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裡的世界史(全新插畫版)

中文書
飲食
79折$ 300
3.5 /5
2位讀者評分
5
0%
4
50%
3
5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5
|
2023/04/18
物質史,文化史,民俗史,社會史。由飲食男女之個人慾望切入,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反映出世界歷史的進展與轉變。平日生活細碎的片段,找出宏大世界體系,每日所需的茶米油鹽醬醋茶,加上糖亦可,庶民生活所需,在中世紀卻是驅動文明發展,航海冒險的動力之一。作者更需要一些想像力和知識系統結構建構本書,多方參考已有著作,閱讀廣泛,多方引用,不斷見微知著,以小見大,心中建構龐大的架構,書寫出本書。專注於作者宮崎正勝,歷史出版品多,專注世界史,亞洲史轉到撰寫各式各樣文化史。

作者國籍關係,相關資料必然大量使用該國研究成果,必須注意其有相當政治背景,研究結果不一定正確,以稻米為例,作者引用渡部忠世的著作說明,起源於雲南與印度阿薩姆山區,與常識不合。中國以水稻為主,非成長於非洲的旱稻,起源地是水鄉澤國才對,近年考古證據顯示,萬年前長江中下游是水稻起源地,以此起點向外擴展,距今5000年推進到黃河流域和長江以南地區。先民收集食用水邊生長的野生稻(水稻祖先),進而掌握稻的生長習性,種子播種於田間、成熟後收穫等技術。夏商周時期,栽培區域進一步擴大,向長江上游、雲貴高原、黃河以北推進,基本形成中國古代水稻分佈的格局。

作者發揮語言學的特色,介紹物種時,經常有當地國原來語言的意義,後來轉為現代的說明,這一點更是想像力操作的空間。以中國茶為例,如果是CHA那就是廣東話,TAY是福建話系統,後者後來演變會英文的TEA。但是茶的傳播命名是否如此,先來後到是一個歷史偶然或是優勢成性?另以可可為例,阿茲特克稱為ka-ka-atoru卻以訛傳訛成COCOA,好一個以訛傳訛,對於解釋不通卻有些類似的話就這樣帶過,不嚴謹的說明。雖然是通俗歷史書,但也稍微有些客觀性才對。如前所述,畢竟是日文書籍,大量闡述各種食物的日本特色或是傳播物種在日本轉變過程等行文書寫。

酒類產品代表是人類的飲料發展,飲食則是主食,副食品與調味料的綜合體。歷史的時間劃分大致類似,由上古的漁獵生活開始,然後是萬年前發生的農業革命,大航海出現改變世界格局,近代之工業化時代,現代化係由第二次與第三次工業革命,電氣化,資訊化生活迄今。大航海時代也是全球化的開端,改變生活中事物的本質與使用方式,人群來說就是飲食範圍更廣泛,多樣的食物,更遠方的珍饈。同時世界各國的交流改變人們使用的飲料與食物種類及生活習性,這些也養成各國食物的固有印象,這些卻是不遠之前的歷史改變發生,了解並感恩現在生活的來源及各種轉折因緣,必須更珍惜現在生活才對。對於飲料部分,早在狩獵與採集時期,採用葡萄、椰子、蜂蜜等自然界且含糖較高的素材,發酵產生釀造酒,歐亞大陸文明大交流期,伊斯蘭圈之蒸餾器。流傳發揚至東西方,誕生之中東亞力酒、燒酎、伏特加、威士忌、白蘭地等多種蒸餾酒。其中燒酎名氣應該沒有如此巨大,是日本作者特別抬高而書寫。大航海時代則隨著航海交流使酒更多樣化。現代化的出現,世界各地不同酒類混合的雞尾酒而流行。
展開
user-img
3.0
|
2021/10/31
酒杯裡的世界史
宮崎正勝/遠足文化出版

酒的文化早在狩獵與採集時期,人類即採用葡萄、椰子、蜂蜜等存在自然界且含糖量較高的素材使其發酵產生釀造酒。

農耕時期所種植出的穀物,不僅運用於發酵,更因大量釀酒的技術,讓酒更為大眾化。

歐亞大陸文明交流期間誕生中東亞力酒、燒酎、伏特加、威士忌、白蘭地等多種蒸餾油。

大航海時代,隨著貿易發展,促使利口酒更為多樣化。工業革命後,連續蒸餾器開啟酒的大量生產。隨時代衍生的酒文化,在時間的長流中不斷交疊、組合、精進,建構出今日的酒世界。

這本書從「喝酒」看歷史,自各種酒的發明、演進及與酒有關的故事。以後在酒吧吧檯前看見一字排開的酒架,貼著各式各樣酒標的酒瓶,不再僅是瓶瓶罐罐,頓時覺得肅然起敬,這一排排站立的酒瓶恰如肩並肩描繪出的世界地圖及人類歷史呢!

#這是歷史相關的書籍
#酒的世界史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