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力唱片行

中文書
文學小說
79折$ 244
4.5 /5
27位讀者評分
5
63%
4
33%
3
4%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27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03/28
由多篇情感豐沛的小故事所構成的作品。有各式各樣的音樂為背景來搭配每個主角的人生一隅,試圖與讀者產生共鳴,勾起每個人心中曾經的青春歲月。
展開
user-img
4.5
|
2023/08/04
劇透警告
他討厭下雨,
她說她喜歡雨天,
因為睡覺聽著雨聲很舒服。

為了舒緩雨天給他的煩躁感,
他喜歡去巷子口的印度商店買拉茶和Samosa印度咖哩餃,
泡著熱氣騰騰的拉茶,
聞著老闆獨家配方的印度香料,
雨天聽起來也沒這麼討厭了。

不過她從來不肯吃他買的samosa.

當時女孩在他的電腦載了很多歌,
他是對音樂沒興趣的人。
她喜歡隨著樂音搖擺身體,
肢體律動很靈活。

有時她播的是Ocean Deep,
有時是On The Sunny Side Of The Street.
更常播的是One Thousand Years.

他喜歡夏天,
是因為喜歡她幫他手洗衣服,
那是他聞過比夏天還夏天的味道,
暖哄哄的。
他想買台洗衣機,
她始終堅持手洗。

後來他換工作,
搬出了原本同居的房子,
簡訊中的文字隨著距離乘以時間卻越來越短。
最後思念還是敵不過遠距離,
分手了。

他的英文老師對他很失望,
他給她的誓言是一輩子,
時間量詞沒學好,
沒能用一生守住誓言。

他的國文老師對他很不解,
男孩曾說過:
望此生除死亡外,
無一事物能分開我倆。

他們都還活得好好的,
卻再也回不去了。

他的音樂老師最失望,
他從沒注意到,
女孩最常聽的是John Legend的All Of Me.


謝謝瓦力筆下的五十二篇跟音樂有關的短篇故事。
生命中常有遺憾,
更多的是酸楚。
而音樂總是接住了我們,
樂音給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瓦力的文筆像極了台北中山意舍酒店的萊姆派,
酸酸的,
你嚐了一口,
就忘不了它的味道。

難怪她這麼喜歡讀他的文章。



#瓦力唱片行
#瓦力
#寶瓶文化
#悲傷
#故事
#往事
#戀情
#青春
#音樂
#孤寂
#寂寞
#古典音樂
#黑膠唱片
#黑膠
#CD
#隨身聽
#MP3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3/13
唱片行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是我國中唯一可以接近我後面女同學的機會
女生專心在她資優生日常。
因為家教管得嚴,沒辦法去逛街,委託我成為聆聽音樂的管道

保守的國中階段,除了喘不過去的課業與打手心外,放課休息的空檔,他總會請我
跑一趟高雄火車站,她總會把錢算好包好給我,請我買她要的那些CD。
一張399打折變349,完整給我一張1047元整的袋子,蕭亞軒、孫燕姿、西城男孩彷彿都變熟客。
可惜我一直覺得伍佰的樹枝孤鳥很酷,為何女孩不懂

總是覺得伍佰的吉他有魔力,如果能談談他,就能變成充滿舞台魅力的吉他

回到那包好的音樂唱片紙袋,上面還寫著玫瑰,住樓上的學長念高中部

他看到那一包唱片紙袋
還跟我說,可以進八德路那邊的唱片行,買了還送海報。
家裡第一張伍佰海報因而誕生。
忘記不了每次掏出錢彷彿像在買些什麼,只記得女孩交代好好包好不磨損到,也不知道裡面好不好聽。

這樣一路買到國三畢業,女孩說他要回德國,她爸買了城堡讓她回去住。

後來出社會再也沒遇過,無傷大雅的是每次想起這段記憶,總會魚貫

跑到愛河旁看著夕陽路過百樂買盒巧克力冰球。

單戀過程是一種甜甘,至少我是用我方式,記錄著。

最後接近唱片行的應該是新崛江的小蔡的店,第一次可以買二手唱片
我就買了孫燕姿的綠光,用新唱片不到一半價格,只因唱片CD表層有點刮到
但在無數次的聆聽中,聽不出CD的刮傷,翻越過前面山頂 和層層白雲
好聽在這裡。

當我翻開這本書,其實我以為是本在講
比請貓咪後空翻還厲害的黑膠唱片把妹術大公開,但瓦力他更高明、手法更棒
還有更引人想翻下一頁的筆觸,讓每一篇都很有意思。

伴隨了疫情空窗時期的自己,至少讓我不需要學會後空翻。

推薦這本書給曾經因為愛情,而悸動的你/妳:)
展開
user-img
4.5
|
2022/11/24
文筆幽默有趣,書中介紹許多好音樂,開展不太聽古典樂的眼光,也讓我對生活中喜怒哀樂及人生百態有深刻體會,然後有時反轉的結局更是一絕~
展開
user-img
4.0
|
2021/01/08
翻開故事,我就掉入了回憶裡了,我很想念青春年少時的廣播節目,那個年代,還沒有CD這種產物,我們聽得都是卡帶(錄音帶),我的父親很時尚,我們家是有AIWA音響的,雙卡帶可以拷貝,我也忘了我的第一台隨身錄音機怎麼來的,總之國小六年級的我,就會用卡帶來製作自己的節目。對著卡帶說說話,然後拷貝我想放的歌曲,收錄十首,把AB兩面都錄好錄滿,在卡帶附著的曲目卡上把每首歌曲寫上,然後把心意送出去。(自小就把浪漫這件事用完了)

