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心理勵志
224
4.5 /5
20位讀者評分
5
70%
4
10%
3
10%
2
1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20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02/16
這本書是繼上一本被討厭的勇氣更深入探討其中的各項論述,不管是課題分離還是愛自己愛別人愛社會有著更多的探討。
展開
user-img
2.0
|
2023/09/21
第一集理論上有點說不通所以來看第二集,結果更糟了。
我很喜歡阿德勒對心理學的見解,他說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我認同。第一集他說人現在的想法跟過去無關,我則無法認同。個人認為為什麼這會有某種想法,跟怎該怎麼對應是兩件事,以前的事情會造就現在的想法,但是在察覺自己想法後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反應,這才是阿德勒見解可以用到的地方,也就是對於處事的態度要有對得起自己的勇氣。
在書裡,哲學家說我們所做的行為跟想法都是次級的,本質上都是更原始的人際關係問題。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書裡卻沒解釋那更原本的人際關係問題為何會出現。很可能這樣會無限的遞迴且無可避免地矛頭指向過去的經驗,所以作者就故意不讓年輕人追問下去。
第一集大多精彩但缺乏實作,總感覺理論上說得通,實際上的社會時用起來難上加難。

第二集我以為會對以上的問題更加闡述,這次年輕人實際上也是因實戰經驗受到挫折而再度拜訪哲學家。第二集說是要提供實戰做法,其實也只是哲學家更清楚的解釋阿德勒思想的解決法,這又是個完美的辯論,聽起來很有道理卻又聽起來很難實行。在教導學生方面,唯一的實戰例子就是阿德勒被他的一位治療對象打而不還手,並以相信和愛進而修復了對方。但實際上卻沒說像是擁有一整班學生老師若要照辦理,實際上的難度到底有多難。也就是說,書本最後還是避掉了年輕人最初拜訪的原因: 就算是懂了,在現實生活實上執行阿德勒的難度上有難,多不切實際。

就像是一位鑽研股票技術分析的名嘴在電視上可以把理論層面講到無懈可擊,來賓的問題都銀刃而解,好像很賺錢,但是真在市場成功的名嘴...在哪?
展開
user-img
4.5
|
2022/05/25
劇透警告
.
📘簡談—《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但所有的喜悅也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過去的慘痛記憶』並不是影響你的主因,是因為你想保護自己,選擇了對你『最有利』的理解方式來塑造這段記憶,並且消除與『目的』相違背的記憶。」

✏️「不責罵學生,不稱讚學生;要給予每位學生同等的尊敬,要提供他們所想要的資源,協助他們自立。」



-
前作:主要談論阿德勒的「個體」理念—「課題分離」、「活在當下」,以及「心裡創傷的效果是自己捏造的」。

-
續作:主要談論阿德勒的「總體」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愛的真面目」。

-
相較於前作給出的一些僵硬概念,續作有給出更多具體的例子來解釋,釐清了我對阿德勒的誤解。


評價:4.5★/5★
頁數:297
展開
user-img
4.5
|
2022/04/17
劇透警告
小書彤來也~
二部曲我才在2022/4/17 2:00a.m.完讀!就馬上來寫一下書評啦
我讀下來的感覺,《一部曲》集結了阿德勒心理學的主要概念,《二部曲》一方面是在為阿德勒心理學做一個總結;另一方面是在告訴讀者阿德勒不是要大家一字不漏的將這些概念/觀念背起來並傳播出去,而是會隨著時代演進而改變,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阿德勒,但無論如何主要的核心離不開「愛」與「勇氣」,這說法看起來有點中二,但所謂的「愛」是非常宏觀,並不是男女或親友之間的愛,是整個人類之間非常高境界的愛。
為什麼是勇氣,阿德勒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所有的幸福也來自人際關係。幸福就是「貢獻感」,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找尋能夠帶給你貢獻感的地方,就會成為以「生存」為導向的人生過日子的人,失去幸福。

