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心理學:看完可以馬上用的心理學定律,人際溝通、職場應變全對策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心理勵志
85折$ 178
4.5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2/01/21
劇透警告
這本是在洪仲清老師的FB上介紹的,看到大人兩個字,立馬不說就買了,看的時候...嗯嗯...給書的評價忽高忽低,一直改變🤣🤣。真的是很特別的經驗呢。
首先,剛看的時候第一印象是:這本書很適合要出社會的人看啊!!常說「做人做事」,做人是擺在做事前面。做人做得好常常事情也比較順遂一點(我說的是比較,並不是一定),這本書主要在用心理學的一些效應與定律,應用在社會中與人相處或帶領人上,剛看的時候覺得是這樣。
看了一會兒又覺得...嗯嗯...感覺...“目的性”很強阿!如果說上次看的“僧人心態“是道家思想,這本就很法家!很強調方法,怎麼去達到目的🤔。譬如書中p.157的這句話「要學會示弱和退後,這樣才能海闊天空」,本來是沒問題,但後面再接一句「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反擊空間」!🤣所以示弱的目的是為了反擊阿!這本書蠻多感覺在教做人處事,但背後的目的在不要被人害和把人踩過去。然後這本書的評價就整個變低了🤣。
看到後面,仔細思考,其實我也是有幾篇獲得蠻大的收穫。這本書的評價又提高了不少。譬如p.162的交往適度定律我就收穫很多。互惠原理告訴我們,人們對於別人的給予,總想進行同等程度的回報。...但對別人的好也要適度,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否則「過度投資」別人就會視為「理所當然」,甚至當你不能再對他施加恩情時產生仇恨(p.162)。看到這邊,我想到那個乞丐故事,那個生氣你把沒有像以前一樣施捨給他錢的乞丐。
後面提到的讓我更驚悚。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看到父母拼了命地疼愛自己孩子而不求回報,使得孩子不懂感激與回報,直到成家立業還在啃老。如果父母力有不逮,就仇視父母不能給自己更好的生活(p.164)。有沒有很寫實?🤣我總覺得「你尊重孩子,孩子就能學會尊重」這句話應該少了什麼!?如果這句話是對的,那便利商店店員不尊敬客人嗎?那怎麼一直遇到奧客?錯的原因是這句話少了前提:孩子不能不勞而獲,即使尊重也是如此。如果孩子覺得父母尊重他是“應該的”,那孩子就不會尊重父母。就像奧客覺得店員做什麼都是應該的一樣,而無法感激店員的辛苦。想通這點讓我收穫很大,評價又提高不少。
But...就是這個But!雖然這本書講了很多還不錯的內容,但對應裡面的思想🤔!突然讓我想到:這本書介紹那麼多心理效應與定律,是不是只是個幌子?🤔這並不是說他講得不好或不對,只是他是不是把這套很法家、儒家的東西,用心理學的皮包裝的更“學術”更“理論”一點,目的只是讓我們更相信他書裡的內容?因為現今人們對心理學的東西更能接受。如果在10幾年前,這本書是不是會叫“職場上的厚黑學”?🤣🤣
總之這本書的內容是不錯的,我還是會推薦給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但可惜的是這本書太強調出人頭地的“奸巧“(台語),而忽略人應該培養的是長長久久的“本質”。不過這套還是要學的,畢竟帶我的長官曾說過,認識所有的奸巧與壞事後,才能真正開始做好事。要避免「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陳的」,唯一的方法要認識所有會通往地獄的路阿!這個社會,只有單純的善意是不夠的。感謝這本書讓我重新有所體會。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6/06
心理學非常有趣,它包含了許多定律、效應、法則以及理論等,幾乎圍繞在我們生活周遭的各種議題,而生活又脫離不了人際關係,就如同作者夏林在鑰匙理論中所提到的───
 
「懂一點心理學,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恰當運用一些技巧,就能有四兩撥千金的效果;一味蠻幹、真心直率地對待他人反而容易引起誤會和反感。」
 
我認為了解一些心理學,可以讓自己培養同理之心,除此之外,也可以更了解自己,且懂得設立人際各方面的界線,在受傷後,也能學習擁抱自己,人心雖複雜,但一切的變化的確都暗藏著規律。(夏林在前言的部分也有提到這一點)
 
在《大人的心理學》一書中總共介紹了13種心理學,65篇含故事與案例的解說,這樣的短篇章節設計讀起來非常輕鬆無壓力,很適合忙碌的大人們閱讀,每天通勤或是睡前翻一篇,都能為自己的生命注入一點養分。
/
IG:lovelove_reading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