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教養展_短波66
靈魂的禱告

靈魂的禱告

The Soul of Prayer

  • 作者:富希士
  • 出版日期:2018/11/01
內容連載 頁數 1/3
第一章   禱告的內向性(inwardness
 
寫禱告一題是件困難甚至可怕的事,我們都懼怕觸碰這個約櫃。寫這個主題的人,除非花在禱告實踐上的工夫更勝於研究禱告的原則,否則不該擔此重任。但恩慈的主也許仍舊看重人在探究禱告原則上的努力,因祂自己曾到世上,讓「代求」本身成為使人能更明白如何禱告的禱告。人在禱告上所有的進步,皆為神對禱告的應允,也許是我們的禱告,也許是他人的禱告。所有真實的禱告都會帶來進步,並增加我們禱告的能力。
 
不禱告是最糟糕的罪。我們常驚異於基督徒所犯下的明顯罪惡、罪行,或令人怵目的言行不一,但這些皆是不禱告的結果或懲罰。我們因不尋求神,以致為祂所棄。聖徒的歷史使我們看見,他們的失腳是怠忽禱告的結果和責罰。有時他們的生命因在靈命上獨行而失了人性。他們離開人群,亦被人群離棄,只因未在禱告中尋得神;他們找到的不過是關於神的想法或感覺。惟有活潑的禱告才能使孤獨具有人性,因它大大地引發悲憫之情。惟有信靠基督之神,並與祂交通,我們才能與人調和。
 
我們的自我在神來到時退去,然後與祂一同進入我們心中的空處,而這位父神是我們的弟兄。我們才能看見人在神的愛中、那為神而活的存在本質。當神充滿了我們的心,我們會在心中為人騰出的空間,這比人道主義者的心腸都大。禱告團契(fellowship)的行動,事實上,是團契惟一的行動。若不跨越自我和個人的經驗,我們甚至無法真正地為自己禱告。但即便我們以「為自己」為禱告的開端,禱告的本質仍將帶領我們超越這些,領我們到神、也到人那裡。即使是私人的禱告(private prayer),也是共同的禱告(common prayer)──也許正是因為退離了公眾的禱告(public prayer)才會如此。
 
由此,不願禱告便是罪中之罪,且終將以無法禱告收場。這是懲罰──屬靈的麻木,或至少是屬靈的失語和飢餓。我們不吃靈糧,於是我們踉蹌,衰落,死亡。「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無論是肉體或靈命的勞苦,這句話都是實在的;肉身所需的糧食是如此,生命的靈糧亦然。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