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星巴克品牌週
打造外語腦
日本和食器皿
好神拖7折起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國際書展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252)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4.5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中文書
心理勵志
曾彥菁Amazing
遠流
|
2020/02/26
9
折$
288
放入購物車
4.5
/5
37位讀者評分
5
78%
4
11%
3
5%
2
0%
1
6%
立即評分
精選書評
Amazing
Lv.1
5.0
|
2020/11/29
我是《有一種工作,叫生活》作者彥菁,謝謝讀友們留給我的評論:)
發現有讀者可能是看到媒體平台轉載文章而來,只讀取部分內容產生了誤會。
家人是公務員,房貸二十年,父母離異,父親欠債。我們家有自己的問題,但家人們仍積極生活,正如每一個靠著自己努力的家庭。
沒有跟男友拿錢,一起出門時看誰最近賺比較多,就主動多負擔一點,有時你出一筆,我出一筆。
我靠著寫稿,一個字1元、2元地賺,文字工作者難以賺大錢,但是我好喜歡我的工作,也希望越來越多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知道有房可住,不需養家人,已相當幸運,許多人真的很辛苦。所以看到留言只會想說,你也辛苦了,我感受得到很多怨懟與悲傷。
因為不同讀友們的討論,也讓我更釐清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1.思考這件事時,很容易落入「夠辛苦的人才有資格說話,有資格批判」的陷阱。想像如果今天有一個人,真的就是靠家裡、靠伴侶,我們就可以理所當然地罵他嗎?這樣會變成「比我們好的人,我們就要把他拉下來。」的恐怖社會。
我們應該要去問,為什麼這個社會制度讓生存不易,每個人都需要為了金錢汲汲營營,犧牲所有的生命與時間,只為了能生存下來?這個制度有沒有翻轉的可能,我們可不可以一起改變?
讀社會學覺得最溫柔的一件學習就是:「永遠看是制度哪裡出了問題,不要檢討個人。」
我們都是離金字塔頂端,真正掌握權力財富者很遙遠的人,彼此傷害其實就是在抒發個人怨怒,被常常被包裝成道德正義。
2.我的上一份工作在柬埔寨社區做援助發展,平均有80%的家庭都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每天收入僅1.25美金,不到台幣40元,有的家庭需要賣孩子才能生存,有人為了撿回不到台幣30元的3000元柬幣,跳入水井最後溺死。
因為沒錢而被剝奪的自由、性命,我見證過,也非常心痛。
我的想法是,有能力有資源的人,需要先試著跳脫出體制與框架,藉由沒有固定收入、職位地位,去體驗深層的恐懼,然後突破它。發現金錢至上的神話原來可以被打破,需要一定的人數,在前面打先鋒,才有力量一起去推動改變。
3.人活著需要什麼?不是錢,是能種植食物和居住的土地,但是土地都被「買」走了,我們要用勞動力去換取,說穿了就是用生命力去換取。可是土地可以被買賣,完全是人制定出來的,地球沒有跟任何人收錢,地球也不需要錢。被我們制定的,就可以被我們自己打破。
可是社會制度改變的最難之處,正是人們的思想,思想就是力量,就是行動,我們沒有辦法擺脫恐懼、制約,就永遠無法自由。
我在書裡的第三章節《誰在告訴我們該往哪裡走》,與第四章節《讓星星引路》說的就是我們有哪些可能的改變,包含無條件基本收入、小而美的經濟模式、阿納斯塔夏的祖傳家園等。
必須要先跳脫出「誰比較幸運」的眼紅,才能看到遊戲規則的疏漏,發現自己可以怎麼選擇。
4.很感謝喜愛的讀友們推薦,最後也分享幾本書單,給對經濟社會思考有興趣的朋友們,持續深度思考工作與人生:)
《小即是美:一本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
《爸爸寄來的經濟學情書》
《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
