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來問我?只因受苦的人想得更透徹

中文書
心理勵志
9折$ 288
5 /5
3位讀者評分
5
67%
4
33%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05/20
劇透警告
不只是手札 不只是雜記 不只是想說的話
對我來說也可以堪稱人生問題教科書
雖然是攝影師 但一個可能不能陪伴小孩很久的父親把摘錄的問題像對小孩說一樣 真誠度100
裡面也很多其實有點顛覆傳統想法的建議 不是單純雞湯文
「請與不安及孤獨好好相處 請溫柔地對夢想展露笑容 最重要的的是對夢想誠實」
這一句我之前看的時候有貼上標籤 記在本子
然後居然在最近廣末涼子的新書中看到這一句
她也拿這句 送給自己小孩
是本不分國籍大家都深深受用的書啊~~

而廣末涼子的小孩也回應的很可愛 「我做不到啊」(笑)

可能把這個想法放在心中 然後雖然做不到 但我們還是記得這一句話 會慢慢發芽🌱
那從一本書中看到作者在看這本書 很妙 大家都在看喔 推~~~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1/16
今日來介紹11月新書,上個月也讀過同一名作家的書:《離開前,我想對你說…》(作家發現罹癌後,留下想對兒子說的話並集結成書)。以及這本替許多人解憂的合集:《為什麼大家都來問我?》,刊載了許多人的煩惱,以及作家的想法與回答。內容很豐富,不只是身體上疾病的煩惱,戀愛、親情、對未來的無助、人際關係等等,縱使問題五花八門,作家還是努力認真回覆,回覆都寫得很長,不是那種金句滿滿的勵志雞湯文,而是他最真實的想法,仿佛筆友般,不會令人感到疏遠或應付,是真心關心著來信者。而所有問題他都能解答,讓我非常敬佩。以下「」摘錄書中我特別註記的段落:

※問:我不明白要如何與他人建立穩定的關係。
答:「不擅長溝通的人,不是和對方有距離感的人。」、「安穩的溝通要有個安穩的對象,而且你本人也要安穩才行。p.23」

※問:「要如母親期望般當個普通平凡的上班族,還是勇敢追逐我自己的夢想呢?」
答:「何謂普通呢?江戶時代的普通與平成末的普通是不一樣的,『普通』會根據時代相異而有非常大的變化。父母說的普通,通常都是指他們自己經歷的時代當中的普通喔。p.30」

※問:我女兒在學校被霸凌痛苦到不想上學,身為母親我辭職在家照顧她,請問要怎麼改善此困境呢?
答:「要與女兒一起共育,而不是教育。」「能讓女兒活得像自己,是出了學校以後的社會,那是非常寬廣的世界。能夠教導她世界有多麼寬廣的契機,我認為那就是您自己,父母如果和學校老師做一樣的事情,也一樣不會比較好。p.38」

※問:念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答:「比起學校成績,妳一句『我認為自己養育了一個好孩子』才是他一輩子的寶物。我能明白妳在考量一年後高中考試的心情,但我認為思考20年後兒子要做什麼來生活也是很重要的。」

※問:想自殺的人該怎麼想?
答:「先不要否定自殺,請先肯定對方。想死的話隨時都可以死的,所以先一起想怎麼活下去吧!p.109」

作家也談到,他把所有諮詢煩惱的問題當作都是兒子的提問,那便會更用心的回答。在未來無法陪兒子走完的路程中,兒子也可能遇到相同的煩惱,能有幾本老爸留下的解答之書,十分貼心,也令讀者感動。
展開
user-img
4.0
|
2021/11/10
這本《為什麼大家都來問我?》書名直白地讓我笑出來。

一位年輕攝影師幡野廣志,罹患了難解疾病,餘生有限。他先是以自己擅長的攝影,為家人留下身影,放在網站上受到矚目。但是接著,他開始接獲讀者諮詢,問的還七葷八素喔,從愛情、親子到人際關係,甚或是有被殺害者的妹妹來信述說內心的沉重。