相較起來二部曲在閱讀上產生比較多問號,因為有一些概念對我來說更抽象,比第一本更像哲學書,甚至有新時代的味道,但針對幸福來自貢獻感這句話真的是醍醐灌頂,那些童話故事中的幸福生活根本是膚淺之談,真正的幸福是你身為人類在這個社會或團體之中能否有所貢獻而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例如一個建築工人,對一般人來說是份苦差事,甚至認為那是低階層的人才去做的事,但他卻對自己蓋起來的房子可以讓人們有一個安全又舒適的家而感到無比的滿足與價值感,因此這些我們認為的辛苦其實他來說都是幸福,而這就是我們人類所應該要追求的幸福。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0/23
劇透警告
《被討厭的勇氣2》

今次作者書中的重點
圍繞著「愛」

主動去愛別人是我們人生的課題
而別人明不明白領不領情卻是他們的課題
在人生上學會課題抽離而自立是十分困難
正如我們決心去改變自己時相對的就是要昨天的我「死亡」
我們要去勇敢地愛
因為我們主動去愛別人才讓我們的人生完整
而愛是不求回報因給予就得著是要我們自行去獲得滿足感的
而別人去給出我們什麼反應也好我們都不用去在意
只需去尊敬他再繼續愛他讓他去展翅便可以
因為人是有慣性去讓你跌入他們的關注圈
而我們不必去跌入這個循環裡
只需讓他們知道我就在你旁我就在你一只手的距離

世界有限度的
在關係上我們只能好好珍惜為每一次見面都作好最後的離別的態度
這樣我們就也許能學會珍惜現在

「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
可是,要維持單純卻很困難。
因為平凡無奇的日子就是考驗。
真正受到考驗的,是持續走下去的勇氣。」
這句真的要好好思考
因為人要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這個才是大考驗!
展開
user-img
4.5
|
2021/10/03
|
電子書
相較第一本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較難理解,且離生活經驗較遠,但仍能對於生活有許多啟發。透過這兩本書,對於阿德勒都能有更多的認識,也對我的人生有重要的提醒,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轉折點。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6/08
此書如此之暢銷,現在應該還是在各大排行榜上屹立不搖吧。但我這幾年來一直沒有勇氣閱讀,也覺得題材不吸引我。在朋友的極力推薦下(他覺得我太自卑),故特別借來閱讀一番,赫然發現,我還真的挺需要的呢!

我需要面對什麼呢?
1.需要正視改變:不是變不了,而是自己畫地自限。
2.心理創傷並不存在:別用經驗決定自我,而是用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3.自卑: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
4.不要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割捨別人的課題。
以上四點有些是從目錄節錄的,但對我來說,皆是句句抓住我心呀。

此書為何會暢銷歷久不衰呢?透過作者長期鑽研阿德勒心理學(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並將內容簡化成年輕人(有許多煩惱的眾生)和哲學家(負責解答一切疑惑)的相互對話,非常深入而淺出。

看完之後覺得豁然開朗,可以用更多角度理解事務的全貌,以及探索了心理學大師的觀點,和我的想法相符。但也會多找找其他心理學家的相關書籍,期待迸出新的火花。ig:書閣
展開
劇透警告
這本書的出版可以說喔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最佳寫照!原本沽賀先生因為三年來種種不勝其擾的原因而要跟岸見先生絕交,結果倆人再度對話以後竟然就決定再出一本書部族遷移本的不足之處。

基本上第一部是在說如何獲得自由,但是沒有說獲得自由之後要如何?所以他們決定再出一本書說明清楚獲得自由以後就是要追追求幸福!當然一個人是不可能幸福,所以必須要讓周圍的人都幸福,自己才能真正得到幸福。

三年前讀過的書,現在還是很受用。時時刻刻要把書中的原則放在心裡,日復一日的去實踐。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5/21
非常建議從第一本開始看再看第二本
值得每個人省思的好書
展開
user-img
4.0
|
2018/03/12
看完《被討厭的勇氣》後,隔天很快刷完了第二本書,也就是本書。看完之後針對阿德勒心理學除了有多一層的了解,此外也針對阿德勒心理學有了簡易的個人見識,以下將簡短說明。

首先,我必須說本書很好地補足了第一本書的欠缺。本書針對「日常生活的實行」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線,彌補了第一本只論及想法、卻過度輕忽外力的缺陷。雖然都是很簡單的道理,但當面臨現實生活時確實有各種阻礙,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書中說阿德勒心理學看似簡單,但實行很難的原因,「維持單純很困難」有其一定道理。

然而在阿德勒心理學中所強調的雖是「自立」,其中論述也是基於這個基礎而成,但其實書中所描述的情況在我個人見解看來,全可以用「人本自私」(心理利己主義)這一論點為基礎。就算是為了他人的大愛,可能背後也不過是「享受這個帶給他人大愛的自己」,但就於書中論點而言,這個人已經能夠自我認同,也就是達到「自立」的境界;可這種自我認同,也可說是自我滿足,真的是好的嗎?

