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尋味:吃一口蛋撻奶茶菠蘿油,在百年老舖與冰室、茶餐廳,遇見港食文化的過去與現在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旅遊
252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10/31
|
電子書
很喜歡這種畫了很多美食的書。只要遇到就沒有辦法不買。
書中提供了關於各種香港美食的詳實知識,包括廚房裡一般食客無從知道的事情。
插畫雖然稍嫌不太精緻,偏偏很有上世紀的氛圍。
展開
user-img
4.5
|
2022/04/12
在歷經反送中等一連串的政治運動後,讓香港的東方之珠的光采漸趨暗淡。然而在70到90年代,不論是社會經濟發展、影視文化影響力和觀光飲食的豐富度,香港都是亞洲四小龍的領頭羊。孕育自開埠時期的苦力、工人階級吃食的需求,而後澆灌英國殖民時期洋人、權貴的西式餐飲,綻放出香港獨一無二、五花八門食肆風情。「香港尋味」書寫各種港式餐飲文化源起,搭配作者輕柔寫意的水彩插圖,素有美食天堂之稱的香江躍然紙上。

「大牌檔」就是街頭流動攤販,原由是60年代港府為了整頓市容,重新發佈攤商規格,為區別原有的「小牌」流動攤販,故取名為「大牌」。最初分為固定熟食和非熟食兩類,後來媒體習慣將「大牌熟食檔」簡稱為「大牌檔」因此得名。就像台灣夜市裡的海鮮熱炒攤販,主要提供粥粉麵飯等主食,進一步細分熟食檔可分為粥檔、粉麵檔、經濟飯菜檔、咖啡檔和甜品檔五種。

圓摺桌和摺凳是大牌檔的標準配件,也是黑道和食客衝突時的「七武器之首」。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模式變遷,目前僅剩二十多檔的合法大牌營業。熱炒店的菜餚之所以香味撲鼻,是出自於「鑊氣」,那是要以最少200度以上的高溫,讓食材受熱焦化後,所釋放出來的獨特氣味。因此許多大牌檔都選用煤油爐做為爐具,現今因為消防法規已經都改成瓦斯爐,再添一筆消失的古早味。

「冰室」是傳統港式的咖啡店,起源於洋人的下午茶文化,由洋行工作的香港人習慣後帶進香港社群。沒有提供飯麵主食,菜單上僅有三明治、法式吐司等輕食。輕過多年演變逐漸發展出許多獨具特色的香江美食,鹹檸七、鴛鴦奶茶、蛋撻、冰火菠蘿包都是一時之選。

和冰室不一樣,「茶餐廳」是衍生自西餐廳,主要是提供平價的西洋餐點。隨著港式西餐廳日益的平價化,裝潢越來越不像講究,提供的菜式也變得在地化。像是羅宋湯、豬扒餐配咖啡、火腿通心粉和叉燒炒蛋飯等不中不西的美食,只有在港式茶餐廳才吃的到。茶餐廳因為服務多元、品類繁多,已經逐漸取代冰室的地位,茶餐廳的菜單中多半涵蓋冰室常見的佳餚。

「茶樓」或稱是飲茶,是最能代表香港特有的飲食文化。它源自於廣州,隨著先民旅居香港而來。最早依據消費的檔次還分為高價的「茶居」、「茶室」,以為服務大眾的廉價「地檔」和「二厘館」。茶樓除了能品茗賞用茶點外,也是港人相聚交流的社交場所。蘿蔔糕、腸粉、馬來糕以及各式港點,都是飲茶不可或缺的桌上佳餚。推著點心車的阿姨一現身,總會招來四處點單的叫呼聲,但隨著店家改用「隨點隨蒸」模式,這樣熱鬧的場面逐不復見。

在疫情之下,出國旅遊依舊困難,想一嘗道地香江風味的朋友們,倒是可以在台北市中找到毫不遜色的替代方案。像是「萬芳冰室」和「兄弟大飯店-梅花廳」都是值得造訪的港式餐廳。
展開
user-img
4.5
|
2021/08/07
很棒的一本書,寫得鉅細靡遺將店家的歷史都寫出來,非常深入解析的一本書。書中圖片均以手插畫,蠻童趣的,配上文字感覺讀起來不會單調。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