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人人皆撒旦

中文書
文學小說
79折$ 244
4 /5
13位讀者評分
5
15%
4
69%
3
8%
2
0%
1
8%

全部書評 | 共1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1.0
|
2021/06/01
整本書30篇,只有不到5篇好看(包括試閱的那篇),但好看的部份是真的滿不錯。

其他都像醫生坐著跟你說教,既不驚悚也不科幻,不知道自己讀了甚麼。

「人都有點不被理解」、「世間萬物誰都說不準」、「沒有辦法確定自己是不是缸中之腦」、「夏蟲不可語冰」... 這些題材當然可以拿去寫科幻,但總不會是醫生跟病人聊個天,最後加上一些中二的註腳就沒了吧?某篇最後還冒出顏回的句子(而且那句根本不是那樣用的),莫名其妙讓人出戲。

p.s. 沒讀過第一本
展開
user-img
4.0
|
2020/10/13
翻開【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一篇篇的短文把那些看似平凡又有那麼一些不一樣的人物呈現在我眼前。來到最後的大結局時,不得不讚嘆作者的佈局,果然,只有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作者的文筆更甚【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1】,他的確沒讓我們失望,整本書來到瘋狂的最高峰,讓人陷入沉思,究竟真相是....?
展開
user-img
3.5
|
2020/02/09
若是沒有看過第一集,我認為也不影響閱讀第二集。



本書有三十則短篇,主角講述著他在精神病院中接觸到的同事或患者,有些思考邏輯大大顛覆了一般人的思考模式,乍聽之下竟無法反駁,好像還有些道理。他們用堅定的態度告訴主角他們思考的一切,以及理論基礎,有時看著也覺得似乎快說服我了。


以傳統刻板印象來說,通常會認為住進精神病院的多半是不正常的人。但所謂正常與不正常的界線在哪裡呢?要怎樣定義正常與否。在故事中出現的患者們,多半有自己面對世界的一套邏輯,只是很可惜的,他們的思考模式與目前的世界格格不入,與多數人格格不入,也許所謂的不正常不過是跟世俗背道而馳。



雖然各短篇之間看似沒有關聯,但有幾個角色會在故事間串場,例如小說裡有一位患者被稱為「都教授」,他不是真正的教授,但他什麼都知道一些,說的話也很有哲理,聽起來邏輯也很清晰。有時讓主角覺得棘手的患者,反而聽了都教授的話之後就豁然開朗。都教授與主角討論所謂的精神病患者時,那段話不知怎麼看起來就挺有道理的,我好像快被說服了。



都教授認為精神病患者其實思想上是很有趣的,一般人多半制式的思考,跳脫不出世俗框架,就像河流上的花瓣,一般人沿著主流流向大海,而他們跟著支流,漂向不同的方向。所以研究他們的思想,或許能發現不為人知的角落。



聽起來真的很有趣,一開始只以為這是講述主角遇見的各個患者,但看到最後,結局竟帶著一絲驚恐。到底誰是一般人,誰是患者,在精神病院待太久的一般人也會有可能變成他人眼中的患者嗎?可能正常與否,只在一線之間。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2/07
劇透警告
看過第一集後,開始進入第二集的狀況就不難理解病患的性格,每個小章卻帶給我很大的反思,有點類似莊周夢蝶的意味在,到底是人處於極為瘋狂邊緣,還是病人冷眼觀看這井然有序的社會,詛咒著將來會有土崩瓦解的時候?楊建東新作《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開始探討更深一層的主題,比如時間、比如死亡,又如生命的意義。一樣樣的主題切開來會讓人發現這群病患也不是真的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也許,文明病引發的反常行為,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才會來就醫,有的時候是父母強迫而來的。經過醫生細細密密的診斷發現其實是父母本身有,完全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文字一環扣著一環,讀時看似沒有破綻,頭頭是道的分析真的蠻有道理。我們以為的世界觀是由人們架構好的宇宙論點,但對另一個族群來說,則是不同觀點的呈現。一般人會害怕無形的東西殘害我們,想方設法做更多檢查跟淨化,我會發現讀著這有魔力的文字會被強迫吸收它們的觀念。

