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 Liu的所有評鑑

有日光的地方

有日光的地方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1

會令人期待改版的一本書

是因為想要去日光才看了這本書,黃國華(有個稱號叫做總幹事,很多人稱呼為「總大」)是一個寫作資歷豐富的財經型人物,但隨著生活的豐富,開始慢慢的寫出了旅遊作品,之前我也看過幾本總大的財經書籍,寫的淺顯易懂,觀點獨到。

不僅僅只是旅遊這麼簡單

這是一本旅遊介紹的書籍,總大非常推從喜歡日本的人一定要去一趟日光,但因為日光旅行在台灣不是很主流,所以特別寫了一本「專書」介紹。因為去過很多次,也用很多種不同的身份、形式去日光,書中收層的日光知識非常豐富,基本的交通、景點安排外,對景點深刻的描繪令人印象深刻。

而總大豐富的人生經歷,也部份的呈現在每一篇描述景點的文章之中,因為人生經歷很特殊,所以對於每個景點的看法,春夏秋冬的變化也都有不同的體會,讓我想著,如果有一天我到這個景點的時候,是否也將會有如同自己的感覺呢?

看似還有很多故事的一本書

要前往日光,這一本書是很好的起手式,景點深度的介紹,也提供行程安排的建議。但我覺得有點小遺憾,就是可以在每篇文章發現,總大似乎很想說什麼,但都只能點到為止,好像有點侷限在這是一本旅遊書的性質,所以在心態、人生等文字就沒有辦法過多著墨。但有點開頭的故事,卻是另外一個引人入勝的地方。

總覺得,如果有一天可以先拋開旅遊書的桎梏,直接自由揮灑想寫的言語,日光又將變成一個很不一樣的欣賞角度。

如果,你也想讀這本書

如果你沒有去日光的計畫,我建議先不用拿這本書起來看,要發揮一本旅遊書籍的最大價值,就是在你準備要去的時候,用它來做功課,或者就直接帶上它。書裡面對日光的介紹非常詳細,景點的交通、特色都有詳細的陳述,如果你是當讀物使用,實用性對你來說,可能不像真的在計劃時好用。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 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修訂版)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 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修訂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1

查理.蒙格是巴菲特的合夥人,也是 Berkshire Hathaway 的副董事長,所以這一本書的投資教學性質濃厚,但因為服膺於富蘭克林的思想,蒙格也在書中寫下很多人生哲學。開宗明義我要先說,看成功人士的傳記,尤其歐美的成功人士,往往我們都會有誤會,他們很靠自己的力量,但多數時候這些人不是平地而起的,例如蒙格家與哈佛法學院院長是世交,父親是律師。

### 這是一本很難讀的書

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有很久的時間,一直都沒有拿出來看,可能真的是因為這是一本很難的書。最近從書架拿出來的原因是看到一篇文章,被引用的書中的一句話吸引:「要得到你想要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但實際真的翻開閱讀的時候,才發現,這一本書其實很放輕鬆讀,或者應該說很難讀懂。

看到後記發現,蒙格原文的修辭已經很華麗並且難懂,我想翻譯是很忠實的呈現,因此在一篇篇的講稿中,有很多邏輯矛盾點,每次看到一半都會需要停下來喘口氣。

### 反向思考的重要性

文章中,蒙格不斷地提到反向思考的重要性,甚至在第一篇的演講稿**〈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悲慘〉**之中,就直接使用了反向的方式撰寫,這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歡的演講之一,雖然仍具備難閱讀的風格,但因為整篇演講稿都是「反過來」寫,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大腦就會有一種扭曲感。

他認為「理性」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利用跨領域的方式思考,並且正向與反向並進,能夠不斷的訓練思考能力。同時這也是我無數次看到成功人士提及「閱讀」的重要性,吸收知識然後思考,是很重要的成功因素。不僅是面對自己已經熟悉的東西,保持反面思考;對於新的領域,蒙格也強調要採取:「保持信任,然後去證實。」的理性觀點。

