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忙:做自己喜歡的、快樂的、有意義的事,拒絕崩潰的無壓生活練習

中文書
心理勵志
9折$ 324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2/04/13
劇透警告
「均衡兩個字聽起來很棒,但它…是一個空洞的承諾。」
--《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忙》

每當有人不經意地說出:「妳看起來很悠閒嘛!」這個時候,不管對方的表情或語氣如何,下意識總是感到不舒服。通常的反應是,認為自己被「酸」了。於是,心虛的我只想趕快找點事來忙,或者,有幾次真想開口反駁:「我可是從一早就忙到剛才,五分鐘前才稍微喘息一下。」但是,我卻從來沒有想過,對方也許是在稱讚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之中,居然還能氣定神閒、不慌不忙。明明面對的是中性的詞語,我為什麼總是往負面的方向思考呢?
也許是因為,在我心中有一個敘說已久的「範本故事」。在這個「範本故事」裡,現代社會的人愈來愈忙碌;工作來的更多,處理速度也一定要加快。唯有增加自己的工作效能,在一樣的時間內解決比以前更多的事情,劃掉更多的待辦事項,才是好員工、好媽媽、好太太。如此一來,就有可能擠出一點點的空閒時間,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才有希望得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言之成理,是吧?
這本《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忙》,是一本討論關於如何提升現代人生產力的書。不過,作者並不是要教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任務。而是在第一章就先打破一個活在你我心中的幻想: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的狀態。請注意,作者在這裡指的並不是說,我們若要達到這重狀態是非常困難的事;而是,她認為我們壓根兒就不該把「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的狀態當成是一個我們應該努力的目標。因為,這無異於緣木求魚;即使費了大把勁去追求,肯定是徒勞一場。
作者認為,我們不但不該努力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反而應該勇於打破平衡:先決定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因為,我們的專注力、精力、意志力,都是有限的資源。若我們不先勇敢地為自己做好決定,心裡那些範本故事:好同事的範本、好媽媽的範本、好兒女的範本,就會不斷地下命令,要我們接下所有「應該」做的任務,並「應該」盡全力完成每一項任務,以符合範本故事裡的設定。
例如,作者心裡的「好媽媽」範本故事,就明確寫著「好媽媽要親自幫孩子烤生日蛋糕」。於是每一年,無論再忙,她都一定會為孩子做這件事。直到有一天,她在疲累的工作之餘,依然想盡辦法抽出時間,陪女兒一塊兒到超市採買烤生日蛋糕所需的材料,才驚訝地發現到:女兒其實真正想要的,是超市冷藏櫃裡那個花俏的鮮奶油蛋糕!雖然有一點小小的失落,但作者這時卻也真正意識到:自己就算不親手做蛋糕,也仍然是一個真心關愛孩子的媽媽啊!
就連準備考大學的高中學生都知道以下這個事實:把心力平均放在全部的科目上,是自找麻煩。因應未來的入學考試,自己必須及早做出取捨,才能在競爭中善用優勢、脫穎而出。回過頭來想想:為什麼我們這些扮演多重角色的成年人,卻意想天開地要逼自己將所有資源平均分布在每一個身份上,甚至還時時要求自己,全力以赴,不准有任何一點保留?
讀完這本書,我了解到一個觀念:在現今的社會裡,提高自己的生產力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事。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前提是,我們得先釐清自己的「優先事項」。作者說:「當我們平等對待每件事時,就代表優先事項並不存在。」唯有大膽地做出選擇,並在腦中對自己的力量做好有效的配置,才不會一再陷入「明明很忙碌、卻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還沒做」的空虛感與愧疚感。
廣告詞說:「小朋友才做選擇,我全都要!」如果我們真的以為自己可以什麼都要,不如,還是謙虛一點,多跟小朋友學學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9/30
劇透警告
「我們是否曾停下來問自己這些事項真的有必要完成嗎?
還是我們只是盲目地趕完待辦清單上的任務,
像彈珠台裡的彈珠一樣從一個任務彈到另一個,把自己累得半死?
這就是為何我們上床睡覺前會感覺自己做得不夠多、沒有完成夠多事項;
就算連午餐都沒吃、同時處理五件事,
自己也還是做得不夠好。夠了!」P101-102
.
九月初,發生了點意外,家人需要照顧和接送,
我從稍稍繁忙的生活,變成一天24小時擠兩個人的事情
還有成堆的家事和手續要辦。
.
印象最深刻的是,
在醫院住了一週後,離開醫院的隔天,
有兩個家庭著孩子來家裡探望,
媽媽們一踏進家裡,非常驚訝地:
「妳們家怎麼可以這麼乾淨!?」還重複問了幾次。
我貌似悠閒地坐在沙發上,不疾不徐地替他們倒飲料。
這段時間家裡甚至比以前的任何時候都還要乾淨。
我一個人扛起所有的事,鮮少讓其他家人幫忙,
每每有人要來的前一天晚上,
我就會再一次將家裡大整理一次。
而不只整理家裡,另一個我無法接受的事是,
我不能允許自己狼狽地出現在別人面前。
.
「我想請你為我填個空,別考慮太多,
就填你直覺所想到的第一件事:
一個好人總是____________。
然後問問你自己:這個答案真的是正確的嗎?
還是你只是在用永遠達不到的高標準來檢視自己?
為何我們會有這些狹隘的信念呢?
它們是從何而來的?」P28
.
如果沒有辦法把家裡或自己整理好
我會覺得自己是個失職的太太。
想當然耳,我累壞了。
除了身體發出抗議的聲音,心也是。
.
《我只是好好生活,工作竟然變順了》的重點著重於
在職場上卡住猶豫是否離開時,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
而《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忙》是在探討「#選擇」,為什麼就算完成了很多很棒的事,但我還是不快樂?我們到底是在完成自己覺得重要的事?還是在用自己的時間完成別人覺得重要的事?作者認為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在繁忙中達到真正的滿足。
.
「排出優先順序並不困難,
然而我們常常會將『緊急』跟『重要』兩個概念混淆。
許多人認為這兩者是同義詞,可以彼此互換。
#重要任務:對我們所在乎的事物有所貢獻;
能實現我們真心想,做的事情;是能讓我們更接近北極星的墊腳石。
#緊急任務:截止時限接近;這類任務需要我們緊急救援,突發的火苗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從本質上來看,緊急任務就只是時間急迫而已。
因為它們標有驚嘆號,所以你會傾向先處理它們一儘管它們與你個人所在乎事物毫無關係。
事實上,這類任務大部分都不關你的事。」P128-129
.
特別推薦給被事情壓得喘不過氣的媽媽(P20、P44-45)
內容非常豐富,也將它推薦給過度忙碌的你。
展開
user-img
5.0
|
2020/11/19
香水可以訂製,服裝可以訂製,你有想過其實連生活都可以訂製?

