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大屠殺為何發生?生態恐慌、國家毀滅的歷史警訊

中文書
人文社科
79折$ 379
3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0%
3
0%
2
0%
1
5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02/07
身為普通讀者,並沒有逐字詳讀書中關於史料的章節(因為太細了),或許那部分是屬於學術領域,但覺得作者想表達的立論是蠻清楚的,尤其在結論章節又做了一次綜述。

正常人都多少有危機意識,若發展到被害妄想症則是過度偏激,然而中間的分界點在哪裡?對於災難的預示感、末世觀,演變為陰謀論,將矛頭指向特定族群,展開報復行動,並且合理化任何暴力行動,這樣的歷史一再重演。

面臨危機時,可能導致恐慌、可能失去理性,當代所面對的氣候變遷正具有這樣的嚴峻性,作者的立論,彷彿既視感疊合過往與當下。

另外,作者要強調國家的重要性,那些保有國籍身份的猶太人,存活率高於沒有國籍身份的猶太人,例如當時法國雖被德國佔領,但保有一定程度的主權,可以決定是否褫奪猶太人的公民權,這樣的主權,即使是殘缺的,卻也帶來決定性的影響。

至於其他小國,被歷史的浪潮席捲滅頂,讀來最有感的是波蘭的亡國,波蘭在當時算是主體意識最強的國家,也積極斡旋,但首當其衝,讓人感嘆有些事逃也逃不掉。

第十二章提到「善的庸常(banality of good)」對比於漢納鄂蘭說的「惡的庸常(banality of evil)」,這個概念很有趣。

喜歡結論的這一句話「政治的要點在於保存多重的、不相化約的要素,處於相互競合的狀態,而不是向某種總體的迷夢(無論是不是納粹)屈服。」在一種既不是同化,也不是異化的兩極之間,找到動態的平衡,那或許是在每次選舉的吵鬧背後,我們想找的東西吧。
展開
user-img
1.0
|
2022/11/27
劇透警告
【丁連財的翻譯與出版研究評論】【語文程度與知識底蘊不濟而出現錯譯與不妥當的翻譯】【從不要迷信博士到根本就不要相信博士】

這個譯本錯譯亂譯漏譯部份很多,族繁不及備載。若要全部列舉並寫出全面而完整的批判,恐怕多達10,000字。因此僅以這篇短文做簡要綜合批判,請讀者多多詳細比對筆者提供的錯譯證據照片。網製版酌量貼出數十張,若讀者有譯比對全部約200張照片,請參見筆者FB貼文(分七次貼出)。

《黑土:大屠殺為何發生?生態恐慌、國家毀滅的歷史警訊》(Black Earth: The Holocaust as History and Warning, Timothy Snyder, Tim Duggan Books, 2015;○柏○譯,叢書編輯○榮○,編輯主任○逸○,總編輯○金○,校對○暉○,○經出版,2018)

原著4星優佳好書,中譯本1星爛書。建議千萬別購買,剛買者趕快去退;已持有多時者最好賤賣,但若覺得會對不起買者,就乾脆丟掉。

譯者為Yale東亞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NTU外文學士,NCU英美文學碩士。

翻譯錯誤一籮筐

譯者若詳細比對筆者提供的翻譯錯誤證據照片,可以欣慰自己程度可能比這位準博士譯者優秀,但可能也要哀嘆台灣教育品質很爛,並質疑世界一流名校博士生怎麼英文程度這麼不濟而且知識底蘊如此窄淺薄弱。

這又是一本出版社找錯譯者而譯者找錯書的可悲可惡譯作。所有筆者提過的白癡翻譯,這位準博士譯者都犯了,他不知道把technically、sympathy、observe、be responsible for的意思搞錯半輩子了。請參閱【丁連財的翻譯與出版研究評論】已發表的相關文章。

一缸子單字片語甚至整句漏譯

更可怕的是譯本還有一大堆其他的錯誤翻譯,單字、片語譯錯,整個句子的文意被譯成與原文恰恰相反,同位語、關係子句搞不清楚,有不少學術型超複雜文法結構長難句破解不了,而譯錯或乾脆瞎掰譯。

