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開之後:一個母親給女兒的人生指南, 以及那些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

中文書
心理勵志
79折$ 300
5 /5
21位讀者評分
5
90%
4
5%
3
0%
2
0%
1
5%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2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02/05
第一次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像網路上大部分的推薦文一樣哭到不行,可能是因為這本書繪圖很豐富字數也比較少,所以我看的速度比較快,沒有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只覺得沒有達到我所期待的。
就在前幾天,我再次拿起這本書二刷,這回我放慢閱讀速度,跟著作者慢慢的一步一步引導著她女兒走出傷痛,在這過程中有笑有淚,直到最後我感動到淚流滿面,這是一個母親在離世之後,用另一種方式陪伴著自己女兒,陪伴著她度過失去媽媽的難過日子,媽媽的愛永遠不會消逝。
展開
user-img
4.0
|
2022/07/28
劇透警告
可能我不是母親

我覺得沒有那麼催淚啊,這本書的介紹給了我太多的期待

平常我哭點也不高,但卻只有一點心酸而已

但是一本好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1/07
這是一本女兒要求她媽媽寫給她的書。
在東方社會「死亡」這議題常常是大家避談的話題,但「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一味逃避只會造成更多的恐慌與無助。這本書用童趣風格的繪畫來引導讀者如何看待親人的「死亡」,搭配上作者幽默的文字敘述,將悲傷慢慢治癒,從而發現人的老病死並不如想像中可怕。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1/03
在書店看到之後,就紅了眼眶!實在是很治癒的一本書,有些事情是一直都知道,但還是需要被提醒。生命都會有離開的一天,做媽媽之後更是不敢看這種書,因為總是很輕易就看哭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9/02
看了會很感動,也會引人深思的一本書。
非常喜歡,但再次翻閱也會需要些勇氣。

當初在書店翻閱幾頁,眼眶就紅了,就跟看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的感覺一樣,
死亡這個課題,永遠學不會,
死去的人,跟活著的人,這中間的牽掛、中間的情感... 很難用三言兩語說得清,
但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無止盡的愛與陪伴。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8/17
這是一本媽媽和女兒一起合作的圖文書。內容是媽媽和女兒分享愛、牽掛、如何遣懷、發洩憤怒、排解寂寞。
媽媽在書中不時分享食譜,讓女兒難過時,可以自己烘焙,吃點食物,藉著美食回憶過往美好。
書中也不時可見母親的睿智:
跟一個人結婚等於跟全家人結婚,這是真的。

千萬別帶著悔恨進墳墓。

用心為這世界做一件好事,就能讓這社會少一點負能量。無論是多麼小的一件好事,都能讓這世界變得更好。

在卸下性愛與欲望後,伴侶關係的核心其實是友情。

以一本有趣的書開啓嶄新的一天,挺好的。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6/13
IG:lovelove_reading
/
母親節前夕入手這本書,實在是再適合不過了。起初,在某個網站上看到介紹,當時覺得以圖文書來呈現這個題材,非常新鮮有趣,也因為這樣,讓這本書閱讀起來根本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但卻能夠讓人久久無法忘懷。
 
《我離開之後》是插畫家Hallie Bateman( 哈莉.貝特曼)和她的母親Suzy Hopkins(蘇西.霍普金斯)一起合作完成的,母親藉由文字來表達對於女兒的愛以及生活大小事的關心,從自己離世的第一天到第兩萬天,整整54年之久!
 
在翻閱的同時,除了感動之外,也可以發現Suzy的幽默風趣,也許天底下的母親都一樣,都希望自己離開了之後,孩子們可以不要傷心難過太久,好好地度過自己的人生,只是別忘了,媽媽的愛,會一直存在...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6/07
引言:「如果有一天媽媽突然走了,沒有她的陪伴誰來提醒我收拾房間?誰能煮出那熟悉的味道來安撫我的胃?……」