構築綿密牢不可破的執念,就像裡面的醫生寫下與病人的互動,因為意想不到的故事讓人會不自覺想知道更多,比如〈婚姻即入葬〉被父母逼相親,逼出一場靈魂思辨的故事。〈睜眼一瞬間〉幽閉恐懼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視覺感知飽和現象,讓人以為某些物體隨著自己眼睛移動。然而接下來的故事一次次更讓人毛骨悚然,那翻轉的結局讓人顯得意外。

可又好似鬆了一口氣一般,這種瘋狂到底是醫生的瘋狂,還是精神病患者的瘋狂呢?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2/07
我沒有讀過【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第1部,所有的介紹對我來說僅供參考,但無法否定的是如果第1部沒特色不精采,應該不會有第2部的繁體出版。且疑且讀,看到「都教授」的設定,馬上聯想到那個來自星星的驚喜,我猜不出作者是否有此意思,沒關係,總之它拿下了我第一眼的欣賞,直到最後還把我呼弄成更意外的反轉,誰才是真正的醫生?

都教授:「當你問『資訊是甚麼』的時候,你是永遠得不到答案的。因為對於資訊來說,不存在『是甚麼』這個問法。資訊不存在本質,你要問的是:『資訊能夠用來幹甚麼』,這樣就可以回答了。」酷!

厲害的作者,一定有厲害的認真和專業。楊建東,網說「擅長領域為心理學、科學哲學。善於撰寫科幻、奇幻小說」並於寫作時「多方請益於科學技術哲學、道德哲學、現象學、電腦等相關領域教授」,即使有些段落耗時大論,我卻在無法反駁裡收獲新的理解。【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2】是短篇故事集,「我」是一個精神科醫師的角度,「他」也許是病患、朋友、親友的朋友、甚至路過偶遇的人。「我」和「他」的對話是基本的架構,沒有意氣的爭論,沒有輸贏,端看個人閱讀時的接受度深淺。有些論點讓我頓悟,有些發想讓我天馬行空的開闊思考,也有些讓我更頹喪無奈….我同意就是有天才很瘋狂,有瘋子很聰明。

故事裡的人物因各式各樣的原因,來和精神科醫師「聊聊」。總之得引起對方的興趣,讓「他」開口,沒想到醫師在大部分的個案裡「聽」出縝密強大的世界觀,甚至難以推翻而無言。從腦科學或哲學的角度來看,除了「理」,更有「玄」,絕對沒有「正確答案」。當然,能成書寫的案例設計,都是相當有表達能力的「病患」,(或者他不認為自己是病患),對話很有條理清晰才可怕,有些故事末,作者特別讓書裡的「我」有生活上例子的比對,甚至舉出某句名人說的名言來收尾。

「每個人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各種疾病的機率值都在上升。….你的死亡,只是這些發作機率超過九成的疾病裡,隨機抽取一種而已。」我從書裡重新認識了「人生」,這不是奉承,真的如此,讓我很驚訝。醫師有時也會被病患思想「汙染」,疑病症,「可我就覺得自己有病。」懂越多,膽子越小,「人會對做一件事有期待有興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明天還會活著。」讀著,不自主地想反視自己的狀況。

而我最欣賞的「都教授」,跟醫師成了無所不談的「朋友」,他甚麼都懂,以至於「喜歡跟他聊聊」像是輔助的治療,能減輕病情。「都教授」給人的建議,我說是這小說裡的神來之筆,在讀者我的腦細胞被虐的悲觀黯淡時,「都教授」的回答能讓我笑。「每個人的人生,多少都有點命運的戲弄成分在裡面吧!」「老師你也信命啊?」「想信的時候,為什麼不信?」他說,牛頓就是精神失常,所以才會對蘋果去處質疑…..作者得有些學識,不能亂吹,我是服氣了。「甚至可以說,你沒有精神疾病,那麼,你這輩子就和天才無緣了。」

「我為什麼是我?」病患比醫生想更多,分析更多,「他」說出口就是一種「釋放」。醫生倒是很會歸納整理,(不然我可能也會有更多問號),例如「礦泉水」來比喻的確比「他」說的大我小我容易懂。有些故事非常耐人尋味,「天使與惡魔」文末那首詩深得我心;「完美情人」的懸疑就讓人灰心,「他」說「這個世界上,真正能互相了解的人,是不存在的。」;「逼出本我」就像電視劇裡演的想逼出變態的心理測寫師,人也許有不自知的樣貌;「人人皆撒旦」裡的「負神論」,反過來思考很新奇,「神其實不是創造了人,而是人可以在未來的某一天創造出神。所以,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神還是一個負數。」某方面來說,這不也是肯定人的力量嗎?