他實在忍不住想,自己又不是法師或悟道者,只是個攝影師,那:「為什麼大家都來問我?」
這讓我想起近幾個月的《大誌》上有個奇特的專欄「來自販售員的啟示」。取材自日本《大誌》,由讀者來向這些銷售員提問請益,這些問答也已經集結成書。

從英國起家的《大誌》,銷售員是街友(遊民、無住屋者),可以獲得自己銷售雜誌的五成收入。在傳統認知上,這些銷售員大概不會歸作「人生勝利組」。但是《大誌》卻做了這樣的安排,有年輕人甚至詢問該如何選擇科系。他們認真回答,我看得也津津有味。



之前《大誌》曾經邀請銷售員寫一封信給年輕的自己。每封信都讓我們得以認識一個活得並不容易的人生,和他們溫柔對待自己那個「內在小孩」。曾經走到谷底的人,看待其他憂慮是不是蜘蛛螞蟻呢,而如果是問到陪伴的經驗,他們應該更能誠實的回應「被陪伴的需要」吧。

所以《大誌》這個「來自販售員的人生啟示」,可能更適合這本書《為什麼大家都來問我?》的副書名:只因受苦的人想得更透徹。

幡野廣志在前言一開始就說了自己對於這些問題湧來的莫名其妙,然而他仍然認真思考,誠摯回覆。為什麼呢,重點(洋蔥)來了,他說,他把每一個問題都當成 #兒子未來會問他的問題。基於這個心情,做父親的當然會竭盡所能地回答呀。

例如有人提問了,好像跟朋友一起喜歡上了社團裡的某人,看得出朋友展現了迷人的笑容釋出好意。她覺得對方好像對自己有點意思,也可能沒有。她想到三個人未來的關係就十分煩躁,自己是否應該做點什麼呢。

幡野廣志劈頭就說,「妳沒有獲勝的機會。」

他說,都看得出情敵比妳快了恐怕十幾步,而對方可能也是很受歡迎的人,妳只是在一旁等待而沒有餌食,絕對不會有魚上鉤的。「與其說她是個強敵,不如說身為妳敵人的妳實在太弱了。」
他並且給了一句打氣的中心德目:「能夠提起勇氣行動的人才能夠獲勝,這就是戀愛的幸福。」

想到這是他打算告訴苦惱單戀的兒子的話語,就不禁敬佩這位認真的爸爸。我們自己回答晚輩或思量上,恐怕都沒那麼認真吧。


記得多年前蘭迪教授一場在卡內基美隆大學「#最後的演講」爆掉了全球的瀏覽紀錄。當時他罹患胰臟癌,受邀回校演講的題目是「全力實現兒時夢想」,爾後也受訪擴大寫成了暢銷書。

這場演講(書)的趣味與靈感四溢。不過當他講到最後帶回所謂人生中的「假動作」,他說,今天這場演講是個「假動作」,重點不在於要怎麼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是在於怎麼過人生;他演講的對象也不只是現場聽眾,而是三名年幼的孩子。

這段話一出,相信很多人的心都跟玻璃般的匡啷響起。結尾時,他以生日蛋糕祝福妻子生日快樂,她上台後在他耳邊輕聲一句,現場演講時我們不知道,在書中蘭迪透露了,她忍不住說了:「求求你不要死。」

在體力有限還要準備演講之前,他的妻子曾經央求他再三考慮,不如把時間留給家裡,何況演講前夕正是兩人能共度的最後一個她的生日。但蘭迪認為,他在眾人前演講成就的內容,會讓他兒女們日後聽起來比較信服。



記得父親過世前,我居然也曾想過,還有什麼人生的大哉問趕快問一問這盞光明燈。這念頭實在也不太體貼,他都已經花巨大的心力要勇敢面對他的最後一幕,我怎麼還去煩擾他先給我幾帖祕笈。

不過幸好,我還有他多年來的文字家書,也還有《傅雷家書》,也還有如《最後的演講》《為什麼大家都來問我?》這樣刻骨銘心的各位爸爸的愛的家書,得以借鏡思量。
.
.
幡野廣志今年還受日本媒體邀請,前往311震災區紀錄「十年後」的影像。依然在專業的崗位上。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