當然,心理利己主義這一論點在心理學上證據並不充分,就這一點而言,阿德勒心理學也一樣。如果說所有心理學派別都各自有其所渴望理解的一套論點在其中,那阿德勒心理學呢?阿德勒心理學所希望了解的是「人類如何才能獲得幸福」,這一點在本系列中已有明確論述。

由此反推回去,由於目的在「讓人類獲得幸福」,也因此本書的論點其實常見於心靈雞湯。例如施捨不求回報、與每個人都建立平等的精神關係、未來的無限性與相信他人且不怕傷害的必要性,這一些論述,恐怕市面上的心靈雞湯一把抓。阿德勒心理學之所以不被認同是心理學,我想也是有一定道理在的。

然而,其實本書看到最後可以明白,作者一直是將阿德勒心理學視為「哲學」在思考的。也許確實如此,畢竟所謂的心理學應該是一門科學,是可以在實驗室中再現並驗證的;雖然心理學本就被視為是一門軟科學,但近來在腦神經科學與其他科技的快步發展下,部分心理學開始跨入硬科門的門檻。

到此,將話題拉回本書的實用性。究竟本書的閱讀價值有多高呢?個人見解是,如果看了前作《被討厭的勇氣》,應該連同這本也一起看,這樣才能算是完整的明白古賀與岸見兩位作者的想法。本書確切地補足了前作的不足之處,然而就算兩本書都閱讀完畢,不可否認內容還是有顯見的缺憾。

例如樓上Wally的心得,雖然高利貸、黑社會或甚至恐怖份子,對於構成社會而言可能確實有其存在意義也不一定,但針對特殊背景下的人士,其心態與行動應該如何?這兩本書是無法給你足夠清晰的答案的,甚至可以說,它所說的道理只是讓你看見一扇擁有美好想望的大門而已,伸手去推卻發現是海市蜃樓。

不過我想本來就是這樣吧。心理學的面相甚廣,就我個人觀點,我認為不要期待從阿德勒心理學上獲得所有答案。就好比心理諮商師,必須因應個案而處理狀況,心理學也應該是視時候而選擇取用的學問才對。以《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為例,作者失常的原因並非精神疾患,而是腦炎;雖然這是精神醫學與腦科學的切換,但我認為心理學與心理學間也應該如此才對。而且看完本系列就一概地否定決定論,我認為這是不夠聰明的見解。

以上,簡短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展開
user-img
5.0
|
2017/12/16
這本是第一部的柔化版。
第一部的內容對某些人而言太過偏鋒,遭到斷章曲解,扭曲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第二部是填補這個遭到斷章的區間,希望讀者能真正了解[課題分離並不是管你去死]!
這部的內容都在講愛的展現與教育方面,這是阿德勒很注重的部份(教育)。
如果你看過了第一部,那第二部其實不需要太多的評論,我也建議你兩部一起看,因為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屬於[斷章管你去死]的那一種讀者,就像...有的強效藥要搭配胃藥一起吃一樣。
另外再推薦一本:[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
我建議有關阿德勒的心理學只要看這兩部+這本,就綽綽有餘了,這三本已經把阿德勒99%的觀念都講完了,不用再多花錢去買跟風書或是由[岸見一郎]著作的其它作品,當然啦如果你真的非常非常有興趣或者你是心理學家的話另當別論。
展開
user-img
3.0
|
2017/11/21
書中提出「與學生的交友關係」「成熟大人應該先去愛人」顛覆了舊有認知,相信在教育界及親職教育上能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我的工作是在執法領域,感覺很難應用,因為行使國家公權力必須有一定威信,也不能過度信任他人,因為犯罪者擅長的是說謊、背叛與攻擊。我既無法和他們成為朋友,也無法信任他們。而書中提到職業平等,包含高利貸者的職業與其他工作也是平等的,也衝擊了我的價值觀,說得誇張一點,毒販與職業殺手也有權主張職業平等嗎?
展開
user-img
3.0
|
2017/10/03
看完第一部是不是覺得有實踐上的困難?

