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人文社科
245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8/11/05
我在日本的青森、秋田地區旅遊的時候,每每遊覽車停歇一處,必下車瞧瞧那個休息站賣了些什麼。我尤其偏愛農作物,舉凡從沒見過的巨型蕈菇類、長又粗如大蔥鴨握持的那支蔥,以及標榜新鮮水果榨成的100%果汁,縱然無法品嘗味道,也要用手機記錄一下。有時我察覺到,有些農產的價格牌子旁還署有種植的農民名字,尤有甚者,更直接將和這家店契作的農民大頭照搭配姓名在牆上貼成一排,形成非常特殊的畫面。讀完這書,一切都連結起來,原來這都歸功於日本推行了十多年的食育政策,逐步形成聞名世界的「地產地銷」農業學。

適逢在臺灣農業推廣協會成立一甲子、電影《無米樂》上映屆滿十年,游擊文化出版這本《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在這些時間的轉折處,臺灣的農業同樣面臨一種全面性的再思考,書中先用半本的篇幅為讀者們爬梳民國以來政府經濟政策的演進、社會飲食習慣的轉變,另一半則是珍貴記錄下多位已投身農業議題的先行者的訪談,如清大的張瑋琦、台大的郭華仁、南投的蔡培慧、屏東的馬秀辛、苗栗的康以琳,在他們的侃侃而談中所共同追問的是,如今臺灣農業的下一步在哪裡?

我覺得關於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系教授張瑋琦的那段訪問,恰恰可以濃縮此書所欲傳達的。張瑋琦認為,「要了解一個地區的飲食文化傳統,可以看飲食、作物跟自然環境、文化狀態的互動關係,也就是『風土』的意思。但是在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下,臺灣的食物與農業生產也走向工業化,強調產能與效率,追求利潤為主的邏輯,造成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越拉越遠,人與食物的關係只剩下『花錢購買』。消費式的飲食文化其實就是種離土飲食,剛好是風土飲食的對立面……國家的發展不能只靠工業化、還要靠文化。人在土地上生活的方式,其實就是文化,文化ˋ就是人跟環境互動出來的結晶,農業若只談效益,飲食若只談CP值,就太狹隘了。」

書裡不斷、不斷自人本、土本發出深深反思,企圖觸及屬於臺灣人的土地認同、農村情感「柔軟的那一塊」,讓農作和土地從政策思考的客體轉為理解的主體,幾乎掀起一種屬於今日農業的文藝復興,用來抵抗農業工業化、飲食消費化等等的全球化效應。出版此書、閱讀此書、分享此書,好像也是響應書裡再三提出的邀請,號召更多的人來共同勾勒出屬於臺灣農業的核心願景。

讀完這本書,心裡忽然描出一幅關於農業的畫,對於未來農業的想像,像草本植物的根,向下挖掘,與土地的氣味、歷史、文化緊緊纏在一塊。

誠心推薦此書。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