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chreading的所有評鑑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拒絕別人對你的傷害,找回關係主體性的關係心理學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拒絕別人對你的傷害,找回關係主體性的關係心理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0/05/30

你是不是也有發生過類似的情節,想著:「我等人沒有關係,但是不希望對方等我。若造成別人的損失,對我而言簡直比死還難受。乾脆我來等他吧。」在精神分析中,這種想法是源於『超我』帶來的良心懲罰。

前陣子讀完這本書,忍不住和朋友大吐苦水,覺得自己快要被榨乾了。在人際關係中很容易被別人「凹一下」,說好聽一點是善良,說難聽一點是不懂得拒絕,消耗自己的身心靈,滋養別人。心中的『超我』總是想著,若是我遇到困難也希望別人幫忙,但對方卻以『自我』為主,關係只會一點一點地失衡。

作者是韓國精神科醫師,她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在關係中受傷的人們,找回關係主體性,重視自己的問題與需要。《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提到,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這些煩惱直接、間接帶給我們的傷痛難以言喻,《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就像一本指引書,在作者諮商的關係案例中,給讀者重新審視的觀點。例如,容易吸引到利用自己的人,可以運用「五人法則」結交五個善良的人,替換掉那些傷害自己朋友,或是將這些人從「週末朋友改為平日朋友」,週末的黃金時段留給真正在乎彼此的關係。

這本書也點出,其實有些人根本就不把你當朋友,或許我們一開始就正視這樣的認知,清楚的界定在「商業關係」、「合作關係」等,雙方的基準點相同,就能降低自己的期待。書中分享真正的關係應具備以下條件:

●不計較利益
●切合時宜的關心
●接納彼此的好與壞
●只有分享,沒有階級

如果你跟我一樣,還相信「吃虧就是佔便宜」,卻總是難以擺脫情感債務,那我想《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很適合打醒自己。不過喜歡看學術理論類型派的書友,可能就比較不適合。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0/03/1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工作佔據人生的三分之一,如果找不到意義,就像薛西佛斯神話一般,迷失在為何而活的疑問中。

「我們為了買得起這些東西,於是拼命工作賺錢,只為了滿足慾望,卻沒有意識到我們其實是在用自己的『命』,在換取這些東西,而要用多少命來換,就掌握在制定遊戲規則的人身上。」

閱讀曾彥菁的文字,令人著迷。書中娓娓道出她的生命經驗,二十六歲那年辭去了全職工作,成為自由工作者,她梳理選擇這條路徑的緣由,用文字記錄她的體悟。

「許多人在二十六歲到三十歲時都會遇上這個『坎』,大學畢業時我們滿心期待投入社會,選擇一份自己想要的夢幻工作,做了幾年才慢慢發現那夢幻背後其實辛苦掙扎,開始遲疑這是不是能做一輩子的事,邁向成熟的三十歲後是否要繼續這樣過?想校正GPS重新調整目的,卻又不知道該輸入哪裡,也許就先下來洗車加油吧,至少保養後再出發才更有馬力。」

於是她試著慢下來,重新好好生活。許多人佩服她的勇氣,嚮往這條路,卻不敢跨出舒適圈。她說:「我並不是儲備了勇氣才出發的,而是在過程中漸漸長出了勇氣。」 然,這本書並不是要大家義無反顧的離職,反而是在現有的工作中,找到堅持下去的信念。

「或許不一定要上街頭,我們在職場中如能更多一點展現自我,也會找回更多掌控感,像是在簡報時加入個人風格,盡量說出真實想法;辦活動時加入一些自己的巧思,讓靈魂的意志得以展現;找廠商時選擇價值觀相符的,讓合作更心甘情願;又或者是,選擇一份你喜歡的工作。」

「在職場上不快樂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或是不夠堅強,搞不好正是因為你太努力迎合社會,才失去了對生命的掌控權,偶爾退一步看看自己與工作的關係,關注環境對個人的影響,也許就能找到真正可以努力的空間在哪裡。」

看到這裡便想到我的同事A,她的工作內容或許被歸納在『行政庶務』,但她卻在其中加了許多巧思,每一場活動都做出自已的風格,她的幹勁,也影響周遭的同事,嘗試在工作中展現更多可能性。

然而曾彥菁並非成為自由工作者後就海闊天空,書裡也分享她走過的徬徨無助,例如第一年的收入僅12萬,或成為作家後,看著同領域的人閃閃發光懷疑自己的能力。「因為擔心自己的文字不夠格,因為害怕被踢出這個新世界,所以太逼迫自己要產出文字,而忘了寫文章應該要發自內心,不為了討好誰,或是成為任何事情的宣傳工具。」