此書的真摯情感令人感動,面對親人的死亡是人生一大痛苦,透過作者媽媽寫下每天的生後事,讓繪圖的女兒有勇氣和繼續微笑的能力。

不論我們處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可以翻翻此書,給自己一點心裡建設。如書中所說:「我們應該多和我們的孩子聊聊死亡。我們如何用心迎接生命,就該同樣重視生命的逝去。」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5/24
圖文俱佳,讓明示著離世後可能情況的言語,散發出母愛的溫情。
雖說區域文化價值觀不同,但參考該書中這面對死亡的豁達心態,試著思考生命議題,個人認為是有意義的。
很高興能接觸到這書,裏頭有些觀點,給了我不一樣的想法,解開了部分緊繃已久的心結。
相信,獲知這新訊息後,能為生命帶來另一種風景。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4/30
作者以母親的角度來跟女兒說,當她離開人世之後,可能會發生的事。
內容以詼諧輕鬆的方式來說死亡,有幾篇看的我笑出來,雖然沈重但是在家中有人離開之後看了會有不一樣的心境
展開
user-img
0.5
|
2021/03/12
看了介紹滿心期待的買了這本書,最後花了不到半小時即讀完,和預期差很多,充其量只能算是童書繪本,適合給幼稚園小朋友閱讀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3/01
|
電子書
「請謹記在心,無論你身邊有多少人陪伴,到最後都只有你自己一個人面對死亡。這是你的個人秀。」
 
這本繪本,很輕巧,但也有些沈重,正如同全彩銅板紙所具備的份量。剛剛一邊讀,一邊跟我媽介紹這本書的時候,我說「這是一個媽媽寫給女兒的媽媽手冊」,教導女兒在媽媽過世之後,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與世界。
 
死亡是個難以談論的議題。但作者請母親寫下一連串「我離開之後」的人生指南,因而繪本中充滿了慧黠、偶爾譏諷、屬於家人間親近的溫暖。若要說當中有什麼了不起的話語(甚或只是心靈雞湯文的鼓勵向上),好似也沒有,但紮紮實實地就是拳拳到肉的衝擊----縱使那只是幼兒的拳頭,軟軟的,卻有力量。換個說法,閱讀的時候一邊翻頁,一邊很容易心跳就漏了一拍。
 
喜歡這書裡頭面對情緒的勇敢(而不是逃避)。作為繪本,這同時是母親與女兒的共同習作本:母親必須想像自己死亡之後的世界(並且一路想像到了女兒年老即將死亡的那一刻),而女兒幸運地還有確切落實的、來自母親的建言(或嘮叨)。
 
回到這本書的結尾「儘管我的建議讓你感覺到安慰(我知道,我的建議從來沒少過)」,但其實妳早已經知道所有答案,妳並不真的需要這本書」。那作者為何需要提筆創作這本書呢?我想答案就是「陪伴」:陪伴那些我將看不到、我將缺席的所有場景,但同一時間知道,你,會好好的。
 
這是溫柔,也是勇敢。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1/30
這本書值得推薦給每個人
母親寫給女兒的繪本,雖然像是告訴女兒自己死後該怎麼做,裡面流露出真摯的母愛和人生智慧的傳承
經歷親人死去,儘管仍不能忘該有的手續,也要誠懇的面對親友的關懷,承認自己在一個很糟的心理狀態,照顧好陪伴自己的人事物,母親仍不忘用幽默的方式,穿插一些食譜讓人會心一笑(比方說做一道洋蔥料理,你會不停流淚,但最後會明白這些眼淚值得)
有時情緒來了,我們需要轉移注意力,讓自己筋疲力竭,讓自己放縱但最後我們仍需學著專注於現實的每分每秒,學著去珍惜我們的擁有
沒有母親的過節,沒有母親的慶生,好好的承認這份遺憾向前進,看著總是不禁鼻酸,又常常被作者的幽默感逗笑,儘管愛的人已逝,相信愛仍用另一種方式存在於你我的心中,最後我們將學會把這份情感傳承下去。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1/28
劇透警告
【這本書告訴我們什麼?】

這本書從媽媽死後的第1天開始寫起,一直寫到第20000天。是的,我們沒有看錯,是到第20000天。也就是當女兒也必須籌備與面對死亡的時候。媽媽就像一直在身邊,沒有離去,參與著女兒的人生。

