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熱東京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人文社科
266
4 /5
2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0/07/07
Ian Buruma曾當過一年短命的紐約書評雜誌(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主編,2017年當上這本最時尚的西方知識界讀物的掌門人,適逢#MeToo運動,他因為同意刊登一篇具有爭議性的文章而離職。我以前讀過幾篇他的文章,覺得他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人物,他也曾被Foreign Affairs選為全球一百位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最近幾個月我在研究紐約書評雜誌出版的書,另一個值得審視的觀點是閱讀這本雜誌主編寫的書,主編是一份雜誌的靈魂人物,定義了整本雜誌的基調和編輯的風格,間接影響文章作者的文風,進而影響讀者的閱讀感受。能夠當上如此重要雜誌的主編,一定有兩把刷子,我這一年的閱讀也鍾愛回憶錄,如此恰巧Ian Buruma在2018年就寫了這本回憶錄,儘管時間幅度很短,只有他二十年代(日語)的其中六年(1975~1981年),但依然不失為一段有趣的人生切面。重點是這種書竟然會有中文版!! 而且翻譯品質也太好,假如我讀英文版反而會看不懂吧,太多專有名詞了~台灣出版界真的太猛了。

閱讀高級知識分子寫的書是一種享受,他們體驗世界的角度與常人迥異,知識賦予他們深度觀察力,能夠清晰地梳理人類文化的複雜脈絡,知識分子偏愛文化的觀點,從戲劇、文學、歷史、藝術…等等人文面向出發,嘗試剖析觀察的客體,提煉出敏銳又犀利的評論,一針見血,這種文化論述很吸引我,因為含有豐富的感情,而非冷冰冰的純知識。

Ian Buruma出生於荷蘭海牙的中上階級家庭,歐美人似乎都不安於在富裕安穩的環境中成長,人類是一種渴望變化的物種,平靜不變的生活讓人窒息,Buruma成年後跟眾多嬉皮一樣,開始四處旅遊探索自我,他周遊歐陸,浪跡美國,在因緣際會下來到了日本,深深受到東方文化的吸引,他決定來日本探索一番。Buruma在大學時在萊登大學讀漢學系,本身就對東亞文化有一定了解和興趣,他二十幾歲時適逢1970年代,日本戰後復甦的年代,身為二戰戰敗國,美國強勢的介入,改造了日本社會,日本文化也反向漸漸滲透到歐美社會,對於歐美人來說,所謂orientalism(東方主義)在某種程度上等於對日本文化的瑰麗綺想。東方神秘的文化脈動,吸引了許多歐美人士來此,日本是許多人認識亞洲的窗口,有一群白人就在日本定居下來。

我們台灣人很了解日本,知道日本人是很排外的,儘管我們膚色很像,但終究無法真正地融入日本社會,白人更不用妄想了。這種根深蒂固,以血緣為羈絆的宗族感,使日本文化保存著純粹大和文化的質感與姿態,像冰山美人一般散發著強烈的誘惑感。這種現象讓憧憬日本文化的老外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第一種人享受位居社會邊緣的游離感,日本人表面上對老外畢恭畢敬,心裡卻沒有真正把他們當一回事,這群老外偏偏喜歡這種客套的招待,使他們擁有某種穿梭自如的豁免權;第二種人滿心歡喜地想融入日本社會,徹底的內化日本文化的精神,他們渴望被日本人當作真正的日本人,最終嘗試過所有努力卻徒勞無功,只好頹喪地離開日本,回到歐美社會。

Buruma屬於第二種人,只不過當初來到日本時,並沒有抱持著勢在必行的日本魂,純粹是一個青年追求人生體驗的啟蒙之旅。他申請了東京一間大學的電影科系,讓他的日本旅居有了一個正式的理由。不過開學不久,他覺得學院派的教育過於陳腐,學不到真正的日式電影精神,他反而整天泡在政府成立的電影圖書館,一部一部欣賞日本的電影。假如你對日式電影有一點概念,應該知道所謂的日本電影黃金年代三位大師: 黑澤明、小津安二朗、溝口健二,Buruma抵達日本時,只剩黑澤明還在世,他也曾經以配角的身分與黑澤明導演拍過廣告,並曾造訪大導演的拍攝場地。

