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

以上是對哲學的性質和功用的一般性討論。以下就專講中國哲學。中國哲學的歷史中有個主流,可以叫做中國哲學的精神。為了了解這個精神,必須首先弄清楚絕大多數中國哲學家試圖解決的問題。有各種的人。對於每一種人,都有那一種人所可能有的最高的成就。例如從事於實際政治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為大政治家。從事於藝術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為大藝術家。人雖有各種,但各種的人都是人。專就一個人是人說,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為什麼呢?照中國哲學家們說,那就是成為聖人,而聖人的最高成就是個人與宇宙的同一。問題就在於,人如欲得到這個「同一」,是不是必須離開社會,或甚至必須否定「生」?

照某些哲學家說,這是必須的。佛家就說,生就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圖也說,肉體是靈魂的監獄。有些道家的人「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潰癰」。這都是以為,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只有這樣,才可以得到最後的解脫。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出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和世務。這種哲學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願講超道德價值。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從入世的哲學觀點看,出世的哲學是太理想主義的、無實用的、消極的。從出世的哲學觀點看,入世的哲學太現實主義了、太膚淺了。它也許是積極的,但是就像走錯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錯得很。

有許多人說,中國哲學是入世的哲學。很難說這些人說的完全對了,或完全錯了。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不能說這些人說錯了,因為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無論哪一家思想,都是或直接或間接地講政治、說道德。在表面上,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孔子有個學生問死的意義,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照字面講,這句話是說,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的理想人格,也是入世的。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