《民主式經濟的誕生》
《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
>More
krachreading
Lv.3
4.5
|
2020/03/17
工作佔據人生的三分之一,如果找不到意義,就像薛西佛斯神話一般,迷失在為何而活的疑問中。
⠀
「我們為了買得起這些東西,於是拼命工作賺錢,只為了滿足慾望,卻沒有意識到我們其實是在用自己的『命』,在換取這些東西,而要用多少命來換,就掌握在制定遊戲規則的人身上。」
⠀
閱讀曾彥菁的文字,令人著迷。書中娓娓道出她的生命經驗,二十六歲那年辭去了全職工作,成為自由工作者,她梳理選擇這條路徑的緣由,用文字記錄她的體悟。
⠀
「許多人在二十六歲到三十歲時都會遇上這個『坎』,大學畢業時我們滿心期待投入社會,選擇一份自己想要的夢幻工作,做了幾年才慢慢發現那夢幻背後其實辛苦掙扎,開始遲疑這是不是能做一輩子的事,邁向成熟的三十歲後是否要繼續這樣過?想校正GPS重新調整目的,卻又不知道該輸入哪裡,也許就先下來洗車加油吧,至少保養後再出發才更有馬力。」
⠀
於是她試著慢下來,重新好好生活。許多人佩服她的勇氣,嚮往這條路,卻不敢跨出舒適圈。她說:「我並不是儲備了勇氣才出發的,而是在過程中漸漸長出了勇氣。」 然,這本書並不是要大家義無反顧的離職,反而是在現有的工作中,找到堅持下去的信念。
⠀
「或許不一定要上街頭,我們在職場中如能更多一點展現自我,也會找回更多掌控感,像是在簡報時加入個人風格,盡量說出真實想法;辦活動時加入一些自己的巧思,讓靈魂的意志得以展現;找廠商時選擇價值觀相符的,讓合作更心甘情願;又或者是,選擇一份你喜歡的工作。」
⠀
「在職場上不快樂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或是不夠堅強,搞不好正是因為你太努力迎合社會,才失去了對生命的掌控權,偶爾退一步看看自己與工作的關係,關注環境對個人的影響,也許就能找到真正可以努力的空間在哪裡。」
⠀
看到這裡便想到我的同事A,她的工作內容或許被歸納在『行政庶務』,但她卻在其中加了許多巧思,每一場活動都做出自已的風格,她的幹勁,也影響周遭的同事,嘗試在工作中展現更多可能性。
⠀
然而曾彥菁並非成為自由工作者後就海闊天空,書裡也分享她走過的徬徨無助,例如第一年的收入僅12萬,或成為作家後,看著同領域的人閃閃發光懷疑自己的能力。「因為擔心自己的文字不夠格,因為害怕被踢出這個新世界,所以太逼迫自己要產出文字,而忘了寫文章應該要發自內心,不為了討好誰,或是成為任何事情的宣傳工具。」
⠀
但換個方向想,她的收入雖然減少40%,卻也降低70-80%的工作時間,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段。而在自我懷疑得過程中,向前輩討教,她發現:「我從前以為,眼前每一個閃耀發光的人,都是天生如此、天分過人,比我更加幸運所以能做到,但原來每個人都是在掙扎中前進,才帶自己成為今天的樣子。」於是不再過度苛責自己。
⠀
最後我喜歡她引用的印地安女巫Oriah Mountain Dreamer 的詩作〈生活的邀請函〉,也分享給最近在職涯規劃上遇到困境的書友們。
⠀
「你靠什麼謀生,我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渴望什麼,你是不是敢夢想心中的渴望。你幾歲,我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是不是願意冒看起來像傻瓜的危險,為了愛,為了你的夢想,為了生命的奇遇。」
>More
全部書評
|
共37則書評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Tina Chu
Lv.5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1/02
我想要開始講:屬於自己的ˊ故事
初次看到這本書,其實以為是在講作者從全職工作者變自由接案者的過程
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就會腦補,以為作者是反抗資本市場壓榨個人獨特性的部分。
直到~我翻開了這本書,才發現一切都是我的腦補啊!
原來理想的生活不是用錢堆砌出來的,那麼會是甚麼堆砌出來的呢?