> 人類的大腦,需要理由才更能理解事情。你們應該把現實置於合理的評論架構中,唯有如此,才能成為有效的思考者。

### 如果,你也想讀這本書

就如同我之前說的,這本書真的很難消化,所以請在拿起這本書之前想清楚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想要念這本書?」我推薦想要了解投資哲學(不是方法)的人,可以多花點時間看。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屬於看到別人大力推薦這本書,想要了解蒙格的哲學,我建議你先從「第十講:蒙格的普通常識」開始,隨後看第九、十一講,其餘篇章則依個人偏好。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8 人中有 8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聽風的歌(30週年紀念版)

聽風的歌(30週年紀念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1

老實說,每次看村上春樹的書,都是從摸不著頭緒開始,村上的行文方式是一種非常強調感覺的狀態。我每次讀完村上的書,都會覺得:「好看。」事實上,當要問為什麼的時候,總是很難說出所以然來。

### 高度自傳的寫法

沒有人名,但是主角的刻畫如此清晰,總是覺得到底村上在下筆的時候,寫的是自己呢?還是真的是一個虛幻的人物。但正因為這樣看起來好像是村上本人在故事之中,讓我更能深入其境,好像每一個畫面、每一次具對話,都是有一個具象的影片在腦海中上演。好像真的有這麼一個人,就好像看著電影一般。

### 好像是這樣但好像不是

以為是村上自己本人,但看到對話的時候,又好像是自己在故事之中,看著故事都以為是自己所講出來的話,有種好像是這樣又好像不是的感覺,然後故事中的主角情緒就這要被傳達了出來。

### 關於聽風的歌

這是第一本作品,看到最後才發現為什麼村上由此開始在文壇上大放異彩,因為故事裡面的角色,充滿著不同人生的形象,無奈感、興奮感還有深深的自我,而且不自覺讀到最後,我好像就在人物之間一樣,看著這樣的故事發生。這種悄悄、生活化的語句,同時也將讀者帶入情境,就是村上厲害的地方。

他沒有讓你感覺你在外面,也不會硬拉你進裡面,但不知不覺之中,你就在那中間。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橘色革命

橘色革命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07/31

就像生了小孩才開始學著當爸爸(媽媽)一樣,當你開始當上管理者,才真會去面對、思考很多企業上的問題。《橘色革命》的副標題是「胡蘿蔔與棍子已經完全失效」,略聽過管理學的人應該知道「胡蘿蔔」與「棍子」所代表的意義,即是「獎」與「懲」。其實在實際的管理層面來說,並不是獎懲這麼簡單的層面,當一個制度施行久了,改變是必要的,只是要怎麼轉,往往考驗著不同的管理人。

《橘色革命》是一本倡導管理的書,整本書講述得很基本的管理層面-領導-卻用不一樣的方法論詮釋,以往我們所陳述的領導,但這次焦點不再制度化,而在「溝通」這件事情上著墨甚多。這一點的立論跟James C. Hunter所著之《僕人》觀點相同,但提出了更多的方法論。《僕人》中表示,我們對員工的方式要像對待顧客一樣;《橘色革命》誠如其副標題所述,當獎懲已經無法帶領團隊時,我們需要做的是創造「價值」。

一個企業的組成其實很簡單,管理者以及員工,真正為企業創造獲利的在於員工的層面,但是如何讓員工能夠走在企業價值軌道上,書中表示,這應該要先由管理者的角度做起。任何獎勵、懲罰的措施都會有疲乏的一天,當物質管道不管用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嘗試透過「心理素質」的方式進行管理。當管理者透過「激勵」的方式,創造出員工的認同感,員工自然能夠走在公司的價值軌道之上。

書中提到我們應該回到最原始的架構-創建一個完美的團隊-來進行企業管理,建構目標、激勵等等的方式,達成每一個團隊(員工)能夠認清企業的價值所在。而管理者有不可推諉的責任。

通篇看完上面所描述的,會發現《橘色革命》講得好似跟市面上描述企業管理的書沒有什麼兩樣,的確在這方面傳達的概念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這本書最難得的地方在於,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論」,包含我們應該成立共同的目標、創建一個沒有驚訝卻一直令人驚奇的環境以及為組織每一位員工、每一個團隊的貢獻慶賀。架構在四個基本的特質-設定目標、溝通、信任、權責-以及六個核心特質-讚美、團隊精神、焦點、忠誠、投入、滿意-的明確指標上面。透過這十項作為,我們可以評量出現在團隊是否真的能夠達成公司目標,創造公司的營收。

