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睡覺本能:我為什麼睡不著?如何自我復元?

中文書
醫療保健
9折$ 342
5 /5
5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03/10
|
電子書
作者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帶領讀者前往睡眠的世界探索,會赫然發現其實並不是只有自己會這樣,而是許多人共同的議題。
書中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的知識探討睡眠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牽扯到集體對睡眠的議題,如果你也有睡眠困擾,可以看看這本書,你會得到一些原因、方法,更重要的是不會再因為睡不著而指責自己了。
人生是尋找自己的過程,睡不著是一種警示,也是一個轉機,提醒自己應該好好正視自己的價值與感受。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4
劇透警告
一本值得推薦的書
[找回睡覺的本能]
失眠在現在的社會,已經是屬於大宗人口了。安眠藥在精神科算是前三名的主要藥物。
但, 睡眠是人與生俱來的機制,是甚麼讓這個機制脫軌了?
作者透過自身的修復路程, 一步一步地找出讓自己失眠的原因, 一路走了10多年。透過不同的睡眠茶,瑜珈,各種聽到的入眠方法,到最後,挖掘了內在造成失眠的心理原因後,睡眠機制就調整回來了。
如果看了醫生,您的失眠不是生理性(例如賀爾蒙失調),而是心因性的原因,安眠藥只能幫助你當下可以入睡,但這會變成如果沒有安眠藥就睡不著的循環。
能止住這個循環的方法,從面對內在的起因開始。
書中不單單有作者的復眠經歷,還收集了許多不同失眠原因的真人故事。
無論甚麼療法,如果只是給藥, 給精油,按摩,這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但,如果您願意探索起因,那麼甚麼療法都會有效。
大力推荐這本好書
身為催眠師與靈氣師父,從個案經驗來說,從根源面對,雖說辛苦, 但長痛不如短痛。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0/11
《找回睡覺本能》–一本被歸類在“睡眠"、“睡眠障礙症"、“失眠症"和“心理衛生"幾大類別中的新書,實則不然,內涵遠遠超越上述。

從書名和分類,表面上好像在為什麼會睡不著?失眠又該怎麼辦?但在廣大的失眠市場裡,還少得了教人如何睡著的教戰守則和各式要錢不要錢的講座嗎?

但世界的運作便是如此。

書要分類,人要標籤–這一型那一型,好像一旦失去這些簡化的概念,對世界的認識與理解便無從建立。

然而無論人或物,一旦定了型、貼了標籤,就不可能是全部的存在!

這裡,我要大膽撕爛這些成規舊條,真心誠意的告訴你:《找回睡覺本能》到底在說什麼?

是的,表面上談的是睡眠問題,但這趟旅程的價值與寶藏不僅於此,能再度安然睡去,只是剛好。

如同,眾多難分難解的身心症狀,睡不著不過其中之一。

失眠,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可能是情緒過不了關,也可能是靈性卡了障礙……
有個人身心層面的,也有社會性集體意識層面的,然而面對身心靈層層關卡,如何殺出一條生路?
而這本書,便是作者汪淑媛教授親自披甲上陣,無所畏懼地與自我爭戰的紀錄文本。

戰場從改善睡前習慣開始,作者認真檢視究竟是什麼奪走這與生俱來的本能與權利。

沒錯!這是一種權利!
每個人都有睡好睡飽的生存權利!
誰也無權剝奪,除非你自願賣給魔鬼。

而最先浮現出敵人正是你從不肯休息的大腦!

我們的意識很強大,身體明明已經發出警訊,頭腦還是有辦法三兩撥千斤,不去看,不管它,撐到最後一刻,還沒,你還沒死,繼續!直到崩潰當機趴下為止,還滿腦子念頭、資訊、待辦事項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與焦慮,大腦如此疲於奔命,情緒難以平靜,交感神經綁架副交感神經,內分泌全亂了套,你說,你要怎麼睡著?連放鬆鍵都故障了。

作者輕柔的告訴你:她是如何認識自己、同理自己、接納自己,對自已仁慈與寛容,卸下自己扛來的千斤負擔,如何讓喧囂的頭腦願意安靜下來,而身體在鬆綁之後,睡眠之神自然笑著到來。

在這過程中,修復的,不止是睡眠,而是身心整合–把兩個各自為政的親蜜戰友,重新接線,再度同盟,ON!