但換個方向想,她的收入雖然減少40%,卻也降低70-80%的工作時間,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段。而在自我懷疑得過程中,向前輩討教,她發現:「我從前以為,眼前每一個閃耀發光的人,都是天生如此、天分過人,比我更加幸運所以能做到,但原來每個人都是在掙扎中前進,才帶自己成為今天的樣子。」於是不再過度苛責自己。

最後我喜歡她引用的印地安女巫Oriah Mountain Dreamer 的詩作〈生活的邀請函〉,也分享給最近在職涯規劃上遇到困境的書友們。

「你靠什麼謀生,我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渴望什麼,你是不是敢夢想心中的渴望。你幾歲,我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是不是願意冒看起來像傻瓜的危險,為了愛,為了你的夢想,為了生命的奇遇。」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記憶的玩物

記憶的玩物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2/06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你是否有過「好像已經歷過這件事」的錯置感?記得小時候跟弟弟玩時,他曾經停下來跟我說:「這場景我好像夢過。」或是當你見到某個人時,你覺得很久以前就見過他(非搭訕用詞),人類的記憶有著無法解釋的部分。而這本書,便是以「記憶」為主題,大玩平行世界,卻又包含警示寓意,當記憶可以被改寫時,「你」會是誰?甚至當人擁有這項技術,人類的心智配不配得上?

這本書很燒腦,女主角海倫娜因為深愛記憶領域,又因為母親患阿茲海默症,讓她投入發明一台沈浸式體驗的記憶椅,讓人們可以喚醒被遺忘的回憶。萬萬沒想到的是,她的發明不僅僅讓人體驗到記憶,更直接的讓人回到過去。起初我被大量的時間軸線搞得霧煞煞,但我覺得作者的設定有點類似遊戲存檔、讀檔的概念。舉書中的例子來說:巴瑞的女兒因為車禍而亡,他度過遺憾的十一年,於是決定重新讀檔回到十一年前(好險他有存檔),因為他已經玩過後面的劇情,所以他得以回去拯救女兒性命,雖然有些事實被改變,不過主要劇情還是會重複經歷。但當巴瑞新的人生又回到了他重新讀檔的那天,身邊的人的記憶就會和第一條時間軸結合,也就是說巴瑞的女兒會記起自己十一年因車禍死亡,而產生記憶錯亂,陷入自我懷疑的副作用。

記憶對於「自我」的形成非常重要,東野圭吾在《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寫過:「改變記憶就是改變自己。」因此這椅子的發明,雖得以回到過去彌補遺憾或改變歷史事件,卻對其他人帶來不可預期的精神傷痛,甚至有心人士掌握這項技術足以摧毀這個世界。

讀這本書時,因為海倫娜多次使用記憶椅經歷了六次時間軸,以線性思維來看她活了百年之久,在倒帶的過程中,她的知識不斷累積,甚至在知道親人死期將至前,能夠好好和對方道別。這讓我想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裡談尼采所說的「永劫回歸」。永劫回歸是一個神秘的概念,因為目前的現實無法模擬,所以永劫回歸的概念以否定的方式確定了:不會回歸的生命輕如鴻毛,不論再怎麼美好、悲傷,總就會煙消雲散。所有事情都會變成歷史上的字詞,甚至隨著時間讓人越來越無感,也就是所有事件只要放得夠久,都會被淡忘甚至是原諒。但如果生命得以重複,就像海倫娜重新倒帶,她的每個動作都將負荷著不能承受的重任。她為了摧毀自己的發明,不斷地重現自己的人生,生命的體驗品質越來越差,猶如薛西佛斯的神話,成為煉獄。

最終結局就留給書友體驗了,只能說這本書很精彩需要大量動腦,連我自己在寫心得時也修改好幾次,這本書根本把我當作「記憶的玩物」啊(笑暈)。by Krachreading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1 人(5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陸王