那時候很喜歡看金曲龍虎榜,死守著每週排行榜,很喜歡看MV,放著歌曲拿著歌詞跟著唱了一遍又一遍,音樂不論在什麼年齡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高中時期,廣播節目更是生命糧食了,總在晚上2300回到宿舍房間裡聽著夜貓DJ Dennis的節目。喜歡聽他的節目是因為在他的節目中,他一定會播放張學友的歌曲,每當聽到張學友的歌,我就心滿意足地去睡覺了。

那個年代,孫燕姿剛出道,那一首《天黑黑》也是時常被播放的歌曲,陪伴了我好多個夜晚。

也曾想過長大後當個DJ,或是廣播配音,卻始終沒走上這條路,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歌曲可以喚起回憶,就像是那天聽著托斯卡尼我想起你的音樂的夥伴,想到誠品開門的空間時間。

我很喜歡這種聽著音樂穿越時空的感覺,看完這本書,很想把一首首歌曲寫成一篇篇故事。小時候的音樂愛情故事很夯,長大後,可以寫自己的音樂故事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7/13
劇透警告
瓦力是情感的擬聲者,靈魂的發聲器。所有的五感,在他文字的指揮下,淋漓盡致地剝光自己。靈魂如此嘹亮地做自己。唱成一片森林。

《瓦力唱片行》盛滿「青春」的點字。用心撫摸那懷念的觸感,會聽見沙沙枝葉顫抖。磨砂的聲音,是唱盤。瓦力是歲月的唱針,故事的知音。一圈圈年輪心事,與久別的自己重逢。世事已再無法觸及我們的心。我們也有了一張世故的臉。這是成長的最大滄桑。我們多懷念那螫心的刺感。既痛又甜美。時間會離開,瓦力的文字不會老。

瓦力的故事,有一種濕度。貼著心的細胞膜滲透。瓦力的滲透,是漫延的節奏,都在為濕度生火。瓦力的細筆慢火,有音樂閃爍星火,讓故事的光影,浮光明滅成蹀踱與寥落。讀瓦力的故事,像感受海水漲潮。漲到了胸口,那隱隱迸涌的,是故事迂迴與憂愁倒灌的潮間帶。讀者就在這樣一廂情願或忒煞情多的翻攪中,在夜裡成了最寂寥的煙花,或人海最暗湧的海上花。

瓦力的文字從不塗脂抹粉,他把最濃密的心情留給讀者填滿,填上蟄伏心底的那首歌。每一個瓦力的故事邊框,都同時具備意圖使人失眠的冷邪惡與情緒著色的熱療程。

讀瓦力的故事,我卑微了⋯像自行解開一包斷腸草,摻著水服用。而我半點不尤人,想來萬般皆是命。這滿手的故事,不讀鬧心,讀了虐心,讀完傷心。是妾身自願自許,換淚流自懺。奈何。


//
在時光的瓦礫堆裡,聽見瓦力。這不是書評。是愛上《瓦力唱片行》的羅曼史。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7/02
推薦瓦力。
當我越來越老,抓住青春的尾巴時,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欣賞這些中年男人,除了他們對自己脆弱的坦承,對自己小宇宙的想法,還有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已輕熟,熟透的能懂輕熟的,像大網包緊小網。我說瓦力是躲在螢幕背後偷偷看著別人心靈世界的變態,我說完幾分鐘後就想把吐出的話收回嘴邊,但瓦力說:我本來就是變態。
那太好了。
那我就赤裸地推薦。
他是用小說把妹的人。可能因為現實裡無法把妹。
他的文字是很洩慾的,一氣呵成,有種手淫的快感。如果你看完感到空虛,那是你不懂手淫,那你手淫要收税。
他擅長營造氛圍,是個用音樂故事撩妹的發燒友。
他很會鼓勵人,我每次都說別人的東西怎樣怎樣是空洞的垃圾,他都會替他們說好話。EQ很高。
他的脾氣很性感。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4/13
不知道大家的人生有這種經驗嗎?把自己鍾愛的歌曲雙手奉上給別人,希望對方聽了會了解自己,但……那個了解並沒有發生,我們所期待的其他事情到最後都沒有發生。
 
所以,最後就只剩下曲子。
 
在文科的 paper 中,有一個我認為還蠻滑頭的常用詞叫「不可言說」(unspeakable)。既然是無以名狀的事情,當然很難說得清楚,對某些分析者來說就等於可以直接放棄解釋,很方便。而不可言說的東西就是因為太多、太複雜了,只講清楚一兩件也沒什麼用,最後才變得沒什麼好講的。
 