作者告訴了我,原來,要從面對自己的內心開始。
在作者成為文字工作者的過程中,有一段很讓我共感。
那是事業上漲的階段,急於每周都產出很多篇文章,結果變成為了寫而寫。
我也是走過這樣的路,投稿上了,就開始把自己當成寫文機器,不斷地寫,結果就是我疲乏了,我開始覺得寫文壓力好大。
後來我試著摸索出自己的步調,就像Inastagram趨勢是漂亮的圖文,可是我的能力尚未達到。
於是我跟作者一樣,決定跟隨自己的步調,慢慢地走,找尋適合自己的方式,不再為了寫而寫
而是真的有感覺,才寫。
很謝謝作者願意揭露成為文字工作者的心路歷程
但我跟作者不一樣的是,我還沒有勇氣直接辭掉工作。
我內心還是會有一套堅持,心想有份穩定的薪水也好
但是,慾望不要無止盡膨脹,或許相對金錢的匱乏感就不會那麼強烈,也就慢慢的淡出過度消費行列了。
展開
Tina Chu
Lv.5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1/02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打造自己的成長步調
初次看到這本書,其實以為是在講作者從全職工作者變自由接案者的過程
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就會腦補,以為作者是反抗資本市場壓榨個人獨特性的部分。
直到~我翻開了這本書,才發現一切都是我的腦補啊!
原來理想的生活不是用錢堆砌出來的,那麼會是甚麼堆砌出來的呢?
作者告訴了我,原來,要從面對自己的內心開始。
在作者成為文字工作者的過程中,有一段很讓我共感。
那是事業上漲的階段,急於每周都產出很多篇文章,結果變成為了寫而寫。
我也是走過這樣的路,投稿上了,就開始把自己當成寫文機器,不斷地寫,結果就是我疲乏了,我開始覺得寫文壓力好大。
後來我試著摸索出自己的步調,就像Inastagram趨勢是漂亮的圖文,可是我的能力尚未達到。
於是我跟作者一樣,決定跟隨自己的步調,慢慢地走,找尋適合自己的方式,不再為了寫而寫
而是真的有感覺,才寫。
很謝謝作者願意揭露成為文字工作者的心路歷程
但我跟作者不一樣的是,我還沒有勇氣直接辭掉工作。
我內心還是會有一套堅持,心想有份穩定的薪水也好
但是,慾望不要無止盡膨脹,或許相對金錢的匱乏感就不會那麼強烈,也就慢慢的淡出過度消費行列了。
展開
Sue
Lv.1
追蹤書評人
4.5
|
2024/12/15
共鳴
這本書是我第一次寫評論的書,內容讓人很有感觸,很多鼓勵人或是自律的書,內容通常讓人覺得遙不可及,因為作者經常是某某公司高層,或是超高學歷,又或是超級聰明的人,常常讓我看了都覺得我的生活無法做到這樣,但這本書寫得是作者的經歷,是從我開始看書以來看得最入迷,且最有共鳴的一本,當中的有些內容讓迷惘的我有了做自己就好然後一步一步設立自己的小目標,慢慢規畫自己接下來的生活。
展開
哈斯|Hearth1236
Lv.10
追蹤書評人
4.0
|
2024/01/24
選擇喜歡的生活
■ 提要
作者某天突然遇上「坎」:對自己的未來全然沒有想像,也不知道工作意義,於是離開主流工作,尋找理想生活,發現只要真心喜歡,工作與生活可以和諧共存,並取得更多成就和回饋。作者邀請讀者停下腳步,深思工作的真諦,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身份,勇敢踏上追尋自己的路。他強調不需要迎合社會,要找到真正自己努力的方向。文章最終呼籲,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活出自己最喜歡、最滿足的版本。
■ 心得
作者原先擔任國際志工領隊,但突然某天感到倦怠,決定離職成為文字工作者,書中也詳實記載他接案來源,如何從不固定收入到五個固定專欄,薪資也達到當初社畜時期的水平。
我認為成功的關鍵還有一點,即書裡提及的「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當個人需求減少、需要的金錢花費隨之降低,如此即使薪資較低,但能充分享受自己擁有的時間與生活模式,自然就不會有報復性消費與報復性熬夜等壓榨自己行為發生,更能充分使用手上的時間。
書中的謝宅老屋改建與聚落型飯店風格,在《一個人去住旅館》中也有,現在在台南也能住上簡直賺爆(X
我也很喜歡書中引述俄羅斯書籍《鳴響雪松:新的文明中》,用金幣操控奴隸使其忘記革命,且乖乖服從的故事。
作者的文筆非常輕快,是屬於不知不覺就能讀下去的類型,難怪被許多出版單位看中,希望哪天我的文筆也能流暢至此。
展開
cys
Lv.4
追蹤書評人
5.0
|
2023/11/06
|
電子書
這是一本相當寫實的生活紀錄. 內容真切平時的揭露自己轉職的過程,不論是心境上的起伏或是外境發生的轉折都能聽作者娓娓道來. 有幾篇書評認為作者是靠家裡的支撐才能順利轉職,認為這樣的故事並沒有甚麼可取之處. 其實,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有家裡的支撐與諒解是幸福的,也是作者平時有花心思在家人關係上存款. 重點是我們是否能在當下的苦境中找到支撐自己的助緣,這本書的心路歷程,身歷其境可供大家參考.
