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為什麼他們的文字最有說服力?看問題永遠能擊中要害?

中文書
商業理財
79折$ 315
4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0%
3
5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03/02
看到邏輯思考和寫作擺在一起,有一種吸引力。不過我閱讀到第二章的時候,需要花一段時間消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邏輯的關係」,有些方法真的需要反覆幾次,才能明白作者所教的方法。我覺得還是值得一看,前提是要給自己足夠的消化時間。必須承認,在閱讀後所寫出來的文字,真的有比閱讀前來的好很多。(讀完之後.心想:寫出有說服力的文字,真的很不容易!)第二章很值得多看幾遍,邊看遍練習,其實還可以幫助自己的表達能力。
展開
user-img
3.0
|
2023/04/22
書評: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
論理表現力──ロジカル・シンキング&ライティング

整體評價: ★★★☆☆
商用一般書,主要講商業溝通(原書名:論理表現力);但內容很多會受到文化隱性制約。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通用書籍。本書所述近於「分析」與「商業溝通/簡報呈現」的混合。又以後者為重。
(原書名:論理表現力)

內容包含了情報Literacy。要想能正確傳遞情報的前一階段,是至少自己要能正確識別並解讀情報;之後所作的溝通,是假設在對手能正確識別並解讀情報的前提下進行。

要注意的是:「溝通」本身是工具,促成某種東西或行動是目的。本書所述是基於顧問或提案角色,於解決商業問題、商務溝通一般狀況為假設。若要進行的不是商業溝通、或者角色並非提案人、或目標聽眾決策者有特定喜好習慣或目標、有格式規定…等時,應自行調適修改。

所述內容不深,約半數屬基本認知層級。但希望讀者避免一些可能會犯的基本錯誤或盲區。


【實用價值】
適用提案角色,於商務溝通一般狀況,不知聽眾決策者是否有特定喜好習慣或目標時參照。但應先試著去瞭解或推想「聽眾決策者是否有特定喜好習慣或目標」。

至於書中所述分類法,不必太執著於其所用之分類法與名詞。這種東西本來就並非僅有唯一的正確標準;且因本書屬較古老的書籍,關於商務溝通與簡報題材後來有大量相關書籍出版。故多看多聽一下各家說法會較佳。

因本書原為日文書,假設讀者為日本人,受日本商務環境文化等影響。在本書主題「表現力」方面,因文化習慣及語詞意義等差異,與繁中版讀者所面臨的(台灣)環境出入。對書中一些細部的指引敘述,視各自面臨的狀況判斷。

不同文化/業種的人(或個體),思考方式會不太一樣。同樣的敘述,丟給不同文化的人看,這些人可能會推論出不同的「他們認為你想表達給他們知道的事」。

對繁中版讀者來說,本書有太多論述與建議,是屬於這種受文化隱性制約的事。包含企業文化、及日文語句用詞習慣。

至於書中所述邏輯思考的部份,雖然沒有這種限制;但就篇幅上來說,要學/確認或強化邏輯思考的話,就直接去找講邏輯思考的專書會比較有效率。


【翻譯與排版】
翻譯:敘述屬白話,但不一定順暢。只是不順暢的部份多出於語句過於主觀,非翻譯者問題。

排版:日文原書於2010年出版;繁中譯本於2011/2018年出版。目前2023屬較老的書籍。


----
最後拉回一下主題,避免結尾方向變得奇怪:

本書主要講商業溝通(原書名:論理表現力);但內容很多會受到文化隱性制約。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