本書的作者使用許多足以蝕刻靈魂的名曲,去捕捉那些難以形容,卻讓人想哭的感覺。除了是51篇的短篇小說集,也是一本有很多音樂界猛人推薦的黑膠指南(怎麼會這麼多人啊?),帶你深入一個很需要其他人,又不需要其他人的,無藥可救的腦內世界。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3/29
其實從小到大,音樂本身對我而言並沒有這麼強烈的吸引力,個人有著極其容易分心的性格,有時連自己都無法忍受,做任何事皆需要絕對安靜的空間,真正專注時連音樂都會令我分神,不崇尚黑膠,不迷獨立樂團,對演唱會興致缺缺,閒暇之餘最常聽的就是張國榮,以及帶領心靈重回情境中的無數電影配樂。

所以一直以來相當羨慕那些如瓦力筆下對音樂一切都「非常介意」的人,聽得出幾款喇叭中的細微差異性,擁有無限耐心和敏感度記得每個樂團、每位歌手的特質,這都是過耳即忘的我所聽不出來的。當然縱使像這種就算買 AirPods、整套音響也找不到適當時間使用的遲鈍之人,仍幾乎無法離開音樂相伴的世界,有太多影響個人至深的歌曲、樂章與旋律,是連自己都從未意識到的,而《瓦力唱片行》喚醒了這份深藏在心的情感,在這本書中,音樂不再是陪襯或背景元素,一如字裡行間透露出的熱情和堅持,作者有著令人欽羨的文采,流暢譜出自己獨特的思緒,筆鋒無時無刻圍繞音樂,同時又於音樂之上,勾勒人們脆弱又充滿生命力的故事。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進來的方式。」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瓦力後段引述了 Leonard Cohen 的一句話,私以為那就是藝術的本質,音樂存在的理由,也是音符轉化成文字的創作初衷,那些故事各個相似卻也不甚相同,有些老派,有些執著,有些遺憾,有些傷感,有些悲觀,那些男男女女最終都會淚流滿面,正因不只圍繞於談情說愛,而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自我之間有形或無形的連結,企圖與過去和解,並串起逐漸消逝的記憶。

「很久以前,我就發現,所有碎心美麗的音樂故事,都是恐怖故事:有死亡,但不一定保證有救贖。常常過了很久,我們也不了解那樣的死亡,究竟象徵的是什麼。」

一段話令人印象深刻,想起,Luca Guadagnino 曾說 Sufjan Stevens 的歌曲就像是《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電影旁白,Edward Norton 也表示 Thom Yorke 的配樂不停將他拉回《布魯克林孤兒》的悲傷故事,聽〈當愛以成往事〉只見程蝶衣與張國榮重疊的回眸望穿秋水,後來反覆聆聽的過程才領悟到,其實故事裡往往沒有救贖,因為救贖就在音樂之中,此恨不關風與月,我們在音樂之中直視痛楚,端詳傷口,面對裂縫,以柔軟、多情而熟悉的姿態,潛入更深一層的境界追尋,尋覓屬於自己的現實救贖。

任誰都有過那樣的時光,曾為了思念一個人,反覆播放一首歌;曾拒絕淡忘一段時光,反覆播放一首歌;曾為了排遣巨大寂寞,反覆播放一首歌;也曾拚了命的忘掉一個人,反覆播放一首歌。無論懂不懂音樂,認不認識歌名人名,都足以在《瓦力唱片行》找到一種情感力度,某種程度而言,人活在世上需要與世界的對抗,他以音樂和文字做為武器,延伸出整個宇宙,宇宙裡有千千萬萬個故事,在每個人的耳畔竊竊私語,讓我們得以安然看清命運是什麼模樣,接受自己是什麼模樣。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3/29
【十萬伏特的瓦力唱片行】

認識瓦力以前,我是偶然闖入一間充滿醚味的「地下前衛村.鄉愁藍調」的粉絲頁 Subterranean Village Vanguard, Homesick Blues 邂逅他的。

他喜歡很murmur地談電影,用很文學性的語言與哲學性的思辨述說他對電影的癡人之愛。他讀很多書、聽無數的音樂,應該也談過不少「倒數第二次戀愛」(笑),他的地下鄉愁藍調是他的醚之音,我的危城。

他的文字語境漂浮著費洛蒙香水,充滿暈眩的危險。好幾次,我忍不住按滑鼠右鍵,一段一段複製/貼上他的文字,存在電腦檔案裡當作Rene Magritte的畫來欣賞。關於電影的夢境和幻境,他用奇妙的視點,書寫不同時空的奇妙並置。

有一天,他談到了費里尼的自傳電影《阿瑪珂德》(義大利文:《我記得》1973年),描繪費里尼在海邊的家鄉,一年之間所發生的生活片段。雖然沒有明顯的敘事軸,但在大師豐富的想像力中幻化成無數躍動的線條,眾多小鎮人物的形象活靈活現,極富生命力,洋溢著義大利人的活力喧鬧與樂天知命。

