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繪本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第16-17
 
pp.165-168
 
巴拉巴坦新英語禮拜堂與巴拉巴坦孤兒收容所的順利落成啟用顯示,麥都思已經成熟老練,比他在麻六甲與檳榔嶼的時候更擅長處理人際關係。雖然他在向華人傳福音這件事上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但他已經獲得當地荷蘭人和英國人的支持,建立起一個成功的傳道據點並得到傳教士同儕的尊敬,為中國門戶開啟的那日奠定了基礎。然而,他最重要的目標依舊是那廣大無比、擁有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天朝。他是為了中國才加入倫敦傳道會,而他在麻六甲、檳榔嶼和巴達維亞定居,只不過是暫時的權宜之計。
 
一八三四年八月有消息傳來,當初鼓舞麥都思以此為天職的那個人離開人世了。馬禮遜博士——倫敦傳道會」傳向恆河外」的創始者以及麻六甲英華書院之父在廣東過世,安葬於澳門他第一任妻子與孩子的旁邊。麥都思在接到馬禮遜的死訊後,心中感到悲傷與沮喪。二十年來,馬禮遜博士的成就遠超過任何新教傳教士,但是他依舊未能跨越廣東洋人區的界線。傳教士們何時有機會擴展進入整個天朝? 儘管對麥都思來說,馬禮遜是他早年的啟發,而且他們的書信往來無數,但他們卻不親近,而且只見過一次面。奇怪的是,他們長久以來都在為同樣的理想一起奮鬥,兩人也都成為傳教運動的巨人,然而他們之間卻沒有什麼私下的接觸。麥都思想必會因為沒有及早到廣東或澳門跟馬禮遜博士交換想法而感到懊悔。
 
一八三四年十二月,麥都思一家不得不跟年輕的華特分別,因為當時十二歲的他被送到英國就學。他的行程是先搭乘巴達維亞號到鹿特丹,然後由荷蘭傳道會(Dutch Missionary Society)的董事把他送到英國。麥都思請求董事會協助,讓華特就讀磨坊山學校,若不行的話,就推薦另一所與此相當的學校。他也間接請求他妹夫——卡文迪廣場的查爾斯.貝克(Charles Baker of Cavendish Square)或他的朋友耶路撒冷咖啡屋的老闆何瑞修.哈地(Horation Hardy)提供協助。
 
他捎去的另一個消息是,他準備讓楊威廉從一八三五年一月開始接管傳道所的工作,貝蒂和他們的女兒莎拉則負責英語學校。他提出在一八三五年前往中國的想法,然後在一八三六年帶著全家返回英國家鄉。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