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的橋(訪台紀念限量精裝簽名版)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468
3.5 /5
20位讀者評分
5
55%
4
20%
3
5%
2
0%
1
2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20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0
|
2021/05/29
兩處本來無法相連的地方,因為有橋而能產生連結,人也能成為結合兩處的橋樑,克雷是他兄弟與父親之間的橋樑。

雖然這本小說的主軸是克雷與他的橋,但作者花了很大篇幅介紹了他們母親的故事,她來自共產波蘭,是一位鋼琴少女,在被外祖父秘密安排下,到了奧地利山間的難民營等待願意闢護她的國家出現,最後她橫跨半個地球來到澳洲,在此生根。

作者馬格斯‧朱薩克的小說很常會有戰爭元素,雖然戰爭都不是最主要的主題,但是因為有戰爭元素渲染,讓整體故事的張力更加強烈。如果沒有這個前奏鋪陳,《克雷的橋》這個故事仍然可以完成,但也許溫馨氣味會淡一些,有些讀者批評這本書的故事編排混亂,讓人摸不著頭緒,其實確實有一點點混亂,沒辦法馬上看到故事主軸,但不代表這個故事的內容不好,只是需要讀者花比較長的時間進入小說情境。

不過現代人生活緊湊忙碌,往往沒人有那個情緒只陷進一件事情了,也許同時看好幾本書,也許忙到每次只能看個幾十分鐘...因此太過於迂迴的寫作方式,也確實成為這本小說難閱讀的致命傷。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8/05
一開始的確會因為作者寫作手法而覺得不知所云
但翻閱頁數增多後
所有的線索便會一一連貫起來
翻譯得極好,沒有一點翻譯腔
既可以體現出作者幽默風趣的字句
又使用貼近腳色性格的用語、令讀者能建構出更立體的畫面

或許在手機及網路短訊息的轟炸下我們早已忘記文字是該慢慢讀
如此才能感受其溫度及故事

推薦
展開
user-img
0.5
|
2020/06/19
在書展看到大幅廣告,對於這本書充滿了期待。
翻閱幾篇章之後,感想跟大家一樣,跳躍思考。

實在不推薦大家去看,不知所云+1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4/21
劇透警告
有些心得提到對這本書不知所云
大概是一開始還抓不到他敘述的方式,所以看不太懂
我也是空了一段時間沒看,但很慶幸我給了它第二次機會

他們家人之間的愛、兄弟之間的愛、克雷及凱莉的愛
以及潘妮洛普跟史達林雕像的愛,真的讓我很感動(悄悄掉了幾滴眼淚)

想去弓箭街18號,想去那個圈圈、奔伯羅公園、軒尼詩賽馬場、羽頓、席佛鎮
所以的地方都在訴說著鄧巴家的故事



那座橋就是克雷,是他修復了家人的間隙,重新連結了彼此的感情

如果一開始真的看不懂,請給這本書再次的機會,你會慶幸讀了這本好書

裡面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 「牠的心臟該死的就跟法雅納一樣。」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5/31
值得深讀、思考的一本佳作
敘述結構是跳躍式;的,需先克服時空交錯障礙,否則容易因迷惑而棄讀
寫出兩代家族的傳承、手足親情、宣洩憂傷的出口......以及最重要的~克雷用親手建的橋,修復一切傷痕,讓已逝的人事物隨歲月飄散,還健在的人事物繼續把愛延續......
展開
user-img
4.0
|
2019/04/28
之前看過偷書賊,這次也抱著期待看克雷,發現二本在寫作、敘事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偷書賊的每個角色都很鮮明,各司其位的把戲演好,但克雷的橋並不是,每個人的戲份後都有著一種必須用「心」去體會的難處,親情、愛情、自我價值等等,看完後會有種淡淡的哀傷、心酸,去回扣到自己的生活。

剛開始看有種在看電影的即視感,很跳躍的手法,隨著每個章節的情節變化,
讀著讀著也就進入的戲中,有些情節會一陣鼻酸。讀完最後一章,不禁嘆了口氣......

有時,囚徒們正是現實生活中的你我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4/25
劇透警告
看完之後一直有個念頭盤在腦海:這五兄弟真的又蠢又可愛。

故事開始沒多久,被帶入不知名的青少年混亂之中,不是為了健身、比賽的跑步、打鬥,有時感覺要殺了對方一樣(不痛嗎!!!),到底有多少青春熱血可以這樣沒來由的打鬥、競逐,內心既困惑,偶爾白眼。

不過作者用很電影的敘事方式,倒敘的、不同時空線索的交錯,所以告訴自己耐著性子,就像看電影一樣,最好作者有打算告訴我什麼!