在看完整本書後,最重要的在於「溝通」這個主要任務上,一個團體、公司組織因為組成結構相當複雜,大家來自不同的背景,透過不同的目的進到同一個企業中任職,當開始分階級的時候,我們就會面臨到相當多人事的問題,這是很末端,但又不得不解決的關鍵點。書中強調,我們需要創建的是一個「環境」,因為管理者會把完整的情緒傳達給每一個團隊的員工。

其中,而這最重要的手段,不是我們以前常聽到的獎金、分紅或者懲罰,而是「溝通」,透過完整的溝通,我們需要掌握員工的心,獎勵並沒有辦法真的使他們常保創意與熱情,但當我們全然溝通、傳達目標之後,管理者僅需要做一個泉的支持者,大家都能夠走在同一個認同軌道的情況下,如果員工知道管理者能夠全然的支持,沒有「意外」的產生,將有助於員工發揮創意與熱情。

最後,最重要是成為組織中那個值得信賴的人,信賴代表,重視、接受與尊重。成功\的人領導人不僅僅只是在前置作業完成了目標,還提供完整的支持,讓所有團隊成員相信你是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人。在這裡,最重要就是賦予尊重,尊重員工提出的任何問題、點子,並分析,擇優而行。

全書依據細密的研究指出如何創建一個偉大的團隊,實際上就是希望透過不斷的改變,領導階層能夠真實創造一個讓大家成為一份子的氛圍。而不是每一個個體組成的大家族,是一個家族中的每一份子(有點繞口令的講法),但受限於可能研究方法或者企業無法透露,書中講解的案例都只是點到為止,令人無法一窺實際改革的細節部分,反而有點吸引人想要去一探究竟的感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蘋果橘子經濟學【擴充.修訂紀念版】

蘋果橘子經濟學【擴充.修訂紀念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0/04/09

Freakonomics是一本很特別的書,現在坊間有很多書名都在經濟學前面加上特殊的名詞,應該是受到這一本的書的影響。記得我第一次聽到這本書是在大二上學校的經濟學的時候,老師在講到比較實務案例順便提到當年(2006)出版的新書,現在我介紹的時候已經是老書一本的。不過社會科學大概可以分為四大類經濟、政治、管理、社會,其中大家覺得最有實際效用的應該就是管理和經濟了,可是較具有學術性質的應該是經濟學吧!

本書作者Steven D. Levitt,被美國經濟學界普遍認為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因為太年輕好像真的都不能夠拿諾貝爾獎,近代創建賽局理論的John Forbes Nash也是等到老了才被諾貝爾獎肯定,所以學界應該普遍覺得Levitt還需要再等等。Levitt喜歡利用較不一樣的方式解釋經濟現象,不像我們普遍學到的經濟學原理、總體、個體經濟學透過模型、演繹的方式,反而是在每一件社會現象、案例之中,利用統計資料來解釋,特殊的地方在於不是針對事件的統計資料,而是整個社會上可能我們認為不相關的統計資料,但是透過Levitt的模型脈絡之下,卻發現原來息息相關。

書裡面收集了墮胎合法化何以能降低十五年後的犯罪率?小學老師與相撲選手為何有個作弊的通性?從小孩每年在游泳池內淹死的數目遠超過玩槍致死的結果,怎麼推論出理想父母的條件?三K黨和房地產業務員有何相同特質?毒販既然賺錢,為何還是窮得只能跟他母親住在一起?等美國近代的很普遍性的議題,透過不同的形容方式把我們原本認為兩件完全不相關的事情連結再一起,這些事情可能是原本那些政策制定者或者參與者,並不會想到的事情;或許\是生活上存在於我們週遭,卻不會引起關注、討論的事情;或許\是我們都了解,卻從來不覺得這些事情重要。可是透過Levitt形容的方式,反而絲絲入扣,環環相關,看完書會有一種原來是這樣的呀!不自主的發出讚嘆聲。

