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君的所有評鑑

伊凡.伊里奇之死【譯自俄文.經典新譯版】:死亡文學巔峰神作,寫給每一個人的生命之書

伊凡.伊里奇之死【譯自俄文.經典新譯版】:死亡文學巔峰神作,寫給每一個人的生命之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6/06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所有人都愛他——聰明、活潑、心地善良又彬彬有禮。他視金字塔頂端之人的責任為己任,把他們對生活的看法當作自己的看法。
從法學院以優異成績進入社會,開始結交朋友,建立人脈,同時遇見出身名門的美麗女子,「到底為什麼不結婚?」於是,他做了金字塔頂端人們認為正確的事。但隨著結婚、生子而來的繁瑣、絮叨以及工作上的挫折,都明顯破壞了他原本設定的「體面」生活。一八八○年,伊凡•伊里奇陷入人生中最沉重的一年,他決定不顧勸阻隻身前往彼德堡,而這個賭注為伊凡•伊里奇帶來谷底翻身的空前成功,「我不愧是運動健將!要是別人早摔死了…」隨著位階、收入的增加,生活品味也跟著調整:骨董、黑檀木、鮮花、地毯,一切都如名門望族家中的擺設,而這類人家的擺設也都十分相似。他們就這樣生活著,交往的盡是傑出人士與達官顯要。

「諸位!」「伊凡•伊里奇死了!」
「真是遺憾!」口裡這麼說的同時他的同事們心裡想著:或許我會得到這個職位,上頭早就答應…薪俸…個人辦公室。

病情一點一滴進行著,和前一天相比差距不大,所以只有他一個人孤單的遊蕩在死亡邊緣。然而,對他而言更大的痛苦卻是「謊言」:「你只是生病了,只要好好治療,到時就會有好消息。」他們不願承認他們知道,包括他自己——他們強迫他也加入這場騙局。為了他一輩子謹守的「體面」,周圍的人用謊言把死亡貶低成偶發的不愉快,「體面」讓死亡迴避了它該有的神聖與隆重。
其實伊凡•伊里奇內心的渴望,連他自己也不好意思承認——他想要像個生病的孩子一樣被寵愛、親吻,想要有人為他流淚、哭泣……這時同事來訪,伊凡•伊里奇出於習慣,仍是一派嚴肅,開口評論起上訴的判決。這個圍繞著他的做派,在他自己裏頭的謊言,毒害了伊凡•伊里奇最終的日子。
當絕望與希望的交替已然傾斜,他獨自躺在沙發面向椅背,看著椅背上的鈕扣以及鞣皮上的皺褶,回想自己守法、合理、體面的人生。他嘗試在自己面前為一切辯解,卻突然發現一切都站不住腳。「我毀了上帝賜予的一切,而且沒有挽回的餘地,」如果真是這樣,那該怎麼辦?

絞痛,刺痛,他呻吟著翻來覆去、撕裂身上的衣服,開始了三天三夜不停的喊叫,彷彿被塞進黑色麻袋中,越掙扎,陷得越深絞得越緊;接著又跌入洞裡,而洞的底部似乎有光,忽然間,他的手被誰親了一下,他睜開眼,看見兒子,這時妻子也走到身邊,臉上掛著擦不乾的眼淚,「把他帶走……心疼…」他揮了揮手。是啊,心疼就必須做點甚麼,好教他們不那麼痛苦。對他而言這都發生在一瞬間,而這瞬間的意義已不再改變。「原來如此!」
「結束了」有人在他上頭說道。
「死亡結束了」他對自己說:「再也沒有死亡」。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1 人(5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克拉拉與太陽