有的,有的,這五兄弟經歷了喪母之痛,在這痛還滾燙時,未亡人,他們的父親未留下隻字片語,丟下他們走了,大哥馬修清楚意識到自己這混亂中,他得穩住,雖然他不完全明白自己的父親、自己的弟弟們到底怎麼了,但他撐下去。

老二羅里不是老大,他可以用自己瘋狂的方式面對這樣的局面,罩自己的兄弟,他夠小所以可以痛苦,可以不用全部承擔,但也夠大找到自己的方式支持這個家,減輕他哥的負擔,雖然引來不少外人的擔憂,但鄧巴的兄弟們知道羅里很好,而且他可能比馬修更清楚知道弟弟的需要。

老三亨利,聰明、賊溜溜的小子,他知道如何在五兄弟中生存,要知道對小孩而言,要跟另外四個人分擔照護,排行中間有些吃虧,當然也磨練出如何在看似破碎的家中活得好,懷疑他其實才是最愛他的每一位兄弟的人,他為了克雷回家不要著受太多「磨難」,做出被爆打的犧牲,想來蠢笨,但那是多直接的愛與勇氣。

老四,克雷,拜託,書名都是他了,他靜的奇異,他是母親歐洲生命記憶連結的橋,他是父親身上鬆綁過去連結未來的橋,也是兄弟們真正跨過那悲劇的橋,他是Clay啊!他讓故事可以繼續,母親的死亡、父親的離開與回歸,生命種種無解的際遇似乎都有了回應。

老五湯米,讓人心疼的幸運孩子,他還這麼小,母親的記憶少少小小的,父親,去哪了?還好他有愛他的哥哥們,儘管小時候欺負他也不手軟,但在面對瞬間失去父母親的日子,哥哥們知道誰也替代不了他們,但用家人的方式陪伴湯米,讓他生命有好多動物陪伴,至少渴求不到父母的照護,但還有這些他愛不釋手的小傢伙們的陪伴(寵物治療?!)

看完雖然還是不懂「兄弟情」,不過有時很蠢很鬧,但其實很可愛。
展開
user-img
4.0
|
2019/04/22
母親的離世,鄧巴家開始分崩離析。母親是月亮也是太陽,她走了,父親與孩子眼前只有黑暗。

主敘者像失了魂,像臆語,敘說著鄧巴家的故事,猶如《奧德賽》的迷航,非線性的故事發展,讓我們一度迷失在書海之中。然而,這也是作者展現萬鈞筆力之處,當所有一切在眼前攤開,真相彷彿一幅拼圖,一片一片的拼嵌歸位了。

因為愛造成的創傷與誤解,也唯有愛才能和解與縫合。

這是鄧巴家的《奧德賽》故事,奧德修斯(鄧巴男孩)最終在雅典娜女神(母親)的指引下回到了家。
展開
user-img
0.5
|
2019/04/19
勉強看到180頁,發現我真的看得一頭霧水⋯。於是上來看一下評論,發現不是只有我有「不知所云」這種感覺。雖然只有一、二則評論和我有同樣的感想,但也夠我感到安心了。

也許是個人資質駑頓,但在下決定放棄了⋯ε-(´∀`; )
展開
user-img
1.0
|
2019/04/17
原本抱著很大期許看這本書,但是完全不知所云,跟偷書賊的落差實在太大了,不知是否是翻譯上的問題,讀起來非常不順暢。也許應該再去看看原文。
展開
user-img
4.0
|
2019/04/15
當翻開書本從頭閱讀時,心想朱薩克開始寫懸疑推理小說嗎?為什麼一開章兇手就直接登堂入室,還真是入無人之境。在熱到冒煙、太陽會灼痛皮膚光天化日之下,兇手居然還穿著西裝前往「案發地點」,要進行新的犯罪行為嗎?這是「犯罪心理」的紙上版?
看著看著,「犯罪」兩字被我刪除了,「心理」兩字繼續留存。隨著探尋故事前的故事,謎題卻越來越多,我探「真」的心也越來越強。
讀後我覺得全書的關鍵是:囚徒們。「它們的手肘、肋骨及飽受煎熬的四肢,全在掙扎中扭曲了。意圖對抗幽閉恐懼的一場角力,擊奪生命與空氣」。所有的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拚了命想要掙脫大理石的束縛。潘妮如是,麥可如是,克雷如是,凱莉如是。
猜想大多數的人會瞧不起兇手麥可,但我覺得這個角色,值得關注。也許他就我們一般大多數人的寫照。「與生俱來的隱身能力、被人遺忘的形象、害怕有人覺得他不是最好的、善良、專心一意的態度」。情感的創傷,日益嚴重,離開可能對五兄弟會是最好的行動,對照麥可的第一段婚姻結束後的狀況,現在沒有另一個潘妮可以伴隨走出黑暗。
還有太多的內容可以討論,如五兄弟「揍進身體又再毆出的玩意」的相處方式、家族排序性格、愛情、城市、實際的橋、寵物與奧德賽 伊里亞德、親情與教養,希望有機會能看到不認識的朋友們來說說。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3/29
沒看過作者最出名的偷書賊,也沒接觸過作者其他作品。
但克雷的橋讓我感到驚艷。

