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會變成人嗎?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人文社科
240
3.5 /5
2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5
|
2022/09/20
老實講這一本的可看性我覺得比,為了活命能吃人嗎,這本書的可看性更小,有些東西是讓人覺得不知道他所想要表達的,有些是常常接觸哲學書籍就能看到的,而有些則感覺只是抽換詞面,好比書名,機器人會變成人嗎,雖然兩者是在探討一些兩者的不同,但倒是有如莊周夢蝶一樣,探討人與魚,也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或許是因為作者是外國人,所以有些故事在外國看起來還好,不過如果是亞洲人,可能就會多少知道這些問題,其他也有類似亦或是較常出現在生活中的事,整體來講我覺得當成小小放鬆小動腦還可以,但如果想要借此活的更多知識還是深入的腦力激盪,可能有限。
展開
user-img
3.5
|
2021/11/17
作者在這本書討論了33個議題,有些議題是你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的社會議題、有些是不太會出現在現實生活的假想邏輯議題、有些則是你想都沒想過「這也能討論?!」的議題。作者會先給讀者一個情境,帶出議題之後,再論述自己的想法。每一個議題大概都只有六到八頁。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有讀過一些東方哲學的書,但對於西方哲學一知半解,僅有一點膚淺的想法:覺得他們(哲學家)好像是用一種很玄的方式在探討一些沒什麼用的事。(抱歉哲學系的同學們)

--

這本書有點打破我對哲學的想像。哲學有一套自己的邏輯,跟我們日常生活中在使用的邏輯不太一樣,或者應該說,哲學把人們日常邏輯非常非常仔細的釐清,然後這些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集合形成了哲學。(這是我自己的感覺,以上論述完全沒有任何學理根據🤣)

就如同一個物體被放大到超過我們原本對他認知的範圍,我們就會認不出他來,在閱讀的過程中,作者論述的明明也不是多罕見高深的概念,但就是會讓人覺得「真的是這樣嗎?好像是……但又有哪裡怪怪的。」一邊讀一邊跟著作者的邏輯思考,我的大腦跟思緒超級糾結,這本書成功實現了另一種意義上的燒腦。

-- 

這本書讓我對哲學改了觀,但還是有某部分議題讓我讀完覺得無奈又好笑。到底討論這個要幹嘛?🤣

礙於篇幅關係我只各分享一個我覺得「用哲學去思考有其意義」跟「討論這個要幹嘛」的書中議題:

 🌟哲學有解:迷思17. 如果今天籠子裡關的是個四歲小女孩。

這個議題是在討論「如果孩童實驗為道德所不容,為什麼動物實踐就可以?」

以下為摘錄作者在書中的觀點:

「我們也可以說,當我們以無痛的方式殺羊,卻反對殺人,也不算是物種歧視。殺羊(相對於殺害人類)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毀滅一個擁有未來意識,生命中有計畫、有希望、有意圖的個體。如果我們把痛苦加諸在黑猩猩上,而非小孩子身上,就變成物種歧視了,因為我們相信這種痛苦對黑猩猩不亞於人類,而且找不到其他攸關性的差異可容許我們這麼做。」

「四歲小孩、黑猩猩或兔子還有一種委屈,叫做不知情,他們不知道別人在對他們做什麼。憑這一點,我們可能更加有理由,不應拿小孩、黑猩猩或兔子進行痛苦的實驗,而應該找已經可以理性思考的成人來做實驗。如果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至少成人是能明白其價值核心的。」

(我覺得這篇裡幾乎每句話都是重點,很難摘錄出最精華的部分,大家自己去看書。)

🌟 我看不透:迷思19. 我確定我很清醒,所以我確定我不在夢裡。

這個議題討論的是「你怎麼知道自己現在不是在作夢?」

這部分我就不摘錄了,總之作者大概的意思就是:你無法確定你現在是不是在作夢,因為你覺得真實的一切,可能是你在夢裡夢到這一切,而它(在夢裡)感覺很真實。

打個比方吧!

我:「我知道我現在不是在作夢,因為我捏自己的臉會痛。」

作者:「你怎麼能確定真的是你的臉在痛?或許你是夢到自己的臉在痛?」

大概就是這個概念🤣。如果作者要這麼說,那這個議題很難有定論,那討論這個問題還有什麼實益嗎?你們覺得呢?

--

最後做個總結,我覺得對哲學好奇的讀者可以來讀讀這本書。讀了之後你就能稍微掌握哲學的思考邏輯,不會再覺得他們那麼天馬行空了。另一個適合哲學小白的理由是:哲學就如同其他學術領域一樣,也獨自擁有一片汪洋大海,讀完這本書後若你想深入研究,可以從這本書裡各式各樣的議題中挑揀你感興趣的議題,再找其他書籍資料來閱讀,絕不會讓你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深入了解哲學!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