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技法暢銷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6
前言

我在內華達長大,小時候,在漫長炎熱的夏日,我會讀很多書。在豔陽高照、烈日灼身、室外溫度始終盤旋在華氏一百度以上的白天,當你試圖穿越柏油街道,腳丫子就會像兩塊烤蔬菜那樣燒焦的時候,我會待在室內,躺在我家花卉圖案的沙發上,打開一本書,馬上就能縱身躍過冰冷的海洋,或鑿洞鑽入另一個世界。我成長期間最喜歡的作家是一位名叫威廉.威利斯(William Willis)的德裔美籍船員,他寫下自己多次歷險的真實紀錄。威利斯十幾歲就曾駕駛橫帆船航行, 後來更一路抵達南美洲西岸的秘魯。到了秘魯,他把巴爾沙木的原木捆紮在一起,橫渡太平洋, 只為冒險,別無他因。直到今天,威利斯那些描述,包括怎麼在夜裡獨自乘筏,怎麼望入半透明的幽暗海水,親眼目睹巨大螢光生物從深處升起,仍令我魂牽夢縈。約莫同時,八、九歲的我也偶然讀到艾格.萊斯.布洛(Edgar Rice Burroughs)的「地心空洞」系列,講述一名男子如何用機器鑿穿地殼,發現一個名叫佩魯希達(Pellucidar)、奇風異俗的地底世界。原來地球內部隨處都是半裸的部落、強猛的野獸(大多是恐龍)、繁茂的植物、美麗的女人和許許多多的冒險,讓我一整個夏天都泡在那裡,把內華達沙漠遠遠隔絕在外,也許就像地球距離火星那樣遙遠。

事隔多年,在我最終成為作家和紀錄片導演之後,帶著一支近期拍攝、介紹某支亞馬遜部落的影片巡迴各地時,一名雜誌撰稿人問,我是受到什麼樣的刺激,才會在南美洲花了那麼多時間。「艾格.萊斯.布洛。」我衝口而出,碰巧那名記者跟布洛的孫子念同一所公立中學,大概一個月後,一件包裹送抵我家門口。裡面是布洛的《地底王國》(At the Earth’s Core),即「地心空洞」系列第一集,一九一四年出版的原著。布洛的孫子在書上簽名,並表示祖父如果知道他的作品激勵我遠赴亞馬遜,一定非常開心。就在翻閱那本書時,我恍然明白這個事實:我們童年在書中造訪過的世界,有些會深深埋進我們的心田,就算遭到掩蓋,未來仍可能促使我們下意識去搜尋,就像被收養者尋找親生父母,或成年人尋找失聯已久的兒時玩伴那樣。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