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的結構【50週年紀念 修訂版】

中文書
自然科普
9折$ 432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06/07
作者 Thomas Kuhn 是來自美國的物理學家,此書的英文版於 1962 年出版,先後共有四個版本,後來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本書中譯本是 50 週年版,分為 13 節,加上哈金和傅大為的兩篇導讀。書中旨在探求科學的軌跡和本質,說明科學並不是線性的「累積發展史觀」,而是多次的科學革命所致的歷史,分為三大主題:常態科學的解謎活動、危機下誕生新理論、科學革命後的不可共量性 (incommensurability)。

首先,作者形容科學家極少發明新理論,常態科學主要研究三種問題:測定重要的事實、檢測事實與理論、闡釋理論。常態科學有其內在機制、明確方向,一般在解謎題,指導研究的是大家共享的典範 (shared paradigms)。

其次,作者提出當科學發現異常的現象時,便是危機,比如哥白尼發表的天體論和牛頓的光粒子說。當研究工具沒法解答典範之下的問題,那麼科學界便要放棄典範,這便是科學革命的關鍵。因為沒有危機就沒有新的科學理論。

再者,作者認為科學革命改變了科學家的世界觀,受新典範指引下,用新工具來觀察新的東西。因為常態科學背有假設,假如改變了,可能便活在不同的世界,比如亞里斯多德與伽利略對速度理解有所不同。也由於兩個科學學派的問題與標準不一樣,既無法滿足對方的預設與判斷,又因為每個典範都沒法解決一切的問題,變成自說自話般的狀況。

此外,書中又提出科學教科書、通俗作品和科學哲學著作,三者都在記錄科學革命的成果,反映現時常態科學的基礎。要等到相關的出版愈來愈多,科學家對新典範改宗,才有機會說科學典範改變了。最後,書中提出了五大當時未解的問題,以下舉其三個例子:科學社群的特質是什麼?為何在典範變遷後,會達成社群中的共識?而且典範變遷會產生出超越過去、更為完美的工具?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