自己本身學的是政治跟經濟,大概是社會科學的兩大根本(學其他的不要打我),有時候在學校上課上一上不由自主思考這些學問能夠對這個社會怎麼解釋,經濟學建立的大量數學模型、運算過程,其實說真的每看到一件事情都要重新建構一個模型來解釋預測,這樣應該真的很累,經濟學家過勞死的機率應該很高。但是抽掉這些部份經濟學似乎又不是那麼的科學了,可是Levitt用大量的統計資料,然後套用再經濟模型之上去解釋每一個現象,乍看之下感覺就是一篇很普通的分析文章,可是其實深入的看完這份文章中的論述之後,可以發現很多的統計資料不像是社論的寫作方式,故意偏頗拿出哪些資料,然後隱藏一部份,而是整體的詳細表達每個資料,並且再透過經濟學的訓練加以剖析,反而論述的相當完整。

看完這本書可以發現,其實我們以前很多的想法是帶有偏誤的,甚至社會上普遍認為的事情因果關係可能在分析過後可以明顯看出錯誤。人在分析事情的時候畢竟會帶有主觀的價值判斷,因為沒有價值判斷就算分析完也沒人會知道好壞,可是由於分析方法的粗糙不精緻,反而讓我們得到一個乍看之下合理卻其實錯誤的結論。

除了一般大眾在看事情的角度不夠精緻以外,甚至專家學者也會透過自己所學習的分析方式,刻意或者無意的隱瞞部分的事實,這部份反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問題,因為社會大眾在取得資料上面不像專家學者有多種管道,必然需要透過專家學者來解析,如果連專家學者都陷入刻意隱藩的染缸之中,這些看似簡便的資訊取得媒體,反而變成了某部分資訊既得利益者愚民的工具,而產生資訊不對稱的經濟現象。

雖然這是個高度教育的社會,可是因為大家接受的教育是專業化分工的方式(這是經濟成長下的現象),很多人只能夠專注在自己專長的領域,其他不同的領域必須要透過別人的解釋才能夠逐步獲得資訊,也因此共同的語言「數字」才會具有強大力量,透過數字的解釋、分析,變成了一種世界通用的研究方式。正因為數字擁有特殊的語言地位,反而在處理的時候要更加小心,這也是這本書主要想要告訴大家的,企圖透過數字重新詮釋現實下很多的謬論,也告訴大家不要太輕易相信某些分析,反而是要回到最根本的資料上面重新詮釋。

其實社會科學主要就是在處理社會上的事情,經濟學的分析方式或許\在某些層面上太過於學術(尤其是數學分析),但是Levitt打破傳統的經濟學研究,開拓了除了經濟現象以外的一塊研究領域,雖然他的研究相異於經濟學教科書中分析方式,可是其實卻不是相違背的。

透過他的研究,長期以來經濟分析現象的層面更轉向的關懷現世的問題,我想這是在每個做學術最後必然面臨的一個重要選擇,究竟要把自己封閉在學術研究領域之中,還是應該利用自己的專業背景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看完Freakonomics或許\想想,跳入現實的社會的研究似乎也相當有趣。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世界是平的 - 把握這個趨勢,在 21世紀才有競爭力

世界是平的 - 把握這個趨勢,在 21世紀才有競爭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0/04/09

《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已經是前年出版的書籍,我看完到現在已經大概也有一年之久了,不過還是覺得很值得推薦給大家的一本書。作者是知名的新聞記者Thomas L. Friendman,透過自己的採訪跟觀察寫下來的一本書,有點類似全球經濟趨勢的分析,不過因為作者身處美國,所以其中的觀點還是很多在美國自己本身的在地企業觀察,案例也很多都是美國的案例,不過美國貴為全球第一大的經濟體,以他們國內自身的情況舉例說明,其實也相對適用在一些相同發展程度的先進國家之中。

世界為什麼是平的?書說透過詳細的觀察跟分析告訴我們不是自然的因素,也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象,而世界之所以是平的是因為它是被一台台的推土機所剷平的。

這些推土機在Friedman眼中就是一套套跟以往不同的生產模式以及行銷模式,其中有現在很流行的經濟用與儒跨國貿易、產業外移、服務外包等等,主要是說明,當現代經濟發展程度不斷的提高,新的生產模式出現,許\多國家基於成本利益的考量而外移產業到低成本的國家,最後造成了產業外移製造的情況;另外一方面,人力資本的問題漸漸透過教育解決,而也因為全世界的通訊科技發達,所以相關的服務產業透過這樣的利基,反而成為了外包重要的情況;國際間的貿易也將更為盛行,因為成本會不斷的降低,產品的品質卻不斷的趨近於相同。

