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暴力:以愛為名的虐待與傷害

中文書
心理勵志
75折$ 360
5 /5
2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立委高嘉瑜家暴案後再來看這本書,
更感世上以愛為名的傷害,真的永不停竭。

我們每個人都多重視一點,
家暴案就更有機會少一些。

這本書寫得非常好看,文筆出色,
作者從鳥瞰一件新聞上的家暴案開始,
慢慢把距離拉小拉近,
到審視受害者的人生。
你看到後來會發現,作者這麼寫的用意:
這些案件受害者就如你我身邊常遇見的人,
家暴案往往發生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而當你發現時,
往往上了社會新聞版面,
已經太遲了。

當年紐約時報把這本列入10大必讀書單,
很高興這本書出了中文版,
提醒我們不再漠視。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1/06
劇透警告
這本書是2019年《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之一,這個十大的書單是綜括當年所有出版品中,他們認為"最"值得閱讀的十本書,因此選入這個榜單的書,都具有高度可讀性。除此之外,本書也入選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年度最佳非虛構作品的決選。本書絕望之餘又充滿希望,閱畢,它會改變讀者往後看世界的角度。

作者Rachel Louise Snyder是一位美國籍的記者,替一間美國公共廣播網Marketplace擔任駐外記者,她曾經待過倫敦和柬埔寨,目前在華盛頓特區的American University擔任創意寫作課程的教授。她的報導也曾刊登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紐約客》等知名媒體。

這本關於家暴的書是她將近十年的報導成果。她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開始關注家暴的議題,當時她很驚訝地發現,超過一半美國女性的謀殺案都跟家暴有關,這個數據非常驚人,社會上關於家暴的探討少之又少,中文有俗諺:「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個現象舉世皆然,家門關上,外人似乎沒權利對別人家庭的狀況指指點點。除此之外,不管東西方,男性是傳統社會結構的支配者,女性在中外歷史上常常受男性支配,甚至被當成男性的所有物,儘管這種傳統漸漸的被打破,女性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依然普遍存在。

關於女性在職場上的不平等對待,近年來女權運動者大聲疾呼,取得了較多的關注。反觀家庭暴力的議題,探討的聲量相對小聲。這本書的出版喚醒更多人去關注家暴議題,作者優異的報導技巧,徹徹底底地剖析家暴的本質,振聾發聵。

一般家暴的探討立場都比較片面:「憐憫受害者,譴責加害者」,僅此而已。本書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作者多面向的解構家暴的本質。她關注的對象幾乎囊括了所有與家暴相關的人事物: 受害者家屬、加害者、社福機構、學術研究人員、警察人員、司法機關、矯正機關等。她的調查深入家暴背後盤根錯節的網絡,抽絲剝解後勾勒出一幅清晰的結構圖。她的報導並非蜻蜓點水,而是投入了長時間的追蹤,並且親身參與其中。

在傳統的媒體報導中,記者本人是超然獨立的存在,純粹講述客觀事實的媒介。在這本書裡,作者也秉持客觀的精神記錄她的所見所聞,不過作者對報導的對象也投入了感情,以充滿人性關懷的筆觸寫下這本震撼人心的好書。

書分成三章,第一章聚焦在一對夫妻和一對兒女身上,一家四口表面看似和樂融融,但在某一天,老公槍殺了妻子和未滿十歲的兒女,最後自盡。這是天底下最悲哀的人倫悲劇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為什麼丈夫要殺死妻子? 甚至狠心連子女都不放過? 悲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作者訪問了夫妻雙方的家屬及朋友,家暴造成的傷害是極為強烈的,而且傷害範圍擴及加害者及受害者身邊的所有人。

第一章的人倫悲劇只是大環境的小縮影,美國每一年有成千上萬的家暴受害者。儘管男性、LGBTQ+群體也存在家暴議題,但大部分受害者為女性,男性的暴力傾向引起作者的好奇。這本書也以「女性為受害者,男性為加害者」的角度出發,探討這種男性集體的暴力行為背後形成的原因為何呢? 基因遺傳、社會文化、生活習慣、宗教信仰、人格特質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影響,可是綜觀來看,有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就是幾乎所有的加害者本身曾經也是家暴受害者,他們在童年時期就成長於家暴的陰影裡,爸爸酗酒,工作不穩定,情緒起伏劇烈,常常毒打媽媽,甚至對孩子拳打腳踢。家暴像是潛伏在社會裡的流行病,隱形不可見卻殺傷力十足。