由於這片DVD市面難尋,電影迷的我求知若渴,於是他很熱心私訊我可以寄光碟給我分享。就這樣,我成為地下鄉愁藍調的頭號粉絲,偶爾在夜半的趕稿時分,臉書傳來他的新貼文。雖然我們幾乎不曾私下交談,但同為電影迷的狂熱,把我們帶入一個相同的時空,那裡無塵無菌,彼此保持一公尺的微笑距離,安全且適切。

直到最近才知道他有另一個名字-瓦力(也許是他另一個分身),而且開了一家鬧鬼又鬧心的唱片行,還出了一本書。但他不賣唱片,只販賣關於那些讓他刻骨銘心的音樂故事,卻是一篇篇的恨情歌(笑)。

「你那邊幾點?」
「和你一樣。凌晨2點,文字在黑暗中漫舞。」

不管你是電影的法外之徒還是恨情歌的瓦力,能在臉書認識你,真好。真好。

#一篇非典型的好書推薦文卻是誠意十足的粉絲告白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3/25
劇透警告
瓦力(2020/3) / 瓦力唱片行/ 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愛,你還記得嗎
地球人瓦力出擊了,他所派出的宇宙攻擊機瓦爾奇力,
以最大戰速,對著似乎忘記愛的外星球人,射出了許多的對空飛彈,
總共三次攻擊,空間瀰漫著發動機所留下的煙霧。
看似無情的外星球人,最後還是被瓦力與他的音樂打動了,
回憶起自己心中的那些愛與感受。
第一次攻擊發出了17枚飛彈,第二次攻擊發出了13枚飛彈,第三次攻擊21枚飛彈。
面臨飛彈襲來時,有些是未爆彈,有時候閃避得當,船過水無痕,
有時候擦身而過,有驚無險。
但是,就是那精準的幾次攻擊,足以讓你深刻感受,
令你回憶青春時候的青澀,酸楚,或是笑著年少的輕狂,
有時候是別人的故事,讓你有惻隱之心而有時也是自己親身體會,
揪心的生離,甚至觸及心中跨不過去的死別的心痛而淚灑。
瓦力只是輕鬆的用幾行字,就能讓你久久不能自己。
51枚飛彈,裏頭的彈藥帶著各種故事,酸甜苦辣各種滋味都有。
看似輕浮的小故事,但那只裡頭的幾篇,
51枚飛彈,必定有好幾篇故事能夠打中你的心窩,讓你想起過去的愛。
只有過去嗎?
不,還有會讓你想著你現在正在等待的人,或是愛的人。
翻開第184頁「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進來的方式。」
爸爸走的那一天,身體和器官都是裂縫。我想他的靈魂從裂縫裡,一定到了出口…他只是換個皮囊找到光,到另一個更強大的所在,以那樣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方式,繼續存在。
看到這裡,淚滴不禁奪眶而出。
記得那一年暑假,還是小學生的我,路過神戶市三宮的戲院門口,看到那大幅的劇院海報,父親抝不過我,買了電影票,父子倆人一起看了劇場版的「超時空要塞Macross 愛、覚えていますか」
展開
user-img
3.0
|
2020/03/17
雖然名為「瓦力唱片行」,但這裡不賣唱片,而是說著一個個的故事。每個人的生命中有著許多故事,這些故事可能跟不同的音樂連結在一起,而同樣的音樂歌曲對不同人來說,也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情緒。



其實我對黑膠唱片不太熟悉,對我來說那就像只會出現在電視劇或電影中的物品,對於文中描寫到的黑膠傳達出的聲音特質,只能靠想像。還好我還經歷過卡帶的年代,對於某則故事主角會拿空白錄音帶轉錄自己喜歡的歌曲感到親切,這大概也是一種時代的眼淚,年紀太小的人也許想像不出來。小時候聽歌都是用錄音帶,沒辦法像CD一樣固定聽某一首喜歡的歌,想重複聽同一首的話,得自己不斷倒帶回去,有時還會把磁帶弄壞。年紀稍長後,使用錄音帶的人越來越少,家裡也換了CD音響,再過幾年,進入數位的時代,可能音質呈現不太一樣,但某些心情還是沒改變。



因為音樂而想起的事情,或許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快樂與悲傷都有可能。可能是經過某間服飾店,店裡放了SPEED的歌,忍不住就停在店門口聽完了整首歌,想起了當年沉迷於日劇的時光。也可能是在去超商買東西時,聽見廣播正在放送某個樂團的歌,想起了從前念書的時候,是多麼喜歡那個樂團。那些音樂記錄著自己青春的軌跡,與從前做了緊密的連結,聽到音樂就容易觸發相關的情感。



跟音樂有關的故事可能成為過去式,也或者是幸福的現在進行式。很多時候以為某些事情已經結束,但歌曲像把鑰匙,播放的時候又打開人們腦中記憶的寶箱,那些情緒又排山倒海湧來。因為經歷有了連結,歌曲才擁有特別的意義。可能在某天某個角落,也能遇上喜歡同樣歌曲的同好,再一起寫下另一段故事。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3/15
音響論壇劉漢盛在他的臉書上,是這麼介紹這本書的:

「瓦力唱片行不賣唱片,是賣跟唱片有關的心情故事極短篇。

哪些人可能會喜歡這本書呢?文青;喜歡音樂的文青;喜歡買唱片的文青;喜歡上音樂廳的文青;已戴上老花眼鏡仍自認是文青的文青;喜歡音樂又經常失戀的文青;女朋友、太太晚歸就疑神疑鬼的文青;偶而讀春上村樹的文青;看了蜜蜂與遠雷會喜歡的文青;總是自認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文青。

哪些人可能會對這本書無感呢?愛情柴火已經燒成灰燼的人;文青以外的人;每天喝南瓜籽油的人;對音樂毫無興趣的人;喜歡讀我的華格納人生這類書的人;讀過華格納與哲學會陷入沉思的這類人;捨不得花錢買書的人。」

//

眾所皆知,拍出《落水狗》、《八惡人》、 《從前有個好萊塢》的名導昆丁塔倫提諾曾經是個不起眼的錄影帶出租店員。是這樣對於cult片的獻身熱愛,最終讓他走向導演一途。

放今音響音樂界,能執牛耳者,非音響論壇劉漢盛總編一人莫屬。對我來說,劉總編在我心中永遠有個特殊位置,在成為音響大祭司前,他曾經是唱片行主理人(不知道有多人記得?);而在成為唱片行主理人之前,他曾經不過是個非常非常喜歡音樂的一個年輕小伙子,如你如我,對藝術的熱情並沒有不同。

他是真正能不役於物的,看盡人間眾家兵器,卻總是在心中保有那個對音樂最起始的謙卑與尊重,那是當他在四下無人,寂靜的夜裡,放起一張如吉利爾斯演奏葛利格《抒情小品》那樣毫不矯飾的曲子,也能真正地自心中、自宇宙中召喚最深沉的情感和記憶,而那幾乎是愛。

《瓦力唱片行》整本就在講這樣的愛。那曾經存在的,你以為已經忘記或快要忘記的時光繾綣,總在一個不經意的轉身或回首之間,再次被音樂擁抱。

這才了解,你沒有變得更老。在唱片中某個時間切面的你,被歌記得,讓愛引渡,也就永遠青春。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3/13
劇透警告
「人在會言語前,就學會了歌唱。」
最近閱讀完新書《瓦力唱片行》,就好像深夜食堂一樣。看似無關的故事以唱片為主題聚集到了這本書裡,再以樂曲分門別類,當中多數是「愛」的故事,卻不得不遭受凜冬的侵蝕,不過春天總會到來,在最後或許有春天到來,讓人得知「愛」為何物。
當然也有少部分為「痛」,痛什麼?痛分離、痛代溝、痛失去。交雜了些許的「性」便完美構建了現代社會的全部面貌。
音樂似乎將一切串連了起來,於是如同流水的琴音,讀者會將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全部看完。
並久久不能自已。

知道「卡農」嗎?市面上最常聽到的卡農雖然只有幾個音符,卻完美勾勒出了人一生的走向。或高山、低谷,或平淡度日,曲子就是在走,故事也在繼續。
最後或許收在高潮,或許漸淡退出。唯一要記取的,是過程中譜寫了什麼樣的音符,而本書就是在書寫他人的音符。最後匯集而成如《歡樂頌》一樣的合唱交響,但也不能說它沒有馬勒曲子的暴力悲壯,因而在翻開這本書前,也許應該先將自己抽離世俗,否則驀然你會驚覺你隨著一字一句深陷滾滾紅塵。

所以我到底喜不喜歡這本書?我會給你肯定的答覆。我愛波光嶙峋的感情交錯,我愛哀樂交集的人生體悟。
但我又矛盾的討厭它的現實預言,矛盾的討厭它的愛慾縱橫。或許唯有如此,我才讓自己能離這本「現實之愛」遠點。

就像對伍佰的批評一樣,或許有人說他俗。但沒人否認他的某些樂句深沈的叩問你我的心間。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3/12
劇透警告
【瓦力唱片行】就像是紙本的唱盤,伴隨著一首首旋律,訴說一個
個動人又有些傷感的故事。一首歌是一個故事,從古典樂、搖滾樂
、藍調、西洋流行樂、中文歌曲;從黑膠、卡帶側、到CD。舊時的
美好、經典的不敗、年少的輕狂、溫柔的含蓄,都在音樂的旋律裡
,也在優美的文字裡,讀完之後,更會留些什麼在心裡。