談到了中國跟印度等新興國家的崛起,Friedman更是直接陳述了這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因為他們相對於現在發展良好、程度高的國家擁有更廉價的勞動力,這部份是某些因為素質的不同,可是隨著經濟不斷的蓬勃發展,未來將會成為不可以忽視的力量,最後中國跟印度的人力資本會極具有競爭優勢,因為人口眾多,要能夠產生的菁英其實已經在天生的條件上刻苦,當然出現之後也會成為優質的人力資本。另一面就產業的結構,岸外生產在人力資本相對便宜的地方也是趨勢,印度優質的人口已經共通的語言,讓他們具有競爭力,最後也將取代一部份的美國人口之行業,卻能夠產生出同等的商品價值。

隨著一台台的推土機鏟平了整個世界,最後也將剷平每個產業內的分際,因為每個人不僅僅透過科技的發達獲得更多的利基,也因為科技的發達,資訊相對容易取得流通程度增加,反而大人物對小事能夠處理的逐臻完備,小人物也可以對每件大事情以更有建樹的提議,大人物可以做小事情,小人物也可以處理大事件。

而隨著分際消失,自我充實變成為很重要的事情,以往我們只要成為高階主管就能夠統御好公司的想法,隨著各種新工具的出現,反而讓自己必須要跟得上時代的腳步,最後也能夠將新工具運用自如,不然也將面臨淘汰的命運,也因為工作機會在平的世界中是不斷流動,對先進國家來說更是外移消失的,所以反而也加深了進修的必要性,所以現在是需要好好讀書的年代,因為印度跟中國小孩都在等著搶你的工作。

書中除了教我們要不斷的提升競爭力以外,也需要能夠不斷的開放,唯有開放才能夠保持自己的優勢持續,但後近發展國家要能夠找出好的領導者、優勢的深度改革,漸漸世界各國將漸漸消彌主要的障礙,而邁向一個平的世界,其中的工作機會、產業都將獲得一定的優勢,但是也要能夠不斷的深躬自省,時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以提升自己未來的競爭力,以免遭到淘汰。

講完了經濟面,最後Friedman也透過一個戴爾採訪經驗提出了,世界變成平的時候有助於防止衝突,主要是因為各國經濟透過國際垂直分工的情況造成了密切關聯,所以各國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會降低對他國侵犯的念頭,也因為這樣國際的衝突將透過經濟鏈的環環相扣而減少。

雖然這本書是從美國的角度出發,但是我覺得其實普遍性用在全世界也不會相去太遠,因為現在各國隨著經濟發展成本不斷提高,產業外移是個趨勢,畢竟大家都希望降低成本獲取更多的利潤,雖然經濟學告訴我們長期下我們都只能夠獲得合理利潤,但是依然無法遏止去追求短期超額利潤的動機,所以書中提到的重視教育以提升競爭力的問題,反倒是值得每個國家好好的去思考,畢竟人力資本的成長才能保持高額的薪資,也才能夠保存下產業的優勢。

而台灣環伺在中國的威脅之下,是否能夠透過經濟整合降低兩岸的危機對峙情勢書中也提出了可能的情況,我認為書中提出的很多問題台灣現在正面臨著,只是是否都有機會提出來公開討論,我想還需要等一陣子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慢慢來,比較快

慢慢來,比較快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0/04/05

這是我接觸九把刀的第一本書,有些人應該會覺得我很LAG,怎麼這麼慢才接觸九把刀的文字,其實我個人以前覺得九把刀應該是寫武俠小說的吧!我以前在書店看到的九把刀都感覺是在寫武俠小說,所以後來就沒有在注意這位作家,直到那天在網路上看到大家轉錄的文章「慢慢來,比較快」,才了解原來九把刀不是單單只有寫小說,不過還是就想了一下忘記,最近看到有出版一本評論&散文文學集,就決定買回家來看,我買書的內容大部分都很偏向文集。

看完這一本書,其實我個人可能是因為抱著很大的評論文學期待,抱著看陳文茜寫的書那種想要學習精闢的分析,可是看完其實失落感蠻大的,不是因為這一本書不好,比較大的成分應該是跟我的期待有所落差吧!不過這是件好事,代表這一本書其實真的很多元,只是我太能適應罷了!

