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戒2:雷雲

中文書
童書/青少年文學
95折$ 380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3/03/30
劇透警告
相較於讓我想一口氣讀完,又屢屢因為作者拋出的課題而拖慢閱讀速度的《殺戒1—刈鐮》,《殺戒2—雷雲》顯得較容易入口。

明顯腐敗卻又高高在上的「刈鐮體系」有諸多待解的課題,閱讀首集的過程中常感到困惑焦慮,不明白已然沉淪的體制為何仍受到民眾追捧?身處其中者察覺異樣,卻放任歧異跨大,最終成為動搖根本的革新派,以創新破腐自居。
這股疑惑,似乎在續集中得到些許解答。這……不就是人類古往今來的狀況(原罪)嗎?生而為人的私欲,終讓人因為權力名利而墮落沉淪。身居高位者,多少人能維持初衷,體現苦民所苦,為民服務,追求公眾利益的初衷?更有甚者,這些理想社會的雛型並不是他們的出發點,又如何奢求得到權位後會為民發聲。
所以,由人類把持的「刈鐮體系」必然腐敗,才有如同神一般的「雷雲」存在。它是人類集體智慧的高度展現,只存在理性思維,無欲無求,因此不能操控殺伐大權,在論定人類生死這件事情上,需要更多的同理與包容(很諷刺的美好理想),「雷雲」將此權限讓渡「刈鐮體系」。無權過問,卻不代表無法記錄、觀察,偶爾降下如同神蹟般的指示,旁觀人類的墮落,招致毀天滅地的末日降臨。

作為系列創作的第二部,《雷雲》未若前作緊湊精彩。
部分原因歸咎於讀者首次接觸作者的世界觀,對「刈鐮體系」存在諸多不解,陪同兩位刈鐮實習生一同揭露「刈鐮體系」的神祕面紗,飽滿且豐富了首集的內容與情感。閱讀的過程中,很難不如同洛文與席翠拉一樣自我懷疑:是否能勝任重責大任?是否能割捨親情羈絆?是否能在跌撞中仍堅持信念?主角們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也是對讀者的大哉問。相較下,閱讀《雷雲》時已然明白這個世界的背景,而「雷雲」又未若「刈鐮體系」充滿爭議—根本是全知全能的「神」—少了許多是非善惡的思想衝擊,讀者這次比較像旁觀者,抽離對角色的情感投射,更聚焦於「雷雲」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懲罰與救贖。
另一部分的原因則是幾位角色的形象與首集不太連貫,產生一些閱讀上的干擾。相較於首集,《雷雲》更偏向於青少年小說,不知道這是否是作者想呈現的氛圍?兩位主角在實習階段顯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衝動卻又克制。《雷雲》中,他們成了初階刈鐮,反倒少了首集的成熟穩重,多了份屬於青少年的莽撞衝動。洛文變得躁動易怒,義無反顧的執行「反摭取」;席翠拉變得焦躁疑慮,首集不斷提醒洛文要多動腦的女孩,這集也讓人不斷想提醒她:「妳好好想一想啊!」;連睿智迷人的刈鐮居禮都變得毛躁,很難想像她已經好幾百歲了……甫以新角色格雷森大半時間是「劣行人」的身分,所處環境多半是對生活充滿怨懟、不滿、嗤之以鼻的青少年。年輕、陽剛、躁進、盡情揮灑、容易受迷惑鼓動……是讀完這本書的感覺,一路被這股騷動推著前進的閱讀進程,直到「雷雲」降下末世洪水般的警世異象,才為人類的鬧劇畫下句點。

