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己同在:寫給茫然時的你我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心理勵志
250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1/05/31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大力推薦的書籍。
前陣子生活過得很不順遂,失業讓身心俱疲。內心焦慮不安,過去憂鬱症的症狀又復發。還出現大量掉髮的現象,生活很(盲)然而不知所措。因緣際會之下看到(與己同在)這本書。
(真): 閱讀這本書後,很佩服汪教授巨大的勇氣,能真實地將過去在愛情和工作上的事情,赤裸裸地呈現在大眾面前。漸愧自己還沒有這樣的勇氣表達。看到汪教授過去生活所經歷的考驗和打擊。反觀自己的痛苦,相較之下,自己顯得無病呻吟和可笑至極。
(善): 靜下來看本書的過程,像是在接受心理治療,作者先邀請讀者聽 她說故事,其中有很多悲歡離合的情節,也遇到很多曲折變化。她像慈母般娓娓道來,分享如何克服一道又一道難關。漸漸地撫平我受傷的心靈。作者有難能可貴的人生的智慧,並努力地實踐在生活中。有份擇善固執的大愛和慈悲心腸,想解救芸芸眾生脫離苦海的大志。
(美): 看完這本書,雖然無華麗的場景或優美的詞藻,但這本書字裡行間散發一股(拙美)的氣質。如一幅只用筆墨呈現的長卷水墨畫,雋永深刻,讓人流連忘返。只要你肯靜下心來細心地品味,就能體會到書中那獨特的境界。

作者書寫的語調,彷佛像流浪者,抱著舊吉他,手指撥弄琴弦,簡單的音符和旋律,卻道盡人生的悲歡離合和歲月滄桑。驚嘆一把吉他卻比一個大樂團,更有著難以形容的(穿透力),穿過層層的牆,傳達到我的心靈,引起靈魂的共鳴。
每一章節,如同一張張泛黃的黑白照片,散發往事和回憶的芬芳。雖然沒有鮮豔的色彩,卻讓故事的層次和明暗更豐富,呈現人和人之間獨特的情感。作者有化繁為簡的魔力,吸引我專注地閱讀。
每當我看完一本書,都會閉上眼睛,想像那本書給了我什麼樣的風景: 眼前在黑暗中慢慢浮現的風景是:
作者去爬一座高山,雖然旁人反對,作者仍勇敢地和朋友結伴而行出發。沿途出現不同的風景,作者的物資貧乏,但她們抱著取經的精神去挑戰。剛開始還能邊爬山,邊欣賞沿路的美景。呼吸和以往不同的空氣。
但天公不作美地開始下起雪,四周逐漸變成白茫茫的雪花世界,氣候變得越來越惡劣。作者和同伴勇敢地走下去,冷冽的寒風不斷地吹襲。最後作者必須揹著同伴前行,雖然舉步維艱,眼前看不到願景。但她咬牙苦撐,山路變的崎嶇蜿蜒,稍有不慎,可能會墜入山谷,過程歷經坎坷危難和顛沛流離。
路途中更遇到無法對抗的暴風雪,讓作者萬般不捨地下山,感嘆人生無常。但作者休息後仍然重拾行囊和堅毅的勇氣,再去攀爬那座高山。
也許是(愛)和(宗教)的力量,引領作者走完最艱難的路途,到達山頂。作者抬起頭,仰望著陰鬱的天空,忽然有一道陽光,穿透灰暗的雲層,照在作者滿是風霜的臉上,那道光芒是上天對作者的恩賜。唯獨作者能心領神會,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這一幕讓人為之動容。作者經過歲月的沉澱,想將那趟路程和更多人分享。
回想那些年在山上每跨出步伐,就陷入積雪中,要使力地拔出腳,才能再走下一步。作者的身後,留下很漫長而深厚的腳印,雖然融化後了無痕跡,但那些腳印卻在多年後被作者幻化成文字記錄下來,讓那辛勤的瞬間變成永恆。

看完這本書後,發現作者在書中有提到(書寫)的神奇力量,能有療癒的效果。於是準備筆和稿紙,開始練習書寫,規定自己每天要寫相當的量。將內心所有的痛苦,煩悶,焦慮寫出來。發現身心起了很大的變化,可以將內心的負面情緒宣洩出來。
因為忙於寫出每天規定的量,讓自己處於忙碌之中,生活有了重心。不再空於胡思亂想,能避免內心被情緒綁架。身體也變得越來越健康。讓我有勇氣揮別過去,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學習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善待自己、愛惜自己。現在能從做喜歡的事情從中體驗快樂。(與己同在)對讀者而言,就像是夜晚天空中一顆明星,在浩瀚的海洋中,指引航向正確的方向。
非常感激 汪教授 和 (與己同在)這本書拯救了我。
誠摯地推薦大家買這一本書好好閱讀,容我用直白的比喻:
作者好比一座發電廠,無私地燃燒自己,發出巨大的正能量。每一位讀著所買的書,彷佛在不同的地方立下一座又一座電線杆。這樣作者才能將源源不絕的正能量傳達到台灣不同的角落,照亮社會。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8/28
「與己同在」赤裸的讓我也反思著內在。
因為有「面對的勇氣」,而終能在這艱辛的旅途上,放手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覺性。
上天對人的考驗,最後都是一個時間而已。
深刻體會時間的所伴隨的就是一份耐心,而這耐心就寄託在自我,是否已經「安住的心念」上。
流轉在各個世間的菩薩覺者,在有限的時間中不斷的付出了生命,而能否在本質上產生改變,看的就是每次的歷境的轉世輪迴中,自己的那份「耐心」還禁不禁得起考驗而已。
真實「與己同在」吧,處在人間每天都有許多的紛擾,會來打擊你我,對自我承諾的那份心念,是否還一樣的堅固,我也是常常問著自己。
即使是一位修行的行者,也不一定已經安住了自己仍會起不安的心,更何況是一般的眾生。
慧可請達摩祖師為其安心,最後能安住心的人,還是慧可自己。
在病房看到了因面臨生死而起不安的心,而當下的一句佛號,一本佛經就能安其心嗎,其實不然,達摩能為慧可安心,是因慧可願意釋放了心裏那層層的束縛,讓自己解脫了。
就像在病房中,誰真的能照護好病人那份不安的心呢!這究竟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相對上卻是轉念之間而已。
求生與求死了都是了不可得,惟有求一個安心,才能讓安心來安頓生與死之間的變異與恐懼。
每一位的行者都是自己在心上用功夫,用時間一點滴的累積出那能安心的覺知,重要的是,當自己能看到、能意識到後,就不再是問題了,這不也是時間及耐心上的考驗。
謝謝 「與己同在」,讓我能在徬徨時,回思到內在,安住紛擾悸動,那個不安的心。
那你也準備要幫自己安住那份不安紛飛的心了嗎,由衷的推薦「與己同在」這本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8/09
還記得讀完《好好存在》的感動,迫不及待的在此書上市時就買來看~

作者非常坦承又細膩的藉由攤開自己、與大家分享他認識自己的歷程,讓人驚艷又佩服,同時也從中連結到自己特別有共鳴的體會,感染到對「人」的真誠好其心。謝謝作者。

尤其推薦給同為「助人工作」相關領域的工作者們~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