「幹我們這一行的,最重要的,不就是讓瘋子裝成普通人嗎?」

「算命」是清除大腦記憶體,「人有一種本能,那就是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命運之後,會心安的本能。」大腦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思考的負荷太大如同電腦記憶體佔用太多,壓力就大。我突然恍然大悟,多讀書果然有好處,「無神論」與「有神論」根本不需要劃清界線,活著會更輕鬆。我喜歡這個形容:「拉著你去拜佛的親戚,他或許只是想告訴你長路漫漫,不要輕言放棄….一個個為你編織美好而虛幻未來的善良的撒旦。」原來一本書能給我的啟發竟然還有這模樣的妙,很棒!

「沒有人知道生命和生命的分界線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人和人的分界線在哪裡。每個人,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例如 你呼吸過的空氣,也被無數的人呼吸過……. 「流動的生命」裡,醫師輸了,無法反駁一個用他所有時間在思考人生的病患的說詞。【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2】探討的人的生命,人的活動,人的視野感受,和「他」交流,其實都是大世界裡的瞬間激動,說穿了也說不準,想太多的人比較煩,容易「生病」,這是我讀了書的理解,能引發人各有思,才是書寫作品的魅力。

我承認這種作品,很容易讓我重疊過去的日子。幸好我沒有「睜眼一瞬間」、「融化的人臉」或「臉譜中的眼睛」的驚恐回憶(簡直就是劇本級的非自然場景),好吧!作者引用蘇格拉底說:「能左右世界的人,首先是一個能左右自己的人。」就當是鼓勵自己維持清醒。「但是你知道的還是太膚淺了...」要不然讀完「魚人」篇裡,人生的意義跟牽掛的拉引,彷彿又做不了夢了!

【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2】還提到異性觀:「女人看男人的眼神其實跟考官看面試學生的目光是一樣的。」不要糾結這些觀點對不對,他就是提了新說法讓我很有興趣繼續閱讀。書中寫出「是不是」的「是」字有六種意思,我是大開眼界,我稍微也親近了「立體思維」中的提議:如果有「兩個大腦來感受這個世界,也可能是立體的。」腦子裡的影像突然寬闊深淺。

「我已經不知道該用哪個詞來形容我生活的這個宇宙,或者說...生活的這個空間。」我也是。

「真實世界的人,有時候,比瘋子更恐怖。」【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2】的確花了我不少閱讀時間,終究來到最後,「如何證明一個瘋子不是瘋子呢?」「證明說他是瘋子的醫師才是瘋子?」結局太意外了,看得我快瘋了,哈哈哈….這樣很難懂的世界還是可愛的,幸好我只是個普通人,介於天才和瘋子之間吧!海德格爾說:「生存是在深淵的孤獨裡。」有空,多讀書吧!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2/07
劇透警告
這還是第一次讀一半就想先查證作者身分的書籍。因為從書名看來像是由精神科醫生以真實工作經歷寫就的作品,有科學學術性,至少類似《腦內革命》。
但一篇篇單元內容讀下來越來越毛,才驚覺本書可能不是我以為的理性學術書籍,這其實是科幻驚悚小說吧?!
精神患者有一部分就是太過認真、太過聰明的人。他們想得太深、想的太多,思想鑽研到一個地步把自己困住了。如書中所述,很多科學家也是精神病患者,像是想不通蘋果為什麼不往天上飛的牛頓,只是他想出了科學理論,說服了世人承認他是天才。
本書也讓我體會到精神病醫生的不容易,若太相信病人的言論深入研究,心智不夠堅韌可能被帶著走偏。
展開
user-img
3.5
|
2020/02/07
神經病!你瘋了嗎?你有病啊!在罵人的時候,很多人常常順口冒出這類話語,一方面藉以分別出遭排拒的「他者」,在貶抑「不正常」的同時又可以襯托出自己高人一等的「正常」。那麼問題來了,「正常」與「不正常」該如何分辨?其標準為何?