關於家人,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
家人永遠是最奇特的存在。
有著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也可能有著最疏離的關係。

讀克雷的橋,其敘事方式總時不時的讓我想到梅崗城故事。
兩者主題雖然不同,但都在前半部都由許多看似零碎的敘事所鋪陳。
或許這也像記憶一樣,總是由許許多多的片段所組成。

最深的情感都藏在最細微的日常間,最後的匯聚也是深沉的讓人動容。

雖然,全書都沒有直敘,但家人之間的情感是貫穿全書的主軸。
看似混亂的一家人,其實仍經由克雷緊緊連接著。
看似疏離,其實有著濃烈的情感。
克雷的橋只是個意象,其實克雷就是那座橋。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3/28
大力擁抱妳/你身邊的愛人、親人和朋友。

每個人都是鄧巴男孩!!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3/24
如果你曾經歷煉豐富人生,就不要看這本書。

你會一直哭.............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3/19
劇透警告
非常享受看這本書的過程,特別是作者的文字風格以及敘述方式,跟以前讀過的小說不太一樣(沒看過他寫的《偷書賊》):以說書人方式娓娓道來,有點像電影,過去及現在不時穿插的敘述風格,雖然有點跳躍,卻會讓人忍不住想要知道後面發生的情節。而隨著故事的發展,慢慢地走進了主角們鄧巴一家人的生活時,感覺自己好像也參與在其中,跟著一起又笑又哭。在台北國際書展有場朱薩克先生的講座上,聽到他談到《克雷的橋》的章節敘述結構是:「像潮汐,如沙灘上湧上與退下的潮水,現在過去不斷地交替」我特別喜歡他的這個說法跟意象,也因此就更了解了他的用意。

而比起故事的主角克雷,我對於發生在潘妮、麥可以及艾比之間的故事更有感覺,無論是為了逃離東歐鐵幕,被迫離開父親而移民到澳洲的潘妮,或是從小在澳洲鄉間一起長大,因相愛而結婚,後又因為面對生活與夢想的差距,最終離異的麥可與艾比,這三個角色的個性塑造以及他們處境及遭遇,既平凡又真實,有血有肉。如果按照作者的說法,他們的種種經歷,也就是所謂的故事開始之前的故事,這又是另一個我很喜歡朱薩克先生的比喻了,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故事組成的,而這些故事早在我們出生前就發生。」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3/13
不得不承認,在翻開《克雷的橋》之前,是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

畢竟閱讀《偷書賊》的印象太過美好,不免對作者朱薩克的新作會抱持很高的期待。而且在閱讀網路上所找到的試讀篇章時,會稍微有些摸不著頭緒。(但在開始讀小說之後就能理解原因為何 XD,可以感覺到編輯的為難之處。)但還是衝著對作者的信任,買下了這本書。

幸好《克雷的橋》沒有讓我失望,甚至超乎我的期待。

這是一本會讓人想不斷重溫的文學作品。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作者朱薩克想要創作一本超越《偷書賊》的小說的企圖,因而在小說佈局上有更為精緻的設計。(後來在朱薩克訪台期間聽他幾場演講時,也確實聽他談到這樣的企圖。)

但回到情節本身,還是十分扣人心弦的,尤其在通過前面幾章的鋪陳之後,會捨不得放下書頁,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克雷以及鄧巴一家人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而朱薩克也維持著他在《偷書賊》中,詩意但不落窠臼的文字風格,讓我在閱讀時,更能感受到書中世界與角色的心境。

讀完書之後,也不禁會與現實生活連結,想要知道自己的家族中,是否也有像鄧巴家一樣,有著許多平凡而動人的時刻。一部好的小說,就是帶領讀者在享受情節之外,還能反過來在現實生活中發展出不同的延伸與想像。

