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式經濟的誕生:終結經濟榨取,解構勞資框架,創造繁榮永續的共好新生活

中文書
人文社科
7折$ 266
4.5 /5
6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6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0/04/12
兩位作者用充滿洞見的分析,展示了企業如何在金錢的獲利之外,還能兼顧社群、道德、永續等其他更重要的議題。這本書適合對現代經濟體制有所質疑的人,也適合創業者或者帶領公司團隊的人,裡面充滿思想的養分與未來的解答,是一本很紮實的指南。

《 民主式經濟的誕生》有一段關於財富的觀念,讓我印象深刻。在印地安人拉科塔文化中,「 財富的定義並不存在於物質上的東西,而是在於你能給予什麼。 」拉科塔部落的戰士總是把禮物送給最貧困的人。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也讓我不斷地思考,自己投入工作的原動力,以及創立部落格的目標,已經漸漸轉化成並非以金錢報酬最大化為唯一目標。例如工作時,如何賦予團隊成員更有意義的工作目標,讓成員擁有團隊的部分決策權,以及讓團隊獲得的讚美和獎賞能確實傳達到每個人的身上。

另外,也回想到 之前讀完《一人公司》之後,讓我念念不忘的一句話:「 專注於你能為世界提供什麼,而不是世界能給你什麼。 」對於自己的工作與事業,專注於如何讓周遭的人們得以參與、獲得幫助、感到意義,進而排除榨取式經濟單純以攫取資源為主的思維。

最後,對於如何修正當前的榨取式經濟模式,這本書提供了各種不同面向的思考方式,更棒的是這些觀念已經開始被落實在世界各地。 當媒體用各種仇富議題疲勞轟炸我們的視聽之時,這本書能作為思考與行動的指南,讓我們在怨懟、麻木之外能有另一個主動的選擇 。

完整讀後心得發表於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展開
user-img
5.0
|
2019/11/28
這是一本不光談論經濟,更花了很多力氣談論「民主」的書。它提供人們不同的選擇,特別是面對政治、經濟、教育等社會議題,民主精神的實踐才是根本。譯筆通順,概念清析,沒有理論包袱,案例如優質深度報導,深入淺出。對關心社會民主、合作社等模式的朋友來說,是值得推薦的入門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19/11/28
劇透警告
這本書提醒我們,台灣人習以為常的美式資本主義並非唯一的經濟可能。

這種贏者全拿的經濟模式捨棄了很多因為資源不佳或被社會排除而無法發會所長的潛在勞動力,而且讓絕大多數的體制內勞工身心俱疲。

書中提到許多新的經濟模式的實施例子,有很多都很值得拿來當成實驗與嘗試的參考。經濟與幸福不是互斥的。資本主義不一定要有輸家。
展開
user-img
3.5
|
2019/11/27
在讀完這些章節之後,作者其實也提到了,我們的確面臨了地球崩潰的可能性,脫歐、極左派與極右派正陸陸續續在歐洲與美國出現,並佔領國會席次。彷彿民主不再是民主了。

民主政體正陸續遭遇難題,這對民主政體自身來說,以及視英美國家為典範的我們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可是在這本《民主式經濟的誕生》,我們找到了另一個途徑,去修正民主,並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因此,非常鼓勵各位讀者從這本書找到新的可能性。
展開
user-img
3.5
|
2019/11/27
在讀完這些章節之後,作者其實也提到了,我們的確面臨了地球崩潰的可能性,脫歐、極左派與極右派正陸陸續續在歐洲與美國出現,並佔領國會席次。彷彿民主不再是民主了。

民主政體正陸續遭遇難題,這對民主政體自身來說,以及視英美國家為典範的我們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可是在這本《民主式經濟的誕生》,我們找到了另一個途徑,去修正民主,並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因此,非常鼓勵各位讀者從這本書找到新的可能性。
展開
user-img
3.5
|
2019/11/16
劇透警告
這本書在說明民主失竊的議題,而且多年前已經有很多本書談過了,舉兩本書就是實例:《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走向貧窮化的年輕人,正面臨什麼樣的困境?被困在低薪、低保障、高物價的「新貧世代」,為什麼無法脫貧?》
近來隨著世代正義的問題正被不斷提出。在「暴民 vs. 公民」的區分中,「年輕人/成年人」成為極顯眼的差異。年輕世代被要求得「先做好事情,再來表達意見」,而成年人理所當然地佔據「公民」這個符號,年輕世代就必須面臨各種考驗,
我必須說仔細一想:進入經濟系統或政治系統的成年人,成為一個「經濟公民」(受薪階層或非靠爹、非靠娘族)或「政治權利公民」(選舉人或被選舉人)以後,他/她們就真的比較像是一個「公民」,進而更有資格行使各種公民權利或公民行動嗎?
當一個「成年人」進入經濟體系與政治體系之後,可能反而更無法或無力行使他/她們的「公民」權利與責任。當老闆、官員、決策者(有資源分配權利)暢談公共事務的時候,一般的上班族、選民能夠同樣發表意見的餘地並不多,兩者能夠「騰出」時間與精力來關心公共事務的條件並不相同。因此開始喪失關注公共事務的興趣,而進一步容忍政客及執政政府的肆意妄為。舉一個簡單清楚不過的數據,以立法院通過2018年中央政府總預算,今年將再舉債2千多億元,到今年底,中央政府長期債務(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達5兆6486億元,中央及地方合計債務餘額達6兆5426億元。主計總處統計,至2017年六月底,加計潛藏債務,與各級政府累積債務加總,負債逾24兆元。也就是說,以臺灣當前人口數估算,連同潛藏負債在內,2019年出生的臺灣新生兒一出生就負債100萬元以上。
我們這個民主社會制度,更確切來講是一個操縱了社會經濟、政治特權的官僚制度與企業之勾結。而壞政府就是人民寵出來,而政客與企業(10%-20%人)掛勾掌控人民生活(80%)
這是如何發生的?這要怪誰?真要找人負責?你只要去照照鏡子。就像壞孩子是父母慣出來,壞政府是人民寵出來因為、如果不是人民默許,政府有怎會肆意妄為。
面對企業這隻巨獸與政客掛勾發散出來的醜惡光線,人民難道只有挨打的份嗎?當然不是!
2006年一部電影「V怪客」就是在敘述當人民麻木於政府統治,就會造就人民失去自主權,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下,人民無意反抗進而默許這個政府統治。在V面具之下隱藏的是一種信念,V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任何人。或許你不會想帶面具,但或許你想一下,最怕的,是否連改變勇氣都快沒了。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