記得我曾經看過TVBS「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去採訪正在服替代役的九把刀,他說他的文字最大的特色就是「熱血」,看完這一本書,真的可以感覺到他在寫文章時,應該都是充血下血脈賁張的打字,雖然只是簡單的文字或者是生活事情的想法,可是都可以感覺到有一股熱血,灑滿了整本書的每張紙中。但是在熱血之外,其實還是可以發現九把刀不愧\是個社會研究所碩士,其實可以發現他對社會的觀察還蠻好玩、精闢的,尤其是在討論否定別人的時候,讓我感覺心有戚戚焉!

這本書除了社會觀察以外,其實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關於散文的,我看抒情散文跟小說習慣了,一下字真的很不能適應九把刀的散文,有些東西對我來說真的超級天馬行空的(我是天馬行空的雙魚座耶!!),天橋底下的紙箱男、養屍體,其實讓我覺得很毛骨悚然,似乎好像是在透過文字、散文傳達某些事情,應該是跟社會有關,但是我資質駑鈍暫時還沒有看出來,不過這些故事其實還蠻好玩的,雖然我不太能適應。

就我而言書中最喜歡的部分應該是在寫網路作家跟作家環境的那幾篇文章,可能是因為那個產業是我注意的,也是我想要加入的部份,所以我有更多的關注。不過我覺得文章透過九把刀的文字,傳達出來了一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可是卻難以進入深度了解的產業,而且講的真的很透徹,也很容易的懂。另外針對網路文學部分,對於現在很多名作家對於網路文學抱持否定的態度,有了回應以及相當程度的說法,我覺得跟我想法還蠻接近的。

我還沒有機會接觸九把刀的小說,不過看到九把刀的散文就可以發現這個作者創造力真的很豐富,這些事情第一眼看的時候我還很認真的相信,但是後來會漸漸的了解原來不是現實的情況,未來有機會我想我會去找九把刀的小說來看看,去品嚐九把刀的文字,而且體驗其中的熱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一點小信仰:在最困難的時候,你能不能把自己放下,相信希望?

一點小信仰:在最困難的時候,你能不能把自己放下,相信希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0/04/05

眾所周知《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這次又推出了類似傳記的一部作品,如果說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談的是許\多生死的問題,這一本《一點小信仰》(Have a Little Faith)談的是生命的問題。

故事在一位猶太拉比(奧勃特‧路易斯)請米奇幫她寫祭文拉開序幕,信奉基督教的米奇,在猶太教的拉比請求之下展開了一段關於『相信』的故事。而另外一個故事的角色-亨利-基督教牧師也一樣出現在這本著作之中。

大法師與亨利除了對宗教信仰的專注以外,他們是截然不同的人,大法師世代為猶太拉比,而他曾經想要當歷史老師卻也最後走上傳教的一途,亨利則是一個玩世不恭的年輕人,直到絕望的時候才遇到了上帝,成為了傳教的牧師。

跟最後十二堂星期二的課不同,米奇不是在固定時間去找大法師。大法師是令米奇畏懼的人物,每次的面會都詳實的記錄下來,透過每一次的對話,米奇也進行了自己的學習之旅,大法師所提供給他的宗教觀,待人處世的道理,令他直到八年才能夠完成這一本著作,只因為他遲遲的邁出相信的每一步,卻還沒有抵達終點。

亨利牧師不同於大法師,年輕的亨利牧師曾經沉迷於毒品之中,伴隨毒品而來的犯罪也沒有拋棄他,甚至最後對對毒梟反抗、暴力相向,而令他的人生陷入絕望以及無盡的恐懼之中。在恐懼的時候,亨利面見了唯一的希望-上帝-求助信仰能力,並且在度過難關之後決定如同所願之詞,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上帝。