【瓦力唱片行】裡的故事篇幅恰似一首歌的長度,書裡的歌曲有些
很熟悉、有些不曾接觸、有些只是聽過,更有些也曾經深印在自己
人生的故事中,在這些有旋律的故事裡,看到似曾相識,想起曾經
也如同故事裡的主人翁,經歷著只有自己才能深切感受到的各種心
情旋律。
適合慢慢聽慢慢讀的【瓦力唱片行】,也許你也會找回那些難以忘
懷的旋律。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3/12
總是這樣,忽然聽見某一首歌,那些在回憶深處走動的人事物,就會在腦中緩緩地出現,雖然只是靜默的片段,卻彷彿昨日才發生……,每回去KTV,所點的歌好像也都會停留在某個階段…,其實,不是我們老了,而是那些「音樂」,不僅僅是歷年生活的軌跡,更是屬於自己的青春,你還記得省下午餐錢買CD的心情嗎?飢腸轆轆卻又感到富足和飽滿的矛盾。
瓦力唱片行,不賣唱片、不賣卡帶,說的是關於很多黑膠唱片的故事,我覺得有點像深夜時分為聽眾點播歌曲的電台,非關專業樂評,只說故事給聽眾聽,也讓聽眾(讀者)跟自己對話,試著用音樂喚醒每個人心中的那首歌,在感到疲憊或迷惘的時候。這裡每個故事都讓人牽掛,種種繁瑣心事,透露著淡淡的孤獨氛圍,忍不住讓人邊讀邊哼唱出旋律,圖書館裡不茍言笑的行政人員、只會說故事的大提琴家、小七的櫃檯女孩、咖啡館的女孩…,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曲目,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矛盾與掙扎。就這樣讀著文字,熟悉的旋律便在耳邊蕩漾,總是把巴哈無伴奏組曲當成助眠音樂的我,現在才明白那裡面包含了鄉愁,還有著愛與寬容,仔細讀(聽),想對你說的話,就藏在音樂中的老派表達中。讀《瓦力唱片行》這樣一本書,也可能會讓你想起屬於自己的歌。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3/11
人生有太多難以用言語述說的時刻,因為有音樂而變得獨一無二。

有太多的客人來到唱片行,尋找自己年少時記憶裡的那首歌、那張專輯;當他們說起音樂時,眼神往往亮了起來…

我知道在那個當下,他們又再度年輕了一次。

在唱片行裡當店員的我,被眾多的CD包圍,但是對我來說,只有特定的幾張是有意義的。

就和瓦力唱片行裡的男男女女一樣,如果人生是一場電影,你會如何為這張原聲帶選曲呢?你會聽見什麼歌呢?它們又如何改變了你的命運?

每個人只能活一次,但一首好歌可以一聽再聽,不論透過黑膠卡帶CD廣播還是串流,請跟我一起來逛逛這間唱片行:

你會聽見,同一首曲子出現在不同的人生裡,透過這種方式,它會如此這般的流傳下去。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3/11
●2020寶瓶文化出版 瓦力說的音樂故事【瓦力唱片行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你聽懂我聽到的會是更好還是不好

大部分的知覺感觸是自私的,自私到無可救藥,有些人想與另一個人分享,有些人喜歡自己獨享,沒有對錯,只是造就的慰藉和傷害不同而已,甚至不用花時間彼此介紹下,偶而還能感覺一股交流默默迴動。我很喜歡讀到這本書的當下,原來我對這些音樂多年前早有感,根本不用在意我對他的陌生,感覺竟然還在,感動。

「愛是一種高度失真,是赤裸裸的真心,充滿瑕疵。像極了那不斷掉磁粉的卡帶,每唱一首,就是不斷傷害了自己。為了更靠近你,甚至用唱針,不斷來回摩擦自己的靈魂。」【瓦力唱片行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狠狠地說穿了我對音樂的有感,很難說出口的聽到某些曲子時眼眶瞬間爆紅的克制不了,終於開心釋放。

這是一本吸引我注意的新書。讀了,我還是沒弄懂【瓦力唱片行】的文體,它既不像又像,杜撰的小說?真實的故事?有感而發的散文體?作者提醒著不要「對號入座」。唯一串連的是「音樂」。音樂很微妙,閉著眼不碰,照樣能搞得你我如雷貫耳或挑撥神經,弄得你我心跳加快或者心灰意冷…..「你無比確信,你曾被音樂引渡。」,他們說這是「一間不賣唱片,只說故事《瓦力唱片行》,這間唱片行鬧鬼,也鬧心。講的其實都是人。那些死不透、不得安息的愛與寂寥,它們都曾發生過。一個字以一顆眼淚計費。」讓我登入了FB,尋找這有點莫名其妙的存在,在瀏覽器資料群裡重新認識「瓦力」。

「靈魂真正受到悸動的當下,常是鄉愁和記憶湧現的逢魔時刻。」真像旅行時導遊會說的話。重點在「魔」來,讓人喜怒哀樂無所遁形,硬藏著更傷自己。我讀了幾次才意會其中的安慰:「如果你碰巧還在下雨,我會小心翼翼,把你的珍珠收好。---歡迎來到唱片行 用音樂當你的保護傘。」如此的溫柔體貼,我突然一時興起,在讀每則故事時鍵盤輸入他提到的樂曲名,聽了,翻頁慢了,心滿了…..老實說,不少曲子我沒聽過(沒關係,又不是比專業說最愛的),剛好來領悟聽讀之間的呼應。對於那些耳熟能詳的呢?我的故事還在不在?我佩服作者的心思敏感,數十則短篇裡的豐富說人說鬼說情愛說惱恨,倘若音樂不是他的摯愛,怎能隨手拈來配對?進【瓦力唱片行】,憑著心光,我獨自閒逛著有很多故事房間的音樂城堡裡,補血。