陸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0/28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匠人的作風:低調謙遜,且蘊含著感動的力量,足以感染在場的每一個人,直達內心。
.
小鉤屋,是擁有百年歷史的足袋製造商,在時代的洪流下,逐漸成為夕陽產業。社長宮澤紘一為了公司的存續,將曾經開發過的馬拉松足袋,改良研發成一款跑鞋——以人類原始的跑法而設計,具有裸足感的陸上的王者「陸王」。
.
我的工作恰巧會和許多創業者接觸,《陸王》的情節非常寫實,企業的每一步都是未知且無法預測的,當一個關卡解決了,緊接著又會冒出另一個難關。
.
從產業轉型遇到的開發與人才問題,再到融資貸款銀行的刁難,宮澤背負著公司的營運和員工的生計。在書中可以看出社長的痛苦以及經營者的無奈,但整個團隊就像一起跑馬拉松,即便途中碰上自我懷疑、內心煎熬的種種困境,卻還是努力地超越自我,最讓我動容的便是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
.
故事除了小鉤屋的掙扎與蛻變,也交織著馬拉松選手茂木裕人的奮鬥史,曾為運動新星的他,因為受傷,贊助商和媒體焦點紛紛離去。小鉤屋跟茂木都處於重新出發的階段,在雙方彼此信任、互相扶持的合作下,茂木和小鉤屋有了新的契機。
.
在書中我感到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工作的前輩曾經告訴過我,很多創投願意投資的關鍵不是事業內容,而是相信被投資的「人」。故事中有一個重要的角色——試鞋師,他們的任務是協助選手挑選適合的跑鞋並給予適當的建議。村野原本是小鉤屋的對手亞特蘭提斯的試鞋師,他不只將產品推薦給選手外,也仔細傾聽選手的意見,就連個性、喜好也瞭若指掌,所以選手對於村野的建議是相當信任的。但他的專業並不受到公司重用,進而被新的業務員佐山取代。佐山只知道推銷,以公司利益為前提,選手對他自然是沒有忠誠度的。因此當亞特蘭提斯開除村野後,許多選手也跟著村野離開。
.
另一個前輩曾經告訴我要時常發好人卡(不是拒絕別人的好人卡,而是樂於助人的好人卡),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這個人能夠在你的未來給予什麼樣的幫助。我認識一位創業者,他是工程師,兼職自行車帶團,他總是耐心地陪伴最慢的學員,沒想到學員是一位企業老闆,因此幫他牽線,開啟他的創業路,而這條人脈也幫他促成了好幾筆生意。人的緣分很奇妙,千萬別小看所有的互動。
.
終章陸王有了新的起點,對創業者來說是另一個開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變化需要因應,但是努力向前、專注認真的匠人精神,永遠不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我與貍奴不出門

我與貍奴不出門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0/02

在書友間看到許多《我與貍奴不出門》的書評,非常吸引人,果然此書並沒有讓我失望。近些日子以來喜歡的書,作者大多有著編輯背景,例如:謝子凡、李維菁,再到本書的作者黃麗群。她們都有著對生活極為細膩的觀察,並且將一般人的感受,用著精準的筆法寫出來。
.
書裡談得大多是小事,有她的閱讀心得、有觀影評鑑、有生活觀察,在形容事物上具有獨到之處。
.
「寫作就像是瘋的一樣自己為自己穿上束縛衣,在精神的密室中爭戰矛盾廝殺,攻擊思想,掠奪意義,但是,作為一個人,我以為,與世界單打獨鬥是種高貴的練習。」
.
「臺灣人多飲現調手搖茶,花花綠綠,玲瓏參差,於健康不相宜。以西醫論它的熱量糖分化學物全部失控,以中醫論,冰的東西,寒中夾濕,委實太『邪』。大家一面聽勸,一面頷首,一面依舊喝。其實誰也知道溫白水對你最好,誰不知道。可是你總會碰上一個舌根艱苦的日子吧,總會碰上一嘴焦土的日子吧,若佛口佛心,不冷不熱,無可能鎮壓。也談不上飲鴆止渴地步,只能說,有時斬妖的必須是魔。」
.
「潮有點少年性,有點時間性。少年性有幼稚的部分但不完全是幼稚,少年性是甚麼呢,是人在完全凝固之前最後還會搖晃的、還會忽冷忽熱的透明液態(但要是蕩漾得太厲害,那就叫中二)。因為通常有點逞強,有時難免虛張聲勢,就很容易遭到各種嘲笑(例如『潮到出水』)。」
.
「我猜這也是觀光客有時招人討厭的原因,以夢遊的眼神凝視別人日常的地獄。」
.
喜歡她洗練的文字,對世事犀利冷冽,也時而令人會心一笑。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寫自己的中年,夾在前後兩代之間的觀點與矛盾,〈中年只是不可能〉裡,她不再認為自己年輕,但也不追求與年輕人為伍,而是安於自己。也有寫面對母親的相愛相殺,在〈帶你媽去玩〉旅途中感受到與母親的角色漸漸對調,成為一個照顧者。
.
「你其實不必等到父母並了弱了才發現你與他們的角色已經互換,旅行即是很好機會讓彼此理解,你已可擔當親子關係裡那個成年角色。」
.
閱讀時,感覺作者就坐在對面,兩個人待在家裡談笑著人生,偶爾有一隻貓,蹭著我們,就這樣輕鬆愉快的度過一日。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獨家賽璐珞書衣加贈箴言紙膠帶):日本個性派俳優,是枝裕和電影靈魂演員,樹木希林120則人生語錄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獨家賽璐珞書衣加贈箴言紙膠帶):日本個性派俳優,是枝裕和電影靈魂演員,樹木希林120則人生語錄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8/23

