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第八章 風起雲湧
 
二○二四年十月十日,中國偷襲台灣,全世界為之震驚。中國會武力犯台本在意料之中,只是未免太快了,才剛結束與美國的戰爭不到兩年,如今又起戰端,全世界竟普遍同情台灣,卻又不看好台灣,所以各國在外交上多以消極的方式支持台灣。
 
台灣對於中國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入侵台灣本島,激起全國上下的憤怒,兩年前的衝突事件,尚可解釋成中美戰爭期間的擦槍走火行為,這次則擺明了是挑起全面戰爭的前哨戰。
 
台灣人民這次火大了,民心急速地往右靠攏。
 
二○二四年十一月十日,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走進總統府準備接見楊中將。一想起上個月所發生的事,不禁仍心有餘悸。
 
「他媽的,阿共仔竟敢偷襲我們,我們真的能化險為夷嗎?」總統不安地想,他記得半年多前剛上任訪問南美時,見到一位「大人物」,與他談了很多,還記得「大人物」最後說:「要臨危不亂、處變不驚,不可妄自匪薄。」
 
上個月十日中午那驚心動魄的一刻,楊中將說:「不反擊只會招來更多攻擊。」當時總統聽了楊中將的話,出動軍機攻擊了琉球,果然到今天已過了三十天了,對岸什麼動作都沒有,「楊中將今天又會有什麼事呢?」總統想。
 
楊中將在早上九點整準時入府,見了總統劈頭就說:「時機到了,為了這一刻,我們已準備了近四十年。」接著把「泰山計畫」的內容詳細地向總統說明,之後接著又說:「總統你應該承擔起歷史的重任,帶領人民走出自己的路,讓人民知道除了『統一』和『台獨』之外,還有第三種選擇。」
 
總統面有難色地說:「我們為什麼要去挑動中國的神經呢?台灣人民如果現在作出抉擇,不是會給中國攻台的藉口嗎?屆時我們抵擋得了嗎?」
 
楊中將說:「人民已厭倦了苟活於兩岸的曖昧之下,難道台灣的安居樂業是因不觸怒中共才換來的嗎?」
 
對岸一直用『一個中國』來壓迫我們,我們在一九九○年代提出的『兩國論』,他們不滿意;又提出『各自表述』,他們也不認同。那從此我們不再承認中共政權,『一國』就是只有中華民國。
 
總統說:「我們有能力對抗中國嗎?」
 
楊中將說:「睜大你的眼睛看看四周,你會發現國際情勢已改變了。中國有八十二個國家與之建交,但大多數各懷鬼胎。跟中華民國建交的有四十九個國家,絕大多數是真心誠意的。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