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ers Take All: The Elite Charade of Changing the World

外文書
商業財經
73折$ 471
4.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0/04/27
根據彭博社的一篇報導,全球最多億萬富翁的城市,台北市排行第八名。億萬富翁也被稱為超高淨值人士,定義是身價超過三千萬美元的個人,根據資料台北市就有高達1519人。因此這篇報導的標題稱台北為亞洲秘密富有的城市(stealthy rich city)。與國外的有錢階級不同,台灣的有錢人比較低調,不喜歡吸引太多的注意,在購物消費上也不至於揮霍無度,而是把資金投資在房地產,他們通常都擁有四五件以上的不動產。台灣的有錢人另一項特質為高度的工作紀律,他們重視並熱愛工作,就算一輩子不愁吃穿了,還是將大部分的時間用來經營和拓展事業版圖。

唸商學院有一個好處,在資料蒐集上比較知道從哪些地方找到有用的資料。除了寫作業時參考經濟、金融、會計…之類的專業服務機構出具的報告,有時候會”誤入叢林”,進入某一個陌生的領域,探索一下,就會發現其實商業世界之繽紛多元,超乎自己的想像,多數人依循科系設定的職涯發展(法律系畢業進律所,會計系畢業進四大),另外也有一小撮人默默的投身有意思的領域。例如不動產投資的領域,除非你是地政系、地理系、建築或空間設計…科班生,比較少人會聽過Knight Frank或CBRE這類的國際不動產經紀、估價、顧問公司。Knight Frank每年都會出一本叫The Wealth Report的報告,副標題為The global perspective on prime property & investment,這又跟Credit Suisse等投行出具的財富研究不太一樣,聚焦在不動產領域。有興趣可以去瀏覽一下,應該會啟發你想當有錢人的夢想,因為報告中會提出how to make private jet travel more sustainable,葡萄酒投資是否為好的投資,世界有錢人在哪裡投資房地產…諸如此類的”高端”議題。

台灣房地產價格的節節上升,我們可以(天真的)假設那是台灣國土狹小,台北市寸土寸金,經濟學模型不是很優雅地用供給和需求定義了價格嗎。什麼生存正義,居住的權利,薪水低是你自己的問題,不然為什麼你去南港或內湖繞一圈,還是那麼多空地,那麼多建築中的樓房呢? 代表買家依然絡繹不絕呀。在後真相時代,我們要克制把一切都陰謀論化,對不對。台灣因為政治情勢太不穩定了,有錢人盡量把資產配置在海外,金額高達一二十兆。很高興台商開始回流,資金都會用在創造就業機會上,政府何必勞師動眾開一個審查委員會呢,限制資金的用途會排擠掉資金效益最大化,愛台灣,當然不會把這些錢投資到房地產上面,而是製造業和高科技業。等到稅賦優惠結束,不會立刻將錢匯出,將房地產的收益變現…

世界其他大城市也都面臨了居住空間短少的危機啊。自從柴契爾夫人和雷根在80年代落實小政府主義之後,自由市場接管了國家的權力。倫敦的房地產被中東石油大亨和王公貴族買下,近幾年加拿大和澳洲的大城市抱怨中國的富豪炒高了房價,使當地人無家可歸。有些人會義正嚴詞的說,這些都是假議題,因為資本的自由流動,開放的國界,都是比較利益的實現,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闡明了這點。民主自由,資本主義,已經有點變成同義詞的概念,福山不也證明了,歷史已經終結了嗎。

我們都希望自己有一天成為有錢人,卻又同時鄙視他們剝削普通人。既然沒有富爸爸,那就只能找一些書來認識一下高大上。假如我有晉身的那一天,才不會像劉姥姥一樣,在大觀園裡一愣一愣。打個岔,想到居住正義,就想到包浩斯的建築,DW Documentary有一系列Bauhaus World紀錄片,探討此建築流派的理念,底下的留言有人提到包浩斯的建築缺乏個性,很像生產線製造的黑色福特汽車(as long as it’s black!),扼殺了建築師的創造力。看完這個紀錄片,再去看Poverty in America,書本<游牧人生>裡的那一群人,除了感慨,還是嘆氣,建築藝術令人屏息,無家可歸令人窒息。