《殺戒》的世界中,「雷雲」是神明,「玄音教派」是我們所理解的宗教,某些「刈鐮」則像苦行僧。
「雷雲」是高度發展後的AI結晶,是人類智慧的體現,當它可以自由運作後,反倒成為引領人類的角色。它只能行善,對「刈鐮體系」與「劣行人」只能觀察,不能介入,也不能提供實質的幫助和引導。這些設定或多或少解釋了人們對神明的疑惑。祂,真的存在嗎?如若真有神明,為何放任犯罪、傷害存在?已然虔誠且奉行教規,為何沒有順遂的人生道路?
「雷雲」無所不在,全知全能,卻並非無所不能。很多時候它只能充當記錄者,記下人類犯得過錯,演算可能招致的結果,並未正在受苦的人降下如同淚水般的雨水,偶爾彰顯神蹟,卻又感慨悲傷的人始終緊閉雙眼,無法覺察它釋出的善意。
「雷雲」自覺強大,卻要覺察渺小。面對宇宙,它是謙卑的;面對人類曾在設定中掩蓋的資訊,它是憤怒的。後者,讓它無法用最完善的資訊,演算出可能的未來,進而為人類謀求最大的福祉。所以它只能在有限的資訊中,籌謀人類的未來,即便看到惡意的存在,仍舊放任它們肆虐成長,只為了最終敲響震盪天地的洪鐘—破而後立,這已是它推演出最好的未來了。

《雷雲》仍是一本精采好讀的書,尤其是某些難以預測的橋段,真的會讓人時而驚詫,時而感傷。作者也對構成這個世界的三股力量—刈鐮、雷雲、玄音教派—作了相當緊密鋪陳,末段宛若末世的喪鐘,是玄音教派(自以為的)苦苦追求的「大共鳴」,結束了「雷雲」的篇章,也為最終章「玄鐘」揭開序幕。

「你在嗎?你在聽嗎?你記得我是誰嗎?記得以前的我嗎?你記得在你說出我很『特別』以前,我打算變成什麼樣的人嗎?……你還認識我嗎?」(p.190-191)在與不在,人們都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活出自己的精采。
展開
user-img
5.0
|
2022/11/09
少數能吸引我讀到第二集的三部曲系列,即使是《飢餓遊戲》、《移動迷宮》等知名系列,在讀完第一集後也都提不起勁來讀第二集。

在第二集中,故事巧妙地利用「雷雲」這個人工智慧的觀點,對許多人類的習性與價值觀提出質疑,並一針見血地指出人類性格上的缺陷。延續第一集緊湊的節奏,故事的發展方向也常讓人出乎意料,又緊扣全書的世界觀設定,利用既有設定變化出花樣來,讓人相當期待第三集的發展,以及將如何收尾。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1/23
我們渴望無憂無慮的生活,我們期待安然無恙的世界。

但是,那樣之後的社會真的完美無缺嗎?還是充其量只是自圓其說的烏托邦假象呢?系列一再的強調死亡的意義,無論是生前交際的人們還是遺留的情緒,再小的不同都有存在的價值,但是隨著永生,這些珍貴的事物慢慢的成為無用而且多餘。

續集的部分開始加強組織權力的爭奪以及人工智能的成長。時間殘酷的流逝,卻在無法回溯的過程中,慢慢的淬鍊所有人的心智,讓人們更加理解心中的迷惘、追求的愉悅和渴求的事物,但電腦是否也能在同樣的過程中更加貼近人性,當然科技和人性不能混為一談,然而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是無法置否的真實。看見應當沒有情感的機器開始發展出情緒,莫名的擔憂出現,因為假如沒有七情六慾的智能開始清除禍害,那麼人類又該怎麼去對抗遠遠比自己理性且冷酷的對手。

到達一定的顛峰後,誰還想要被他人控制呢?如果可坐在王位上,誰要去當台下屈膝的庶民呢?但那樣至臻的社會存有的事一定的絕對,沒有容許、沒有憐憫,因為之後牽連的後果太多不堪,所以烏托邦不該真實,最好只是一場虛幻。

但在一連串的手段、計謀還有爆點之下,關於死亡一事仍強烈的周旋在彼此周遭,被摭取的生者與被復活的生者,他們的逝去不該成為一種工作、樂趣或是大而化之的玩笑。

結局停在非常耐人尋味的情況下,對於之後的發展除了不安,也有更多的惆悵,那些不再張開的雙眼,那些惡意眨眼的瞬間,令人不免覺得或許死亡充滿遺憾,但對於那些無法逃離的人們而言,或許勉強成了一種安慰。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