楊建東的新作《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收錄了30篇短篇小說,顧名思義,當中描述的皆為主角「我」在精神病院中的所見所聞,是以書中所出現的人物幾乎都是世俗定義中,屬於「不正常」一方的群體。這些人的「不正常」或體現在行為上,例如〈天使與惡魔〉裡只用右眼看對方的人;或顯露在思想中,像是〈他人即地獄〉中想法極為消極負面,認定「每個人做任何一件事的行動根源,說到底就是因為自私」的人。

不過還有一大類人,他們的思想也許與常人相異,卻有其邏輯可循,甚至頗具說服力。〈時間衝浪〉那位對數理邏輯極為著迷的人認為,我們的大腦「只能夠適應有因果性的世界」,無法感覺「充滿了矛盾的『悖論世界』」;換言之,「人的認知,其實被約束在了『因果性世界』這個狹窄的視野裡」。因此時間的流動如同電影播放,除了正常播放的「因果性世界」,還會出現卡幀、倒退或快進等狀況的「矛盾」部分,而這恰好是我們無法感知到的世界。他的理論或許聽來不可思議,甚或有些荒謬,但哥白尼、達爾文、梵谷、貝多芬、達文西...…,不也曾被視為「瘋子」嗎?

瘋子與天才僅有一線之隔,或者該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很多的角度。我們對這個世界形成了某種固定的思維,只是因為我們的硬體限制了我們而已」(〈立體思維〉)。這個世界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角落等待探索與開發。故而那些瘋子/天才,說穿了,不過是以另一種角度、另一套思維在觀看這個世界。「說實話,我見過的人很多,他們之中有些人總是說一些很荒唐的事,被人當成有毛病,但是結果證明,那些人其實才是對的,」主角「我」如是說。倘若為人所接受,便成了萬世讚頌的偉大天才,反之只能淪為人人所鄙視、厭棄、懼怕,進而排斥於群體之外的瘋子。

瘋子!瘋子!瘋子!當我們不經思考地罵出口時,無論是無意或有心,都會一再地固化並加深人們對於精神疾病的貶抑。「如果我們先形成了偏見,那麼,這個人身上的精神病標籤,也許就永遠也摘不掉了,」楊建東在〈臉譜中的眼睛〉裡寫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造成社會上普遍病識感不足,以及疾病觀感的不佳,讓真正有精神疾病或身心困擾的人,不願向專業的醫生求助,甚或被身旁的親友視為異類。無怪乎,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應思悅會問:「如果他(指深受思覺失調症所苦的弟弟應思聰)得的是癌症,會不會比較好一點?」

楊建東在故事中提醒讀者:「如果你不仔細過問每一個你接觸的疑似精神病患者,你是不能輕易將他們當作精神病人來看待的。」我們不能輕易斷定誰患有精神疾病,我們也不能任意將「瘋子」、「不正常」等的標籤貼往他人身上。「其實,正常人之中,又有多少正常人呢?所謂的正常人,只是在模仿他人之後,形成的一套比較符合社交的生活方式而已」(〈逼出本我〉)。也就是說,精神科醫生和諮商心理師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為患者「治療」,倒不如說是讓他們「模仿」普通人的行為模式,順利裝演成「正常人」。

既然如此,誰「正常」?誰又「不正常」?楊建東筆下的人物多數沒有明顯的名字或稱呼,是故這些人可以是你、是我,或他、或她,一旦我們的腳步跨出社會多數人所定義的道路,就有可能身困於精神病院之中,從此之後,「所說的任何話,都不會再有人相信了。人心就是這樣,」楊建東認為。
展開
user-img
3.5
|
2020/02/07
劇透警告
瘋子與天才只存在一線之隔,當敬重的人並非自己所想;當事實已超越自己所認知,那生活該怎麼過下去,是眾人皆醉我獨醒,還是只有我醉心於我所創造的世界?

整部書籍由三十二篇短篇故事集結而成,不同故事訴說著不同的人事物,寫出精神病患者內心的恐慌,連診治醫生也進入了一個複雜無比的世界觀,這些對於本質與時間流動的疑惑埋藏在字裡行間,不論是歇斯底里還是焦躁不安,患者總是闡述自己所認同的一切,在冰冷無情的建築物裡,蘊含著五顏六色的奇異思想。

是故事也是人性,看著看著漸漸失去自我感官,已經分不清孰對孰錯,正確的世界觀又是如何?我以往所嚮往的理念一下就被推翻,讓人感受到同化的可怕,最後到底誰是醫生誰才是病人?