展開
KHT
Lv.3
追蹤書評人
0.5
|
2023/03/26
很沒料的作者,出版社找她出書也很匪夷所思,以為可以看到什麼創見或值得學習的生活方式,原來也只是靠家人,如果不用為基本生活開銷煩惱,蠻多人都可以好好過生活的。廢書一本。
展開
WEI
Lv.1
追蹤書評人
2.5
|
2023/03/25
劇透警告
蠻雷的一本書,
作者的勇氣很值得佩服,
但是從書的三分之一就開始出現感謝家人的話語,
原因是作者本身主要是住家裡,
在金錢上基本上就都沒有什麽問題。
不過當然離職要面對社會的眼光,
但從書來說,看不到什麽解決的困境,
有家裡可住,然後有父母和男友的支持,
跟社會真的要離職,要負擔很多的人蠻脫離的。
後續書裡講到離職後一個月一萬的收入,
對於如果要負擔房租或房貸的人可能根本無法接受,
所以整本書看不到真正的困境,
與現實也很脫節。
展開
lalala
Lv.1
追蹤書評人
3.0
|
2023/02/02
|
電子書
認同需要跟從自己想法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但覺得作者所寫的經歷有點離地。
只能說作者真的很好運,有個不會在待業中的時候仍問你拿家用的媽媽,同時又很好運得到別人賞識,所以可以開始從事自由業工作。
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真的過得那麼順利,但總覺得要找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應該沒那麼簡單,沒把真正的艱辛寫出來,感覺沒太大真實感。
展開
Debbie Tsai
Lv.3
追蹤書評人
5.0
|
2022/02/06
「沒有一個人真正擁有『時間』,我們擁有的都是自己的『命』,所以花時間在哪裡,就是把命放在哪裡。你把珍貴的生命用在了什麼地方?」(p.130)
讀到這一句的時候,我的耳膜彷彿也嗡嗡作響著——對於熱愛生命的我來說,不啻是一句發自內心的自我叩問⋯⋯。
如果你也時常自問究竟想為人生追求些什麼,那麼書裏提到的一個日文詞彙「生き甲斐(生きがい)IKIGAI」就給了陷於迷惘的心一個方向~
「你每天早上為何而醒來」,這就是你的Ikigai,簡言之就是「活著的理由」。有人將它以四個指標分述,分別是
🚩做你喜歡的事
🚩做你擅長的事
🚩做別人願意花錢請你做的事
🚩做世界需要的事
當這幾樣越是俱足,就越接近你的「生き甲斐」。好比我熱愛寫作,每當踏入一個醉心的題材時,即使廢寢忘食或是卡在馬桶上,也不想片刻讓靈感中斷。
我知道自己有讓文字活起來、變慧黠的能力,那如果這些文字還能變現、而且產生力量助益他人,那麼我肯定每天早上從床上跳起來連牙都不用刷就會開始搖起筆桿。
但其實更精確來說,那是超脫「小確幸」的一個「安然享受活在當下」的滿足感。當然,Ikigai也必須靠勇敢實踐及不斷嘗試才可覓得。我很希望尋尋覓覓後,最終可以找到一種工作,叫做生活!