所以第二部就是從教育的角度切入操作上的挫折,核心思想跟第一部差不多,還是以人際關係為基礎,探討如何幸福,只是從一個人的任務,到第二部擴展到與社會的連結 與夥伴一起 與伴侶一起完成,也就是工作與愛,並更細緻深入地討論 賞罰 歸屬感 貢獻 信任 等之前提及過的概念。

不過看這本雖然覺得有道理 缺沒像第一集有那種很衝擊的共鳴感,或許是還沒到閱讀時機吧!
展開
user-img
2.0
|
2017/09/26
在讀過第一部後,覺得有一些不同以往的啟發後,讓我期待第二部能有更多驚喜,也許是期望太高了吧?先無論對內容有多少了解,針對書中哲學家咄咄逼人的口吻,武斷的猜測跟斷定別人的個性與想法,就覺得讓人很不舒服,針對年輕人質疑根本沒有完整的交代,避重就輕,反倒是年輕人的論點比較符合現實。而且主題跳來跳去,一開始說教育,之後又講到工作職場、最後又講到愛的議題,如果說一切要用人際關係來貫穿的話,只覺得的太鬆散了,甚至覺得有點兜不起來!看完確實會思考很多,到不一定會認同書中的觀點。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5/15
當初就是在書店看到這本才下定決心購買的
邊點頭邊看完
雖然說我不是教育者
也不是為人父母
但套用在自己身上也是可以的

我很喜歡裡面的那段
『阿德勒裡面沒有魔法』
然後老師拿出三角柱
上面寫著討厭的他 可憐的我
最後一面是"未來該怎辦"
我們在跟人抱怨都是以這兩點為主題
其實重點是|未來該怎麼辦"啊
然後裡面還有提到愛跟喜歡
老師是以相機來做案例
分別了愛與喜歡的差別
不管對人還是對物品
看到這頭也不停的點阿

這本書 不管對學生 對愛情 對誰
都有很棒的見解
看了真的不會後悔~!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1/26
《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是首部曲的實踐,提供我們應用於生活的方式。
年輕人為了實行阿德勒思想,踏上教職之路,卻在教學現場中更加確信阿德勒在現實生活中實踐的困難。因本身從事教育工作,書中許多想法讓我有另一角度思考的可能,
如:
1.不責備、不稱讚學生(這原先應是最快速且能立即見效的行為管教方式,卻不是長久之計,因會
造成學生彼此的惡性競爭,產生輸家與贏家衍生出更多行為問題。作者強調這樣學生終究無法
學習"自立",無法成為一個成熟獨立的個體)
2.教室如同民主國家,老師須以尊重、對等的態度對待學生。
3.對他人在意的事,給予關注。(試圖了解學生重視的事情,並且自己試試看,沒有否定與評價)

其實多少會像年輕人一樣,擔心如果真的這樣做會不會帶來後續的問題。
老師最擔心的莫過於教室場面的失控,但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學習"自立",角色定位應該是協助者,協助學生獨立,並感受到身為人的尊重。
展開
user-img
5.0
|
2016/12/31
看了第一集~覺得內容的許多觀點很令人震撼~也很實在!
第二集的部分則是講到實行面的問題~將阿德勒的理念實行在生活中確實要很大的努力與勇氣
但是確實帶給我很多對人生觀點有不一樣的啟發
展開
user-img
5.0
|
2016/11/29
很感人的內容,尤其是最後關於選擇愛的人生的說法,
非常有說服力,細緻的描繪了難以言傳的“愛”的面向。
從此刻開始,鼓起勇氣,一起幸福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16/11/04
再一次的
沒有讓我失望
驚喜的程度從第一本延續至第二本
很多的概念需要看完第一本才能明瞭關於第二部的箇中滋味
涉入更深一層的領域
講述許多關於教育 人格發展 最後導向愛的概念
雖然說已經做好被驚喜到的準備
但卻還是冷不防的把我那世俗的價值觀再一次砸爛
這是一本能夠幫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書
推薦給看完第一本的讀者 很值得收藏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