這種成長經驗會塑造一位男性的性格,耳濡目染,長大後有樣學樣,因為在他們的價值觀裡,這是常態,對待女性須緊迫盯人;懷有被害妄想症,例如認為妻子會紅杏出牆;有強烈的控制欲,希望掌控伴侶的一言一行;切斷女性的經濟來源,讓她必須仰賴老公才能生存。在他們眼裡,家暴是一種愛的表現,因為愛你、在乎你、想保護你,才會不顧一切的希望對方徹底屬於自己。

家暴受害者往往為了孩子忍氣吞聲,默默承受,不敢向外求援。畢竟她能夠去哪裡? 這些受害者經常是年輕的小媽媽,不小心懷孕結婚生子,從此就被困在家庭的牢籠,會家暴的老公常常是控制狂,他們不讓妻子去工作,如此一來妻子就沒有經濟來源,必須仰賴老公才能生活。他們也會想辦法切斷老婆的社交網絡,妻子也就無從向外求援。當老公成為妻子人生中的重心,精神上、肉體上,這位女性成為男性的所有物了。受害者就算忍不住報警了,在走投無路,或者心生憐憫之下,有極高的機率會臨陣退縮,否認老公的家暴行為…

本書第二章的視角很獨特,聚焦於幾位家暴加害者。一般人面對加害者的態度都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作者或許是出於女性的細膩情感,她嘗試從「加害人的視角」來檢視家暴發生的原因。除了上述家庭成長的背景,作者發現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原因。當下的社會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是崇尚暴力的,男性要孔武有力,充滿威懾力才是最佳典範,如好萊塢的英雄電影一般。主流的價值觀灌輸給男性的認知就是男性要強大,不能顯得軟弱,男兒有淚不輕彈,所以當面對困境時,許多男性解決壓力的唯一方法就是用力量解決一切,當這發生在家庭裡,家暴就產生了。

作者追蹤的加害者,有已經改過自新的更生人、殺光全家人的男子、執迷不悟的加害人等。其實這些人的生活圈也深深影響他們的行為,他們往往來自於貧窮和治安不佳的社區,在這種圈子裡,暴力似乎是眾人一致的道德觀念。有一群人希望能透過教育教化加害人,這群人與矯正機關合作設立了教育課程,期望從根本扭轉加害人的態度。

這些課程的講師常常是「前加害人」,他們分享自身故事,闡述自己不堪的過往,透過反思和交流,圍成一個圈圈各自分享自己的故事,讓參與其中的加害者們跳脫自我的框架,學習從被害者的角度檢視自己的行為。所有加害者都有一個特質,他們都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他們覺得受害者也要承擔很大的責任。這種自我中心的理念,正是此類課程希望打破的惡性循環。只有當一個人懂得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才有對話和溝通的可能。

第三章則聚焦於家暴後的處理和輔導。這一章節一掃前面的陰霾,使得家暴防治的未來有了一線希望曙光。傳統上當家暴發生了,有關當局應對的方式就是申請保護令,或讓受害者暫時住進庇護所,不過因為資源稀缺,庇護所只能提供短期或暫時性的緩衝,無法從根本解決家暴問題,大部分住進庇護所的女性,頂多住個半年,離開之後怎麼辦呢? 沒錢又要照顧小孩,她們往往回到老公的身邊。

這種情況常會使家暴的情形雪上加霜,老公認為妻子背叛了他,保護令等家暴防治的措施,竟然反過來使老公惱羞成怒。許多家暴導致的謀殺案都是在女性被迫回到男性身邊後釀成的。這種情景處處上演,但此類狀況應該是可以避免的。這也是作者想要傳達的主旨: 解決家暴問題,其實並沒那麼困難,只要把現有的一些問題改善,就能有顯著的成效。

以上述庇護所為例,書中有一個機構設立的庇護所提供長達2~3年的時間讓受害者有比較充分的時間重新出發。設想一下,一位家暴受害者,帶著孩子住進了庇護所,沒有謀生的能力,精神狀況已經大受打擊,卻想到兩個月庇護期滿後,就必須搬出庇護所,走投無路之下唯一的選項就是回到老公身邊,這樣如何重新開始呢? 這個機構嘗試讓女性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喘息再出發,儘管目前依然在試驗階段,這種結構性的改革,使家暴受害者有了更多重生的機會。

書中還列舉了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人事物:作者陪同警察去訪視受害者;參與家暴防治的工作坊;訪問家暴學術研究的先驅,因為她的研究成果,才把家暴的風險量化,以利提前示警,拯救了無數的受害人;家暴專線的客服中心,如何24小時提供緊急救助…

作者的結論很簡單,只要社會上越來越多人重視家暴的嚴重性,做好跨部門的溝通協調,家暴防治就會取得顯著的進展。讀完本書,讀者對家暴的議題會有深度的瞭解,或許也會鼓勵你開始動作,一同為家暴防治貢獻心力,至少不再袖手旁觀。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