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技法暢銷展
台灣純柴燒鑑賞

台灣純柴燒鑑賞

  • 作者:徐良志
  • 出版日期:2019/07/01
內容連載 頁數 1/2
二、純柴燒成品賞析
 
(一)純柴燒定義
 
純柴燒陶藝係指「陶瓷製作過程完全以天然黏土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不人工施釉,燒製全程以薪柴為燃料的燒窯方式創作」。
 
為何要在其定義中加入「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不人工施釉」這幾個字眼?主要是因為柴燒講究的是薪柴與陶瓷之間微妙變化,為追求這種難得的藝術,各種加工手法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故將其範圍限縮,以與其他創新手法的新柴燒區別。
 
(二)天然灰釉的迷思
 
柴燒發展至今,當中的「天然灰釉」一詞,往往成為文字遊戲屏障,讓人誤認為是自燃燒成的,當中可大有學問,就釉藥而言種類繁多,其中從薪柴灰燼當中篩洗提煉出的釉藥叫「天然灰釉」,純柴燒過程中灰燼自然飄落於坯體而燒成的也稱之為「天然灰釉」,很多柴燒作家將事先收集、製作好的「天然灰釉」(通常一噸木柴燒成灰燼後約可提煉出五百公克灰釉)以人工布局方式噴、刷、撒於坯體表面,再將之放入柴窯中燒成,展示出的成品標示「柴燒――天然灰釉」,然二種做法難易度及所代表的意義相差甚遠,這是我之所以特別定明「不人工施釉」的原由。
 
(三)影響柴燒作品「視覺美感」、「轉化效果」、「呵護變化」特色之重要變異因素
 
1.黏土
 
有關選土配土方面將於後面「燒成經過」中詳述,這邊強調的影響因素是,所選陶土必須是天然純淨無汙染的黏土,我認為作陶與製茶或料理方面有很多共通思維理念,就像好茶必先有好的茶青、美味的料理必有上等天然食材道理相同。柴燒過程必須不斷實驗何種土適合使用?各種土搭配的轉化效果如何?哪幾種土適合一起搭配?各類土比例又為何?這都是要要經過反覆試驗最後才可調整出最佳比例,再融入製茶與料理的思維就不難理解土的重要性。
 
在了解土的重要性之後,除了選用好黏土外,還要考量哪個溫層效果最好,就我個人經驗而言,燒結溫度在1210℃至1280℃之間對視覺、轉化、呵護變化的整體表現可達到最佳化,以此溫層為考量再去搭配選用含鐵、礦物質高的天然陶土,當可達到理想效果,當然也不排除未來有更高明的作家能發掘更好的作法。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