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4
第一章 大武壠歷史族群移動及組成 前言
 
關於大武壠族來源的說法主要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大武壠族有自己的族群主體系統;另一派則是主張大武壠是隸屬西拉雅族的支系。前派以馬淵東一、李壬癸、土田滋、簡文敏、林清財、劉益昌等人為代表,分別從考古、語言及文化等角度闡釋大武壠的主體性;另一派則以伊能嘉矩為代表,認為西拉雅族之下分為三個亞族,即:西拉雅(Siraya,新港四大社)、大武壠、馬卡道(Makatao)。1大武壠從荷蘭時期之後的文獻陸續被稱為Taivoan、Tievorangh、Tevorangh、Tevorang,四社番、四社熟番,四社平埔,大滿族、大滿亞族,又稱臺窩灣族等,居住區域原在臺南市北邊的灣裡社,後來灣裡社及附近的住民受到漢人壓迫,集體遷移到曾文溪上游,形成頭社(大武壠頭社)、霄裡社、茄拔社、芒仔芒社四社,通稱為四社熟番。
 
臺南平原是漢移民最早開墾的地區,故西拉雅最先受到壓迫,向中央山脈山腳遷徙。最早時代可能在鄭氏時代,至清朝康熙末年(1722),已退避入山間。鄭氏時所謂四大社,即指尚殘存於西部平原者。受西拉雅族之進逼,大武壠族遷徙至荖濃溪及楠梓仙溪一帶,此約起自乾隆初年(1736),至乾隆間完成。2
 
「熟番」是個什麼概念呢?根據鄭瑩憶的研究指出:「『生熟番』不僅是文化意識分類的產物,也是(清)帝國治臺時實質控制的群體類別。作為(清)帝國治理的族群符號『熟番』,應不是『由生番變漢人』演變觀念下的中間存在,而是具有統治意義的人群分類。」3清朝對臺灣番人的認定標準,並無一套統一的標準,雖然成為熟番的一般條件是「內附、納餉」。康熙時,周鍾瑄所編的《諸羅縣志》具體呈現生番、熟番的分類標準。該志〈番俗考.狀貌〉:「內附輸餉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或曰野番」,4另據該志指出:噍吧哖、木岡、茅匏、內幽5等四社附入大武壠社合徵914.814兩。6儼然可看出大武壠社當時已是歸化納餉的番人;然而,清廷卻將之視之為「歸化生番」。7歸化生番是指位居番界外,且在清廷統治時方才歸化的番社。這一套識別標準,卻又有其他區辨方式,如地理空間、地貌、語言等等。8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