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的世界:AI時代戰勝失業與不平等的新經濟解方

中文書
商業理財
9折$ 450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09/25
作者 Daniel Susskind 是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員,曾經擔任英國政府的政策顧問。此書主旨在思考未來人類不需要工作的政治、收入與意義,書中的 14 章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探討人工智慧的脈絡、科技進步的威脅、人類因應之道。雖然參照歷史可能會錯,但推廣教育不可能解決如此的危機。對於解決方案,作者認為全民基本收入 (UBI) 不行,但該推行大政府之下的有條件基本收入 (CBI)。而且工作是以往勞動時代的「鴉片」,日後人類該思考如何不再工作,但能夠愉快又有目標地活下去。

首先,作者開宗明義指出未來不是完全沒有工作,只是不足夠給每個人做而已。雖然來自自動化的焦慮並不紫烏虛有,而作者認為這被誤解成會在稍瞬間出現,這種科技性失業將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因為機械對經濟有三大影響:生產力效應 (productivity effect)、大餅效應 (bigger pie effect)、變化的大餅效應 (changing pie effect)。問題在於這三種效應帶來的替代和互補力量,並不明確,現時的勞動時代 (Age of Labour) 仍由互補力量佔上風。作者舉例說明,八十年代的三十年來,美國電子櫃員機上升四倍,不但沒有取代銀行櫃員,而是釋放勞動力轉往關係銀行方向發展。

其次,書中指出錯在經濟學家以為科技替代會有技能偏向,其實應該是非技能偏向 (unskill-biased) 因為非技術工人才會使用機器。ALM 假說又將將職業和任務 (task) 搞混了,甚至乎應該改成科技總是任務偏向,尤其會替代例行任務 (routine tasks),在非例行任務中與人類互補。書中提及關於工作的三大謎思:機械取代人類 (terminator myth);模仿人類智能 (intelligence myth);勞動進步陷阱 (superiority myth)。但第一個謎思忘記了科技如何在工作任務中輔助人類,第二個謎思問題在於以人類為機器模仿的對象,其實機器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來輔助人類,就算沒有人類的創造力、同理心和判斷力。在第三個謎思是勞動市場有固定的職位數字,一切其實要素都在影響。

而且不少以為機械要取代人類,必先複製人類的智慧和行事準則,可是以人類智慧為模版來打造的機器到目前都功敗垂成。其實機械不用模仿人類,像第二波人工智慧一樣,而是要用運算能力、不一樣的規則,反而追求打造更務實、功能更強大的機器。人類就像西方文學經典中無所不知的狐狸,而機器則是僅知一事但功能強大的刺猬,表面仍是人類佔優。但是就是刺猬逐步累積,而且將非例行任務轉化為例行任務,足以蠶食人類一切的任務。

再者,作者指出由於機械會侵佔 (encroachment) 人類的職場任務,是像死亡和徵稅一般逃不掉的長期趨勢,從手作、認知到情感能力日漸提升,比如七成二履歷沒真人審閱、彭博新聞產生三分一的文章幅演算法寫成。但消長的程度可能按國別的任務分工、成本差異、監管法規和文化而有所不同,作者提出比如 2000 至 2015 年間英國吸納低薪洗車移民工人,令相對昂貴的自助洗車行大幅退出市場。

最後,鼓勵讀者可以同時參考 Jeremy Rifkin 的《The End of Work》以及 Martin Ford 的《The Rise of Robot》。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