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通用的日子:史隆回憶錄

中文書
商業理財
9折$ 504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2/02/13
劇透警告
這是一本60年前的著作,1963年出版時,作者史隆已88歲高齡。彼得.杜拉克在「高效能的五個習慣」一書中推崇史隆數次,讓我對這位曾任通用汽車執行長長達23年的史隆產生興趣。購買了「我在通用的日子」後才知道,原來大名鼎鼎的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是以他之名成立。

20世紀初仍是馬車盛行年代,適合汽車行駛的公路很少,汽車被視為是一種 "機器" 的奢侈品 – 昂貴、故障率高又不太實用。在此環境下,亨利 · 福特於1908年以流水裝配線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推出單一產品 T-model,橫掃美國市場15年:1914年全美汽車製造達50萬輛,1916年T-model生產超過50萬輛,並於1920年代達到年產200萬輛之高峰。

1908年成立的通用汽車,創辦人 William Durant 則採完全相反的多條產品策略:別克、凱迪拉克、雪弗蘭、Oldsmobile、龐帝克 (Pontiac),同時也整合製造汽車所需的零部件公司:發動機、火星塞、輪胎、車軸等。Durant 的行為已超出他所處時代,長期而言是非常正確的策略,但短期上卻為他帶來失敗 – 因擴張過快,財務危機下,1910年與1920年兩度失去對公司的主導權。

Sloan 於1923年接任通用汽車總裁,首要任務就是要強化管理。他發展出管理學上著名的「分權營運模式」(decentralized operation),將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區別開,政策由總部高階執行主管所組成之「執行委員會」制定,各事業部在執行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與建議讓總部評估。Sloan 以分權模式結合適度的財務獎勵措施,構成了通用汽車企業組織政策的基石。Sloan不認同憑直覺判斷與決策的管理風格,採用的是由才華洋溢的個人所構成的團隊管理模式。

在分權制度下,通用汽車在產品線、定價、技術、生產、通路等方面,有突破性的作法。幸運的是,汽車市場在1920年代發生本質上的變化,包括:(1) 人們開始接受分期付款的消費觀念;(2) 一戰結束後,軍人返回家園,帶動二手車市場交易熱絡,出售二手車的金額作為購買新車頭期款,促使消費者考量產品的多樣化;(3) 技術面的進步使封閉型車身得以發展且價格低於敞篷車 (T-model);(4) 公路狀況的改善。整體環境的改變恰好適合通用汽車的營運模式!反觀福特,由於未能把握住工程設計與市場需求改變的新變化,T-model 快速地崩盤並於1927年遭到淘汰。

從長期的視角來看,Slaon 認為,在美國生產的500萬輛車中,福特佔了近200萬輛的事實只不過是一個偶然。貫穿整個汽車產業發展史,「最大的課題就是如何預測客戶偏好變動」。 我想,這句話可以套用在任何產業!

對通用汽車這個大企業,Sloan 極為追求效率,他認為如果一家公司只因為規模過大而遭到打擊,那麼這種打擊的必然結果就是同時打擊了效率。Sloan 在通用汽車45年,大部分時間與精神都花在開發/調整總部管理層的組織架構,以及這些主管團隊之重組。他認為,在 "組織形式" 這個問題上並沒有一種簡單的處理方式,對通用汽車這個大企業,制定正確的決策框架非常重要。若非有意識地去維護它,這個框架就存在著自然腐蝕的趨勢,因為,自動運作的組織並不會為企業找出明確的答案。

為達有效管理,Sloan 很重視「協調」,他認為,對領導層而言,不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就能將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其他人並且制定自己的政策,是非常難以實現的事。管理層的任務並非教條地應用公式,而是在基於個案分析的基礎上做出正確決策。他相信,在商業事務的完美處理與判斷中,沒有固定的僵化原則可以遵循。

本書內容雖是講述100年至70年前的企業經營,但不論在市場競爭、技術研發、產品定位、4P銷售策略、勞資關係、集團經營等議題,皆與今日相去不遠。被選為20世紀最佳CEO首位的Sloan,其管理、經營與決策模式,確實有許多值得企業經理人學習之處。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