克拉拉與太陽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6/0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在混濁中維持清爽,在安靜中充滿生機。」
克拉拉擁有世人所肯定的一切優點:謙遜、勇敢、體貼、效率…,然而更可貴的是她心思專一,凡事皆為裘西著想。太陽是克拉拉的能量來源,因此她相信太陽是「唯一不變」的仁慈與大能者,這個相信很直接也很合理,然後呢?兩處留白,作者一如克拉拉般輕柔,把殘酷投諸想像,最終給了讀者不免惆悵但心平氣和的結尾——此刻,就是最好的一刻。
變化萬千的世界哩,你我可有一抹淡淡而潔淨的相信,能夠在混濁中不隨之變化而變化。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1 人(5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過於喧囂的孤獨(大塊20週年經典紀念版)

過於喧囂的孤獨(大塊20週年經典紀念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0/07/20

「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

一個打包工的love story,一個包,一個美的創作。
「在這個世界上唯有我知道,哪個包裡躺著——猶如躺在墳墓裡——歌德、席勒,哪個包裡躺著荷爾德林,哪個包裏是尼采。」
在廢紙包中放進一本翻到某頁的哲學經典,再將包的四周飾以複製名畫——《向日葵》《早安,高更先生》... 「後來,這成了我的彌撒,我的宗教儀式,」

35年,收購員扔進地下室的珍貴書籍,成為他人生中最大的幸與不幸。
一捧起書,就有滿心的遼闊感。為了這兩噸重的書,他在床鋪上方搭了個天棚,堆疊直達屋頂,此番場景,給了書本一個謀劃暗算他的好舞台。
他在無意間獲得知識,仔細地閱讀,不知不覺中把自己也打成一個包——耐心地把思想觀念壓進頭腦,再裹以真理為點綴。

壓力機,反覆地推進回返;廢紙,總是堆疊如山。生活,一如薛西弗斯推石上山。天就要黑了,懷念起長辮子情人,匆匆追上公車,終於在黃昏時分到達林中小屋。可如今,曼倩卡已不再有性別之分,她已完成與男人交往長鏈的最後一環,此刻愛著她的老藝術家正雕鑿著她的頭像——柏拉圖式的一尊天使肖像。那個害怕讀書,一生中除了因為催眠從未讀完一本書的女孩兒,在生命旅程將要結束時得到啟示,成為一個她從不曾夢想過的人。

「耶穌有如一個樂觀的螺旋體,老子則是一個沒有缺口的圓圈。」
「我看見耶穌如何通過祈禱使現實出現奇蹟,而老子則循著大道摸索自然法則,以達到博學的不知。」
被拋擲的瞬間,失落了書中的言語,暴風雨中,粉碎才現精華,「我的手裡抱著一大束連根拔出的蝴蝶花…我坐在長凳上愚蠢地微笑,甚麼也不記得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風沙星辰(胡晴舫專文導讀 2015文學強譯本)

風沙星辰(胡晴舫專文導讀 2015文學強譯本)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4/20

拿起這本書的第一個理由當然是作者的名字——聖修伯里。其次是它的外觀,如「掌中聖經」般的大小,可以貼身帶著逐頁翻閱,就此走進撒哈拉的風沙星辰、黏膠般的混沌天地、狐狸朋友的迷你膳房……

1926年,當時的聖修伯里還是個菜鳥飛行員,對山岳、海洋懷抱無上憧憬。資深學長剛從卡薩布蘭加飛回來,皮衣濕透,喝著熱茶,酷酷地說了一些雷電交加的奇幻景象,令他滿心敬畏無限神往;也有學長飛出去就不再折返了,發出簡單訊息,關閉引擎,然後一片寂靜。

每個行業都有它命定的無可奈何,一群死生與共的夥伴們揭示了任何行業之所以偉大,首先在於它讓人聚在一起。前鋒梅莫茲帶著大夥探勘航線,打造高空大橋。橫越沙漠,面臨高山,一馬當先與強風、白雪短兵相接,掌握技術之後交給夥伴,才一轉身他又開始探測新的可能性。忽然飛機故障,落入摩爾人手裡,才剛歷劫歸來的他,立刻整裝準備出發。