之中隱含許多哲學議題,對於宇宙萬物的了解有條不紊,並能說出一番道理,強烈表現出「我」的主觀意識,我們用眼看世界,他們用腦想世界。部分內容對我而言有些艱深,卻又有天馬行空的幻想,社會進步之快,許多人衍生出身心疾病的困擾,包含我周遭親友,看了令人萬分不捨,卻也有人自甘墮落,自此一蹶不振,在疾病的打擊下,讓我看見家人、朋友間愛的相挺,也看見病情好轉後重新迎來新人生那眼裡的光采。

原以為個篇皆為獨立章節,用客觀角度寫作,沒想到最後卻來個峰迴路轉,挺有意思的,其中又以《被詛咒之物》、《絕望先生》兩篇最令人印象深刻,喜歡這種跳脫常理,意想不到的結局。

在這社會裡,從來都不需要武斷的評斷他人。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2/06
先說實話,《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的一個小缺點,是本書通篇的寫作技巧太過單一,無非是以醫生的第一人稱為視角,透過醫生與精神病患者的對話,多是二人在探討病症的過程,介紹他的一些特殊症狀與幻想吧了!因此,個案太多的情形下,常記了這忘了那,而更多時候你以為是在看一場沒有正確答案的哲學論辯。

當然,亦不得不稱讚一下這位年輕的作家-楊建東,不只是飽讀詩書,更做足了功課,(筆者並未接觸過真正的精神病患者,也無法判斷書中個案真偽)。通書32篇,少說30個案例,醫生與精神病患者在探討病症的過程,讓我誤以為這是一本中西哲學論辯的書籍,探討宇宙觀、人生的意義與思考,參雜不少世界觀、科學、天文、佛學的理論,引經據典,比比皆是,信手拈來,名言佳句,真是大開眼界。〈五十種宇宙〉裡提到的是科幻作家,更洋洋灑灑列出五十種宇宙觀理論,真是夠了。雅斯貝爾斯說:「存在就是統攝。」這位德國存在主義大師,出現在〈立體思維〉,原來還有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

主角問患者:「既然你覺得人生短暫,為什麼還要那麼執著呢?不去作一些其他更有意義的事嗎?」

大致整理一下本書出現的精神病症狀:妄想症、憂鬱症、強迫症、恐慌症、精神分裂症、癔症、思覺失調,遇到重大事件衝擊、壓力太大超出負荷、過度驚嚇,都會產生焦慮不安、歇斯底里、鑽牛角尖,幻聽幻想……,如果處理不慎、情緒無法紓解,嚴重者只好找精神科醫生。如此多的原因、病症,當然沒有單一的特效藥,治療方法也不會只有一種。因此,閱讀過程筆者更想了解主角如何去治癒那些患者,不過這點可能會讓許多讀者失望,因為感覺主角就像是到精神醫院取財的作家,畢竟這不是一本專業的醫療手冊或心理叢書。值得一提的是,主角每每遇到患者,不管症狀如何,也不把能否治癒成功擺第一,而是以一位朋友般耐心聆聽、感受他的問題,這點是很難得的。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故事以精神病患者的想法、遭遇為主軸,然而一些篇章讀來卻帶點驚悚,彷若恐怖小說,如〈臉譜中的眼睛〉、〈融化的人臉〉;亦帶有部分哲思,也是很具吸引力的科幻小說。特別提醒,不能暴雷,最後一篇〈絕望先生〉,不僅為本書做個總結,結局還真是出乎意料的大反轉,甚至將本書的評價又往上提升了不少。

不過,小說畢竟是虛構的,修道最怕入魔,這行待久了怕被同化,請讀者不要對號入座,不然就如筆者般都要懷疑起自己的人生,想去看了精神科了。換言之,我們所謂的「正常人」,只是活在一般外在世俗社會所要求的樣貌,踰矩了知道回歸道德層面、知道如何拿捏情緒。而書中的那些患者,只不過太過於「執念」,陷入了思想的泥淖裡出不來;更甚者,有的太過聰明,簡直與天才無異。「舉世皆濁,唯我獨醒。」不正是一些先行者與天才的孤獨嗎?那些學歷極高、知識淵博的人,曾幾何時,我們普通人不也是以「瘋子」謂之。許多時候只是他們對世界的認知與平常人不同。