「包括負面的事在內,一切都會成為自己的養分。」

面對人生,樹木希林是如此豁達。我喜歡推薦文裡,徐譽庭用「老,然而舒坦」來形容她,坦然地接受衰老、接受病痛,坦然地正視死亡,認真地活著。「重視那些能讓你感動的事。就能變成更好的自己,就會有更好的相遇。」
-
在演員生涯中,樹木希林的人生自然被放大檢視,所有事物都會浮上檯面。因為分居而被關注的她、因為得獎而受矚目的她,仍不疾不徐地說著:「讓別人來評價你是很危險的事。」
-
「不論是一個人、兩個人,就算有十個人在,寂寞的人還是會寂寞。人就是這樣啊。」
「想要靠自己看清楚人,就非得要獨立。」
樹木希林的觀點,讓我再次想起蔣勳所提的:孤獨與寂寞。

孤獨是自我沈澱、怡然自處的境界;寂寞是空虛,是無法被填滿的情緒。但是人啊,很脆弱的,要從寂寞轉化成孤獨究竟要花多少歲月和歷練呢?即使知道這些道理,還是會被現實給擊潰,正當我這麼想時,就看見樹木希林提到:「人的存在本身就很滑稽,是既可愛又可悲的。」不禁越來越喜歡她面對「人」的觀點與態度。
-
這本書集結樹木希林於電視、報章雜誌等各媒體的採訪片段,以「生、老、病、死」等課題為主,編輯而成。在閱讀過程中時常想起王維的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她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總被她的話語給療癒,正打算奉為圭臬時,又看到她說:「咦?你說有人因為我說的話而得到了救贖?這已經是依存症了啊,拜託自己想想吧。」她實在太酷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8/1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誰控制了過去,就控制了未來;誰控制了現在,就控制了過去。
#
故事描述二十世紀中葉世界分為三大強國,主角所在的大洋國由英國社會主義(英社黨)支配。老大哥big brother為黨的象徵,無所不在也是國民的最高崇拜,黨內核心透過監控、思想管制來統治大洋國。主角溫斯頓是一名黨的邊緣人物,主要工作為修改(創造)過去的歷史以確保黨發展以及黨的政策從來不曾錯過。但他卻暗地裡恨著黨,想要推翻。愛上茱莉亞之後,他希望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包括自由意志,然而思想警察早已掌握這一切,遭到逮捕的溫斯頓受到黨的極刑以及洗腦教育,漸漸地由外而內的重塑,最後藉由恐懼、人性弱點將心智徹底的掏空,成為黨的忠誠者。
#
其中書裡提到的雙重思想讓我印象深刻,意指人可以同時接受兩種矛盾的的觀點,且明知它們相互抵觸仍都相信。例如:一邊相信民主是辦不到的,一邊又相信黨是民主的捍衛者。
#
大部分閱讀的時候聯想到北韓居多,但也省思我們亦可能受各種傳播媒體思想重塑、改變風向,尤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辨認、篩選一直都是我們需要好好學習的議題。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生活是甜蜜

生活是甜蜜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12/17

這本是李維菁作品中,我最喜歡的
(目前正在閱讀有型的豬小姐,有機會並駕齊驅)

生活是甜蜜,書名一詞彷彿是諷刺,「人生最大的幻想,莫過於藝術與愛情,她曾為此奮不顧身,撲火一搬,卻始終是個圈外之人。」女主角錦文曾經有過抱負,有過想奉獻之心,做個「他們都想過中產階級的富裕品味的人生。漂漂亮亮的,為人稱羨的,不要留太多汗水的,帶點反叛色彩的,讓他們享受特權的同時還可以奚落點什麼舊體制。」卻在現實的生活下一次次的挫敗,理想敵不確柴米油鹽醬醋茶,想靠近藝術的核心卻永遠只能做藝術家、收藏家的侍者、賤婢。
後來她不碰藝術了,做點藝術相關的小買賣,反而卻接近藝術圈了、反而卻受人景仰起來了。忽地她也想通了以前她所看不透的事,如年輕的她會反問藝術家為什麼要像乞討似著去收款,後來她知道「活在這世界,只有你覺得自己受辱了,別人的悔辱才成立。」錢還是最實際的。
#
在看這本書時我一直想:「接受自己平凡的勇氣」長越大越接受自己與常人無異。小時候的視野小卻是裝得下天馬行空,長大了視野寬闊了,卻只剩下平常生活。這是我自己出了社會很深的感觸,當然這樣也沒什麼不好,於我而言生命最難得可貴的莫過於平穩、簡單,也或許這也是我被生活磨出來的,寫到這裡我倒是有點明白書名了。在目前看過李維菁三本作品裡,我最推薦的是這本,情緒飽滿、文字更具張力,也能更了解前兩部著作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因為尋找,所以看見:一個人的朝聖之路