我相信很多人會感到疑惑,當個社畜或是奉獻家庭都累的像條狗,被壓縮的時間生活哪來訂製?
《你可以不用這麼忙》就是一本幫助你打造客製化生活的詳盡指南。

以往的工具書總是不斷告訴你,如何透過作者建立的概念達到成功,並試圖將每個人套用在一個「因人而異」的公式中。
而「譚雅.道爾頓」很不同,在這裡非常有意思,她並不提供「公式」,而是貌似心靈治療(亦或諮詢師),不斷引導讀者探尋心中的目標,進而「自行」創造生活。

譚雅.道爾頓作為一位成功的創業家、穩定成長的生產力中心執行長,成功早就不是新奇之事。
但在成功後如何讓自己在家庭與事業達到平衡?如何在忙到不可開交的生活中給自己喘息的空間並發揮出最大的工作效益?
接踵而來的問題使她發現「我們看似成功與滿足的背後,其實充滿了焦慮、自我認同危機,以及疲憊不堪的身心靈。」

譚雅.道爾頓就在重新檢視自己日常,替自己打造一套生活並身體力行後,得到前所未有的喜悅與極高效率。

如今她成了演說家、在apple podcast 創下100萬下載紀錄的自媒體,就此致力將「訂製生活」推廣給所有需要幫助的每一位人士。
此書以四大章節為主軸,每章節再細分三細項為大家引領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目標,一步步量身訂製自己的生活。

書中不時引用許多譚雅的求助個案:
總是忙碌卻得不到回饋,不知道為何而忙?
如何在照顧家庭中取得自我喘息的狹小空間?
在事業與家庭中如何取捨並帶來自我認同?

「這裡僅有取捨而非平衡,凡事皆為一體兩面,唯一擬定優先順序才能達到最佳成果。」

從中可以發現個案與自己、周遭朋友皆有相似之處 :
「你是不是整天瞎忙卻只能哀怨時間不夠用?
在生活與工作中無法獲得成就感?
是不是奉獻家庭後感覺自己逐漸渺小。」
如果您也有以上症狀,或許這本書正是你的良藥處方。

如果您也有以上症狀,或許這本書正是你的良藥處方。

《你可以不用這麼忙》真的很與眾不同。
它並非盲目的勵志,而是讓在生活失去重心、迷茫的人們給予助力,並將你輕輕一推,前往身心更遼闊的大道上。

譚雅.道爾頓,宛如一名替生活煩惱人們諮詢的治療師,只是她更懂得如何在休閒、家庭與事業拉扯上,提供每一位諮詢者最好的方向,正因為她三者兼具,使觀點能更精確受用,否則怎能有那麼多身份且成功呢。

「生活並非是要你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做最重要、快樂的事。
你是不是一醒來就覺得累?四面八方而來的壓力讓你焦慮不堪?」
訂製過的生活將讓你體驗生活「原來可以不用那麼忙碌」,多了喘息,多了效益,多了享受生活的美好。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