「基佑美…他還活著!」——冬天的安地斯山脈絕不會饒過人類。那裏的夜晚,人會化成一塊冰。七天,繞行在那巨大山群間,我們彷彿不是救援搜尋,而是在一座冰雪大教堂中守護遺靈。七天,基佑美從酷寒的安地斯山脈裡奇蹟生還。「知道嗎,從第二天開始,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阻止自己思考。我太痛苦,我的處境太過絕望。」只要倒下,就永遠不會再起來。一次又一次失足滑倒,其實,只要閉上眼睛就過去了、就平靜了,可是「我想到我的妻子…」一股懊悔從意識底層浮現,於是你站了起來,又走了兩天三夜。「每踏出一步都是救命。再走一步,不斷重複同樣的腳步。」

黑暗、火焰、爆裂、閃爍的陷阱下,聖修伯里瞬間跳機墜入沙漠,不知自己身在何處?沒有水喝的狀況下不能待在原地,往外走時切記沿途留下痕跡,以利天黑之前返回飛機殘骸——它是明顯座標,容易被天邊搜尋的夥伴們發現。可是,如果前方明明充滿活命的可能?折返原點,轉身向後是多麼痛苦的決定。看哪!駱駝商隊、永久井、十字架、汲水泵…不要再神經兮兮了「你很清楚這只是海市蜃樓!」只是你的幻覺。明明看見了甚麼,卻得強行召喚理智,強迫自己徹底否認那些親眼所見。如果,如果我心甘情願朝它奔去呢?朝我心中認定的希望奔去,那令我感到快樂,不再疲倦,心甘情願邁開步伐往前奔去!十萬年前,創世紀的一場風暴,「我永遠無法記得你的臉孔。但你就是人類,你同時帶著所有大地子民的臉孔向我顯現…你是那個親愛的兄弟」

飛行帶來的全新目光;小小駕駛艙裡的獨特氛圍,難以語人的驚喜、孤獨和靜謐;大漠中的主人與奴隸,朋友或敵人。在已知與不可知之間,聖修伯里滿懷虔敬地在他的行業裡追尋真理。「無論我們扮演的角色多麼卑微,只有在我們意識到自己的角色之後,我們才能真正快樂。」

透過《風沙星辰》飄散出屬於聖修伯里的「寬容與溫柔」,在人我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人與不可知之間,最終是「意義」二字決定了生命能否從困境之中超脫出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車輪下(首度德文直譯本)

車輪下(首度德文直譯本)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4/04

「我不是個唯命是從的孩子。…那種教育機構目的在於壓抑和扼殺人的個性。」
作者赫曼赫塞來自一個純粹的神學家庭,父祖輩即在印度傳教,赫塞在家人期待下考進神學院,但就讀後不久即出現逃學、失蹤、試圖自殺等行為,因此不得不終止學業並住進療養院療養。

「從孩子變成少年,他的靈魂彷彿飛去了另一個國度,在那個國度裡擔憂又害怕地四處漂泊、找不到停歇處。」
赫塞在二十六歲與妻子訂婚之後開始寫作《車輪下》——男主角漢斯,這顆閃亮的明日之星,他優越的學業成績完全滿足了大人的期待。隨著歲月環境變化,身邊的人與事豐富多樣起來,正當課本之外的另一本「生命大書」向他開展之際,他的疑惑變多了,傷感也多了,他分了神,成績下滑,因此不被允許了。他從「寶藏」便成「孤島」,在以「療養」為由被學校趕出校門的當口,教務長擔心的是董事會的想法;而漢斯「只憂心如何面對失望的父親」。

從孩子到少年,很快!快到誰也來不及準備,或許因為這樣,那個年紀的孩子總是不知該怎麼為自己多說兩句,總也不屑為自己多說兩句,一個人孤伶伶又傻傻地扒著車輪懸在半空中,卻怎麼也等不到拉他一把的那隻手。

「我的寫作動力來自軟弱與無助。」回望當年那個飄忽、苦澀的青春,赫曼赫塞在文字裡「引渡」自己,他的文字也「喚醒」了無數讀者——我們那遺忘、失落、壓抑已久的慘澹青春也漸漸被喚醒,開始有了輪廓。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