因為尋找,所以看見:一個人的朝聖之路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9/26

我很欣賞博學多聞的哲青(偶像啊🤩),尤其在主持WTO姐妹會時,節目中討論多國文化、歷史,他總會分享豐富的所知所學,就像一本百科全書,什麼都難不倒他。

《因為尋找,所以看見:一個人的朝聖之路》對哲青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當時他逢事業挫折,讓曾經意氣風發的他,決定踏上朝聖之路,沈澱自我重新開始。

朝聖之路(聖雅各之路)橫跨西班牙,從龍塞斯谷越過庇里牛斯山到西岸的聖雅各(繁星之地),全長約八百公里,在漫長的歲月中,這段路途承載多少旅人的步伐,而這些旅人大多帶著「生命中的缺憾」踏上朝聖之路。

書中除了分享心境轉折,同時也輝映著其他朝聖者的生命故事,以及哲青對西班牙歷史、建築、文化的解說,內容相當豐富。

踏上旅途是孤獨的開始,如蔣勳《孤獨六講》所提及:「孤獨的同義詞是出走」、「孤獨是一種沈澱,而孤獨沈澱後的思維是清明。」這時候的你須對自己誠實,不過最先體現的似乎是生理上的疲憊,撐過這個撞牆期後,會從苦痛中找尋生命意義,然而卻又再日復一日、相似的風景中,懷疑這段旅程到底是為了什麼,最終你開始觀看自己的內在、漸漸地掏空自我,放下旅途最開始的缺憾,或許回程後面對現實生活,日子無法改變太多,不過就像哲青說得,這段旅程的影響是間接的、委婉的,它就存在旅人心中某個角落。
.
☘️「刻鏤在灰泥中的足跡,讓身而為人的我們再次確認,行走,不僅是探索世界的基本形式,更是我們感受生命,丈量世界的唯一憑據。」
☘️「真正的生活,是跳脫錯亂荒唐的文學誇飾,勇敢走入瑣碎日常,甘於無味平淡的堅定信念。」
☘️「人生旅途的追求,並不在於一程山水一程風月的恣意灑脫,最感動的,是在白雲蒼狗物換星移之後,仍保有初衷的美好。」
☘️「或許,對一件藝術創作的終極肯定,在於它超越了原創者的意圖,讓不同世代的人,都可以在裡頭找到映照自身生命與世界。」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李善東生命清潔中心

李善東生命清潔中心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9/18

「世間之事不過就是生與死。」
「我們的工作是將人們的回憶、悲傷和遺物整理好。」
-
「生命清潔中心」是一間專門受理死亡後的清理服務,大多都是孤獨死或死亡現場難以處理的委託案。

男主角李善東從小就看得到鬼魂,這份清理屍體、整理遺物的工作,對他來說不是太大的難事。

當我們以為故事情節會隨著整理遺物、看見鬼魂,如療癒小說般幫助這些亡靈完成生前的遺憾,沒想到懸疑氛圍逐漸高漲,在一樁樁委託案中,主角親人死亡之謎也越漸明朗。閱讀的過程,讓人有強烈的韓劇既視感,也難怪《信號》、《未生》製作公司已買下電視劇版權。最後的結局更是再來一記回馬槍,不勝唏噓。
-
書中有溫馨、有人性黑暗,同時結合韓國的時事議題。
📌李善東是韓國典型的N拋世代 (五拋世代:拋棄戀愛、結婚、生子、買房、人際,N拋指失去的更多),高壓與緊繃的社會,讓主角帶有厭世的性格
📌職場前輩花了整整十年準備司法考試,仍然落榜,在廢除司法考試後,韓國階級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
📌隨著高齡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越來越多的孤獨死現象。
作者透過推理情節巧妙的結合韓國面臨的社會現象,非常期待這部作品改成電視劇的呈現方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212下一頁 跳到