說流行文化不能有傳統元素,但請小心處理,敬鬼神而遠之一直都是我們華人千古流傳的智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