*
我從Vpro Documentary的Youtube頻道得知這本書。這個紀錄片頻道是荷蘭的媒體,他們製作的影片非常的有啟發性,在我的感覺裡,他們的紀錄片的質量和深度應該是最上乘的,有些影片的主題甚至比德國之聲還更有深度。Vpro聚焦的議題都是最前衛的,正在興起的前端話題,假如你喜愛知識性的內容,Vpro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相比之下Discovery(和姊妹台)有點像小學程度,全部都是真人實境秀,挖金礦、改造中古車、倉儲挖寶、荒野求生、貓貓狗狗、做蛋糕和婚紗、減肥,甚至看卡達姍一家的浮誇,記得小時候Discovery真的是播”紀錄片”啊,不是這種偏向娛樂性質的節目。所以如果你比較喜歡嚴肅一點,發人深省的紀錄片,試試看Vpro吧!

譬如這本書,Vpro訪談了作者Anand,請他分享本書的精華。這是一本對權貴階層的銳利剖析。我覺得中文版應該也會出版吧,而且感覺很像八旗文化會相中的主題XD。這本書在國外引起很大的迴響,因為書中的內容非常的一針見血,毫不留情,當頭棒喝敲下去,很多讀者都驚醒了。

書名叫做Winners take all: The elite charade of changing the world.
Charade這個詞我第一次看到,中文翻譯是裝模作樣,所以書名就很明顯在諷刺所謂的菁英階級了。他在諷刺什麼呢? 就是有錢人的虛偽。例如華爾街造成2008年的金融風暴,政府花了數十億美元紓困讓銀行不倒閉,銀行高管把這些錢當成分紅,有些人還得到上億元台幣的”紓困”,因為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他們的”辛勤付出”理應獲得這種薪水。這種貪婪的嘴臉引發了佔領華爾街運動,不過憤怒一下子就消散了,風暴過後銀行高管們背著黃金降落傘退休,雲淡風輕,揮揮衣袖一切隨風而逝。這種系統性的金融風暴真正被究責的人屈指可數,餘波盪漾都由普通百姓承擔,華爾街之狼等待黑夜過去,音樂繼續響起翩然起舞,禿鷹繼續對沖和掠殺弱小的獵物,物競天擇,菁英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榜樣。門口的野蠻人? 得了,我們是紳士貴族。

如果你對於上述這種狀況感到憤怒,也是理所當然的,同時又感到無能為力。有錢人不是口口聲聲說要讓世界更好,透過資本主義激勵生產,讓整個社會雨露均霑嗎? 文明的進步,整體財富增長,所有人理應享有更好的生活。不過眾多的經濟研究都指出整個體系出了問題,單純討論財富的分配吧,根據Oxfam的統計,全球最有錢的26名富豪擁有的財富等於全球最窮的50%人口(38億人)!! 這種情況怎麼會發生呢? 有錢人不會感到不安嗎?

針對這種日益嚴重的不平等現象,作者忍不住決定寫一本書探究此種荒唐的異相。作者Anand Giriharadas是一位紐約時報的優秀記者,也曾經當過紐時的專欄作家,他是一位印度裔的美國人,在密西根大學讀歷史,後來有在哈佛讀過政治哲學的博士,不過沒有畢業。他老爸是麥肯錫的一員,小時候曾經住過巴黎,他老爸不時會帶他回印度探望親戚,使他對印度這塊母土產生一種連結感,往後許多的寫作都集中在印度人民身上。

產生寫作本書的念頭是他被選為Aspen Institute Fellow,參加完一年一度的聚會,他突然覺得一切很荒謬,一群菁英聚在一起,坐在富麗堂皇的度假山莊,大談拯救世界的理想。Aspen Institute Fellow是什麼呢? 如果你有在追蹤國際新聞,一定都會聽過”世界經濟論壇”這類的國際會議,世界各國的政治商業菁英聚在瑞士的度假勝地達沃斯,參加各種高談闊論的演講或會議,主題往往都是很宏觀的全球性議題,例如如何應對全球暖化的危機、如何解決科技帶給人類的衝擊、如何讓不平等消失…之類的主題。近幾年越來越多人對這種高峰會嗤之以鼻,他們很像國際菁英的定期派對,大家每年到此一遊,交流一下感情,順便找機會拓展人脈。