漏譯情況也非常嚴重,不只是關鍵單字與片語不小心漏譯或刻意不譯;還有整句英文都漏譯的,不知道是譯者打混,或課業壓力太大太累,或可能轉包給NTU外文系與NCU英美文學所的學弟妹,而出現大問題

知識背景狹窄而完全沒有能力閱讀 遑論翻譯

譯者的學士與碩士主修都是英美外國文學,博士班是東亞語文學系,都限於文學與語言的狹窄領域。除非他有自修、輔修、副修更多的人文學科再加上基本的法政學門知識,否則根本不具備閱讀原著的能力,更無法勝任翻譯責任。

譯本中出現不少專門與專業用語、術語翻譯錯誤,與政治學、政治哲學、國際關係、國際法、外交、軍事、宗教、神學…有關,筆者實在不懂為何譯者會這麼不自量力。

連基本的歷史與地理都很糟

除了以上專業知識不足之外,譯者連基本的歷史與地理都很糟,把年代、月分、日期都搞錯,除了不清楚『帝俄』變成『蘇俄』然後變成『蘇聯』的國名變化與領土變遷,對.原著論及的特定年代、特定國家與地區乃至世界重大史事,也不熟悉。

譯者在94頁開頭寫下本書難得一見的看似很有學問的『譯按』,結果反而曝露無知。譯者堅稱1919-1920年攸關波蘭共和國命運的Polish-Bolshevik War (波蘭–布爾什維克戰爭),在某些文件文獻上被稱為Polish-Soviet War(波蘭–蘇聯戰爭)是錯的,因為蘇聯在1922才成立。

譯者把Polish-Soviet War譯成波蘭-『蘇聯』戰爭,然後說那是錯誤名稱,事實上是他搞錯了。Polish-Soviet War指的是波蘭與蘇俄之戰,而非與蘇聯之戰,正確翻譯為波蘭-蘇俄戰爭(波-蘇戰爭)就沒錯。

蘇蘇有兩種,譯者傻傻分不清楚:Soviet Russia與Soviet Union。110頁末2行的Soviet Russia被錯譯為蘇聯,再度證明譯者在94頁譯按所表現的無知。

俄羅斯帝國(Russian Empire,.1721-1917)在1917年11月遭布爾什維克(共產黨)革命推翻,政權更迭並改國號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 RSFSR),簡稱『蘇俄』(Soviet Russia);在內戰結束之後,『蘇俄』威逼利誘周遭14個共和國家加入而組成人口與領土大舉擴大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聯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簡稱『蘇聯』。

胡亂套用中文俚俗諺語成語

筆者發現這位譯者特喜歡賣弄中文的俚語、俗語、成語,他不知道原著是嚴肅又嚴謹的著述嗎?這種翻譯風格與原著的風格、語境、氛圍根本不搭,只凸顯胡鬧與荒唐。若容許筆者以俚俗用語形容,就是『三八』。

喝西北風、不沾鍋、瓦上霜、輕描淡寫、招蜂引蝶、虎尾春冰、同歸於盡、灰飛煙滅、躊躇滿志、小巫見大巫、往者已矣逝者可追…,都出現在譯本。這些中文與原文對照,不是呈現為優秀的跨文化語言轉換,而是胡搞,絕大多數不合英文原意。

譬如,希特勒希望波蘭即使不與德國同盟一起攻打蘇聯,起碼要保持善意中立(benign neutral或 benevolent neutral,國際法與外交專業用語),被譯者譯成『不沾鍋中立』…;in a dire situation (處境嚴峻、情勢危急)被譯成『虎尾春冰』…。其他的例子請讀者先看照片,筆者暫不詳述,以免時而笑到噴飯或氣到吐血。

impressive 與impressed在本書出現很多次,不論談的是什麼(觀念、政策、計謀、行動、軍隊、坦克…),幾乎都被譯成『驚豔』,使筆者『驚呆』了。

另外兩位搞文學的博士候選人也該罵

譯者為了表示他的專業,特別寫了一篇譯序,刊於17-21頁,他在末尾特別感謝兩位博士候選人,對他的翻譯提供協助。因此,筆者必須連這兩位一起罵:Cornell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書○、Toronto 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昱。

東亞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譯者,得助於兩位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結果搞出一本爛書,令人很『驚豔』?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