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在於『第二次死亡』這個概念之中,拉比說人們死亡之後還會存在某些人的心中,當這些人開始選擇遺忘,那就是這個人的第二次死亡。在祭文之中米奇也呼應了第二次死亡寫著:「祭文不過就是回憶的總結,而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因為我們忘不了你,因為我們每天都會想念你。」

米奇很特殊的運用了兩個不同的宗教,不同經歷的人,去衝突出「希望」跟「信仰」,而用最簡單的方式來達成就是選擇「相信」,而最後我們總是會遇到希望,也愛上希望。

這本書談的是一個很廣泛的領域-宗教-卻用不同的談法,米奇用類似回憶錄的方式寫出了這一本書,透過兩個人的故事,衝擊出所有的主題,不過書中最大的缺點在於用『宗教』的概念貫穿整體的內容,猶太和基督的衝突不一定能夠適合每個讀者,但如果你對宗教的概念有興趣,透過書中的對話、故事、講到或許\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但如果你是一個已經有很強烈宗教信仰跟自我想法的人,這本書對你的幫助應該有限,不過另拾一本小說,自我體會不同的感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我七年級,我不草莓

我七年級,我不草莓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0/04/05

這本書從書名看起來應該是像市面上很常出現的文集,也就是很多社論文章集合起來弄成一本書,可是當你實際看完之後卻不是這樣子,這是一本工具書,就像是我們常用的字典、百科全書一樣,是一本很有針對性的工具書,而他的對象就是目前普遍來說的七年級生。

書中針對劉教授幫青輔會做調查的結果所寫出來目前社會對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的觀感,最後幾個章節則是表示目前大概需要怎麼樣培養自己的能力,一方面透過書中的看法來打破線在社會上許\多的迷思,另外一方面「破而後立」讓看完書的新鮮人有一個方式可以去好好的培養自己的能力。大致上我們可以發現有幾個很重要的能力:

1. 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從小到大我們大部分的人際關係跟合作的地方都是校園,大部分校園同學也不經過社會歷練、身經百戰的,所以其實我們在這些過程之中就算表現的很好,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是跟同輩的人相處,這點與社會實際狀況很不同,社會上我們相處的對象絕對不會全部都只有我們同輩,上司是直接面對的一個職位,也需要互相合作的時候,其實這些經驗我們很難單純從學校生活中取得,所以大學生也普遍較為缺乏。有時候大學生會說,怎麼老闆翻臉跟翻書一樣快,或者是同事相處非常的不容易,其實其中都可能是因為大家進入新環境之後需要慢慢培養新的相處模式,很多時候卡在這一關,反而會落人口舌。

2. 學習與就業態度:「態度」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個人必須要表現出學習跟就業的良好態度,學習並不是從畢業之後就結束了,反而是另外一個開始,當我們在學生生涯很難培養就業的態度,這時候也需要重新架構,職場是個不斷透過學習成長的過程,所以我們應該要保持良好的態度去面對即將來的挑戰,把自己不足的學回來,保持良好的就業態度。

3. 主動積極的處理事情:往往上司不會想要我們處理選擇題,而是要我們處理申論題。當我們發現問題的時候不應該詢問上司或者身邊的人到底應該怎麼處理,請別人開幾個選項讓我們選,甚至最後請他們來給我最佳的選擇(best choice),而是應該自己主動積極的面對問題,我們要把自己變成一個選擇題的選想提供者,讓上司作答,而不是我們等別人出好題目,自己只要簡單的四選一而已。如果缺乏這種能力自己不但不是問題解決者,反而會變成麻煩製造者(trobule maker)。

4. 聆聽與表達適當:「聽」跟「說」看起來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可是要怎麼發揮這種能力到最大的效用,其實有一定的困難度,有時候我們進入職場會因為自己是菜鳥所以不敢講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是提出問題,怕別人覺得我們存心找麻煩,又怕自己說的意見太蠢沒有任何的參考價值,反而獲得較低的評價。另外一方面,要怎麼聽出重點,讓別人感覺到我們真的在聽,其實都是很重要的技能培養,這些都需要靠自己慢慢的在生活過程中建立,也需要有時候讓自己靜下來思考自己。