精神病患者並不該受到另類眼光的看待,他們只是被困在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堡,人們常說傷痛使人成長,但真正讓我們成長的,卻是療癒的過程。或許閱讀本書的最大收穫就是同理心去理解他們的問題所在,或許我們常勸病者看開點、想開點,但談何容易。但至少有我們的愛與陪伴,不是嗎!黑暗是短暫的、總是會過去的,然後照見美好,遇到挫折、生病,不要放棄,千萬別絕望。

說到這,我還有點慶幸自己的認知是多麼膚淺,沒有太過汲汲營營於學識上的追求、事業的經營、夢想著發大財……,也或許不忮不求、無欲則剛,人生才過得比較平順吧!千萬別自尋煩惱,人生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就一笑置之吧!別忘了,人生也是很短暫的,開心就好。還是,至始至終,我都是那個戴著面具過著虛偽人生的人?你有沒有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呢?推薦《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2/02
你是誰?而我又是誰?

瘋子與天才,只有一線之隔
由誰定義,誰是瘋子,誰是天才

這本書中有32篇小故事,有的章節有的比較靈異恐怖,有的為精神異常患者的故事,他們的認知與多數的人不同,因而被冠上這些名號,但有的時候並不是錯的。像以前的科學家,在沒有其他人的認同的情況之下也被認定為神經病,經過事證實後,才被世人稱之為天才。

我們總是很努力地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廢寢忘食不分晝夜地拼命著,已為這樣自己就能開心起來,最後終於抵達目的地,卻發現跟自己想像中的不太一樣,感到失望,憤而做出無法控制之事。


患者在某種程度之上,真的是對這個社會看得太透徹
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話是這樣寫的:
我不需要接受這個治療,因為我沒瘋,是這個世界瘋了,不代表我就要試著融入
所謂的精神病患者,他們,可能只是一套模仿系統出現了問題,從而展現了真正的自我而已。面對的社會現實中,不敢表現自己而偽裝的正常人是正常,還是不正常的才是正常?

在此書中,病人的循環模式是這樣的:被醫生戳中心裡的一個點並開始提問,醫生解釋自己的看法後反駁,並精闢解說關於自己的觀點。這讓我看的目瞪口呆,嗯,因為很有道理,已經成功說服我。很多事情,站在各種角度,有很多層面的意思,有些事卻是有理的。

我想這本書人引起我的共鳴,是因為書中的醫生,並非以一個治療的角度來刻畫出來的,是一個站在朋友立場的傾聽者,用同理心去對待每位與他有緣分遇到的患者,看了不呆板也不會令人不舒服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看似簡單,但是一件事背後包含的情感,卻可能非常複雜
願這世上的善,能被溫柔對待

展開
user-img
3.5
|
2020/01/30
Great wits are sure to madness near allied, and thin partitions do their bounds divide. 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出自於英國桂冠詩人約翰‧德萊頓的一句話。在這本書裡,完美呈垷並呼應了這句諺語。

很好奇被喻為中國最瘋作家的楊建東,在寫這系列書的同時,是否有將自己內心瘋狂的一面投射其中?當然這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在我的想法裡,每個人的心底深處都有個隱晦的所在,在那裡面可能藏著各式各樣瘋狂的念頭,只是它們被理智控制住才不至於破門而出,有如此看法的我,是不是也顯得瘋癲?

因為文案的這段話,讓我想閱讀這本書:「所謂的正常人,只是在模仿他人之後形成的一套比較符合社交的生活方式而已。而一些所謂的瘋子,所謂的精神病患者,他們可能只是這一套模仿系統出了問題,從而展現了真正的自我而已。」「幹我們這一行,最重要的,不就是讓瘋子裝成普通人嗎?」這些文字看似瘋狂,但總覺不無道理,尤其是粗體字部分,甚至讓人有些認同。

不是連貫故事,沒讀過前作無妨,一點也不影響閱讀。本書收錄的三十二則極至瘋狂的短篇故事,我私心認為可以看做是各成一章互不相干的獨立故事,也可以看做是大故事分裂而成的小故事,若用後者的角度來看,別具特色,況味更足,也符合作者本來的用意。其中有幾篇讀起來簡直就是靈異事件了,仔細想想,精神病何嘗不是一種靈異,靈異近義詞可以是詭異、弔詭、離奇,還有不尋常,不論代入哪一個詞皆不違和。

書中對話處處充滿了哲學思辨的色彩,精神病患的世界觀讀起來不無道理,越讀越表認同,讀這本書時,時常會覺得自己彷彿越陷越深快要被同化,須時不時將自己暫時自這有如暗流般的故事中抽離,否則……瘋狂是會傳染的!