當然他沒有每天都書寫,不然書的厚度應該非常驚人。

作者用輕鬆又不失重要的口吻,告訴女兒當媽媽過世之後可以怎麼生活,包括一開始的適應與面對失去媽媽的日子,以及如何度過沒有媽媽的第一個特別節日(例如: 生日、節日)、支持系統(例如: 朋友、伴侶)、紓壓方式(食物、購物、運動、料理等)。甚至,她也提到不想要訃聞怎麼寫,以及可以考慮去租一個媽媽。雖然當中的情境,有些跟台灣文化有些不同,譬如:親人過世會有朋友坐飛機專程飛到身邊陪伴的情節,在台灣應該比較少見。

我認為貫串整本書的主軸,不是悲傷與死亡,而是“生命與生活"。

我很喜歡裡面的一個句子: 父母的死亡是大自然傳遞給你的訊息,告訴你一個驚人的事實:接下來就輪到妳了。很有現實感一句話,不只面對父母死亡的現實,也提醒自己面對自己也會死亡的現實。生老病死就是人生的常態。只是大家的形式不同罷了。因此當故事軸線走到女兒可能為人母時,除了提醒她如何選擇伴侶外,也告訴女兒如何跟自己的孩子談死亡、如何面對與籌備自己的死亡。

這些不過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還是得繼續好好生活。

【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

允許自己悲傷,但須重拾生活,繼續學習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

【誰適合看這本書?】

助人工作者

教育工作者

計畫預先為人生終點做準備,但對親人有很多愛和牽掛的人

面臨失去親人議題的孩子

曾經有失去重要親人經驗的成人



這是一本非常容易閱讀,但卻又富含深意的圖文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0/12/24
插畫很可愛,令人會心一笑。
文字不多,但溫暖而深刻。
自己走過母親離開的過程,也陪好朋友走過,這本書很溫暖而實用,有很多過來人的感受。
展開
user-img
5.0
|
2020/12/09
與作者相同,以前也曾經極度害怕媽媽離開的那天,無法想像;也不敢想像。在校內外的教育中,很少人教我們怎麼面對失去摯愛。等到那時候,言不及意的安慰與關心撲面而來,無法替補的空位出現,我們只能安靜地在內心崩潰。

在這本書中蘇西用幽默又溫暖的口吻,幫女兒預習她離開後的日子,做做派和咖哩、試著跟朋友吃頓飯——就是不要放棄活著的自己,很感人的一本書,知道有一個人無條件信任和愛自己,是我們能繼續往前走的原因。
展開
user-img
5.0
|
2020/11/05
很好讀,也很不好讀的一本書。

文字很平易近人,搭配圖片...是可以輕鬆看完的一本書。
但這本書以這麼淺白的文字,以媽媽的角度來指導女兒如何面對母親的逝世。
哀傷、期許、美麗、愛,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
每看一則心就酸酸的、痛痛的,有時候還會不自覺流下眼淚。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6/29
經歷過死亡、失去所愛的你,
以及想要和寶貝討論死亡的你絕對需要擁有一本的書。

裡頭的悲傷,如此精準。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4/27
我離開之後,完食

去年下半年迄今

不論是身邊認識朋友的離開

還是因為疫情而出現的死亡

在在提醒,無常有多近

也不免的

開始與女兒們討論「死亡」這件事

但是一直不知到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跟她們談

剛好,在博客來看到了這本書

這是一位媽媽,寫下在自己死後

想要與女兒分享的所有話語(媽媽還在喔)

繪本的風格,加上溫情不失幽默的叮嚀

除了可以讓小朋友們

初步了解死亡這件事會對她們造成什麼影響之外

也可以做為

讓她們提前接受我們有天一定會離開的先修書籍

另外

這本書的對象,是寫給女兒的

所以,也代替了我

說了很多想對女兒說的話

當那天到了的時候

這本書,應該也可以給她們一些幫助吧

謹將此書

推薦給所有想跟孩子談死亡的父母們

雖然希望,不要有用到的那一天

但是,誰沒有那一天呢?
展開
user-img
5.0
|
2019/11/14
這本書讓我看哭了又笑,真的!它讀起來很輕鬆,我是說容易閱讀,但真的很難忘懷。

其實有的不只是感動,還有刺刺的感傷,不過,其實作者特有的某些幽默,還是帶來了療癒的力量。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