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中文書
人文社科
79折$ 300
2.5 /5
2位讀者評分
5
0%
4
50%
3
0%
2
0%
1
5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1.0
|
2023/11/17
劇透警告
本書基本上要介紹父親的職業,但多處寫法與論文無異,文章不像文章,論文不像論文,文中還引述其他人的論文,我們要看的是父親的故事,不是論文!
展開
user-img
4.0
|
2022/03/17
本文改寫自社會所碩士論文:「做師傅就好」:港都黑手師傅的生命、工作與社會流動。論文本身得獎不少。去年年底參加新書介紹會而閱讀本書。本書距離論文已經有點距離,無法看到論文的基本架構,研究動機,相關論文,社會背景,研究方法等。其他類似的社會學論文轉出版書籍大概上都會改寫成讀者容易瞭解的形式。

對於作者描述的家族的命運,由個人的奮鬥歷程反映社會的變化,台灣由農轉工,然後轉白領的階級流動。也談到對於所謂的勞工與老闆的分際,自行創業的風險稍微涉獵。重點之一也存在所謂的社會階級與自我認知。甚麼是所謂的好工作?也在於說明台灣的勞工的學習歷程,也就是所謂的師徒制度。這些都是本書的要點之一。

作者不斷提到身為焊接師傅的父親,經常焊接各種拖車車型。並未說明的是台灣在工業化之中的進口替代。如果有讀者知道台灣的拖車車斗,兩個社會新聞應該有所認知,在80年代偶發的砂石車撞人事件,主要因為法規的缺乏,有業者自行焊接超高的車斗,在同樣的貨車車架內可以裝載更多的砂石,同樣一趟車,可以裝載超過一半以上的砂石。而台灣的車主,最喜歡的就是進口日本車架,然後到達書中所說黑手的廠家,因地制宜的製作各種車架,因應不同路況與需求,所謂的花蓮型當然因為是蘇花東路的狹窄與彎曲,不得不減少車斗長度的權宜措施,這些車架就被這些師傅稱之為各種車型。

第二個重點也在於常聽到的一句話,對於黑手師傅的小孩必然耳熟能詳,就是你要好好讀書,不要向我一樣做工。當然做工的種類很多,也有人是體力活搬運工,但是對於這些黑手而言,有技術活代表可以源源不斷的收入。這些都反映到當年台灣工業化的發展中,經濟成長率高也帶動各種工作多。面對目前的經濟低迷,這種每天都有工作的勞力技術活,畢竟心有所感,兩者的差距。當年的白領階級,透過作者的實際狀況,除了收入與上一代的差距外,白領階級有時候也必須接受一些現場工作的考驗。而成為藍領,以作者的弟弟為例,博士畢業為了專案也需要去考吊車執照。這些都反映後工業化的實際就業狀況。讀書也不代表好,技術也不代表差。敬業與專業才是重點。這也是會反映後工業化社會的自我認知。重新肯定自我而不妄自菲薄也是這本書的重要提示。

書中也談到黑手創業,一班師傅通常很單純,無法因應當老闆的職場交際或者是對於負責照顧勞工的責任,從而謹守本業當一個技師,不踏入創業的行列。這種車斗切焊工作,部分由台灣早期的拆船工作轉型而來,畢竟當初一個舊船怎麼切割,一方面可以滿足最小裝運車次,最大車載容量及重量。這些算計也是師傅的默會知識。就如同作者說無法看懂父親的車斗焊接圖一樣,必須加入師傅的一點工作體驗與長年累月的累積所得。最後本書加入家庭由小到大成長的一些經驗,將整個黑手家庭的生活呈現出來。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