故事最精彩的在後面,最末章節大大衝擊著身上的每條神經,劇情急轉直下,讓人不禁思索著究竟哪個才是真實?當念頭一個轉彎,就能輕易推翻原本的思維,原本的推測,直到最後,我還是一臉茫然,徹底迷失在故事的迷霧中。
展開
user-img
3.0
|
2020/01/28
以第一人稱視角作為敘事觀點,「我」是精神科醫師,根據多年的從業經驗將與病患的案例訪談記錄下完成了這部《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全書共收錄了三十二則和患者診療互動、在醫院見識到的奇人軼事,書籍中說的就是「他們」的故事,如果你以為是類似《大醫院小醫師》那種笑中帶淚的調性,可能看沒幾篇就會飽受驚嚇,因為這可是精神病院!

這麼說好像又將精神疾病貼上標籤了,就像是社會上普遍還存在的偏見和恐懼,但個人所謂與感受到的「驚嚇」更多是為那帶點匪夷所思、與眾不同的世界觀,這其中不乏哲學意涵、科學探究、宇宙理論以及自我心靈等,這些可能大眾以為的精神病患某種意義上都擁有不為人知的思想財富,認知邏輯遠比我們以為的要更嚴謹複雜並豐富得許多,正以他們的觀點和行為徹底反轉你的世界!

雖然已經有科學研究證實「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但這樣高達三十多篇為數眾多的訪談內容還是不免讓人質疑起真實性,回顧作者簡介經歷這才發現好像不自覺掉入了另類的敘述性詭計!令人佩服的是這本書籍可以從很多層次來觀看,從單純享受帶點離奇怪誕、甚而詭異驚悚的好看小說;到深入同理並接納精神病人感受的醫病書寫;到藉由不斷對話而展現各種面向的生命思辨;當然,那最後一篇絕對是畫龍點睛的神反轉,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尾又把作品帶往另一個類型的高度。

篇章案例裡有趣的還有「都教授」這位配角人物的不時現身,看似跑龍套不起眼卻別有意涵,他讓我聯想起韓劇中那個生活在地球400年的外星人,《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的「都教授」不遑多讓更勝一籌,只是浪漫愛情片頓時成了暗潮洶湧的陰謀論,究竟誰才是醫生?誰才是病患?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又該如何定義?由誰判定?根據書籍的結論,你要害怕的或許是:真實世界的人,有時候,比瘋子更恐怖!這才是這本小說讓人冷汗直流的主因。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1/22
因為沒有看過楊建東的《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自然不知道《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 2》可能的寫作風格或路線,因此閱讀視角可能與讀過作者前一本著作的書友不大一樣。

整本《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 2》除了第一篇的<死亡倒數計時>與最後一篇的<絕望先生(大結局)>以外,閱讀書中的30多篇短篇小說卻讓我看得目不暇給,書中人的對談簡直不是精神科醫師對精神病患者了,其中每一篇探討的主題都不一樣,認真去讀,感覺上只要把握住該篇的中心思想,讓擅寫論文者解構重建,就是一篇哲學小論文。啊這個世界可以探討的事物真的很多,如果每件事都那樣有餘裕地深入再深入的辯論------當然除了少數哲學方面專科的老師或學生,真實生活中的所謂「正常人」是不可能想那麼多的。

首先就是有沒有那麼多時間思考,要思考或思辨到多深奧,把時間用去思考了,現實生活中拿什麼吃飯。因此,《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 2》中絕大部分的文章我相信都是身心障礙者的少數,因為身心科雖說只是一個醫學科別,但旗下納入的各種病患症狀表現卻是有千百種模樣。

實際走一趟醫院精神科就會很清楚瞭解,如果正處於憂鬱症發作的病患能對談這麼多話,是幾乎不可能的;如果是思覺失調症,對談的邏輯性能強大到如斯,恐怕也是小說杜撰。因為有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因此,我在閱讀楊建東的《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時,是將每一個短篇看成一場小小哲學辯論,並沒有去思考誰生病或沒生病之類的。每篇都很有意思,但那不是基於對談者有精神病患的身分,而是基於對談者的思考邏輯、學識淵博或辯才無礙,所以才有這中間30多篇短篇小說產生。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