Buruma心中洋溢著文藝的氣息,他是一位追求自由的浪漫主義者,鍾情於戲劇與電影,在荷蘭和美國都曾經待過劇場。所以呀,在日本的這段期間,他對於未來的設想也是成為一位電影導演,至少是與表演藝術相關的職涯發展,為此他不斷的造訪日本各地的劇場,從傳統的能劇,到後現代的前衛劇場,他不只在觀眾席欣賞,更親自上場參與了演出。

整本書的回憶,大都圍繞在各種戲劇表演上,他參加的劇團好像都挺大咖,創辦人諸如: 磨赤兒、唐十郎…在70年代這些大師還是初生之犢,只能遊走在地下劇場苟且存活,但終究熬出頭,影響了後來日本劇場的格局。書中提到的這些大師啊,可能跟我的年代隔太遠了,我幾乎都沒聽過,另一個原因是我對於戲劇的研究本來就很淺薄,所以再次讓我感受到隔行如隔山,每個領域都是一門專業,我這種門外漢只能打”門外”走過,經過時探個頭往室內瞄一眼,感受一下室內派對的熱熱鬧鬧。

Buruma也曾經隨著劇團在日本巡迴演出,但正當他覺得自己似乎終於被日本人接受了,成為他們的一份子,日本人血濃於水的本性終究還是把他拒之門外,只有日本人能夠成為真正的日本人,儘管日本人在心底崇洋媚外,骨子裡他們永遠不會接納外人,非我族類是恆久不變的民族性。

因此,文化洗禮後,該登大人了,Buruma離開日本,前往下一站倫敦,一個世界級的民族熔爐,回歸到提倡多元並蓄的歐洲社會。不過呢,日本的這六年徹底形塑了他,這些奇特的經歷也開啟了他往後的記者生涯,穿梭在亞洲各國,從歐陸觀點,述說亞洲故事。Buruma在往後的人生獲獎無數,甚至獲得了歐洲Erasmus Prize的殊榮,表揚他對於歐洲和世界文化做出的傑出貢獻。

Buruma的人生完全就是我心裡最嚮往的模樣,可惜應該無法達成了。無法當一位記者/漫遊者優游於世間,紀錄美麗如萬花筒的世界,只能盯著Excel的表格填格子然後樞紐分析,下班讀讀他們的回憶錄過過乾癮XD。

與紐約書評雜誌相關的人事物,到目前為止令我刮目相看,有一種以知識為底蘊的厚實感,又異常的精彩。之後再繼續探索London Review of Books,從大英國協的角度探索西洋知識圈,LRB的主編Mary-Kay Wilmers去年也出了一本散文集Human Relations and Other Difficulties : Essays,感覺也很適合瞭解這位傳奇女編輯的內在想法。關於書評雜誌,還有The Paris Review,雖然名叫巴黎,卻是一本美國文學雜誌,印刻出版社有推出巴黎評論一系列當代名作家的訪談錄,這種書竟然有中文版實在太令人驚喜了。

前一陣子也發現原來書評雜誌也有亞洲觀點的Asian Review of Books,介紹亞洲地區新出版的英文書籍,而且免費閱覽,提供我另一個視角追蹤亞洲知識文化圈的動態,偶爾也會瞥見台灣的文化因子。閱讀這些文章或書籍的感受很微妙,有點懷舊,多愁善感,精神卻益發飽滿,這就是所謂富足的精神生活(intellectual life)吧。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展開
user-img
3.5
|
2019/11/12
這本書說穿了就是本回憶錄,筆者以一個外人的角度去看這些日本戰後的藝術家,但也正是因為她為外人(而日本相當排外),所以,看起來就比較像是一個「不甚完整的紀錄片」。

給3星半的原因不外乎是我希望看到的是那個狂傲的年代中藝術家是怎麼生活、類似稗官野史的記述,可看書腰介紹寫道:「黑澤明、土方巽、磨赤兒、唐十郎……作者實際與日本藝術大師交流合作的過程,一窺日本前衛藝術殿堂之樣貌。」,我相當期待,可惜這本內容其實仍圍繞在筆者身為一個「外人」在戰後日本所遭遇到的困境與迷惑,而她又是如何以這樣的角度去看日本戰後的藝術家。

總而來說,這本回憶錄其實是著重於筆者怎麼從各種事件中看出戰後日本的自卑與自大,而身為一個不屬於日本人的「在地人」又將遇到怎樣的身分認同與困惑,如果你/妳想透過本書更認識「日本戰後的藝術發展」,我覺得,可以選擇橫尾忠則「海海人生」、森山大道「犬的記憶」等會更加合適些。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