展開
umm
Lv.2
追蹤書評人
4.5
|
2021/09/07
和原子習慣&富爸爸窮爸爸一起,並列影響我最大的書之一,對於正在找自由職業的我,有了超級大幫助,推薦給想要離職、自己創業、極簡、數位游牧者。
展開
方小沛
Lv.9
追蹤書評人
3.5
|
2021/04/15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B+
這本書是一位自由工作者敘述自己如何從規律的工作型態轉型到自由工作型態的過程中,內心以及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種種轉變。
工作對於自己的意義是什麼?是金錢?是成就?我們汲汲營營的每天將自己的生命花在一個什麼樣的生活之上?
我們是否知道自己生命當中『最低限度的美好』的那條線究竟在哪裡?沒有必要無盡頭不斷的追求財富,而是畫一條生活的最低門檻,越過線後擁有的便是無盡的自由。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努力到什麼樣的境界其實是足夠的?生活當中真正需要的其實不多,但是商業世界中的促銷手段及心理策略的運用讓我們覺得我們需要要擁有更多,觸發我們更多物質上的想望。
寧靜的傾聽自己心中的想望時,常會發現要突破的型態常是跟現有的生活有很大的差距,『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這句話道盡了在轉換時一切的承擔。
作者描述的是如何挖掘出自己渴望做的事,在渴望做的事中找到賺錢的方式,這樣的挑戰著實不小。
其實,每一份不同型態的工作,我覺得都不能抹滅掉對於自身成長鍛鍊的價值,每一步的前進,其實都會為自己成長留下一份深刻的痕跡。
身體的餓,推動你去吃;靈魂的渴,推動你去學;你對哪件事在心中最想望,那麼就起身去把自己餵飽。
此刻,出現在我心中的美好畫面:不用為了生活金錢煩惱,可以開著露營車到處體驗、拜訪朋友,吃著當地的美食,看著自己喜歡的書本,感受生活週遭的脈動。
#書單
#推薦書單
#閱讀
#閱讀心得
#書
#好書
#讀書
#書評
#閱讀筆記
#文字分享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dragonlady
#dl
#instabook
#reading
#book
#bookstagram
#books
#booklover
#bookworm
#bookish
#bookblog
展開
書閣
Lv.6
追蹤書評人
4.0
|
2021/04/05
此書讓我在圖書館排隊等好幾個月了,在我之後也還有很多人在排呢。
台灣作家聊工作、聊生活,她原本從事無政府組織工作,對回饋社會擁有滿腔熱血。後來種種因素使她產生疑問:世界之大,志工能幫助的也有限,我們還能做得更多、更好嗎?),雖然此工作本意是立意良善的,但背後的辛勞之重,逐漸壓垮身心靈。
離職後作者的目標放在「寫作與身心靈療癒」,寫作讓她開啟另一種工作模式的大門,也如同書中說道:「我並不是儲備了勇氣才出發的,而是在過程中漸漸長出了勇氣。」把身體狀態調整好,跟著心走,自然就走到了這裡。
「當你做著真心喜歡的事,宇宙就會陪你一起走。」如果連自己都沒有勇氣出發或改變,一切也只是空口說白話而已呀。放棄已上軌道的事業的確很難,你呢?敢於離職並追求心裡真正嚮往之所在嗎?或是還沒摸透自己的心之所向嗎?
作者以自身經驗與朋友的故事帶出觀點,文筆流暢,不會感到冗長,值得一看。此書很受歡迎,也說明大眾在工作轉型與夢想的追尋上,都有那麼點不確定、不安心,試著從他人的人生經驗找尋各種解決之道。讀完也挺振奮的,其中魅力就等你親自翻開書好好探索一番!
