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英雄亂世

中文書
人文社科
9折$ 315
5 /5
2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1/09/01
我一直對於正史三國有著許多興趣研究,看了本書之後真是如獲至寶,也非常的佩服作者秦濤先生對於這段歷史的觀察及考究,對照於三國演義的許多虛構及移花接木情節,兩相對照更覺得有趣。此書文筆流暢,敘事結構行雲流水,推薦給喜愛三國正史的人。
展開
user-img
5.0
|
2019/10/03
劇透警告
讀此書時,我格外認真,寫了心得筆記。
 
即便這些英雄身處亂世,但是經過秦濤的文字,很像時事。或許我讀得太投入,這些故事,可應用在職場,甚至人生。
 
學生時期的歷史課,因為考試而缺乏樂趣,就是硬背,隨著考完試,甚至考試前,這些記憶也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什麼都帶不走。
 
作者寫這本書,幫助我們更了解三國的時空,事件的前因後果,外戚與宦官惡鬥的邏輯,人物的背景與性格,當時職場與陣營的分分合合,君臣之間的政治與矛盾,雖然我只看到1/3,便理解人性的光明與黑暗,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舉3個書中的例子:
1.
當時,建安七子有五子死於瘟疫,瘟疫造就了張角的黃巾起義,他靠一手鬼畫符的本領抬高了自己的威望,又靠讀過一些書的腦袋看到了社會的矛盾和機會的降臨。讀到此,我看到老百姓災難來就想求神問卜,相信神棍;瘟疫也讓喪失親友之痛的張仲景撰寫了《傷寒雜病論》,醫學的曠世巨作,可惜名醫作家的影響力不及神棍,煽動老百姓並不需要太專業的術語,古今皆同。
2.
圍剿張角勢力的盧植(劉備的老師),很會做事,能文能武,在河北打了好幾次勝仗,但是因為「不肯懂事」,不想「世俗」,沒聽旁人的話賄絡太監,結果被囚車押回去,而董卓懂政治,跟黃巾賊打了敗仗卻只是被免職。如果活在現代職場,盧植應該要「請客」,世俗一點總是有利職場人脈經營。最後董卓廢劉辯立劉協時,卻只有盧植敢站出來力爭,結果被免官。剛正敢言,有時也要識時務。
3.
董卓在40歲左右,開始在西北蓄養私兵,引起了朝廷的警惕,中平五年(西元188年),朝廷希望他的兵能交給黃甫嵩,所以拜董卓為少府,管後宮的衣食,董卓上了一封書,重點有兩個:一個是涼州還很亂,我不該走;另一個是孩子們攔著我的馬車,哭鬧著不讓我走。總結就是,我暫時在這前將軍的位子上待著,看情況再說吧。朝廷拿他沒辦法,這是他的第一次拒絕。
隔年,朝廷恢復州牧,委任董卓為并州牧。附帶條件是:讓董卓把自己的兵權轉交給黃甫嵩。朝廷在跟董卓做交易,董卓不想,他兩個都想要,既要兵權也要并州牧,上了第二封書給朝廷:我在甘肅混了十年,這邊的兄弟都熟的很,大家都推舉我做老大,只肯跟我打仗,所以我請求他們跟著我一起去并州,好捍衛邊疆。朝廷又同意了,這是他的第二次拒絕。
如果不像董卓一樣拒絕,拿身邊的人推託之詞,可能無法魚與熊掌都兼得,且要拒絕上司,還真的要有一翻實力當後盾。
 
舉了兩個好人與兩個壞蛋當例子,當然,我們每個人要的目標不同,當我們遇到跟古人相同的情況,我們可以閉上眼睛,想想如果是你,遇到災難時,當人下屬時,有機會升遷時,該怎麼做比較洽當?
 
而讀歷史時,用自己的話做成筆記,你會發現,歷史很有趣,很生活,無論家事、工作事、國事及天下事。
 
在美洲印第安部落有個傳說,有一個老人和小孫子一起坐在營火前,老人說:「其實每一個人的心裡,都住著兩匹狼,一匹代表著善良、奮進、向上等等,美好的品質;還有一匹代表著狹隘、陰險、邪惡等等,不好的品質。這兩匹狼在每個人的心裡,天天都在打架。」
小孫子問:「爺爺,那這兩匹狼,最後誰能打贏呢?」
老人:「孩子啊,就看你這一生去餵養哪一匹狼。」
 
老人的答案很有意思,我想,讀「三國之英雄亂世」,就是餵養你心裡頭那匹善良的狼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