作者挑選的曲子出乎我意外的多元,從古典樂歌劇到流行音樂,從樂團揭密到難忘的電影,把「聽音樂」的方式和播放器都安排成了美麗或哀傷的情節元素。(我想,作者可能跟我差不多年紀,算是一種不花力氣就能融入的回憶實境裡) 那是聽黑膠,買卡帶,轉錄音,分享耳機,交換禮物,偶像唱的歌就是自己內心想大聲吶喊的年代,漸漸地,生活裡我的音樂不見了。「習慣了那些不習慣之後,似乎甚麼事情都可以理所當然地面對。」「你終於明白,你們之間的距離,再也不是一首歌。」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了,在一本書裡重新找回來。一首歌,我相信可以重新拉近和很多「你」的距離,你不用理我,寂寞還在,欣賞完這本書的我應該有所不同。

「愛人不在的地方,都是遠方。愛人不在的時候,自己比什麼時候都像鬼。說的更確切些,連自己都羨慕鬼。鬼不知道自己是鬼,因而流連忘返陽世,不肯超渡。自己知道自己不像人了,卻也無法真的變成鬼,連超渡都不是一個選項。思念就是這麼一回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只有真正見到了對方,人鬼之分,才真正劃出界線。」記下來是因為這大概是【瓦力唱片行】裡最顯明的「鬧鬼」,網路新書介紹詞裡我差點誤會是恐怖小說(書名也挺適合,對吧!結果書名是「店名」),挑著白天看。對我來說,幸好,不是。我愛讀完一本書有「收穫」,溫暖比驚嚇好很多。

【瓦力唱片行】還給我一次重擊,我對能深深觸動我的音符歌詞背後的故事居然知道得如此之少。我的前半輩子對音樂藝術文化的荒蕪讓我心慌意亂。「所以不問,所以錯過,所以給你結痂前的所有必要等待,再讓你自己決定要不要好起來。」書裡的「金句」很多,夠讓讀者多想想。「我害怕自己的現實不被認可。我害怕自己的音樂,只是過時的老調重彈。」卡住的人生步子裡,這些句子體現我的面具下的部分真實。既然有人寫了,反而像被抓到小辮子曝光了,重新審視自己的力氣有了。

「重逢不是為了確認曾經喜歡的歌還一樣。重逢是為了確認可以不一樣。」感謝有一本【瓦力唱片行】讓我重逢了青春的笑鬧回憶,繼續現在覺得沒道理卻需要理解的人生路,我沒有在粉專留言等待的勇氣,只在讀書時與你相遇。 「特別是在這樣的夜裡,夜未央,全世界只剩下你的症狀,和一點點此刻殘存的音樂。」作者寫在最後「這本書,獻給生命中所有的音樂和朋友,最重要的是,獻給你。」我收了。希望自己沒有壞掉,希望真能聽見有人正為我播放歌......... 【瓦力唱片行】書裡的故事麻煩你自己讀,我的讀後感很是驚喜。推薦給喜歡音樂和還不太親近音樂的人。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3/11
《瓦力唱片行》裡有著許多凡夫俗子的平凡故事,也許曾在你我身邊上演,亦或許是一段毫不起眼的愛戀與回憶,但都與一段音樂、音樂家有關。書中出現的古典樂、爵士樂、搖滾樂、國語老歌、西洋情歌,多不勝數。所幸,試讀時間尚長,乾脆一首首Google、youtube上找來聽。原來就是這首,是啊!我聽過,曾經還是認真研究古典樂,讀書不能沒有隨身聽、少不了流行歌曲的過往。好熟悉的樂曲,只是腦海裡想起的卻不是作者筆下的情境、情節,而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故事,那個不願意承認想起、口中說忘記的人。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我想起了剛看完的Renée Zellweger的電影「茱蒂」,而我還記得買過黃鶯鶯的這張西洋專輯,作者寫的是雨天與報攤老先生的相遇。而另一首黃鶯鶯的〈Paradise in My Heart〉勾起的是對父親的想念,母親過世後,他與主角的生活裡自此不再有音樂,而這首是父母的定情之曲。

我喜歡《瓦力唱片行》書裡的〈Hello,Goodbye〉,原來披頭四的歌曲有著二人的共同回憶,可以透過歌曲來傳達彼此的心意,只是你點的是「Hello,Goodbye」。乍看〈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直覺作者太懶了,將男女二人的心意剪貼複製,卻毫無違和感,真的太喜歡Boyzone,當然也喜歡主唱單飛後的這首歌,「什麼都沒有說的愛,說了全部。」