展開
Zozo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0/12/26
這是我第一次上網寫書評。
起初是因為書本的標題吸引了我,從出社會工作以來,七八年的時間裡,越來越找不到自己。除了工作以外,沒有其他的話題可以跟朋友們談天,甚至回想起來,因為工時很長,每天連睡覺都不夠用,放假也只剩下補眠跟做家事,無力也無心出門放風。
一直以來,都覺得社會人就是要如此,但身邊越來越多朋友們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卻是跟我完全相反,大家好好的工作,但也好好的在過工作以外的日子。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有各種的感觸,甚至可以說我哭著看完的也不為過,作者以自身的過往做分享,讓我很有的共感。很感謝作者有堅持在寫作,才讓我有閱讀此書的機會,也大大的改變了我的觀念。身邊其實也有很多把工作當作修行的人們,這本書也好好的推薦給他們了,希望我們都能越來越好:)
展開
M
Lv.2
追蹤書評人
5.0
|
2020/11/30
不流於心靈雞湯的淺俗,更多的是筆者真實經歷,看過一遍後,極力推薦給身邊的人閱讀,之後會再二刷三刷四刷..,是補充能量的溫暖文字!
展開
Amazing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0/11/29
我是《有一種工作,叫生活》作者彥菁,謝謝讀友們留給我的評論:)
發現有讀者可能是看到媒體平台轉載文章而來,只讀取部分內容產生了誤會。
家人是公務員,房貸二十年,父母離異,父親欠債。我們家有自己的問題,但家人們仍積極生活,正如每一個靠著自己努力的家庭。
沒有跟男友拿錢,一起出門時看誰最近賺比較多,就主動多負擔一點,有時你出一筆,我出一筆。
我靠著寫稿,一個字1元、2元地賺,文字工作者難以賺大錢,但是我好喜歡我的工作,也希望越來越多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知道有房可住,不需養家人,已相當幸運,許多人真的很辛苦。所以看到留言只會想說,你也辛苦了,我感受得到很多怨懟與悲傷。
因為不同讀友們的討論,也讓我更釐清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1.思考這件事時,很容易落入「夠辛苦的人才有資格說話,有資格批判」的陷阱。想像如果今天有一個人,真的就是靠家裡、靠伴侶,我們就可以理所當然地罵他嗎?這樣會變成「比我們好的人,我們就要把他拉下來。」的恐怖社會。
我們應該要去問,為什麼這個社會制度讓生存不易,每個人都需要為了金錢汲汲營營,犧牲所有的生命與時間,只為了能生存下來?這個制度有沒有翻轉的可能,我們可不可以一起改變?
讀社會學覺得最溫柔的一件學習就是:「永遠看是制度哪裡出了問題,不要檢討個人。」
我們都是離金字塔頂端,真正掌握權力財富者很遙遠的人,彼此傷害其實就是在抒發個人怨怒,被常常被包裝成道德正義。
2.我的上一份工作在柬埔寨社區做援助發展,平均有80%的家庭都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每天收入僅1.25美金,不到台幣40元,有的家庭需要賣孩子才能生存,有人為了撿回不到台幣30元的3000元柬幣,跳入水井最後溺死。
因為沒錢而被剝奪的自由、性命,我見證過,也非常心痛。
我的想法是,有能力有資源的人,需要先試著跳脫出體制與框架,藉由沒有固定收入、職位地位,去體驗深層的恐懼,然後突破它。發現金錢至上的神話原來可以被打破,需要一定的人數,在前面打先鋒,才有力量一起去推動改變。
3.人活著需要什麼?不是錢,是能種植食物和居住的土地,但是土地都被「買」走了,我們要用勞動力去換取,說穿了就是用生命力去換取。可是土地可以被買賣,完全是人制定出來的,地球沒有跟任何人收錢,地球也不需要錢。被我們制定的,就可以被我們自己打破。
可是社會制度改變的最難之處,正是人們的思想,思想就是力量,就是行動,我們沒有辦法擺脫恐懼、制約,就永遠無法自由。
我在書裡的第三章節《誰在告訴我們該往哪裡走》,與第四章節《讓星星引路》說的就是我們有哪些可能的改變,包含無條件基本收入、小而美的經濟模式、阿納斯塔夏的祖傳家園等。
必須要先跳脫出「誰比較幸運」的眼紅,才能看到遊戲規則的疏漏,發現自己可以怎麼選擇。
