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4
緒論 初唐佛教美術的議題(摘錄)
 
一、中國佛教美術的雙重性質

 
唐貞觀八年(634)玄奘三藏巡禮印度,抵達釋迦證成正覺的聖地──菩提伽耶(Buddha-gayā)摩訶菩提寺,實現禮拜(彌勒菩薩所造)釋迦根本成道像的心願。他五體投地,悲傷懊惱地說:「佛成道時,不知漂淪何趣。今於像季方乃至斯。」(久遠前佛證成正覺時,我不知道在哪裡輪迴,現在已是像法末期才到這裡。T50/2053,236b)從中國長途跋涉至此地,卻早已是見不到佛陀的世代,他感嘆自己業障深重的樣子,令旁觀的許多僧人也都忍不住跟著嗚咽。
 
感嘆自己出生於距離佛陀遙遠的時代與土地的人並不僅限於玄奘。很早以前,東晉釋道安在《陰持入經》序曾述說:「世不值佛,又處邊國。」(出生不在佛的世間,又身處邊地。)又在《十二門經》序中,感嘆:「〔道〕安宿不敏,生值佛後,又處異國。」(我道安宿命愚笨,佛滅後才出生,又身處異國。)當時盛行正法、像法與末法三時說,對釋迦時代深感疏離,更何況東亞的佛教徒生活在佛陀教化未及的邊疆,缺少佛教遺蹟的土地,空間的隔離感可謂刻骨銘心。出自這樣的心情,他們故而發願渡海越過沙漠,來到佛國印度巡禮,追求佛法。然而,中國的佛教徒所抱持的邊地意識,與日本中世時自我認識為邊地小國不同,中華世界的內在存在著多重而複雜的微妙因素。
 
佛陀釋迦已經不在世間的痛切體會與現實,卻能夠透過佛像與佛畫彌補。義淨三藏仰慕玄奘事蹟,並追隨其足跡到印度。他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4中說明佛像的意義:
 
大師雖滅形像尚存,翹心如在理應遵敬。或可香花每設,能生清淨之心。
 
──佛陀雖已入滅,他的形像猶存在。虔誠心如同佛仍在,故應尊敬形像。只要在佛前供香花,內心就升起清淨之心。
 
所謂佛像無非是佛陀的再現(representation,表象),概要地說,佛教美術史也就是試圖表現佛像的歷史。從佛教當中所誕生的美術,當然反映出與教義及信仰相關佛陀觀的變化,同時也隨著風土、民族性、地域與時代的狀態等,展現出多采多姿的樣貌。其中,中國的佛教美術,及接受其影響的朝鮮半島及日本佛教美術的特徵中,可看到具備「印度」與「中華」的雙重性質。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