除此之外,美國有很多富有的私人機構或基金會,他們會每年選出一批菁英,打造一個讓他們彼此交流的平台。Aspen Institue就是其中一個此類組織,他們會舉辦高峰論壇,為期五年,每年一個禮拜,這群被挑出來的菁英就會聚在基金會的山莊一起交流。令作者不解的是,身邊的這群世界級菁英,口口聲聲以天下為憂,但卻同時在此享受紙醉金迷的奢華,上等酒宴,私人飛機,他突然覺得自己被邀請來此,好像也是一種被利用,因為他印度裔的血緣,凸顯了此群體的多樣性。他覺得這是一項使命,必須將觀察到的現象寫出來,讓更多人看清楚菁英的虛偽。

成果就是這本發人深省的商業書籍。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啟發,它會開啟讀者截然不同的思維。這本書可以被視為”菁英產業報告”,因為它確實傳神的捕捉了世界菁英的樣貌。所謂的樣貌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每一個群體都會有一些特殊的集體思維,一些約定成俗的習慣…等等,就像台灣人、中國人、新加坡人、香港人都是華人,所以會有一些共通的思維習性。國際菁英也是如此,這個群體被稱為globalist,信奉資本主義、自由市場、開放邊界、國際貿易、科技的正面力量、專家統治…等等,這群人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以2016年美國大選為例,希拉蕊代表了這一派人,大企業、華爾街、建制派,這群人通常自詡為進步開明,信奉自由市場的力量,提倡放鬆政府的管制,讓私領域的力量解決自己的事務,公領域的力量(政府和法律)只是陳腐沒效率的機器,應該盡量避免。全球化菁英在2016年遭受重創,英國脫歐和川普當選給了他們當面一擊,使他們意識到鋒頭改變了,越來越多普通人被遺忘在全球化的進步後面,當大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將產業外移,美國的藍領階層就失業了,面對困境一籌莫展。這種趨勢越來越嚴重,草根性力量和民粹主義正在捲土重來,世界各地的人民有一股壓抑已久的怒火,正在醞釀著,或許哪天會一次爆發。

這本書生動地描繪了全球化菁英的樣貌。

當然不能否認菁英階級也有很多人為了解決各種不平等現象而辛勤付出。閱讀的時候,有時候也會覺得作者過於強人所難,不盡情理,過度苛責了。但是整體來說,他試圖傳達的理念很強烈,這是一本此時代需要的啟發性作品。他給了讀者一種內幕視角,讓我們了解菁英們如何影響世界的脈動。

簡單來說,當今的社會過度的倚賴資本主義當作所有問題的解答。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把所有社會的難題都變成商業議題。假如某一個社區失業率很高,企業家會從商業的視角思考解答,結論可能是當地的人缺少工作機會,所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創造就業機會,企業家就會投入資本,設立工廠期待當地人來工作,賺取薪資,這樣失業率就會下降了。感覺很合理對不對~~不過這種商業思維或許忽略了社會、文化、信仰的議題,假如這個工廠是牛隻屠宰場,當地人又都信奉印度教,牛是神聖的生物,這座工廠不僅沒有解決失業問題,反而造成暴動。當然沒有企業家會犯這種明顯的愚蠢錯誤,只是隨機舉一個例子。

作者舉了很多論證,展示全球化菁英的這種下意識的思考習慣。他們要解決某樣問題,直覺反應就是”設立一個企業”,一切都基於資本主義的模式。為了解決失業的問題,就設立一間公司教育失業勞工;為了解決食物短缺的問題,設立一個貨運公司解決物流問題;為了控制犯罪率,設立一個私人保全機構…。有沒有覺得缺少什麼呢? 政府的力量在哪裡呢? 在歷史上,這些社會議題經常是政府的責任,人民依賴政府研擬政策,透過立法、司法、行政的力量解決民生問題,保護人民的權利。但80年代後,以雷根和柴契爾夫人為首的國家領導人,不再信任國家的力量,把本應由國家負責的問題交由資本市場去解決。久而久之,社會的運轉方式顛覆了,私人企業或機構主宰了傳統的國家力量,延續至今。

我們都知道企業以生存為要件,以股東權益最大化為目標,利潤是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儘管大企業的確比國家機器有效率,有些事情透過私領域解決,只會讓結果惡化。這就衍生了很滑稽的現象,大企業透過剝削勞工賺取利潤,事後又成立慈善基金會,強調社會企業責任…

作者想要揭露和反轉這種奇怪的現象,寫下了他的觀察和研究。書中的主題非常赤裸裸,若有機會一讀,你會從此對上流社會改觀,至少會更加了解金字塔頂端的生態系。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