4.很感謝喜愛的讀友們推薦,最後也分享幾本書單,給對經濟社會思考有興趣的朋友們,持續深度思考工作與人生:)
《小即是美:一本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
《爸爸寄來的經濟學情書》
《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
《民主式經濟的誕生》
《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
展開
LIN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0/11/28
作者文字讓人覺得舒服溫柔,這本書不是那種金句的心靈雞湯,她分享自己故事,很貼近你我生活的那種,很喜歡,謝謝作者的分享
展開
Zoey
Lv.2
追蹤書評人
5.0
|
2020/11/28
謝謝作者Amazing 真誠揭露自己一路走來的故事。我身旁的親朋好友幾乎人手一本XD看完一遍又一遍覺得很喜歡,受益良多❤️但其實我看到下面的激烈負評,感到一陣難過、氣憤與種種不解,或許每種面向的評論,都在幫助我們釐清自己的核心價值與目標,我們都需要一直一直進化,內心敞開慈悲,「把自己照顧好的人,就有足夠的愛可以分享出去」平常善待自己的累積真的很重要❤️作者Amazing 的洞徹力與明晰的表達,對全人類的成長福祉真的好重要,幫助我們掃去愚昧的眼光,跳脫個人謾罵與弔詭的陷阱(活的夠辛苦才有資格說話?)Amazing 明明有筆鋒可以撻伐征戰,但我看見及感受到的是一字一句溫柔有力的文字,撫慰了自己也諒解了對方。最後,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清理疏通自己的千年糞池,蓋一座屬於自己的自由美麗的空中花園💐
展開
LT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0/11/27
我覺得彥菁就是很純粹的走了比較少人敢走的路,很勇敢的把自己丟下去實驗,實驗了發現這條路其實不是這個社會所灌輸大家的是一條絕路,然後再很勇敢也很坦誠的告訴大家:
「這條路也很ok的!雖然有它需要披荊斬棘的難處,但如果本來的路走得很痛苦的話,可以來試試看!把很多不必要的追求拿掉的話,這是一條不錯的路喔!」
就是這樣很純粹很真誠的分享。謝謝彥菁!
展開
Rita
Lv.1
追蹤書評人
1.0
|
2020/11/22
一本無病呻吟的書,作者得意洋洋勸戒人們不必追求成長與財富,殊不知多數老百姓都要靠自己一步一腳印養活自己,多數人的人生根本不是要追求財富或成長,卑微的只求可以生活下去。
並不是每個老百姓都可以靠家人、靠男友,就可以生活得下去,多數人的一生都為了養活自己而拼命著,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又耍廢的『靠家人與男友』就可以生活。
當然,每個人都希望可以跟作者一樣,帳單都可以交給他人支付。很遺憾,包括我本人在內都無法,只求活下去就好。
這本書唯一適合的讀者只有『富二代』、『靠爸族』,相信這群讀者朋友們可以在作者的世界中,找到如何一手將帳單交給他人、然後一手開心過自己的方式。
展開
艾咪老師的感性圖卡說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0/08/27
這是一本看幾次會哭幾次的書,也是我與彥菁的文字初次相遇的起點。她的文字真誠樸實卻又輕易地可以打動人心,如同她在書裡分享到,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走向他人內心最快的方式,就是走向自己的心。」因為誠實面對自己的脆弱與不完美,所以我在讀她的文字時,深深覺得自己被理解和包容。
第一次閱讀此書,那時的我處於工作迷茫—留在這好還是選擇離開,但又不知該往何處去—的狀態,很感謝彥菁分享了她面對自己的經驗,讓我更加堅定聆聽我內心真實的需求。這不是本教你看完後就辭職當個自由工作者,而是陪伴你重新思考關於工作、關於人生,像個好友般擁抱你的一本書。
若你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人生感到迷惘,相信彥菁的文字可以陪伴你走過這段混亂和不安,找到更適合你該走的路。
展開
共
2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