是的,第一項寶物是身心整合。

但你以為就這樣嗎?那也不勞我在這裡給你叨叨絮絮了。

作者真正的意圖是看穿、驅離那些盤據在內在深處的形隱妖魔。

她千山萬水帶領讀者穿越的最終迷霧,不是別的,正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自我探詢–從個人體質、原生家庭、長成環境、社會價值乃至階級意識……對形塑成現在「這個我」下手,把「我為什麼是我」、「是哪個我在睡不著?」視為禪宗公案來參,而這追根究底必然回到生命最初的探問:

「這是誰?」

「我是誰?」

披荊斬棘中,真實觸摸到可意識的生存焦慮、個人情結(僅僅如此都很不舒服),以及難以意識卻影響更深遠的深層焦慮,這些衝突、矛盾、內外不一致,無一不時刻將原本簡單、圓滿、樸實的「我」撕裂成傷人刺己的碎片。

一般不曾深入自我分析的人,可能連意識到是否身處險境的能力都沒有,更遑論消滅敵人。

在讀第七章「無意識的深層焦慮」時,文字化為急雨,在心湖激起漣漪,一圈一圈,層層相疊,愈來愈大……看起來作者在講她的經歷,在除她的妖魔,但我明白在那深不見底的幽暗處,我也在那裡。

反觀自己:儘管目前多數時候能順利入眠,但逃避無知、擔憂被操控的恐懼,以及面對階級而存在的自卑情節,不也時刻左右著自己的起心動念嗎?表現在選擇與關係上,自然免不了各種突衝、對立與自我矛盾……沒完沒了的內耗不也侵蝕著本該平靜安好的夜嗎?

最後,最後,如果只是讀完整本書然後闔眼放下,不曾、不願或無力如作者演示般舉劍破冰,走上艱困而孤單的個體化旅程,那就太可惜這份寶貴的禮物了。

然而,面對作者毫不隱瞞的自我揭露,那份真誠坦率的勇氣,又有誰能夠無感的不被打動而試著捫心自問呢?無論是多是少。

謝謝親愛的淑媛教授,為你自己、為失眠所苦的人們、為渴望個體化的心靈燃炬照路,要找回的,不僅是睡覺本能,更是那顆無所住的本然之心!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0/09
失眠讓人痛苦萬分,嚴重的話需要吃藥、看心理醫生。但比失眠還讓人更難的是,去好好正視自己的失眠問題。

太常聽到別人聽到一個人失眠,就隨便給建議,「睡不著,你就不要想太多」、「你就早點關燈躺床」等等……。要是可以輕易做到,世上早就不會有失眠問題。

我想這本書不是要「解決」人的失眠問題,而是「陪伴」失眠的人,真正面對失眠一點都不簡單。書很能同理到失眠的人,完全沒有要否認他的難,從多面向看待失眠問題,從個人到集體的,稍微減輕有睡不著困擾的人的焦慮。

面對失眠問題,有些人乾脆不睡覺,用玩手機,飲酒或依賴藥物,以快速直接的方式解決睡不著問題,可若你同作者一樣不甘心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感覺到身體心裡面有一大團迷霧,像是有一坨理不清頭緒的毛線糾纏,剪不斷理還亂,或是像作者一樣執拗,不妨跟著這本書一探究竟。

失眠的原因是廣泛性的,一點也不單純,書中具體地說出睡不著的處境,很多是失眠者共同的心聲,勉強自己睡,越用力越睡不著。焦慮會加深失眠,這些都是共有的經驗,以前覺得睡不著的自己是異類,但現在看到如此直白的剖析就覺得一點都不孤單。

書中經驗,會讓我想到自己的經驗,有前人的經驗,除了多一些知識概念,也使我多了一些勇氣產生好奇,開始去想自己的失眠問題,將它打開來看一看,會發現讓自己身陷五里霧中的或許不是失眠,是心魔,而自己也開始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待自己如何走在這片大霧中。

究竟是心理問題導致失眠,還是失眠有進一步引發更多的心理問題,兩者互為因果,長期累積的睡眠障礙像是朝著岸上拍打的浪潮一陣一陣的襲捲而來,不知道哪天會侵門踏戶,將你我吞噬。

要面對的從來不是表面「睡不著問題」,失眠是白日生活中無法緩解、殘存的後遺症,有太多不自覺的煩惱影響我們入睡,想要克服,得從日常生活的線索中找尋,不是忽略它屏蔽它,更不是隨意敷衍它掌控它控制它,而是要好好尊重自己的睡眠,透過不斷的區辨,理解自己,安撫自己,慢慢找回自己的本能。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