讀完之後,也很期待作者的下一部作品,希望不要再讓我們等13年了!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3/12
這本小說我已經讀了兩次。
讀第二次,不是為了釐清故事裡的細節,而是不想讓故事就此終結。
《克雷的橋》在許多章節的開頭都這樣開始:「從前從前,在鄧巴家歷史的潮汐中……」當敘事者馬修像是個吟遊詩人般娓娓道來,在故事的開始之前,以及故事終止之後,故事依然生生不息。像是潮汐一波一波的襲來,再一波一波的消退。鄧巴家的故事就在潮間帶裡,不斷地增加情節的元素,隨著潮汐不斷地生長成新的樣貌。

時間,是故事裡重要的元素,有了從前從前,聽故事的人才有「然後呢」可以問。
而在鄧巴家的潮汐裡,隨著時間的遞嬗,故事有了新的輪廓和詮釋。馬修才會如此不辭辛苦地一遍又一遍述說著弓箭街裡五個男孩如何度日,如何成長,他們的父親,母親又是如何組織家庭……在一次又一次的添加又刪去故事的元素之後,鄧巴家的故事以它原有的面貌和大家相見。

克服傷痛,需要時間,說出一個美好的故事,也需要時間。
謝謝馬修,謝謝克雷,謝謝鄧巴家的男孩們,給了我們美好的時光。

我會開始讀第三次。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2/15
心要有多大的傷口才能有多大的力量去建造一座橋?

又或者應該說,這個家帶給克雷多少愛,讓他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試著找出口進而治癒了這個家每個人心裡的傷?

在書中讓我感覺最強大的是,潘妮與麥可給予孩子們的愛與包容,也因為這樣,才能讓五個未成年的孩子在面母親的死亡及離家出走的父親還能堅強面對。

縱使每個角色有些缺點存在,但不變的是,父母當初給予的愛讓他們在兄弟之間就算不用言語,就算用著常人無法想像的方式相處,一樣讓愛支撐著。

看完書後我很想問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他是否常常寫著寫著就流淚了?因為我看著看著就哭了,關於克雷的母親、五個未成年的男孩、克雷的愛情、家人的生病死亡⋯⋯等,總是讓我覺得沉重。

但在兄弟之間的相處、父親與兒子之間的和解與最後那段相聚的畫面⋯⋯又讓我覺得太美而笑著落淚。

《克雷的橋》雖然克雷真的去搭建了一座橋,但真正的橋就有如書中凱莉說的那樣,克雷才是那座橋。

因為「克雷」才能讓鄧巴家的男人們有了出口,才能重新面對母親死後的那段混亂且傷心的時間,也因為這座橋,讓克雷與父親、兄弟們的心能有離開傷口的癒合時間,這個家才能到最後又完整了起來。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總給這本書腦補了很多灑狗血劇情,但看完書後才發現,原來朱薩克筆下鄧巴家這種隨著世界變化、順著時間生活的日常所發生的種種,往心裡撞上的那塊悲傷與快樂更讓人久久無法散去,就有如一部由鋼琴彈奏著緩慢迷人旋律貫穿整齣劇的電影般,走出電影院後旋律與畫面依然在腦子裡迴盪。

故事的最後寫著「鄧巴家的男孩能做的事很多,但可以確定的是,他一定會回家。」

鄧巴家的男孩們長成了男人,各自有了一片天空,鄧巴家的寵物們也因為年事已高而離開,他們一樣讓愛充滿在他們之中,甚至延續到下一代,他們在經歷了許多的出走、離開,最後他們笑著扭纏在一團尋回了團聚。

我相信看到這邊每個人一定會微笑的闔上書。可不是嗎?「回家」也正是所有人正在走的路啊!

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傷,但如果現實生活中我們還無法原諒、和解與接納,那我們就先翻滾自我內心的糾結,看看別人的歷程吧,誠摯的推薦《克雷的橋》,希望我們在看著看著就流下淚之後能夠找到我們心裡回家的路!
展開
user-img
4.0
|
2019/02/13
這是一本很詩意、感性,能觸及內心的文學作品,文字之下有著值得令人深深思考的生命價值。

剛開始看時,有點摸不清頭緒,但靜下來後就會被故事吸引。透過一個破碎家庭的故事來傳達家人彼此間的牽絆、對自我的禁梏,以及手足間充滿暴力的相處方法,卻隱藏著對彼此的在乎.....。

這座橋,是克雷本身,也是鄧巴兄弟的父母、甚至是重要的友人。
跳出故事回到現實,每個人不也正是家中關係維繫的一座橋嗎?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