5. 家庭教育:「父母給還孩子最好的教育禮物是『態度』」,家庭是我們出生一開始所在的地方,父母是對我們直接影響的關鍵性人物,他們的教養方式與態度實際上都潛移默化著小孩,之後也會進一步的影響未來小孩的表現,劉教授也指出,應該要有原則並且是不輕易變動的原則,利用成本跟誘因的觀念放進去教養的模式中,讓小孩知道所有的機會都是有成本效益在後面的,這樣小孩才會珍惜每次的機會,也才會知道其實社會跟家庭和學校是不同的,學校跟家庭會給我們機會不計較成本,但是社會每個機會都是我們要付出相當成本所換回來的。

書最後其實沒有給太多的教育方式,其實也隱含了很多在劉教授論述每個關鍵性能力的時候,不過附錄實際上給予了很多參考方式,也引出英國的案例,其中重點還是教育的重要性,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翻書看看,但我覺得對於一個即將要出社會的大學老人(社會新鮮人)來說,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參考工具書,或許\大家還又半年才畢業,真的進入職場,看完書之後可以思考剩下的半年應該要如何充實自己,例如了解自己的職業趨向、考取證照、實習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能力培養途徑。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25歲前一定要學會的拒絕力:勝間和代 教你少奮鬥10年

25歲前一定要學會的拒絕力:勝間和代 教你少奮鬥10年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0/04/05

書裡透過四個層次的推展介紹核心價值「拒絕」,從「認識」開始到「對自我的養成」,進而「發揮影響力」,最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透過層層的推展,讓讀者可以深刻的體認到當時勝間和代如何發現「拒絕力」的重要。

如果勝間以往的書籍,很有層次的從生活上容易詬病的「點」出發,她提出所有人都沒有辦法避免「從眾心態」。從眾是人之常情,因為所有人都想著-不可以拒絕、希望被所有人喜歡-的觀念之下,自然會想要跟大家有一樣的想法,這是出於安全的觀念,只要跟大家都一樣,就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也能夠成為大家所喜歡的人。

其實在現實社會中,不可能獲得所有人的認可,學會拒絕力的第一步就是-勇於承擔「被討厭」的風險。社會是一個大眾集合體,被討厭是很可怕的事情,但是要所有人認同並不可能。用經濟學的角度解釋:「被討厭」是一種風險(risk),而經濟學原理表明我們要將風險極小化(risk down),這是對於拒絕力的第一層認知,勇於承擔被討厭的風險,才能夠適切的發揮拒絕力。

架構清楚的認識基礎之後,第二個階段是對自己完整的認識,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在「建立正確的自我評價」,勝間提出:對自己的評價不正確的人,即使轉換跑到也難逃失敗的命運。(p.152)要能夠讓自己完全走出從眾心態,深信被討厭狀態產生是理所當然的,最重要是建立自己的信心,自信成為最堅實的堡壘,讓自己相信,被討厭不是因為自己的問題,而是對方不夠了解我們想要表達的事情。反求諸己,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擔任自己的教練,別人不可能像我們一樣深刻了解自己,努力、花費時間養成自我的拒絕力,是最實際有用的辦法。

實際把「拒絕力」運用在社會層面,是書第三個著重的部份,最清楚的架構在:「拒絕」≠「否定對方」。直指書中最重要的核心:拒絕力不是完全不留餘地的告訴對方不可以,而是「在尊重對方的方案或想法的前提下,提出更高層次的方案。」

這本書就如同勝間所寫的許\多學習書,抓到一個關鍵的生活經驗,就針對經驗發展出完整的一套「課程」,這類書是否實用就見仁見智了,畢竟這是作者個人的生活經驗,為什麼要學習拒絕力,最開始的出發點是讓自己的生活時間更充裕,人會往往因為無法拒絕,造成時間分配產生問題。

這本書也存在勝間作品中最大的矛盾點,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工作歷練,內容對讀者來說有一層藩籬,畢竟練成拒絕力卻沒有東西好拒絕,很快就會忘記其中養成訓練,僅作為未來生活的預備使用。

如果要定義,這本書或許\可能成為工具書的一種,若已經開始或正要開始進入社會的人,可以翻開這本書跟著書中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基本能力,而如果你已經對目前生活有很好規劃的,這本書對你的用處或許\不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212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