《瓦力唱片行》對筆者而言有著一種熟悉感,許多流行音樂、明星,古典樂曲、音樂家小故事,無一不是歷歷在目的過往。這些圍繞在音樂氛圍下、瓦力娓娓道來的平凡人物的生活點滴,讓人怦然心動的幸福感,或令人感慨萬千的寂寞疏離,在在都讓人著迷不已。瓦力真是善於說故事,一首歌一段情,一曲古典樂一段往事,總有觸及人心,讓人悸動的時刻,更多時候能勾起你我心裡似曾相識的回憶。瓦力讓音樂不再只是單純的音符,而是活生生的回憶過往。

《瓦力唱片行》書中的段段紀事,直視著每位讀者的內心深處,在一個處處充滿音樂的世界,我們選擇關起了聆聽、收起了關愛,選擇一個連自己都無法全然接受並喜愛的自己,生活在不知所謂喜歡的社會,不遠不近的人際關係,隨著書中故事的進展,茫然無措的心情漸漸滲透進自己的心裡。那首曾經聽過幾百遍的曲子,歌詞記不起來,旋律哼不完整,那位曾經形影不離的人究竟在哪?回想當時的濃情蜜意,怎麼變得如此輕易就淡忘?瓦力勾起了每個人心底遺忘的那個人、那首歌,真是恐怖,如果你不願意想起,請勿進入「瓦力唱片行」。推薦給各位夥伴!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3/10
劇透警告
當我翻開「瓦力唱片行」看到「吉諾佩第」這四個字時,不由自己地繼續看了下去,大安到石牌站從沒這麼迅速過。

當年,新竹台北兩地跑,週末的兩人世界總是難得,而在手機鬧鐘旋律中醒來的早晨,這熟悉的旋律從不缺席。

那是她手機的鬧鐘旋律,讓人捨不得倉皇將手搆到桌面五指張開探索個幾秒鐘握到手機之後按下紅色話筒按鍵的那旋律。(對,當年iPhone還沒發明)

在這樣的旋律喚醒的早晨,一切宛如覆上了一層砂既朦朧又唯美,當下只奢求,能永遠如此

「當你知道你遇見他的第一天,生命的沙漏就已經開始倒數的時間。然後你希望那些時間乘上宇宙所有的沙子的數目不要停。永遠就是這麼久」

瓦力如此詮釋著永遠。

從某一天開始,那個「永遠」停格。

「我需要音樂」兀自地從杭州南路沿著仁愛路走到了誠品敦南音樂館。(關了之後何處能慰藉深夜落寞的都會男女呢?)

音樂在此時是解藥?毒藥?抑或是安慰劑?當下並未多想,只想找到心儀已久的Art Blakey在巴黎St. Germain俱樂部的現場錄音

在誠品音樂館放任自己找唱片聽音樂的當下,我才意識到,一路走來,音樂一直都在。

那是高中某年寒假北上,到家父一位同學家過夜。好不容易找到基隆路,又更不容易地找到福和橋,家父的同學在路口等著。

房間單人床頭有一組音響,「我讓你聽一下這張唱片」,一開聲,眉頭一皺,這人怎麼這樣唱歌?如此沙啞低沉,唱片公司還為他灌錄唱片

端詳一下這張奇怪封面的唱片:封面有三個臉部抹白的人,貌似剛下戲的默劇演員,其中一人手上拿了份刊物,斗大的字體寫著「新東.....」第三個字不知是不是「陽」

「這張劍魚喇叭賣到絕版了」家父同學越講越起勁,但我越聽越不對勁,為什麼有人把專輯名稱叫做「劍魚喇叭」跟「雨狗」!還用汽油桶當鼓來敲。

那一刻,音樂與我之間的情愫莫名展開,而多年後,「劍魚喇叭」以及「雨狗」也成為我唱片架上的收藏。(我對Tom Waits的喜好還真的可以用好酒沉甕底來形容,釀了這麼久,兜了一大圈,總算不覺得他的音樂「怪」)

18歲生日當天用零用錢買了John Coltrane的A Love Supreme以及齊柏林飛船的Led Zeppelin Remasters,爾後段考期末考後走回家的空檔,都「順路」到唱片行一下,能試聽的便試聽,不能試聽的便看看側標。於是Nirvana, Smashing Pumpkins, Jimi Hendrix, Stevie Ray Vaughan以及更多的John Coltrane在我的隨身聽輪播。

John Coltrane成為我聽爵士樂的敲門磚,更多的Coltrane引出更多的脈絡,更浩瀚的曲風及專輯反而成了近十多年來我的聆聽首選。

時至今日,有些熟悉的旋律在腦海中響起時,總會勾起那些經歷過的片段,不論好壞,都以音符的形式承載著。

瓦力唱片行書寫的正是如此的故事,在夜闌人靜時襯著Tonny Bennett的嗓音以及Bill Evans的觸鍵,以它的文字萃取出那些生命中的苦澀酸甜。

"I wish we were young and foolish again"

好瓦力,快收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